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使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本文作为略读课文,学习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而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原本我是设计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有些单薄。所以第一教时我在课本剧表演上多用了些时间,而用了一节班队课让孩子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时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2
1.本节课,我抓住了认识一个人物、了解一种胸怀、学会一种品质入手,就让学生认识宋庆龄,在介绍宋庆龄时,教师重点讲解她的美好品质,那就是诚信,宋庆龄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我不能失信。课堂的最后,通过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结合新时代,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喊出了一个民族永恒的心声,我不能失信,进而让学生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人,扣好学生在成长路上的第一粒纽扣,这是内容的升华。
2.本课的语用点是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为此,我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句子的意思。通过找句子中的.动作、语言描写来体会句子的意思,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感受句子展现的画面,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告诉学生应该做怎样的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育人的效果。
3.适当拓展阅读、学以致用,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另一方面通过说话、写话去训练如何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此是交给学生习作的金点子,让学生抓住“一人、一事、一品质”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写,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语用点。
4.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3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因此,语文课应力争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领悟课文的知识及思想价值,这是当今阅读教学应追求的最高层次。我们教师要设计开放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以求发展。在这堂课的设计中,“你认为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你的周围有这样的人吗?”就是一道引起学生多元反应的'问题,它带动学生对课文作出了各自独特的阅读和思考。在教学中,我惊喜地看到学生自己品读、揣摩、推敲课文的情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这个理念呢?我在本课做了一次尝试。在初读感知后,我提出了探究内容——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不失信”?学生通过分析品读,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了这个问题,体会到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4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
这是个很简单的故事,情节简单,中心突出,一读就懂,但对于人要怎样才算“守信”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却并不怎么易懂,更不提该怎样去做到。正如宋庆龄说的,守信就是说到要做到,包括不自欺的说到做到,即真忘记可以道歉,假装忘记就不可原谅,所以信作为一个人的道理品质,是要求人首先不自欺,因而守信的前提是诚实,先诚实而后守信。课文除了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外,还要使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因此,从“信”字的源起入手,再用课文中这个具体的故事作为注脚,最后解决守信与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对冲突,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守信”。
一开始上课,首先我按着教案的预设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让学生对“守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理解课文内容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做了铺垫。然后,让学生给课题加上标点符号,读读有什么不同。设置这个环节是因为之前学生作业中反映出使用人物语言标点上的许多问题,所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正常使用标点上。
顺势出示自读要求: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遇上带“!”或“?”的句子,练一练语气。把课文读顺畅。
(2)用序号标出课文自然段,试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结果孩子们都不能择出要点来讲,有些同学读了课文,心中其实很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但让他起来讲述时就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很清楚的表达,而是看着课文读,不能简要概括。看着这一情况我用了填一填: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 ),二女儿( )(谁)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 ),爸爸妈妈都劝她 ( ),但她为了( ) 还是( )。来引导孩子把话说清楚,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经过我的引导,孩子们渐渐能把课文内容说清楚了。
在整体理解分析课文时,我在之前就给孩子们定下了一个范围:从文中找出描写庆龄守信用的句子。用这样的方法是因为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本次课堂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悟,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这个句子的理解,这样的话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重点句子分析时,我基本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来谈体会,但在这过程中我没有提醒孩子们去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比如“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在理解这个句子时,孩子们自然而然的`把“特别”、“早就”读成了重音,我及时提问“为什么你们要把这两个词语读成重音呢?”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回答的很好。
