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3-08-06 11:25: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品】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品】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

  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每一封家书都充满着傅雷对儿子傅聪深沉的爱,同时也体现着傅雷深厚的爱国之情。

  书中展现了傅雷的严谨、认真与一丝不苟。傅雷对傅聪一直都很严格,他从傅聪很小的时候便给傅聪制定日课,以身作则,亲自监督,严格执行。使傅聪在傅雷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傅雷出门时才敢笑闹玩乐。而在家书中,傅雷也多次提到以前对傅聪“不得当,不合理”的教育,并对其感到深深地愧疚与无奈。并对傅聪的不信任不放心而感到非常难过和自卑,这也体现出了傅聪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与他对傅聪深深的爱。

  书中也展现了傅雷深深的爱国之情。傅雷给傅聪写的家书中,在鼓励与支持傅聪的同时,也常常提醒傅聪不要忘了自己中国艺术家的身份。他在信中教导傅聪,要保持赤子之心,在傅聪取得成就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国家,他希望傅聪成为中国“黑暗过去,光明重现”的“钟声”,体现出傅雷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对中国具有坚定的信心,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爱国之情,同时也是傅雷对儿子的自豪之情。

  书中同时展现了傅聪的严谨,刻苦用功,有条有理,热爱音乐,热爱祖国,德艺俱备与人格卓越。傅聪从小接受傅雷严格的教育,培养出了严谨刻苦的性格特点,与深厚的爱国思想。在一封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中提到,傅雷对傅聪身在国外,靠艺术谋生而能不奔走于权贵之门的欣慰。这是傅雷与傅聪属于中国人的傲气与傲骨。在傅聪提高俄语的过程中,傅雷写信指出他的错误并提出建议。体现出傅雷对傅聪的关心,与竭尽所能对服从学业上的'帮助。同时也可以看出傅雷的刻苦与努力。而傅聪在钢琴上的造诣,也体现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

  《傅雷家书》感情真诚纯真、真实,它是傅雷夫妇与傅聪的内心独白,也是他们思想的准确反映。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深沉的父爱,同时也能让我们注意到生活中深沉而默默无闻的父爱。同时也可以激起我们的爱国情感。家书中的一句句话感动,激励着我们。我们也将带着同他们一样的爱国热情创造未来更美好、更富强的中国。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还是一位严慈的父亲,他为国人培养出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钢琴家傅聪。他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书集——《傅雷家书》更是脍炙人口,八十年代至今。《傅雷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家书》中“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教子的历程”;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除了傅雷每信必有的关于音乐的见解和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导外,最记得的就是他告诉傅聪,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的惊讶甚至大过了我的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呵!这样的琐事,也要不远万里点点滴滴地写在信中!为此在当年的笔记里,我写下了一句话:这是博大而精深、感天而动地的一本书。傅雷对音乐富于穿透力的诠释,对中国文化清澈的认知,对美术作品深刻的理解,对人生几近苛

  刻的执着,等等,等等。除非你亲去阅读,你亲去感受文字间的深刻和温暖,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本书它会教会你很多。教会你如何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教会你如何生活得雅致而富有品位,教会你如何理解音乐如何对待艺术,教会你去读哪些中国古典图书能更快地吸取其精华,教会你接人待物的礼貌。最最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应该怎么样做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拙诚是温柔的底色,温情又是琐碎平凡中的独一无二。这家书中,就藏满了拙诚与温情。

  一封封家书,满满的亲情在字里行间,有傅雷夫妇对儿子的挚爱,又有对儿子的期望,至真至情的一百八十七封家书,漂洋过海送到傅聪手中。

  《傅雷家书》是一本体现父爱的书籍,由傅敏编辑,处处都体现了父爱的苦心,甘愿把自己所受的`陶冶与教养,在才智技巧中积累的经验,统统交付于傅聪,在予之疼爱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也正是因为傅雷有着极高的文化造诣,父子二人相敬相爱,可处于时代悲剧中,命运变换,沉重悲凉,傅雷在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中说,“生活中困难重重,我们必须不断自我改造,向一切传统、资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与习俗作斗争,我们必须抛弃所有的人生观和旧的社会准则。”

  家书中,傅雷对傅聪说过“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这是一个父亲,对于自己的孩子谆谆教诲,长大是一次历险,曾经他是纯真少年,眼里充满理想,如今枯木逢春,漂洋过海离开父母,对着从未踏足的地方,面对陌生的面孔,逐渐客观正直,可以直视错误,不被曾经困扰,理想满是洒脱。

  我想每个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或许有着偌大的期望,希望他们“胸中有丘壑,立马镇山河”,又希望他们平安喜乐、万事遂意。父母因我们,而消耗掉了细碎而浪漫的生活,但或许当他们想起未来还有我们的样子,日子就充满了意义。《傅雷家书》开篇即是刚送走傅聪,傅雷夫妇心里便一直挂念,他们是否一直愿某年的遗憾,都是来年惊喜的铺垫。由子女衍生出的琐碎,在黑夜里,温柔又遥远的灯光,不再触及缠绕他们,却依然照耀他们。父母总会认真聆听我们的愿望,偷偷保佑我们万事胜意,耐心教导我们,前方云雾散尽,就是一片光明。

  父母之爱,便自带了拙诚与温情,在满目疮痍前,总有父母为你踏雪而来,像冬日的一封信,温柔又独一无二,等来年云庭春深,却依然存在。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傅雷很真诚,他与孩子交流音乐、文学和历史,又对孩子为人处事等方面进行指导。比如:

  对待金钱的态度:

  "生活要过得体面而节俭;要小心而勿小气;慷慨而勿易于上当;享受生活乐趣,但切勿为满足一时欲望而过分奢侈,即使当时觉得这种欲念不可或缺也罢。"

  对于婚姻的态度:

  "人在宇宙中微不足道,身不由己,但对他人来说,却又神秘莫测,自成一套。所以要透彻了解一个人,相当困难,再加上种族、宗教、文化与政治背景的差异,就更不容易。因此,我们以为你们两人决定先订婚一段日子,以便彼此能充分了解,尤其是了解对方的性格,确实是明智之举。"

