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必备12篇)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1
周二学校组织观看《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所缔造的传奇。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一念执着,选择一生坚守,千锤百炼,打磨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这样的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校不是做首富,而是选择用自己的职业技能为国家添彩。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不凡技术的职业技能师。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为航空事业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工作的积累,使他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制造中国飞机团队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20xx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1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量的具大,更甚的是晚上还会急加班。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耗时太长,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赶工,这个异常艰巨的任务突然降临给了胡双钱。
一个完整零件需要一万多元,关键在于它的工艺要求精益求精,36个大小不一的孔,相当于人头发丝直径的孔,却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来完成,不负众望,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完工,并一次性通过检验,胡双钱的技能不可小觑。
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们,他们的敬业勤勉,值得身为职高学生的我们学习。他们为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做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我们应为之点赞,为之倾倒,传承他们的不平凡,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学习与实践中努力获取专业技能知识,不断进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争做社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2
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将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经验。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难度的焊接技术,不管反复看几次,都不禁让人感叹这究竟是技能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有时候就在这样的岁月里刻成了美美与共的极致。
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李政道博士说过:“越往前走,技术就精神化。”《大国工匠》中播出的'这八名工匠,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的代表,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谱写了“德技双馨”的大美,无不令人叹服。望我们的新闻媒体能够借鉴《大国工匠》的成功经验,把更多的镜头、画面、时段和版面留给广大职工和一线劳动者,讲好劳动者的故事,展示劳动者的风采,从而让更多的劳动变成创造,让技术变成艺术,让劳动成为一个个“匠心筑梦”的旅程。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3
今天我观看了《大国工匠》纪录片我感觉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大国工匠,那些人怀揣这自己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热衷在无私的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我体会到了很多。大国工匠精神的内涵:不忘初心,无愧天地,用心秉承,砥砺创新。虽然他们已经获得太多的赞誉和殊荣,但反而觉得肩上担子越加沉重,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们愿将自己一生所学倾囊相授,毫不藏私。
他们可贵的品质是让人惊叹和敬佩的。无论是建筑工、水电工,厨师,通信员,还是木匠,等等,在这些不起眼,甚至有点卑微的称呼背后,一旦做到了技高一筹、“人有我优”的程度,同样能释放出震撼人心的能量气场和蝴蝶效应。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让自我价值激情呈现,也让民族技能发展水平,达到“珠穆朗玛的世界高度”的独特魅力。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听完故事难道没有什么触动吗?我不禁想问自己,自己是否具有工匠精神品质特质?是否坚守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是否为目标做出最大的努力?在人类的探索之路上,工匠是迈步的前驱,是操作的手指,是奠基的厚土,是铺路的石子;也是灵光接引的灯火,劈山开隧的斧凿,跨越河川的桥梁。他们奉献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劳动成果,就是最好的史册记载。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为了工作刻苦研究。一研究就是几十年,他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去,正是因为对祖国的热爱,对这么文化的热爱,他们默默无闻。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把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我们应该像这些工匠学习,学习他们的聪明才智,坚韧不拔,并以他们为榜样树立新的目标,并不断向它迈进。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4
我是一名铁路工人,昨晚观看了“大国工匠”后,我体会到工匠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
《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365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在哪个行业只要付出努力都会获得不少收获,干一行爱一行,不管在哪个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努力都能开出幸福花。
我作为一名90后,参加工作已经6年了,我们这个行业就是没有节假日,一年四季都在外地工作,顾不上家,有人问我这样对孩子好吗?我想说那不然呢,为了生活没办法。我们所在的商合杭高铁明年就要通车了,我们也要加班加点好好在奋战一年,若干年以后我和家人坐高铁从亳州段通过我会很自豪的说你看这一段是我曾经参与建设的,我觉着很自豪,付出值得。虽然我们的成就没有到达工匠这个地位,但是在我心中我们这些为了高铁早一天开通的建设者们也是大大的工匠。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5