最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谈谈读过课文之后的感受,学生虽然有过亲身经历,但都没有勇气说出口,只能从表面谈应该像宋庆龄那样守信用。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好。
通过这节课,我也发现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钻研还比较肤浅。今后备课要更扎实地钻研教材。我也更深地了解到备课有时真的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还有很多学生的学情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只有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学习课文,来备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5
我课前浏览了课文。本课阅读的重点是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难点是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学完本课我反思了:
一、阅读课文的教学重在“放”。还课堂给学生,还时间给学生。本课语言朴实,人物的内心和性格是从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中体现出来的。因为在学习本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灰雀》时,对本组的四大名人之一的宋庆龄作过一些解释。所以这环节,让学生去搜集有关宋庆龄的故事。通过自己所搜集的故事去感受名人,伟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我巧妙地出示了两个词“失信”与“守信”。并串句形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守信胜过有名气,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毁了你一生的名誉。”“一个可爱的人不仅要有漂亮的外表,更要有美丽的心灵。
这个环节,我并没有出示与课文有关的阅读要求。而讲述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诚实守信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它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我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 ,因为我的讲述学生颇感兴趣。教室里争着讲故事的场面活跃了课堂。有个男孩讲到:星期天,他和小伙伴约好一起回家,结果小伙伴先放学走了。可自己又不知道,就在校园里等呀,找呀,更生气的是那小伙伴回到家状告自己在学校里玩,妈妈拿着条子来接他回家,回到家还着打了。因为这他和小伙伴不一起玩了。我追问了学生,听了这个故事想明白什么?(一个女孩说:“诚实守信是友谊的桥梁,它需要耐心呵护。)说的真好。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孩子们非常愿意去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圈、点、画、批、写”等阅读方法。我出示小黑板,有关课文中的词语串联:高风亮节、心明眼亮、飞蛾扑火、扑朔迷离、信口开河、信誓旦旦、通风报信(拓宽学生阅读面。)
班上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朗读,默读、选读、跳读”等方式,在读后写体会。(有个小个子女孩,她写到:读完本课,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奶奶小时候“吕行”(履行)自己诺言的故事。这个故事赞扬了宋奶奶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读完这课,我想到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因为不讲信用而伤感情,伤友谊。那是……)还有孩子这么写到:难怪宋庆龄之所以能成为……是因为她小时候就懂得怎样做一个让人尊重的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得讲信用,尊重自己。比如文中讲到……(这孩子用中心直面开头,真的很不错的。)
二、阅读课文的教学不能忽视“读”“悟”“写”。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阅读课文。也正是老师在前几篇课文阅读感悟中有了方法怎样去体会文字与故事的快乐。本单元都是通过动作描写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在阅读与写作的引导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模式达到妙笔生花。为此,人物之间细节的动作神态往往是文章的亮点,也正是作者文笔妙用的技巧。
比如,本文人物的动作描写不是很深,却能让读者透过这仅有的几个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还是有难度的。在这里我出示了文本内容,“当父亲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时庆龄、把手抽回来。”这个动作弥补了人物语言所未能达到的效果,更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庆龄的态度。还有文章结尾处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这是对自己选择留下来的肯定,同时也突出了人物的品质。出示文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怎样通过动作描写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呢?
下面安排了学生口述“自己最熟悉的人”。为了学生不受概念所压,我出示了说话题目“我的班主任老师”“我喜欢的人”“我的同桌”“妈妈失言了”“老师笑了”等。(这个环节学生表现不错的。班上有个成绩差的孩子,他说的文题是“老师笑了”他说到:那是读一年级时,我是一个连降两级的学生,没有哪个老师喜欢我,更没有哪个老师对我笑。自从来到了王老师的班上,王老师常常把笑容送给我。那是放学了,老师把没写好字的同学留下来重写,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这时,老师来到我身边,伸手握住我的手写字,这时老师像被什么东西吓坏了,说:“孩子,你的手……?”我的手,听外婆讲,我的右手,是有5个拇指,但是我的大拇指长在十指的骨节上,医生说,必须剪掉,就这样被剪掉了。从此我就只有四个手指写字,总是握不住笔,所以写的字很丑。我望着老师,连忙来擦掉这些字,老师一手抓住了我的小手说:“孩子,别擦掉这些字,你的这些字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字!”然后,老师摸着我的头,甜甜地笑了。(这孩子说的是千真万确,我在不了解时,没少让他重写,还撕过他的本子,现在,这孩子的字是班上较为漂亮的字了。)
让孩子们相互交换习作,画出小习作中表动作的句子,并学着旁批。(这是体现阅读与写作的意义。)
揭示简单的写作技巧,要把握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所要表现的主题。在写作的过程中,要选择能表现主题的动作进行描写,与表现是题关系不大的动作可以少写,甚至不写。在具体的`动作描写时,还要注意用词准确,而且要符合实际。比如,体现一个同学在发本子的过程中的自私心理时,引导学生可以对人物展开适当的动作描写:小红发现自己的本子有一页很脏时,她瞥了一眼同桌,眼珠一转,故意把同桌的橡皮碰到地上。当同桌弯下腰去捡橡皮时,她连忙把自己的脏本子换给了同桌。同桌捡完橡皮,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冲同桌微微一笑。(例文中人物的心理与性格特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更进一步的训练学生能这样的表达人物动作描写的技巧。
安排学生写一写“我的同桌”(学生表现好,有的学生边写边笑,小孩儿之间的事有趣又可爱,他们怎么想就会怎么做,只要鼓励学生怎么做就怎么写一定会生动的。)