  对待人生的态度: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这一切人生方面的指导对傅聪甚至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我们这一生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事端,从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到对待婚姻、对待生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索着去处理。如果能有一个真诚的长者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温婉的讲述给你,作为参考,那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受益良多的。

  傅雷很严谨,他每天都会到三楼书房认真的工作接近十个小时,他经常给傅聪写信又烦恼于收到的的回信太少。比如:

  对于工作:

  "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对于稿件:

  "每次给哥哥的信都编号,记下发信日期,同时由妈妈抄录留底;哥哥的来信,也都编号,按内容分门别类,由妈妈整理成册。"

  我做事没有长性,兴致来了才会认真的对待一阵子,兴致一走,也就半途而废了。还中了断舍离的毒,面对自己曾经做事留下的'案底,又欲扔之而后快。若能像傅雷那样,每日坚持做事,又带着轻微的强迫症对待自己的资料,从容而又踏实的读过每一天,大概每一个人都会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吧。

  我想成为傅雷那样的人,对别人真诚,温婉的提出自己成熟的的观点;对自己严谨,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我想像傅雷那样,用赤子之心过此一生。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翻开《傅雷家书》,里面的阅读提示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不知不觉读完了《傅雷家书》,眼角不禁泛起泪光。

  这是一部充溢着父爱的教子之作:傅聪因出国留学要长期居住在异国他乡,傅雷夫妇只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儿子联系,对儿子无限的思念和爱也只得用书信传递。书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验为例,阐述了许多人生的智慧和道理。

  “聪”“亲爱的孩子”,信中开头常有这样的`词语,短短几个字,却多么情真意切!傅雷夫妇每天以泪洗面,只能通过这样的语句和儿子亲近,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信中有这样一段:“别让我们等你的信再等下去了!孩子!一切保重!凌霄想又学乖了许多,告诉我们一些小故事,好不好?近一个多月妈妈常梦见你,有时在指挥,有时在弹协奏曲。也梦见弥拉和凌霄在我们家里,她每次醒来又喜欢又伤感。”这些话语表现出傅雷夫妇对远在国外的孩子的深切思念。在写最后几封信时,傅雷的眼疾越来越严重了,但仍然坚持,尤其是傅雷养病时向儿子倾诉苦闷的情感,每天都守着孩子的信,像守着孩子的影子,放下严父的形象,表达对孩子的思念,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

  记得儿时,因家中经济条件的限制,父亲总是节衣缩食。一件棕黑破旧的衣裳,父亲常年穿在身上,这衣服仿佛饱受岁月的折磨,身上的补丁更是十分刺眼。衣服质地粗糙,拽着父亲的衣角,好似树皮一般刺手。“爸,你怎么不买件新衣服啊?”,我问道。父亲掸掸身上的尘土,笑着说:“这衣服挺好,穿在身上舒服又结实,爸都老了,不用买多少衣服。”那时每和父亲一起走在街上,都不想与他靠近,曾一度认为有失自己的颜面。父亲似乎很了解我,在人多的地方都下意识回避。那天父亲兴高采烈的推开门说:“孩子,快来,试一试这衣服合不合身,爸看别人的孩子都穿,特地为你挑的。”我换上新衣服,看看背后父亲那身衣服,我才发现父亲老了,曾经乌黑的头发早被时光偷偷染上白色,曾经英俊的脸庞早被时光无声的刻满了皱纹……刹那间,我的泪水决堤而出。

  想想现实生活中,步入青春期的你也许父亲的关系僵化,但是家庭的负担,孩子的学业,逼迫他必须用时间灌溉,用汗水付出,用肩膀扛起这个家。作为子女,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孝顺他呢?

  父爱是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疲困的眼光从书本的190页上脱离,合上双睑,此时,我的内心波翻浪涌。端起桌角的绿茶,轻泯间无意发现,杯中绿茶折射出一位尽职的为人父亲的形象。

  一场道别仪式在1954年谢了幕,傅聪同志出国求学。从此,无尽的思念写在父母的皱纹上。的确,畴昔的笑语,现在已成为回忆,所以,只有让纸张和笔削去天涯对海角的牵挂。

  在与儿子分别的这二十几载春秋中,父亲对自己过去的过错进行检讨,对初出茅庐的儿子生活的嘱咐,对儿子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儿子艺术的交流及母亲对

  儿子的牵肠挂肚,都只有漫天纷飞的家书才足以言尽。父母对儿子来信的盼望,使得没有一次来信让他们感到意外,有的也只是差点若狂的欣喜,甚至信中“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简单通俗的七个字也能让他们对眸而笑,毕竟,他们欲望的极限只停留在“平安”这道坎。

  父子二人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也是艺术研究上的知音,父亲以自己资深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而母亲的舐犊之情借风传递到儿子耳畔引起儿子思乡的回应。

  家书的文字质朴,如山间潺潺的清泉,碧空舒卷的白云,父爱从家书中与儿子论说艺术,激发儿子的感情,训练儿子的文笔与思想,要他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从中体现出来,目的就是希望儿子能成长,报效祖国。终于,儿子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思想上也成熟了许多,也只有懂事的孩子才懂得将家书收藏起来,然而,在儿子终于有所成就的时候,傅雷却还来不及享福清闲,就摆脱了黑暗的束缚,到天堂享福去了。

  迂阔的草原上,一只风筝起飞了,他在天空自由地翱翔,但是,他累的时候,不能放弃,他飞高的时候,不能骄傲,他掉下来的时候不能颓废,他成功的时候还得执著追求……因为他的线被牵在一个人的手中。

  确实,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一个为儿子呕心沥血,辛苦付出的父亲,你一定有与之对话的欲望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傅雷家书》是一本值得细看和咀嚼的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而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傅雷父子经过这些书信,不仅仅在两人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经过这一条纽带,使孩子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感情。

  既然是父子之间的家书,那么书中最突出的,当然是浓浓的父爱了,或许每个父亲对他们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不知能有几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好的家庭,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异常,他经过书信对远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并且还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在书信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我,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我的意识与性情”。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应当引以为鉴的吗?

