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24 20:03:4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

  本课是在学生知道怎样把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理解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应该说学生有这些知识的铺垫,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是比较容易的。

  在教学中我结合两个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学生说的都不错,通过观察例10的三个分数,学生基本上都能得出一位小数的分母是10、两位小数的分母是100、三位小数的分母是1000,分子就看小数的小数部分是多少的结论。因为学生说的都很好,所以我进行了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试着尝试把带分数转化为小数。学生完成的也不错,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我在这里采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观察化后的小数与带分数进行比较,结果很多学生发现它们的整数部分是相同的,然后我在启发他们思考:带分数化成小数还可以怎么化?学生很自然得出整数部分不变的结论。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也感觉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自主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一是联系分数的意义来比较,二是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大小。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说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的还是比较到位的,有了之前分数同除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把分数化成小数,学生也已理解并掌握。对照比较,不难发现,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方便,而且简单,易被学生接受。

  这一点可以从之后的试一试中也能体现,只是除不尽的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注意约等号的使用。因为除不尽的往往都是循环小数,也有学生说保留三位小数,不一定要除到第四位。我很欣赏学生们有这样的想法,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书本,不盲目地服从,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有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喜悦。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2

  在教学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时,由于百分数转化为分数是最简单的,而且容易掌握。教学时,我就在复习的基础上先进行教学。

  把17%、40%、12.5%化成分数。你准备怎样去解答呢?由于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学生很容易想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我们学会了把百分数转化为分数,怎样能把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呢?当学生的思维兴奋、热情高涨时,就需要有个更高“果实”让学生去“摘”,从而让学生保持思维开启的活跃状态,而这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正好能达到这个效果。

  因为有一个好问题,学生获得了对问题和探索目标的初步感悟,对问题的解决心理处于“愤、悱”状态,而教师又从台前走到幕后,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表现机会全部还给了学生,为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和提出创造性见解提供了机会和展示的舞台。而且通过先易后难,帮助学生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这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3

  本课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方法,主要是运用了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首先复习给学生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探索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非常重要。建立好这个起点,学生很快感悟到分数化有限小数跟分母有关。课堂中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身经历各种问题,使枯燥为兴趣,由新知为熟知。课下有老师提出,分数化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跟分母有关?直接告诉学生?我认为课堂中不仅要探索规律,更要注重解决难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抛出的问题,给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沟通、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灵活机动地创设一种学生敢说乐说的氛围,以各种形式给学生以亲切感,容易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教师要始终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说”的积极性。注意适当地给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即便是发现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首先,复习的设计,使师生互动唤起学生对小数的意义,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全过程,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学生做练习时兴趣满满,也提高了练习题的正确率。

  再者是小组活动使学生处在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同学们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中获得知识。尤其是课堂发言时,组内人人站起来,都不怯场,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畅所欲言,尤其是稍差生,对学生的发言及时地进行评价,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语言,促进了学生主动的发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小数化分数时,还是存在不约分的现象,没有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在分数化小数时,除不尽的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由于我的疏忽,对学生的能力估计太高,难易程度不能针对全班学生,数据过大,导致部分学生越着急越做不出来(出现错误),甚至影响到语言的表述,忘记写约等号的现象。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4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定位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发现下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谈谈教学后的感想。

  首先,生活情景引入,体现数学的价值。 环节:小芳跳绳的次数是标准数的1.15倍;小明跳绳的次数是标准数的6/5;小丽跳绳的次数是标准数的110%。问:谁跳的次数最多? 我原设计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跳绳数据改编成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要想比较3人跳绳次数的多少,就必须进行相互的转换,从而感受互化的必要性。但是这个情景并没有达到最大的利用效果,并且只有提出没有解决,这是比较遗憾的地方。

  其次,合作交流,确保人人有收获。由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因此我提前一天布置学生仿写类似的例子。上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举的例子,同桌合作交流,说一说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通过仿写、交流等活动使得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些收获。但是如果在后面的练习中能设计一些同桌互相出题、互相批改的环节,或许对本知识的学习更扎实。

  最后,探索发现,使得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百分数化小数的合作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当中出现两种方法,方法1是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化成小数,80%的学生都用这个方法;方法2是把分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这个方法只有少部分学生知道,而且他们只是停留在知道的份上,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方法为什么行得通,我通过设计了一个探索发现的环节,既突破了重难点,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但是由于我没有组织学生进行两种方法的比较,而是直接说方法2是简便快捷的方法,感觉有点硬塞给学生了。其实可以出一些位数较多的小数,让学生用两种方法来做,从而对比得出方法2是快速简便的方法。 整节课下来,我感觉过程算是比较顺畅的,但是存在较大的困惑。就是像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基本弄懂的一节课,我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该怎么拓展提高?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5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