三、阅读课文的教学抓关键词与“习作模式”。本文最生动的是人物对话,这给学生习作引领的是一种模式。怎样理解人物的对话?本文的问话和答语较多,充分体现了宋庆龄和父母当时的所思所想,引导学生在理解人物的对话时,要抓关键性的词语及提示语来理解。如,出示例句“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奇怪”和“怎么”可以看出父亲的疑惑和慈爱。又如,“‘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两个“不行”说明宋庆龄已经认识到尽管明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是让她来了扑空会使自己对不住小珍。学生还可以进行互相交流,来理解人物的对话,从而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在这过程中,结合学生习作片断说明,读书更不放一难,要懂得关键词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总之,阅读课文的教学,首先的教学思想得“放”“围”“总”“评”“写”等让阅读课真正落到实处。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6
《我不能失信》是三年级语文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运用自读、轮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读通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
让学生知道从宋庆龄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出她拒绝的态度十分直接了当,没有丝毫犹豫。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让学生认真探讨这些话的含义,有的学生说:“宋庆龄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她不能跟爸妈一起去伯伯家,她要在家等小珍。”有的学生说:“宋庆龄拒绝了妈妈的建议,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没有忘记这件事,如果因此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使学生学有所悟,读有所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得到启示。
接着又结合学校的“诚信超市”,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联系实际,有话可说,课堂气氛较好。
今后在阅读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感受,时间久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7
《我不能失信》一课讲述了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
我在本课教学中,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后,试着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让学生感悟宋庆龄所具有的品质,绝大多数同学能谈到“守信”这一点,于是围绕守信展开讨论,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宋庆龄是如何守信的。
首先,难道宋庆龄不想去伯伯家吗?联系上下文讨论,答案在第一自然段: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了!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这几句话都直接或间接的写出了宋庆龄非常想去伯伯家。
其次,庆龄临出门时突然停住了脚步,想起与小珍有约,决心留下来,联系上下文理解宋庆龄丝毫没有犹豫的决心:“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宋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抽回来”一词非常明显的写出了庆龄毫不犹豫的决心。
再次,从“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这句中也能体会到宋庆龄的守信,同时,当学生找到这句时,顺势问一句:这句除了写出了宋庆龄的守信还写出了什么?答案:诚实。
最后,揭示主题,强调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并希望这种品质能影响在座的所有学生。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8
《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首先,我给学生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想,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及相关的人物。
其次,让学生自读课文,统揽全篇,整体感知。弄清楚课文主要写的一件什么事,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抓词理句,分步探究。放手让学生去学,我给学生出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去圈点,去划出有关语句,或者有关句子并写出体会。一定要动手动笔动脑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感悟。
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读重点句段,边读边体会。边交流各自的观点感想。老师做听众,先不作评价,只作比较。让学生去评价正确与否。从文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最后,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全面欣赏体会,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明白写一个人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来描写。课堂上只有充分的读,反复的读,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在此基础上我还给学生安排了即兴表演。
通过教学,我觉得略读课文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精耕细作,阅读课文的教学重在“放”。还课堂给学生,还时间给学生。如果不分轻重主次的教学就失去了编者设计略读课文的意图。但也绝对不能只是泛泛而谈,不求甚解,简单马虎走过场。要注意阅读方法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指导。
另外,阅读课文的教学不能忽视“读”“悟”“写”。本单元都是通过动作描写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在阅读与写作的引导中,人物之间细节的动作神态往往是文章的亮点,也正是作者文笔妙用的技巧。抓住重点的字词,如:“抽”“笑”等词,让学生透过这仅有的几个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9
今天上的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第八课《我不能失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但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通过角色表演朗读来熟悉课文,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感动的思考进一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得到启示。
两个班上下来,有很多地方值得回顾与反思,整理如下:
1.意外的守信和失信。
意外之一:课前,当我们说到好朋友要相互守信时,我把守信两个字工整地写在黑板上。接着出示课题了,我一边写课题,一边问学生,如果我的课题中用的是守信,应该怎么说?奇怪的是,两个班的大多数同学几乎都是不加思考地说我不能守信。这让我多多少少有些意外,我暗暗好笑,怎么就不会拐弯呢?当我再追问我不能守信,还能成为朋友吗?很多孩子才反应过来,急着更正,应该是我要守信、我能守信,还有一个同学说我不能不守信。这样的问题出现,我想主要是学生还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不会去比一比,想一想,思考失信和守信的意思和关系。我想,通过这样的辨析,不仅弄清了守信和失信的意思,而且更是提醒学生回答问题要想好在说。