  天下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我的父母虽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研究,为我打算。

  《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不错,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有多少家庭能够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国,家长都没有用心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的情景,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

  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因而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孩子不但没有变得懂事,反而更加叛逆起来。所以,家长们应当看看《傅雷家书》,而作为孩子的我们也要看看这本好书,因为它将会感染我们,让我们察觉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懂得感恩,它更让我们懂得艺术的欣赏,在生活的处事做人,得到正确的指引。

  不管过多久,傅雷先生的影响还将会一向存在,因为他的教育方式能够当做家庭教育的蓝本,而《傅雷家书》也会哭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一封封家书跃然纸上,仿佛听到了他们之间在对话,似乎我是一个躲在角落里侧身倾听的第三者。这些内容真的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内心想要父母管束,教育的渴望,也填补了我对知识家庭教育的另一种认识。

  我出生在一个缺乏书香气息的家庭,也以放养的方式成长着。从没有什么所谓的家书,知识的灌溉,修养的培养之类的存在。回顾过往,好像都是自己一个人在经历,在摸索,在成长。父母只是尽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帮助我,更多的还是要我自己去塑造,去培养,去提升。

  之后,我发现,阅读是一个很好的路径,我能从书本中找到有价值的思想,挖掘到深刻的哲理,体味到他人的人生,从而确立我自己的思想立场。

  如果我没有读《傅雷家书》我就错过了一幕幕父母与子的.对话。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赘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乙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从这些充满爱意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操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自己的孩子。谈艺术,谈做人,谈修养,谈人生,他用自己的经历为孩子指引着道路。

  他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这就是人生的起起落落。

  真的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这大概就是读好书的价值所在。

  昨天,翔仔跟我说,真的很羡慕你们这些能静下来读书的人。我想说,你也可以的!我能做到,是因为我深知我的阅历不足,知识不够,思想不深刻,所有我不得不去汲取知识。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0

  其实,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并不是每个父亲在疼爱的同时,却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

  而傅雷先生就是一位这般伟大的父亲,他的每一句话都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

  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而所谓“人”对傅雷先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或愿望。它大到人类对世界的贡献,小到对事业的严谨,甚至于对儿子的`言行举止的教育也离不开“人”一字。它不仅在信中如此写,在生活中他也实际做到了,并且把这思想、理念传给下一代。

  对他儿子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幸福对他来说莫过于此,与儿子成为知己、朋友。父子之间没有隔阂,没有沟壑。因为他从不以一个高高在上的父亲或教育家出现在儿子面前,而是以一位朋友的身份对他说出自己的建议和他商议。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笔就怎么写,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暇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挚朴,没有半点虚伪。

  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相处中,学会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他真诚深情地对儿子说:“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先生也像我们的父亲,他的话也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中,如何做人,如何交友,如何学习。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浓浓的爱国热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每一位父亲、母亲也是这样深爱着我们,教导着我们。听见他们的唠叨,其实是我们的福气呀!”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教会了我很多。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1

  家书,自古以来就承载着远赴他乡游子的思念之情。读一封家书,仿佛走进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那些思乡怀亲的情感是那样真切。寒假,我就走进了一位父亲的世界,看到了一位对儿子无限思念与关爱的伟大父亲。

  《傅雷家书》是1954年至1966年傅雷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那时,傅聪在国外留学,在生活、思想和艺术追求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而这位伟大的、用心良苦的父亲用他充沛的情感和智慧书写着一封封家书,让它们跨越海洋给儿子带来精神上的慰籍,并给他指引方向。透过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我明白了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侮辱、迫害,甚至陷入绝境,但终不会被掩埋,会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傅雷家书》的内容十分广泛。他告诉孩子如何进行艺术研究,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在生活中,他对儿子关怀备至,在事业上,他教儿子要做一个谦虚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容不得一点马虎。

  我不禁想到我们父母,他们在生活上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习上又是严格要求。前几天,我完成了一篇阅读,最后一个题目因为是开放题,我懒得写就随便写到:我赞同,没有为什么。老爸看到后,对于我这种学习态度极不赞同,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允许有半点偷工减料,敷衍了事……”听了老爸的话,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心想下次我再也不这样了,一定认真完成。第二天做作业时,我的懒筋又犯了,只想草草了事,我突然想起爸爸的话,想起傅雷写给儿子的`信: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最不赞同了。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心迹。是啊!空口说的比什么都漂亮,但却毫无作用,只有用实际行动去努力证明才能改正错误。想到这里,我赶紧收起自己的那点小心思,沉下心来,仔细看题,认真思考,工整书写,不仅节约了时间,完成的质量也很高,老爸检查的时候还以为我看了答案呢!

  两个大洲,一封封家书,漂洋过海沟通着两个人的情感,传递着真挚的爱。也许,在《傅雷家书》中,那些音乐理论、人生哲理都不重要,只有那份亲情才是它的精华。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2

  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离家在外,有哪对父母不牵肠挂肚呢?《傅雷家书》这本书充分证明了这句话。这本书汇集了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和夫人写给远在海外的儿子傅聪的186封书信,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傅雷对待儿子就像一个慈爱的朋友,他的教子之道是我最为欣赏的。爱子本是人之常情,但傅雷对儿子的爱却不是普通的脉脉温情,而是一直把人品和艺术教育放在第一位,并体现在对儿子生活细节的关注中。比如:傅雷交代儿子围巾和大衣要一同放在衣柜里,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上;演出结束出台谢幕时,面部表情要温和,不要太严肃……这些傅雷对儿子细节的教导,让我感动,他是一个多么细心的父亲啊!傅聪从事音乐专业,傅雷对于儿子的专业成长尤为关注,但他没有去强加要求,而是谈自己的'体会心得,和儿子做平等亲切的交流探讨,这样的教育,傅聪怎能不优秀。