《大国工匠》纪录片选取了中国卫星、中国高铁、中国住建等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领域的代表性典型人物,呈现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专业又敬业的精神内核。
有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上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自己的专注,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名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他们的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在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时的五十分之一。
高凤林是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融融焊接特技技师,他们工作是给火箭焊心脏,高凤林高超的.技艺,让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这诱惑力还是巨大的谁能不动心,就连他妻子对他也说我动心了。但高凤林说,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打到太空,成功的自豪感金钱能买到吗,民族的自豪感,让高凤林一直都坚守在这里。火箭的研制离不开众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火箭从蓝图到实物靠的是一个个焊接点的积累,靠的是一位位普通工人的咫尺匠心。高凤林说不断的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追求精致应该是我们人类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工作人员,努力的方向。
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记录。
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的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误差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毫米。只有初中文化的,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安装的城管设备已成功完成了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人的技艺之所以如此高超,关键在于他们的努力与坚持,他们的成功,同样告诉我们,付出就会有收获。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6
3月1日晚上8点,我收起前一日值班的疲惫,打起精神观看了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国工匠》栏目。我敬佩这10位在自己国家不同行业领域干出卓越成绩的大国工匠们,我感动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出的每一步,付出的每一份艰辛和努力。
他们当中有为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天眼”射电望远镜装配人,有焊接火箭发动机和高铁的大师级人物、被誉为“世界带电作业第一人”的特高压带电检修工和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也有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复保护专家,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垄断的技术工人和扎根野外勘探一线和大漠油田的顶尖工匠。他们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攻坚克难,有的几乎用一生都在为国家、为民族的事业和腾飞默默奉献着。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祖国今日的自立自强,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行业接班人。
从一名焊接绿皮火车厕所水箱、饮用水水箱的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的'李万军,他的父亲的一封家书成为了他以后在工作过程中不屈不挠、不断前进的动力。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儿子,脏或累,活儿总得有人干,要让老百姓坐上世界上最好的高铁”。我不禁想到自己,4月,我由白班岗位调至三班倒岗位值班至今,我从开始的业务“小白”逐渐成长为能胜任工作的铁路通信人。虽然值班时常会很辛苦,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在一次次设备检修、故障(告警)处理和应急演练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积攒经验,坚信着自己所选择的铁路职业和一个合格铁路人应有的能力和责任。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7
观看“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们来自航天科技、国网电力、国防军工、电子科技、石油钻探、文物修复等多个行业,大国工匠们最年长的86岁,最年轻的29岁。每一位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传承者。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著名企业家、教育家),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当今社会存在诸多的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有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坚持“工匠精神”,从而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铸造更多的精品。
作为我们施工企业,更应该有这种“工匠精神”,应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程度,从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力做出的不平凡业绩,为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8
我低声的喃喃,喘不过气来。从古至今从未变更。那么,有几人知道什么是工匠吗?我在观看《大国工匠》后若有所思,真正的起先浅浅的从深处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那些保存在深处的,最真挚与深厚的感情。
工匠,工匠。这是一群追求极致的创作者与艺术家,是一群真正的奇迹缔造者,让那平凡之物拥有了生命和灵动的灵魂。而大国工匠更是如此,他们斤斤计较的与人与天与地与自己相争斗,尽力完备的完成每一件作品,不能有一丝丝的瑕疵,更不能有一次的误差,因为他们的背上背着中华与世界,连同多数人的期望在发丝上行走。
很重,很重。
在我望见他们的一刹那,我就感觉到一股无与伦比的如山峰般沉重的责任感扑面而来!我无法呼吸,敢都不敢喘气,只有在心底为他们惊羡。这,让人沉肃,又将为你鼓舞:他们的背影仿佛无法抵达,却又是那么的.近,那么的近,他们在前面前行,我们跟在后面,仿佛触手可及。
无论是在火药上面精雕细琢,还是在大山脆弱的内部施行隧道爆破都须要大志气、大毅力和大才智,凭的是一往直前的气概。相比于扑面而来的责任感,我在《大国工匠》里收获更多的便是一种精神,当你把这种精神带入学习中和生活中时你便会发觉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不慌乱,不困难。当已经你把这种精神融于心中,深化骨子里的时候,那你就会发觉无论大事小事都平淡无奇,你都能以专注的心态来完成。