意外之二:学完了课文,我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守信或者失信的事?我本以为,学生肯定会说生活中别人放自己鸽子的事情。没想到站起来的两位同学都是说自己失信的事情,并且当堂和对方表示歉意。这让我很是意外,深深感受到孩子身上的童贞。小孩子就是这么可爱,在平时的生活中往往会推卸责任,指责别人的不是。而一旦经受教育,他们就完全不同了,会找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真诚地向对方道歉。我就在想,平时我们的教育也可以多一点故事,引导学生自审,这样可能比一味的批评指责有效。
2.同样的小组合作,不同的效率。
两个班都安排了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环节,完全一样的任务,因为布置要求时指令不同,效率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个班,布置了请组长分配角色,准备朗读汇报的任务后,就请学生开始合作。可等我转了两圈,还有组因为分配不好角色而在争论,大大地浪费了时间,效率很低。
第二个班,我明确了要求,请组长在5秒钟内分配完角色,马上进入朗读。超过时间的`小组将受到警告。读的过程中不熟的句子可以反复多读几次。读完一遍马上坐好示意。比一比哪个组准备的最好,最抓紧时间。这样一来,第一节课中的无效争论少了,各个小组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朗读中去,效率明显提高。
可见,教学环节能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能不能更有效,关键看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和调控。多说一句话,明确要求,节约的可能就是好几分钟时间,效率会更高。
3.扑空和解释,在生成中生成。
第一节课中,发现扑空的空,有的孩子读第一声,有的孩子读第四声。争论没有结果,我虽然也觉得是第一声,但不能肯定。于是,就请孩子查字典解决,弄清读第一声,课文里的意思是白跑一趟。
第一节课中根据孩子反应生成的扑空读音的矫正,文中意思的理解,第二节课成了我的预设。我准备在学生第一遍读课文的时候,就根据学生的朗读指出。果然孩子读的时候又读了第四声,同时,解释一词也出现了问题,读成了平声。既然扑空的读音和文中的意思都弄明白了,解释也就不能放过了。矫正读音后,我生成了让学生以宋庆龄的身份向小珍解释的环节。这样一来,不仅理清了课文发生的事情,而且体会了失信对小珍内心的伤害,进一步明白了守信的重要了。效果很好!可见,教师能不能敏锐地抓住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错误资源,进行有效的时实生成,是多么的重要。
这两节课反应出来的,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去寻找答案,比如如何让学生理清宋耀如的朋友是宋庆龄的伯伯;怎么让每个孩子都能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怎么向孩子介绍离他们实在太远的宋庆龄寻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会让学生更受益。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0
这一堂课,学生的自我检讨,自我批评,为我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它形成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链条,焕发了生命活力,引发了学生对反应比较激烈的问题进行讨论。面对一片指责声和孤零零的被指责,我能用呵斥或置之不理这样简单的方式来处理吗?不,那都是庸师之举。一方需要民主,他们有话要说;一方需要关注,他渴望抚慰、呵护。简单的处理方式只会让动态链条断开,让被指责的一方受到伤害,能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吗?。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尊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要珍惜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地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蹲下来看学生,教师不再高高在上,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想说、爱说,敢说,思维处于亢奋状态。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1
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我主要是鼓励学生运用默读、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他们在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并让学生进行表演,从学生的表演中,引导学生思考: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她父母是怎么劝说的?她又是怎么说的?然后再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又给学生创设情境:“如果你是宋庆龄,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学起来引起很大的共鸣。我也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就势展开“我的诚信故事”这一练笔。结果,学生基本上都能抓住自己身上的故事展开来写,效果令人满意。
教育,不只是只教教材,更要用教材教做人!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2
《我不能失信》一课讲述了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打算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出示了成语一诺千金,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它的意思,我告诉学生一诺千金的意思就藏在课文中后,我就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学习课文,最后大家又在一诺千金的说话练习中结束学习。一节课下来,我比来时少说了一半的话,但学生学习积极性却很高,效果也出奇的好。课后,好些学生在随笔中写了自己的想法。如,孟婷玉写到:今天,我学习了第八课《我不能失信》,知道宋庆龄为教小珍叠花篮没有去伯伯家,她是一个守信用人,我也要像她那样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教学时在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这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来理解体会:
(1)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要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宋庆龄的话说明她已认识到尽管明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是让她来了扑空会使自己对不住小珍;如果说父亲问庆龄怎么不走时,她的回答还略显犹豫的话(因为庆龄仅仅说明她当天要教小珍叠花篮,并未表明她因此就不去了),那么此时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则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教师在围绕连接语中的要求展开讨论时,也可以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拆分成几个小问题: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在教学中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力争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让学生议,议出真情的源头;让学生品,品出文中的感情;让学生悟,悟出人生的滋味;让学生演,演出主人公的情感、性格。