  (一)尊重学生、关注需要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创作者,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举出分数,借助计算器去验证。这样使学生在验证中得到结果。在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对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引导和提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去讨论,从而得到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与分母有关,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论证,哪些数作为分母能化成有限小数,在不断地验证中使学生明白分母与2、5有关,建立了初步的特征,这样学生各抒己见,气氛相当热烈,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验证,发现了知识的真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新课标指出:“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对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认识到归纳出特征,都是环环相扣,非常自然。

  (四)利用矛盾,加深理解

  教学中,得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后,让学生去练习时出现3|15,分母的质因数包含3,却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归纳出来的结论产生了矛盾,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的前提是最简分数。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老师真正做到了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孩子们充满着情趣向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高峰”攀登,体验到了数学的内涵美。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6

  在学习完百分数的意义之后,紧接着就是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教学,为以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铺平道路。

  为了给学生打下结实的基础,我把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进行单独教学,知识相对简单,知识点较少,这样设计可使学生不至于使互化方法混乱。而更好的区别于之后要学的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虽然知识点较少,但是根据本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我还是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一、巧铺垫

  新授前恰当的铺垫,好比是修路前准备好材料一样,一切准备就绪,开工时想用什么顺手拈来。首先是一系列基础知识的铺垫:把小数化成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关键是要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转化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转化方法,并且再次明确小数的意义,因为它和百分数的转化有密切关系。在这两道题之后,又进行了把小数和整数扩大、缩小100倍,把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百分数的练习。这些旧知识的铺垫,为学生扫清了学习新知的障碍。

  二、轻松衔接

  在准备工作做充分之后,出示了例题:比较0.741、75%、0.739、72.8%这组数的大小。遇到问题,寻找突破口时,就比较轻松了。学生脱口而出解决方法:转化成统一的数。转化成什么数?立刻有的学生说都转化成小数,有的学生说转化成百分数,还有的说两种方法都可以,这时老师就可以进行板书了,转化的方法自然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足够的旧知铺垫,一切水到渠成。

  本节课老师只需进行关键之处的强调,一是72.8%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时分子是分数,应同时扩大,不能只扩大分子。二是0.741写成分数是741/1000,应分子分母同时缩小,三是如果去掉或加上百分号就是把数字扩大或缩小100倍。

  三、错中巩固

  在学习了互化方法后,首先是判断正误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找错中巩固知识。7=7% 、0.9%=90,学生首先想的是正确答案,然后寻找错误原因,使以后自己不再出现类似错误。

  虽是一节简单的课,但上下来之后,学生兴趣盎然,学生感受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7

  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在教材上把它们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第二课时学习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学上安排的内容不太复杂、教学环节清楚,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觉得学生完全可以再一节课中掌握这些知识,所以我将教材上安排两个课时的内容整合为一节课。

  本节课的设计也正是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的。通过比较大小来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层次上,我将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分为两大板块来进行教学。第一大板块为百分数小数的互化,第二大板块为百分数分数的互化。教学目的清晰明了。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旧知来联系新知,构建新知。

  如学生在学习小数转化百分数的过程中,汇报时有的学生利用小数的意义,联想到百分数的分母固定为100,进而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达到解决小数转化百分数的目的。也有的学生根据百分数和分母是100的分数的联系,想到小数化百分数,直接将小数点往右边移两位并添上百分号。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数和化成的百分数,比较小数化百分数的两种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把原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这种方法直接好用。在这个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经历了思考,反馈,讨论,并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小数化百分数的最简方法,从而完成小数转化百分数的新知构建。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能更好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尽情地发挥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当每一位发言的学生在说出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方法时,我又适时给予表扬,学生的表现欲将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争相发言,使课堂不致冷场,激发学生想说、敢说、愿说,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再通过各种方法的进行比较,从而达到统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规律,最终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但是,由于教材安排2课时的教学内容,我利用1课时教完,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由于课前的考虑不够细致,使得教学上有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老师在教授分数化成百分数时,对中下学生的学情考虑不清楚,在练习过程中过快的省略了中间部分的过程,一部分学生接受较快,但那是还是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在解决时,省略过程遇到了少许的空难。老师在教学中还要更深入的了解学情。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吸取本节课的优点,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注意把握好教学中的一些环节,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升华。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8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学生在学习分数、小数的意义和分数、小数的读写法后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不仅可以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深刻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而且为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打好基础。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学习小数的意义时,已经知道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因此,我在设计上体现“从学生的设计出发,为学生的发展而预设”的原则,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方法,知识运用”等环节,逐步推导归纳出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体会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常常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教学中,通过简单情境的创设与一组小数和分数的大小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会遇到这样比较分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体会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二、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旧知识,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逐步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制造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并在知识的升华处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研究中找到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教学中,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都采用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特别是分数化小数采用男女大比拼的形式,既激活了气氛,又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领悟到男女赛题的不公平,因为男同学的赛题是分母是10、 100、1000…的分数和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数,而女同学有些是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学生在尝试中发现不同的方法,并使学生体会根据具体分数的不同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转化。