那,你便是一个真正的工匠或者称为人匠。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9
对于技术工人,我想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是新一代的工匠,那什么是工匠精神?看了大国工匠我有了感想。对处于学生阶段的我们,也是未来的工匠,只不过我们现在是学徒而已。他们是一个工匠,他们只是一个工匠。用默默奉献,铸造不平凡的事迹。
一、执着
工匠们面对困惑,犹豫,选择不断突破自己;工匠们时刻面对着危险,面对着失去生命的抉择面对着真真切切的害怕,他们选择了敬业、负责;工匠们是走在生命的`最前线,但他们没选择安逸,他们选择的是一份担当,一份责任,一份坚持,一份追求。实现了他们的价值,对这份职业无悔的追求,那样执着的面孔。
二、技艺
一份危险的工作,离不开一项精湛的技艺。要有练技术的决心,吃苦耐劳,对于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一点小小的瑕疵可能就会导致一场灾难。一份工匠的工作,每一刻都是崭新的,每一次都像是第一次工作那样要求自己。技艺的流传是为传统文化的完美保存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传承技艺就是传承文化。
三、我的感悟
他们朴实勤奋,有担当如松柏一样坚韧挺拔。他们是开路先锋,为我们排除隐患,危险源,把自己至于危险中,无惧危险,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工匠们大胆创新,勇于迈出第一步。他们脚踏实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步一步做到最好,细致入微,不留半分危险。他们专注、认真、坚持,把技艺发挥到极致,达到较高的境界。这样就不再是简单的做重复做一件事情,而是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其中,忠于它,热爱它,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体会到乐趣。他们的点点滴滴都散发出令人深思的精神,都让我们受益良多。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10
这次国礼的打造技术是十分有难度的因为传统的錾刻作品大都做在铜器上,很少有金银器上的錾刻,而命名为“和美”的这个国礼,设计要求是一个超级精美的银器錾刻。更为繁难的是,作品所需要的纹理不是规范的几何图形,而是要求呈现出纺织物自然柔美的垂落状态,要表现出纺织物的自然褶皱,并且在宽度只有0.1毫米的皱褶中也要錾刻上花纹,表现出丝织品随着光线移动而产生的明暗变化,再现真切的丝光感。让一张仅有0.6毫米的银片幻化为这件国礼,一向自信的孟剑锋还真被难住了。
孟剑锋并没有因此难倒,通过多次试验,得出可以古錾子来打造。8天后,孟剑锋终于造出了制作丝巾图案的最难的那把錾子。接下来实际面对的錾刻对象,是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只比鸡蛋壳厚一丝头发。要根据设计图案,在这块薄薄的银片上錾出细密的经纬线,交错成为细致的纺织纹理。錾刻过程用力稍多而錾透了银片,整个作品也会报废,哪怕前面上百万次的敲錾都精准无误,都会因为一次失误而前功尽弃。这就是传说中不许出现百万分之一差错的工作。
我想把手艺做到极致,匠人的腰杆才挺的笔直, 匠人的执着与专注是我辈应当精心学习的。但是从片子中看到现代加工业仍然需要很多的人为因素来控制和凭经验来把关,可能也是我们国家高科技加工业发展落后的现实,值得反思。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11
3月1日我和同事们共同观看了由中央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国工匠”,主要讲述了一些平凡的劳动者们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为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用实力证明着自己,他们用精神打造品质,他们用信念打造品格,他们是中国先进工作者,他们是事业的革命者,他们是光荣的劳动者。
一点一点的锤炼,一直不变的坚守。
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
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
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
他们视技术为艺术、既专业又敬业的.精神,倡导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作为“铁路人”的我们要向他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目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同时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用他自己的话说:“追求极致,超越自己”。
手工捞晒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的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创造了十三里焊缝全手工且质量达到百分之百的张冬伟等等一大批大国工匠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视技术为艺术,他们倡导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他们彰显了爱国敬业的精神内涵。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12
今天,项目部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央视一套播出的20xx年度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节目,讲述了那些大国工匠们用双手匠心筑梦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他们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大国工匠们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他们创作了各种工程上的“中国精度”。高凤林,焊接火箭“心脏”发动机的中国第一人,面对0。08毫米的管壁,他0。01秒的精确控制,是中国航天高成功率的保障;夏立,一个普通不过的钳工,但是能将手工装配精度做到头发丝直径的1/40——0。002毫米,他亲手装配的天线指过北斗,送过神舟,护过战舰,亮过“天眼”; 乔素凯,作为国内唯一核燃料组件修复团队领军人,4米长杆完成水下3。7毫米的修复工作,难如用抓大象的工具抓蚂蚁;陈行行,一个年仅29岁的国防年轻工匠,在高精密数控加工上不断改进工艺和技术,将无数尖端武器装备上薄薄的壳体以100%的合格率加工出来。
通过看核电站领军人乔素凯,国防军工业陈行行,维修工人王树军,火箭焊接安装高凤林,地质钻探者朱恒银,特高压带电作业人员王进,钳工夏立,复兴号高铁转向焊接员李万军,油田开采谭文波,修复工匠李云鹤等领军人物最大感触是,不管是各行各业的.人只要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怕吃苦,敢于亮剑的精神最终会得到成功的,为国家带来更大的利益,带来最大的辉煌。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06-14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08-21
《大国工匠》观后感05-22
《大国工匠》观后感10-09
大国工匠观后感05-14
大国工匠观后感06-18
大国工匠的观后感12-24
大国工匠观后感范文10-27
[优秀]大国工匠观后感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