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8 16:39:5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跳伞表演》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课件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从数学理论来讲是付合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个数学家理论,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本节课在突破难点解决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不同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把操作与思考、探索算理结合起来,在交流算法时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算法的多样化,安排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2

  《跳伞表演》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跳伞表演”的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学生对减法意义的认识。并且能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首先根据情境让学生从图上发现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在跳伞表演的情境图中,从数的比较的角度分析有多种情况,对这些问题的提出,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不断能发现不同的数量比较。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我选出和教材一样的问题来研究。为了能让学生更能形象的理解一一对应的方法,我让学生借助学具的帮助,先让学生明白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再列出算式,从中让学生明白“多多少”与“少多少”是指哪一部分。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我也在黑板上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再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的关系。然后再把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明白这样的 “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问题,其实是一种类型,说法不同,但实质一样。最后结合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列减法算示的理由,明白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要用减法来就算。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还有几个孩子用加法算。我再一次让他们摆学具,再一次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并据此列出算式。

  最后,再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进一步教会学生把实际情境和减法意义联系起来,真正做到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经历探索的全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3

  这节课是在解决“比多比少”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的计算。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开课时,通过观察空中跳伞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讨论从中发现了什么。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四、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注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开课时,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结尾时,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使学生兴趣浓厚,乐于探究。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4

  在“买铅笔”的情境活动中,重点解决的是十几减9、减8的减法,而本课时教学重点解决的是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在“跳伞表演”的情境中,主要安排的是两种动物进行的跳伞表演。教学时,我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展示了两只动物进行表演的情境,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分别数一数两种小动物的只数,如后请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学生首先提出了解决加法的问题(一共有几只),随后教师通过引导重点讨论“谁多,谁少,比多比少”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思考的方法,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然后重点展示了“用一一对应”和“算减法,想加法”的解决方法。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能够采用“金话筒”采访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计算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进行全班交流。

  3、由于学生对旧知“十几减9、减8”的掌握还不是很扎实,因此,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算理,但是计算的速度很慢,正确率也有待提高。

  措施:多利用机会,加强计算方面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稳定性不强,他们往往就会被一些无关事物吸引而转移注意力,针对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以趣致动。这堂课由跳伞表演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促发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总是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来回答。一般都是先请后进的同学先来试着说一说,他们虽然只能说出只言片语,我也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说话。后让优生来说,他们所回答的已经能提高一个层次了。当然我给优等生适当的鼓励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了。我的'本意想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让生提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了加法问题:有11只小蚂蚁参加跳伞表演,有7只小蜗牛参加跳伞表演,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参加跳伞表演?让第二个同学也来提一提时,他说的和第一位同学说的一样,这时,我就想到要求他们提不同的问题了。

  再提问时,第三位同学提出了减法问题:有11只小蚂蚁参加跳伞表演,有7只小蜗牛参加跳伞表演,小蚂蚁比小蜗牛多几只?这时,我还不满足,再次提问还有谁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这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有11只小蚂蚁参加跳伞表演,有7只小蜗牛参加跳伞表演,小蜗牛比小蚂蚁少几只?

  低年级学生学习“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按以往的教学,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是解题方法,知道这一类型用减法,那一类型用加法,根本无数学的对应思想而言。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先出示一组实物图片,如11只小蚂蚁和7只小蜗牛,让学生先用物体来表示物体的数量,然后一起结对子,最后学生发现多出了4个。

  在学生对大量的具体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我们把这些实物直接抽象成线段图,再让学生讨论哪一部分的线段之间是对应的;最后可以出示一组线段图,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来举例说明现实生活的具体事物的对应关系。因为每一线段图都可以表示无数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应,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对应思想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在他们的头脑之中。从而得出谁多,谁少。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平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化一化﹑摆一摆)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各小组可以借助学具演示计算方法。老师分别板书学生的算法。让学生自己选用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允许是自己想的,也可学他人较为优秀的方法。

  三.理解运用,巩固算法

  小动物们为谁多谁少“吵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形式丰富的练习,可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并且使练习成为学生的乐趣。

  这堂课上完之后,我发现中下层学生还是难以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的原理。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匆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0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5-20

《春》教学反思课文春的教学反思03-11

反思“英语教学反思”01-07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6-01

《美国》教学反思01-10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1-10

《北京》教学反思01-16

《荷花》教学反思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