  三、选择多种方式,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知识体系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逻辑结构系统,而不是一个个概念、一块块知识的简单堆砌。当学生能将数学知识构建成网络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刻且牢固。数学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课中,教师多次通过图示、数线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沟通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教学中,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化,沟通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既使学生对已学的数学知识加深了理解,也让学生认识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这一辩证法的观念。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9

  上周开始班级中流感来袭,看着那一个个空空的位子,作为数学老师的我真是不知所措。上新课吧,这么多学生缺席,上了心里也不踏实。只好“炒冷饭”了。本周四,学生基本上来全了,总算又开始正常地上课了。周四教学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课一开始,我出示了两幅百格图(上有阴影部分),要求学生分别用小数、分数和百分数来表示阴影部分。

  0.65=65/100=65%

  0.7=70/100=70%

  借助百格图写数,引入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让学生直观地知道三者可以表示同一个对象,给学生的探索活动搭了一个脚手架,提供了研究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了百分数、小数、分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可以互相转化,本教案的设计也正是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的。

  接着让学生观察两个等式并思考:你从中能发现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吗?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小数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形式。

  让学生尝试练习,将0.24,1.4,0.123,3改写成百分数。再次让学生观察这些等式:

  0.24=24/100=24%

  1.4=140/100=140%

  0.123=12.3/100=12.3%

  4=400/100=400%

  你认为怎样能更快把小数转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接着继续观察百格图的两个等式,你能发现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吗?本来是让学生发现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小数这一方法。不过由于前面直接方法的经验,学生很快迁移了过来,得出方法: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行了。只好让学生进行验证自己的想法,再出示了方法,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进行练习巩固。

  探索活动搭了一个脚手架,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效果很好。本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巩固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在选择练习中潜意识渗透了百分数、小数、分数比大小,通过比较,学生能加深它们之间的互化。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0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是五年级下册由小数的计算向分数的计算过度的重要知识组成,单纯从知识点上来说,没有什么,但我们教师的内心里首先要有一个意识,对于各种不同的互化方法,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们了解,并教给他们自己去感知领悟该如何互化,一方面,既利于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更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学习的气氛,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氛,对于一些知识,我们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而是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提示,让孩子们不致产生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致让学生产生一种如坠五里云中怎么想也无从下手的感觉,在这节课中,在同学们理解了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我提出了问题,怎样能比较出谁跑得快,同学们很快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找两名同学说了他们不同的思路,可以说这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有效地经验和示范,于是再让孩子们自己去动手解决,避免了孩子们的那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也让孩子们在学习上更顺畅,当然,我们要依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有些知识,我们必须提前进行必要的提示,有些知识,我们是坚决不能多说的,三缄其口也许是更好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惟有动态的课堂,惟有让自己的课堂动态起来,才能真正地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成为有效率的课堂。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很可贵的想法,同学们不是简单的用分子除以分母,而是从分数的意义上去理解,对于我们的课堂来说,颇为难能可贵,因为我们不是寻找那种只会做题,只会用数据解决问题的人,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我们需要培养的是那种能够在具体的问题中,把问题的根源掌控在手掌控在脑的人,只有如此,在问题的本质上来解决,才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成为智慧的人,才不会成为数学中的呆子,孩子们把1千米看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2千米,再乘4就是0.8千米,4/5千米很容易地就化成了小数,再进行问题的解决,轻而易举,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常常用自己不恰当的言行和动作或感情让孩子们的想法与思路在无辜中成为了永远也不会露出来的东西,需知长此以往,我们永远也无法让孩子们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孩子去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去把分数化成分数呢?孩子们都紧张起来,能紧张起来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而在我们现如今的课堂上,孩子们已经很难得有紧张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耐和,或是一种如梦如醉了!只有小彬把手举了起来,他说“我知道了,就是用分子除以分母”我让大家用他的方法试一试,同学们如梦初醒,掌声不自觉地响起来,原来,还有更加简捷的策略,小彬也为自己感到骄傲。

  能让学生说出来的,教师不再越俎代庖,当我提出怎样把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化为分数的时候,同学们很容易地就想到想把小数部分化成分数,再与整数部分合起来,但另一种方法同学们却不敢轻易地说出来,一个学生说,“我想到了一种方法,但不知道对不对”,我鼓励他“不管对不对,想到了就要说,要不然没机会了!”他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如1.4直接写成14/10然后化简,我肯定了他的猜测,希望他下次继续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没准就是对的,只有敢于猜测,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判断自己是否正确,一切都不会错,只有答案是错的,但行动永远都是正确的。