  我常想:傅聪能有这样一个父亲,是多么的幸运。傅雷像一个朋友,温和体贴,炽热真诚,耿直坦率,智慧睿智的朋友。而我的爸爸他好像从来都没有和我有过这样的交流,他在我眼里只是一个负责生我养我的父亲,尤其是近些年,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因此我对父爱的印象是模糊的。通过读这些家书,让我也忆起父亲对我的那种爱,也许普天之下父爱都是统一的。小时候我喜欢跳舞,爸爸经常陪我一起跳舞,每次跳舞都很快乐,虽然满头大汗,但是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时光真的让我很享受。爸爸很和蔼,也曾经把我捧在手心里,是一位妥妥的“女儿奴”,只是这些年随着我的长大和生活的压力,他不得不外出谋生,为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何尝不是换一种方式在爱我。也许相比傅雷,我的爸爸并没有他那么的有文化,有很明确的教育理念,但他一直都在以他的方式爱着我,他的爱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却一直在静静地包围着我!

  读着傅雷笔下的纯纯人生语,感叹于两辈人之间那悠悠亲子情。我想,我已经长大了,也更应该懂得理解父母,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3

  我时常会思考一个问题,父母是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为什么他们总是那么善变,上一秒还是风平浪静,下一秒就波涛汹涌,是不是他们对我们的爱很淡很淡呢?只要我们犯了错误,爱就会立马消失破碎……这些困扰我好久的问题,在我读完《傅雷家书》这本书后都解决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明白,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永恒地存在。傅雷对他的儿子傅聪有着深深的爱,但当傅聪年幼时,父亲对他却是非常严苛,近乎不近人情。当傅聪长大离开后,傅雷深切地感受到对儿子深深的牵挂,他将这份爱化为一封封家书,藏在对儿子每一句的谆谆教导中。他时刻关注儿子的成长,用爱去鼓励他前行。当他发现儿子的`错误时,也会明确地指出,并耐心地教导他;在儿子遇到困难时,他更会努力地去帮助他,比如傅雷对儿子在艺术上的点拨:“《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声势雄壮……”在这一段中,我看出了他对儿子的深爱,其实傅雷对音乐的研究并不是那么深刻,可是他以其渊博丰富的知识,睿智的见解对儿子予以了点拨,他能看穿诗韵和琴的联系,体现了他在文艺上的深厚造诣,也告诉儿子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形式彼此都是相通的。

  对傅雷的夫人,傅聪的母亲,我也有着极高的敬意。在傅雷对儿子极其严苛的时候,她在精神上也备受折磨,但她却一直努力调和着父子之间的关系,而在傅聪不回信时,她焦虑万分,无一不体现了她对儿子深深的爱。她也许不如傅雷那样拥有渊博的知识,能够给儿子独到的见解,但她却是一个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她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儿子,对儿子永远抱有希望,永远以自己的儿子为荣。

  爱是什么?爱是一抹春风,轻轻拂过你的脸庞,围绕陪伴在你身边,而你也许并不知道,你的凉爽舒适正是因为清风的相伴,你的幸福安逸是有人在默默守护;爱是一把雨伞,虽然你不是每时每刻需要它,但当你真正需要帮助时,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好为你遮风挡雨;爱是一本书,它教会你很多很多,在你迷茫时为你指明道路,在你骄傲自满时教会你谦虚做人。

  傅雷用一封封的家书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爱,而我们的父母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表达对我们的爱。正因为父母的爱,我们才少走很多弯路,正因为父母的爱,我们才砥砺前行,正因为父母的爱,才成就了今天和未来的我们。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4

  在信息交流并不发达的年代,书信便成为与远在他乡的亲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由于运输技术的原因,很多时候,一封信难免需要翻山越岭,消耗许多时间才能送到对方手中。读傅雷夫妇写给孩子的家书,感受字里行间满满的爱。

  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傅雷夫妇在与孩子对话,与我们对话。傅雷与孩子对话,对远在他乡的孩子深表挂念,像每一位普通的中国父母一样,担心孩子的近况,担心孩子有没有受欺负,钱够不够花。但却又远远不止这些,更多的是傅雷凭借自身在音乐方面的高超造诣,对儿子傅聪进行学术上的指导;有时会安慰、鼓励,让傅聪在失落,疲倦时能够给足马力,继续前进。都说老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见,儿子傅聪后来在人格和学术上那些闪耀的亮光,离不开作为榜样的父亲背地里的悉心教导。

  正因如此,《傅雷家书》也时常成为现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指明灯。书中饱含满腔爱意的语言和一个个沉稳有力的人生道理,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温馨,或许这也正是这一封封活灵活现的家书能够流传至今,每一丝傅雷让我们感受到的精神都能够昂扬不灭的原因吧。

  “一个人的修养是无尽的,不但在技术学问方面是无尽的,尤其在做人方面。说话与态度方面,也都是学不完的。”这是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要是把这句话放在以前,大多我只会把它当作一句前辈对于晚辈的教导便罢。时间是良药,总会治愈身体和心灵的.不足,也便是成长。人的成长,也便像那句话所说的,进无止境。

  我们总归得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虽然我们的父母不如傅雷那样知识渊博,大多数也无法给予我们像皇帝般的生活。但无可否定的是我们的父母会用尽他们的全部心血和全部精力,目的永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又或许所有的父母都会想,该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未来过得比我们更好。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周而复始,对我们的期待也日渐增加。有时,我们在成长路上得到的小成功,父母会比我们还要高兴;要是跌倒,父母便会安慰、鼓励,但谁也不知道,在夜深人静时他们会有多心疼我们。

  世间美好的情感莫过于亲情、友情、爱情,但血浓于水,只有父母是无时不刻都在为我们着想,虽然有时忠言逆耳。我得感谢这本《傅雷家书》,它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与力量。我相信,父母永远都会站在我的身后。

  愿所有的雏鹰都展开双翅,终有一天,我们定在空中翱翔。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品】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品】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

