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经典)《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当梦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你将如何抉择?”我听过最好的回答是:“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最真诚的回答是:“我不想选择现实,但梦想早已换成了柴米油盐。”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选择了最令人向往却又畏惧的选择--放下一切去追逐梦想。
这是一个真实却又荒诞的故事。已临不惑之年的克兰德为了追求心中沉寂已久的梦想,甘愿从一位令人艳羡的证券经纪人,变成一个穷困潦倒的不知名画家 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苦日子。人生经过几番沉沦后,他来到了塔希提岛,那个令他魂归故里的“伊甸园”。在这里,他厌倦人类精神世界,醉心于艺术,最后,和他最伟大的作品一起藏于树下,消散于大火中。在世人眼中,他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疯子、背弃家庭的负心汉,在理想面前奄奄一息,活得如此落魄却又如此美好。读了他的故事,人们才发现,潦倒与伟大、卑微与善良、仇恨与热爱原来可以这样毫不排斥地共存与一颗心中。
“满眼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是为维系生活的苟且,代表现实与卑微,而月亮是遥不可及,是诗和远方,象征了崇高的理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或许克兰德就是江月所等待之人。人生漫长的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有多少人只是抬头胆怯的看了一眼月亮,又低头继续追逐赖以生存的六便士?无数的人们早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被社会埋葬了理想,被现实击散了斗志。正如书中所说:“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
在这儿,我总能想起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初看这本书时,我对主人公克兰德感到无比厌恶,想不通他的所作所为,想不通他的自私冷漠,尽管在最终看完这本书时我也没有改变我对他的看法,但我却对他多了一份见解:他对这个世界是不抱有希望的,他借助绘画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只需绘画,无需他物。前半生的日子是世人眼中完美的生活,却不是他最想要的生活,当他放下一切去追逐自己的生活时,一切身外之物对他来说都不再重要了。“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却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我想,正因如此,他才会让人在他死后烧掉他精心所作的最伟大的壁画,没有留下一丝灰烬,只留下世人对一个天才的印象。那个曾经无法被原谅的人,也终于被大家所接受了。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头看到月亮,也活成了我们心中那个“守护月亮”的人。
我常常闭上眼,满目都是远处繁华的世界,是万物明朗,是山川湖海,是志得意满,是我站在世界的最高处大声呼喊。可当我睁开眼时我才明白,在浩瀚的宇宙里,我只是一粒渺小的星辰,依附在那一轮明亮皎洁的月亮身旁,月光撒在我的身上,我不敢望。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即使是再微小的星辰,也有独属于它的月亮只要你敢抬头望,你会发现那月光便是你眼里的光。
“即使枕着六便士,也不要忘记抬头看看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