  整节课下来,也许会让人觉得有一种紧张感,更或许有些孩子对于所说的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但我分明已经从孩子们的表情中体会到了几点,一是要善于把问题交给孩子们。二是对于知识的学习,要给予孩子恰当的帮助,三是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们思考与表达。

  把学习的任务交给孩子,把课堂学习的职责交给孩子,把课堂的权利交给孩子,我们就会成为一个轻松的教师,我们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地教师。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1

  这堂课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仅仅围绕“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关键,在教学中,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生活感悟、自助探究、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具体的认识,深刻的理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以生活的方式呈现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的注意问题中,明确指出,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而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去搜索生活中的百分数的例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百分数,利用已有的分数的知识基础与生活中对百分数的认识,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内容,使学生体验到现代生活中教学应用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体现“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人生”的教学。

  二、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师的教学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坚持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为主线,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学生通过看、思、说、试,使多重感官参与活动,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创造百分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学百分数与小数的区别和联系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使个人实践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相结合,学生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这节课主要通过创设“初步感知——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的学习过程,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应用,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理解。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获得新知、学会学习是教师共同认同的。但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准教学的起点,如何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充分地进行研究、讨论和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同时使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和谐的发展任然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2

  教学的得失:

  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这部分知识,主要是运用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来学习的,所以一开始的复习给学生们新知识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们能够顺利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比较恰当。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总结等,使学生明确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3、把课堂教学放手给学生,学生们在预习中积极探索,变枯燥为兴趣,变新知为熟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由于时间安排充足,所以例1教学过程比较详细,例2的时间就不是很充足了,挤占了练习的时间,练习量减少了。

  学生自主性的表现:

  1、大部分学生在课下能够认真预习、积极动脑,课堂上积极举手,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2、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突出重点,找到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有的同学甚至不局限于课本,积极探索,找到了更好的方法。

  3、个别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比较被动,需要积极引导,教师对个别优秀学生能力估计太低,练习题的梯度太小,好学生的潜力还没充分发挥出来。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3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要求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设计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经过独立的尝试,探索发现分数化成小数和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并自己进行概括和归纳。先组织进行复习,唤起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回忆,为学习新课扫清障碍;在新知的学习探究中,组织进行独立尝试、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总结等,明确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所有的方法都有学生自己概括,自己总结,老师只是引导,补充。在学习中,学习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方法,还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学生体会到“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乐趣,更是学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教育。

  上课下来,发现还是有些不足:首先,对学生已有只是基础预设不足,在复习阶段,学生对小数的意义遗忘比较多,花了过多的时间;再有,在组织学生进行概括总结时,还是放手不够,老师的提示、引导过多,学生在用语言进行总结不到位的时候,往往自己就代说了;留给学生概括的时机也不够,只是几个学生发表了意见,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听;第三、小组的合作学习指导不够,个别小组的合作比较肤浅,需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长期,详尽的指导。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4

  学习完百分数的意义之后,紧接着就是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教学,为以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铺平道路。教材中没有先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直接提出“怎样互化”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回忆小数转化成分数的方法:一位小数化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化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化成千分之几……然后提示学生再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因为学生对于小数转化成分数的方法早已经掌握,而转化成百分数只是再多了一步,因此学生掌握较快。而在接下来的百分数转化成小数的过程中,我原先的教学设计是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化成小数。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提出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既然学生已经找出规律,因此,我就直接改变了我的教学过程,就让发现规律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找到规律的?再小组讨论一下小数转化成百分数有没有规律,这样一来,学生更加主动,而且规律的发现也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高,因此在接下来的巩固练习中,学生完成得很投入。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5

  我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一课时的内容,特别是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内容时,我用了不同的方法在两个班进行了教学,出乎意料的是收到了不同的效果。课下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教材不可能完全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层次的学生与教师的特点和需要。因此,教学时,可以按照学生与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由此而确定的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如我将例题中没有明显特征的分数换为分子相同的六个分数,然后设问:分子相同的分数,有的能转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转化成有限小数,这跟什么有关系呢?处与学生最近发展的设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调整思维角度,观察分母,讨论后将分母分解质因数,进而发现规律已是必然。教材数据的改变,为学生的思维铺设了阶梯,架起了桥梁,避免了探究断层,做到既不是一味地循循善诱,也不是一味地放任自流。

  精心设计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本课有两个教学目标:理解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认识能否转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能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做到两者兼顾,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分数化小数的一般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教学时,花了较少的力气,全部由学生自己思考总结,点到为止。而认识能否转化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能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完全没有知识经验的抽象概念,无论是探究还是掌握都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侧重与它,而且板书设计的重点也在于此。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09-02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06-15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6-21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06-19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8-20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04-12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02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9-17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07-26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5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