  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每一封家书都充满着傅雷对儿子傅聪深沉的爱,同时也体现着傅雷深厚的爱国之情。

  书中展现了傅雷的严谨、认真与一丝不苟。傅雷对傅聪一直都很严格,他从傅聪很小的时候便给傅聪制定日课,以身作则,亲自监督,严格执行。使傅聪在傅雷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傅雷出门时才敢笑闹玩乐。而在家书中,傅雷也多次提到以前对傅聪“不得当,不合理”的教育,并对其感到深深地愧疚与无奈。并对傅聪的不信任不放心而感到非常难过和自卑,这也体现出了傅聪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与他对傅聪深深的爱。

  书中也展现了傅雷深深的爱国之情。傅雷给傅聪写的家书中,在鼓励与支持傅聪的同时,也常常提醒傅聪不要忘了自己中国艺术家的身份。他在信中教导傅聪,要保持赤子之心,在傅聪取得成就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国家,他希望傅聪成为中国“黑暗过去,光明重现”的“钟声”,体现出傅雷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对中国具有坚定的信心,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爱国之情,同时也是傅雷对儿子的自豪之情。

  书中同时展现了傅聪的严谨,刻苦用功,有条有理,热爱音乐,热爱祖国,德艺俱备与人格卓越。傅聪从小接受傅雷严格的教育,培养出了严谨刻苦的性格特点,与深厚的爱国思想。在一封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中提到,傅雷对傅聪身在国外,靠艺术谋生而能不奔走于权贵之门的欣慰。这是傅雷与傅聪属于中国人的傲气与傲骨。在傅聪提高俄语的过程中,傅雷写信指出他的错误并提出建议。体现出傅雷对傅聪的关心,与竭尽所能对服从学业上的'帮助。同时也可以看出傅雷的刻苦与努力。而傅聪在钢琴上的造诣,也体现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

  《傅雷家书》感情真诚纯真、真实,它是傅雷夫妇与傅聪的内心独白,也是他们思想的准确反映。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深沉的父爱,同时也能让我们注意到生活中深沉而默默无闻的父爱。同时也可以激起我们的爱国情感。家书中的一句句话感动,激励着我们。我们也将带着同他们一样的爱国热情创造未来更美好、更富强的中国。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还是一位严慈的父亲,他为国人培养出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钢琴家傅聪。他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书集——《傅雷家书》更是脍炙人口,八十年代至今。《傅雷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家书》中“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教子的历程”;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除了傅雷每信必有的关于音乐的见解和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导外,最记得的就是他告诉傅聪,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的惊讶甚至大过了我的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呵!这样的琐事,也要不远万里点点滴滴地写在信中!为此在当年的笔记里,我写下了一句话:这是博大而精深、感天而动地的一本书。傅雷对音乐富于穿透力的诠释,对中国文化清澈的认知,对美术作品深刻的理解,对人生几近苛

  刻的执着,等等,等等。除非你亲去阅读,你亲去感受文字间的深刻和温暖,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本书它会教会你很多。教会你如何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教会你如何生活得雅致而富有品位,教会你如何理解音乐如何对待艺术,教会你去读哪些中国古典图书能更快地吸取其精华,教会你接人待物的礼貌。最最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应该怎么样做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拙诚是温柔的底色,温情又是琐碎平凡中的独一无二。这家书中,就藏满了拙诚与温情。

  一封封家书,满满的亲情在字里行间,有傅雷夫妇对儿子的挚爱,又有对儿子的期望,至真至情的一百八十七封家书,漂洋过海送到傅聪手中。

  《傅雷家书》是一本体现父爱的书籍,由傅敏编辑,处处都体现了父爱的苦心,甘愿把自己所受的`陶冶与教养,在才智技巧中积累的经验,统统交付于傅聪,在予之疼爱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也正是因为傅雷有着极高的文化造诣,父子二人相敬相爱,可处于时代悲剧中,命运变换,沉重悲凉,傅雷在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中说,“生活中困难重重,我们必须不断自我改造,向一切传统、资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与习俗作斗争,我们必须抛弃所有的人生观和旧的社会准则。”

  家书中,傅雷对傅聪说过“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这是一个父亲,对于自己的孩子谆谆教诲,长大是一次历险,曾经他是纯真少年,眼里充满理想,如今枯木逢春,漂洋过海离开父母,对着从未踏足的地方,面对陌生的面孔,逐渐客观正直,可以直视错误,不被曾经困扰,理想满是洒脱。

  我想每个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或许有着偌大的期望,希望他们“胸中有丘壑,立马镇山河”,又希望他们平安喜乐、万事遂意。父母因我们,而消耗掉了细碎而浪漫的生活,但或许当他们想起未来还有我们的样子,日子就充满了意义。《傅雷家书》开篇即是刚送走傅聪,傅雷夫妇心里便一直挂念,他们是否一直愿某年的遗憾,都是来年惊喜的铺垫。由子女衍生出的琐碎,在黑夜里,温柔又遥远的灯光,不再触及缠绕他们,却依然照耀他们。父母总会认真聆听我们的愿望,偷偷保佑我们万事胜意,耐心教导我们,前方云雾散尽,就是一片光明。

  父母之爱,便自带了拙诚与温情,在满目疮痍前,总有父母为你踏雪而来,像冬日的一封信,温柔又独一无二,等来年云庭春深,却依然存在。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傅雷很真诚,他与孩子交流音乐、文学和历史,又对孩子为人处事等方面进行指导。比如:

  对待金钱的态度:

  "生活要过得体面而节俭;要小心而勿小气;慷慨而勿易于上当;享受生活乐趣,但切勿为满足一时欲望而过分奢侈,即使当时觉得这种欲念不可或缺也罢。"

  对于婚姻的态度:

  "人在宇宙中微不足道,身不由己,但对他人来说,却又神秘莫测,自成一套。所以要透彻了解一个人,相当困难,再加上种族、宗教、文化与政治背景的差异,就更不容易。因此,我们以为你们两人决定先订婚一段日子,以便彼此能充分了解,尤其是了解对方的性格,确实是明智之举。"