借此契机,我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从而引出:
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2.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3.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子思
4.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三字经》
5.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
通过这节课,我有两点思考:一是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把传统文化适宜、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课堂中所传授的不应仅仅是学文识字,而应该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二是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在本次课堂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同时,我也发现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钻研还比较肤浅。今后备课要更扎实地钻研教材。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3
当决定参加镇级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之后,我就默默思考选择什么样的课题来参赛。虽然每年都上一堂语文课,或参加一师一优课评选或完成每年一次的校际公开教学任务,但是已经有7年没有担任语文学科教学,对语文课堂有很大的陌生感;由于普通话水平较差,课堂语言本来就不是很流畅,间断7年没在课堂实际操练,课堂语言的生疏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参加这次比赛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贵在参与,贵在给青年教师起一个带头作用。不过,我只要决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好,不仅对别人更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这也是做人诚信的表现。
优质课比赛结束了,但是我的学习、反思没有结束。回想这节课,感触颇多,为更好地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不断提升自己课堂教学能力,同时也给自己一个交代,现反思如下:
一、选课细细思量
虽然很久不担任语文学科教学,但是我一直关注小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坚持阅读报刊或者公众号上关于小学语文教改、教学方面的文章。以前一直担任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熟悉,但是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逐渐使用,我对此套教材不是十分了解。幸好3月份我参加了部编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网络培训,对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编写思路、特点、教学建议及单元结构有了初步了解。于是,我决定在三年级下册中选择一个教学内容来参加比赛。我知道,语文教学比赛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的。
为了完成好这次比赛,我提前认真阅读了部编版3年级的教材,把参加部编教材小学语文网络培训的笔记再次温习一遍,同时再一次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学习。有了这些知识储备之后,我决定上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的故事,突出表现宋庆龄诚实守信高尚品格。不能失信一直是我做人的原则,答应了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办到;承诺别人的事情一定要想办法完成。我觉得选择《我不能失信》这一课很好。
二、备课厚积薄发
选好课题之后,就要开始备课了。利用课余时间,我把《我不能失信》这篇文章进行了多次阅读,有大声朗读,有默读,还与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我不能失信》进行对比阅读,基本弄清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编者的编排意图以及该文在单元系列中的地位和作用。于是就开始撰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表达即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从教几十年,对语文教学设计的格式也算是轻车熟路,尤其是需要结合学情依据教材地位来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初期,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确立教学的三维目标,现在我发现很多报刊杂志上刊登不少专家、学者的教学设计,没有将三维目标刻意分开来,因此我也就没有拘泥于这样的格式了。我具体确定了4个教学目标,除了依据课文导读和课后生字确定学习5个生字和理解重点句子含义之外,我还确定了“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练习写人物对话”和“运用朗读、默读、浏览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两个承前启后的教学目标。我觉得这两个目标,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关于“人物对话的朗读、人物对话提示语的写法”等知识,还为学生下一节课单元训练中“怎样写一个熟悉的人”的习作做了铺垫,更是为学生今后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打基础的,所以这两个目标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要想上好语文课,首先就要有设计感,细心认真谋划好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啊,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学设计是关键。因此,我非常认真对待这次比赛的教学设计,注重教学过程的安排。我设计了“问题激趣,导入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体会主题;学习对话,训练能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布置作业,课外拓展”这六个步骤,而且每一个步骤都确定了大概的时间,同时还安排了两处的机动,避免课堂生成遭遇预设不太一致的尴尬。教学设计初稿完成后,反复推敲了几次,进行了多处修改,尤其是板书的设计和第四环节“学习对话、训练能力”的预设,我反复修改。最终,我利用3个晚上(白天迎接县教育局巡察和担任评委)在忙碌中将教学设计的文字版完成了;根据教学设计(我没有借鉴网络上课件),利用2个晚上将ppt课件做好了。终于在比赛的前三天完成了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我心里不免一阵轻松。要知道,一节语文比赛课,完成教学设计和课件的制作也就完成了40%任务了。
三、课堂以生为本
我虽然上过不少的公开课,也上过很多次比赛课,甚至在省外千人会场做过分享或讲座,但我一直认为,上一百次公开课就一百次紧张。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因此,我对此做了一定的预设,提前也多次熟悉了教学设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心想,这次比赛我不能太差,虽然一等奖拿不到,最少要拿一个三等奖吧!等到周二上午第一节课来到江河小学三年级教室准备上课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上课铃没有响起我就走进了教室。本来我最初的预设就是“踏着铃声走进教室,踩着铃声走出教室”的。因为紧张,所以抛弃了预设。现在想起来,觉得真是不应该啊!
