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六尺巷》读后感

《六尺巷》读后感

时间:2024-02-10 08:16: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尺巷》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尺巷》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尺巷》读后感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六尺巷》中清朝一位安徽籍的宰相——张英,给自己的家人一封信里的一句话。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理解了宰相的意思,更是被宰相宽广的胸襟所折服。

  故事带我走近了清代一位叫张英的宰相。他老家的宅前有块空地与邻居吴家相连,吴家造房占了张家三尺地基,张家不服,休书一封到京城求宰相张英教训一下吴家。宰相看完书信后,回了一封信,内容就是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家人收到书信后羞愧难当,随即按照宰相的意思退让三尺地。吴家见张家人如此胸怀,也退让三尺,遂成了六尺巷。张、吴两家的做法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礼让、宽容的美德流传至今。

  由此,我想到了妈妈曾经讲过的《两只山羊过桥》的故事:河上有座独木桥,两只山羊都准备到河对岸去玩。独木桥很窄,每次只能容一只山羊过去。两只山羊在桥上相遇了,谁也不让谁,吵得不可开交。失去理智的山羊,不管独木桥有多窄,不在乎桥下的河水有多急,冲过来把羊角结结实实地顶在了一起,顶着顶着,只听“扑通”“扑通”……两只山羊都掉进河里去了。

  唉!两只可怜的山羊到死都不知道,如果他们懂得:礼让、宽容,不都到对岸开开心心地玩去了吗?

  记得一次美术课上,我正在专心地画小兔子,同桌突然碰了我一下,小兔子的脸一下子变得歪了,我气急了。趁同桌认真画画的时候,我故意碰了他一下,他同样气急了。我们就这样在课堂上打闹了起来,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

  《六尺巷》的故事让我懂得了:礼让、宽容的传统美德,不仅体现出自己的君子风度,也让对方感到惭愧。

  假如人人都懂得礼让、宽容,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