  对待人生的态度: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这一切人生方面的指导对傅聪甚至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我们这一生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事端,从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到对待婚姻、对待生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索着去处理。如果能有一个真诚的长者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温婉的讲述给你,作为参考,那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受益良多的。

  傅雷很严谨,他每天都会到三楼书房认真的工作接近十个小时,他经常给傅聪写信又烦恼于收到的的回信太少。比如:

  对于工作:

  "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对于稿件:

  "每次给哥哥的信都编号,记下发信日期,同时由妈妈抄录留底;哥哥的来信,也都编号,按内容分门别类,由妈妈整理成册。"

  我做事没有长性,兴致来了才会认真的对待一阵子,兴致一走,也就半途而废了。还中了断舍离的毒,面对自己曾经做事留下的'案底,又欲扔之而后快。若能像傅雷那样,每日坚持做事,又带着轻微的强迫症对待自己的资料,从容而又踏实的读过每一天,大概每一个人都会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吧。

  我想成为傅雷那样的人,对别人真诚,温婉的提出自己成熟的的观点;对自己严谨,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我想像傅雷那样,用赤子之心过此一生。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翻开《傅雷家书》,里面的阅读提示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不知不觉读完了《傅雷家书》,眼角不禁泛起泪光。

  这是一部充溢着父爱的教子之作:傅聪因出国留学要长期居住在异国他乡,傅雷夫妇只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儿子联系,对儿子无限的思念和爱也只得用书信传递。书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验为例,阐述了许多人生的智慧和道理。

  “聪”“亲爱的孩子”,信中开头常有这样的`词语,短短几个字,却多么情真意切!傅雷夫妇每天以泪洗面,只能通过这样的语句和儿子亲近,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信中有这样一段:“别让我们等你的信再等下去了!孩子!一切保重!凌霄想又学乖了许多,告诉我们一些小故事,好不好?近一个多月妈妈常梦见你,有时在指挥,有时在弹协奏曲。也梦见弥拉和凌霄在我们家里,她每次醒来又喜欢又伤感。”这些话语表现出傅雷夫妇对远在国外的孩子的深切思念。在写最后几封信时,傅雷的眼疾越来越严重了,但仍然坚持,尤其是傅雷养病时向儿子倾诉苦闷的情感,每天都守着孩子的信,像守着孩子的影子,放下严父的形象,表达对孩子的思念,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

  记得儿时,因家中经济条件的限制,父亲总是节衣缩食。一件棕黑破旧的衣裳,父亲常年穿在身上,这衣服仿佛饱受岁月的折磨,身上的补丁更是十分刺眼。衣服质地粗糙,拽着父亲的衣角,好似树皮一般刺手。“爸,你怎么不买件新衣服啊?”,我问道。父亲掸掸身上的尘土,笑着说:“这衣服挺好,穿在身上舒服又结实,爸都老了,不用买多少衣服。”那时每和父亲一起走在街上,都不想与他靠近,曾一度认为有失自己的颜面。父亲似乎很了解我,在人多的地方都下意识回避。那天父亲兴高采烈的推开门说:“孩子,快来,试一试这衣服合不合身,爸看别人的孩子都穿,特地为你挑的。”我换上新衣服,看看背后父亲那身衣服,我才发现父亲老了,曾经乌黑的头发早被时光偷偷染上白色,曾经英俊的脸庞早被时光无声的刻满了皱纹……刹那间,我的泪水决堤而出。

  想想现实生活中,步入青春期的你也许父亲的关系僵化,但是家庭的负担,孩子的学业,逼迫他必须用时间灌溉,用汗水付出,用肩膀扛起这个家。作为子女,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孝顺他呢?

  父爱是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疲困的眼光从书本的190页上脱离,合上双睑,此时,我的内心波翻浪涌。端起桌角的绿茶,轻泯间无意发现,杯中绿茶折射出一位尽职的为人父亲的形象。

  一场道别仪式在1954年谢了幕,傅聪同志出国求学。从此,无尽的思念写在父母的皱纹上。的确,畴昔的笑语,现在已成为回忆,所以,只有让纸张和笔削去天涯对海角的牵挂。

  在与儿子分别的这二十几载春秋中,父亲对自己过去的过错进行检讨,对初出茅庐的儿子生活的嘱咐,对儿子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儿子艺术的交流及母亲对

  儿子的牵肠挂肚,都只有漫天纷飞的家书才足以言尽。父母对儿子来信的盼望,使得没有一次来信让他们感到意外,有的也只是差点若狂的欣喜,甚至信中“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简单通俗的七个字也能让他们对眸而笑,毕竟,他们欲望的极限只停留在“平安”这道坎。

  父子二人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也是艺术研究上的知音,父亲以自己资深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而母亲的舐犊之情借风传递到儿子耳畔引起儿子思乡的回应。

  家书的文字质朴,如山间潺潺的清泉,碧空舒卷的白云,父爱从家书中与儿子论说艺术,激发儿子的感情,训练儿子的文笔与思想,要他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从中体现出来,目的就是希望儿子能成长,报效祖国。终于,儿子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思想上也成熟了许多,也只有懂事的孩子才懂得将家书收藏起来,然而,在儿子终于有所成就的时候,傅雷却还来不及享福清闲,就摆脱了黑暗的束缚,到天堂享福去了。

  迂阔的草原上,一只风筝起飞了,他在天空自由地翱翔,但是,他累的时候,不能放弃,他飞高的时候,不能骄傲,他掉下来的时候不能颓废,他成功的时候还得执著追求……因为他的线被牵在一个人的手中。

  确实,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一个为儿子呕心沥血,辛苦付出的父亲,你一定有与之对话的欲望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傅雷家书》是一本值得细看和咀嚼的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而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傅雷父子经过这些书信,不仅仅在两人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经过这一条纽带,使孩子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感情。

  既然是父子之间的家书,那么书中最突出的,当然是浓浓的父爱了,或许每个父亲对他们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不知能有几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好的家庭,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异常,他经过书信对远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并且还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在书信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我,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我的意识与性情”。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应当引以为鉴的吗?

  天下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我的父母虽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研究,为我打算。

  《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不错,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有多少家庭能够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国,家长都没有用心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的情景,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

  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因而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孩子不但没有变得懂事,反而更加叛逆起来。所以,家长们应当看看《傅雷家书》,而作为孩子的我们也要看看这本好书,因为它将会感染我们,让我们察觉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懂得感恩,它更让我们懂得艺术的欣赏,在生活的处事做人,得到正确的指引。

  不管过多久,傅雷先生的影响还将会一向存在,因为他的教育方式能够当做家庭教育的蓝本,而《傅雷家书》也会哭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一封封家书跃然纸上,仿佛听到了他们之间在对话,似乎我是一个躲在角落里侧身倾听的第三者。这些内容真的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内心想要父母管束,教育的渴望,也填补了我对知识家庭教育的另一种认识。

  我出生在一个缺乏书香气息的家庭,也以放养的方式成长着。从没有什么所谓的家书,知识的灌溉,修养的培养之类的存在。回顾过往,好像都是自己一个人在经历,在摸索,在成长。父母只是尽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帮助我,更多的还是要我自己去塑造,去培养,去提升。

  之后,我发现,阅读是一个很好的路径,我能从书本中找到有价值的思想,挖掘到深刻的哲理,体味到他人的人生,从而确立我自己的思想立场。

  如果我没有读《傅雷家书》我就错过了一幕幕父母与子的.对话。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赘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乙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从这些充满爱意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操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自己的孩子。谈艺术,谈做人,谈修养,谈人生,他用自己的经历为孩子指引着道路。

  他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这就是人生的起起落落。

  真的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这大概就是读好书的价值所在。

  昨天,翔仔跟我说,真的很羡慕你们这些能静下来读书的人。我想说,你也可以的!我能做到,是因为我深知我的阅历不足,知识不够,思想不深刻,所有我不得不去汲取知识。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0

  其实,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并不是每个父亲在疼爱的同时,却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

  而傅雷先生就是一位这般伟大的父亲,他的每一句话都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

  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而所谓“人”对傅雷先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或愿望。它大到人类对世界的贡献,小到对事业的严谨,甚至于对儿子的`言行举止的教育也离不开“人”一字。它不仅在信中如此写,在生活中他也实际做到了,并且把这思想、理念传给下一代。

  对他儿子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幸福对他来说莫过于此,与儿子成为知己、朋友。父子之间没有隔阂,没有沟壑。因为他从不以一个高高在上的父亲或教育家出现在儿子面前,而是以一位朋友的身份对他说出自己的建议和他商议。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笔就怎么写,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暇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挚朴,没有半点虚伪。

  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相处中,学会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他真诚深情地对儿子说:“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先生也像我们的父亲,他的话也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中,如何做人,如何交友,如何学习。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浓浓的爱国热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每一位父亲、母亲也是这样深爱着我们,教导着我们。听见他们的唠叨,其实是我们的福气呀!”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教会了我很多。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1

  家书,自古以来就承载着远赴他乡游子的思念之情。读一封家书,仿佛走进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那些思乡怀亲的情感是那样真切。寒假,我就走进了一位父亲的世界,看到了一位对儿子无限思念与关爱的伟大父亲。

  《傅雷家书》是1954年至1966年傅雷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那时,傅聪在国外留学,在生活、思想和艺术追求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而这位伟大的、用心良苦的父亲用他充沛的情感和智慧书写着一封封家书,让它们跨越海洋给儿子带来精神上的慰籍,并给他指引方向。透过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我明白了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侮辱、迫害,甚至陷入绝境,但终不会被掩埋,会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傅雷家书》的内容十分广泛。他告诉孩子如何进行艺术研究,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在生活中,他对儿子关怀备至,在事业上,他教儿子要做一个谦虚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容不得一点马虎。

  我不禁想到我们父母,他们在生活上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习上又是严格要求。前几天,我完成了一篇阅读,最后一个题目因为是开放题,我懒得写就随便写到:我赞同,没有为什么。老爸看到后,对于我这种学习态度极不赞同,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允许有半点偷工减料,敷衍了事……”听了老爸的话,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心想下次我再也不这样了,一定认真完成。第二天做作业时,我的懒筋又犯了,只想草草了事,我突然想起爸爸的话,想起傅雷写给儿子的`信: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最不赞同了。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心迹。是啊!空口说的比什么都漂亮,但却毫无作用,只有用实际行动去努力证明才能改正错误。想到这里,我赶紧收起自己的那点小心思,沉下心来,仔细看题,认真思考,工整书写,不仅节约了时间,完成的质量也很高,老爸检查的时候还以为我看了答案呢!

  两个大洲,一封封家书,漂洋过海沟通着两个人的情感,传递着真挚的爱。也许,在《傅雷家书》中,那些音乐理论、人生哲理都不重要,只有那份亲情才是它的精华。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2

  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离家在外,有哪对父母不牵肠挂肚呢?《傅雷家书》这本书充分证明了这句话。这本书汇集了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和夫人写给远在海外的儿子傅聪的186封书信,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傅雷对待儿子就像一个慈爱的朋友,他的教子之道是我最为欣赏的。爱子本是人之常情,但傅雷对儿子的爱却不是普通的脉脉温情,而是一直把人品和艺术教育放在第一位,并体现在对儿子生活细节的关注中。比如:傅雷交代儿子围巾和大衣要一同放在衣柜里,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上;演出结束出台谢幕时,面部表情要温和,不要太严肃……这些傅雷对儿子细节的教导,让我感动,他是一个多么细心的父亲啊!傅聪从事音乐专业,傅雷对于儿子的专业成长尤为关注,但他没有去强加要求,而是谈自己的'体会心得,和儿子做平等亲切的交流探讨,这样的教育,傅聪怎能不优秀。

  我常想:傅聪能有这样一个父亲,是多么的幸运。傅雷像一个朋友,温和体贴,炽热真诚,耿直坦率,智慧睿智的朋友。而我的爸爸他好像从来都没有和我有过这样的交流,他在我眼里只是一个负责生我养我的父亲,尤其是近些年,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因此我对父爱的印象是模糊的。通过读这些家书,让我也忆起父亲对我的那种爱,也许普天之下父爱都是统一的。小时候我喜欢跳舞,爸爸经常陪我一起跳舞,每次跳舞都很快乐,虽然满头大汗,但是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时光真的让我很享受。爸爸很和蔼,也曾经把我捧在手心里,是一位妥妥的“女儿奴”,只是这些年随着我的长大和生活的压力,他不得不外出谋生,为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何尝不是换一种方式在爱我。也许相比傅雷,我的爸爸并没有他那么的有文化,有很明确的教育理念,但他一直都在以他的方式爱着我,他的爱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却一直在静静地包围着我!

  读着傅雷笔下的纯纯人生语,感叹于两辈人之间那悠悠亲子情。我想,我已经长大了,也更应该懂得理解父母,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3

  我时常会思考一个问题,父母是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为什么他们总是那么善变,上一秒还是风平浪静,下一秒就波涛汹涌,是不是他们对我们的爱很淡很淡呢?只要我们犯了错误,爱就会立马消失破碎……这些困扰我好久的问题,在我读完《傅雷家书》这本书后都解决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明白,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永恒地存在。傅雷对他的儿子傅聪有着深深的爱,但当傅聪年幼时,父亲对他却是非常严苛,近乎不近人情。当傅聪长大离开后,傅雷深切地感受到对儿子深深的牵挂,他将这份爱化为一封封家书,藏在对儿子每一句的谆谆教导中。他时刻关注儿子的成长,用爱去鼓励他前行。当他发现儿子的`错误时,也会明确地指出,并耐心地教导他;在儿子遇到困难时,他更会努力地去帮助他,比如傅雷对儿子在艺术上的点拨:“《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声势雄壮……”在这一段中,我看出了他对儿子的深爱,其实傅雷对音乐的研究并不是那么深刻,可是他以其渊博丰富的知识,睿智的见解对儿子予以了点拨,他能看穿诗韵和琴的联系,体现了他在文艺上的深厚造诣,也告诉儿子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形式彼此都是相通的。

  对傅雷的夫人,傅聪的母亲,我也有着极高的敬意。在傅雷对儿子极其严苛的时候,她在精神上也备受折磨,但她却一直努力调和着父子之间的关系,而在傅聪不回信时,她焦虑万分,无一不体现了她对儿子深深的爱。她也许不如傅雷那样拥有渊博的知识,能够给儿子独到的见解,但她却是一个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她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儿子,对儿子永远抱有希望,永远以自己的儿子为荣。

  爱是什么?爱是一抹春风,轻轻拂过你的脸庞,围绕陪伴在你身边,而你也许并不知道,你的凉爽舒适正是因为清风的相伴,你的幸福安逸是有人在默默守护;爱是一把雨伞,虽然你不是每时每刻需要它,但当你真正需要帮助时,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好为你遮风挡雨;爱是一本书,它教会你很多很多,在你迷茫时为你指明道路,在你骄傲自满时教会你谦虚做人。

  傅雷用一封封的家书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爱,而我们的父母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表达对我们的爱。正因为父母的爱,我们才少走很多弯路,正因为父母的爱,我们才砥砺前行,正因为父母的爱,才成就了今天和未来的我们。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4

  在信息交流并不发达的年代,书信便成为与远在他乡的亲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由于运输技术的原因,很多时候,一封信难免需要翻山越岭,消耗许多时间才能送到对方手中。读傅雷夫妇写给孩子的家书,感受字里行间满满的爱。

  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傅雷夫妇在与孩子对话,与我们对话。傅雷与孩子对话,对远在他乡的孩子深表挂念,像每一位普通的中国父母一样,担心孩子的近况,担心孩子有没有受欺负,钱够不够花。但却又远远不止这些,更多的是傅雷凭借自身在音乐方面的高超造诣,对儿子傅聪进行学术上的指导;有时会安慰、鼓励,让傅聪在失落,疲倦时能够给足马力,继续前进。都说老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见,儿子傅聪后来在人格和学术上那些闪耀的亮光,离不开作为榜样的父亲背地里的悉心教导。

  正因如此,《傅雷家书》也时常成为现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指明灯。书中饱含满腔爱意的语言和一个个沉稳有力的人生道理,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温馨,或许这也正是这一封封活灵活现的家书能够流传至今,每一丝傅雷让我们感受到的精神都能够昂扬不灭的原因吧。

  “一个人的修养是无尽的,不但在技术学问方面是无尽的,尤其在做人方面。说话与态度方面,也都是学不完的。”这是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要是把这句话放在以前,大多我只会把它当作一句前辈对于晚辈的教导便罢。时间是良药,总会治愈身体和心灵的.不足,也便是成长。人的成长,也便像那句话所说的,进无止境。

  我们总归得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虽然我们的父母不如傅雷那样知识渊博,大多数也无法给予我们像皇帝般的生活。但无可否定的是我们的父母会用尽他们的全部心血和全部精力,目的永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又或许所有的父母都会想,该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未来过得比我们更好。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周而复始,对我们的期待也日渐增加。有时,我们在成长路上得到的小成功,父母会比我们还要高兴;要是跌倒,父母便会安慰、鼓励,但谁也不知道,在夜深人静时他们会有多心疼我们。

  世间美好的情感莫过于亲情、友情、爱情,但血浓于水,只有父母是无时不刻都在为我们着想,虽然有时忠言逆耳。我得感谢这本《傅雷家书》,它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与力量。我相信,父母永远都会站在我的身后。

  愿所有的雏鹰都展开双翅,终有一天,我们定在空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