新课导入环节,我根据借班上课对学情不了解的情况下预设一个突出表现同学们以前听课的规范要求的评价,不仅激发了同学们上课兴趣,同时告诉学生这节课如何做好听课的`规范,对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养成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过渡语也很不错,与课题“我不能失信”很好的联系起来,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个开课的环节我很好地进行了“备课”——上课前练习了好几遍呢,所以自我感觉很好,而且普通话也不差,过渡也很自然。
课堂进入第二环节之后,一位同学在拼读生字“歉”时,把拼音作为三拼音节“q-i-an”来读的,读出来的字音肯定不对。为了帮助这位同学纠正这个错误,我花去了一定的时间,让他一遍又一遍进行拼读“q-ian”,终于学会了,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在分析了解课文的时候,我预设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课文写了几个人物?”,在提问时,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说是五个,一种说是六个。我知道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时间远远超过了预设,如果我直接给出答案5个,很快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可是,我一直坚持课堂教学需要心中有爱、目中有生的教学理念。于是,我就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别说出文中描写的人物。没有想到的是有一个学生说六个任务中“女儿”也是一个,其实“女儿”和宋庆龄是同一个人。为了帮助学生认定文中的“女儿”和宋庆龄是同一个人,花费了很多时间才使学生弄明白。虽然这样两次讨论和交流,对后面的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我认为还是值得有必要的。
四、课后听录音知得失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本来这次优质课比赛,我是准备完成多项任务的,其中一项就是一师一优课比赛的课堂教学视频的录制。当我完成教学任务走出教室来到楼下办公室时,江河小学教导处汪主任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徐老师,你的课只录了7分钟。”一开始我以为是开玩笑的,后来他说,手机放在三脚架上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黑屏了,所以就没有录成功。事已至此,我也就开玩笑说:“因为我长得黑,手机录着录着也就黑屏了!”幸好,上课的时候我用自己的手机录音了。
听着自己上课的录音,感觉很别扭啊!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发现自己的课堂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过渡语不简洁,口头禅“啊”用的较多。每一个环节之间过渡不自然,过渡语言单调,大多是“接下来……”和“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啊,这个”等口头禅较多。
二是蹩脚的普通话让人忍俊不禁。哎,听着课堂教学的录音,发现我的课堂语言真的很差,普通话很不标准,除了开课时的几句话还不错外,经常出现土话,比如把“刚才”读成“江才”;很多语调不对,后鼻音不到位,没有儿化音或变调,听起来十分别扭啊!
三是这节课的教学节奏没有把握好,时间分能配上前松后紧,导致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完成。没能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肯定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教学。
这节课我设计了六个环节,前面2个环节就用去了20分钟,占用了课堂的一半时间,导致在“学写对话 训练能力”这个重点环节的教学,只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本来在备课时我就预设了自己写的两段对话,在课件上插入了超链接,因为时间关系,只好忍痛割爱,舍弃没有展示了。没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对话的写法,更没有为后面写人习作的训练打下基础。由于时间关系,后面的几个环节都是紧赶慢赶的一带而过,让学生觉得似在空中漂浮一样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四是课件上出现明显错误。本来在第五环节即“总结课文 升华主题”中,我想“照应开头”,让课堂形成一个“总分总”的教学过程,于是把教材中“学习提示”上面的一句话“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打在课件上,没有想到在录入时将其中的“其”字漏落。当课件一出现这句话,学生马上就发现了,大声提出说:“漏掉一个‘其’字”。虽然我很机智地应对了这个错误,但是这是一个低级的错误,的确不应该发生啊!
总之,这节比赛虽然评委所打的分数不低,但是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不满意。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要努力践行,不能失信于学生,更不能失信于自己!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4
《我不能失信》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一、多种渠道、了解伟人
在本课的教学中,一是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宋庆龄的了解。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宋庆龄就有了一个初浅的认识。二是利用课件出示课后资料袋让学生再次认识宋庆龄。在学生自己读完资料袋之后,再谈一谈自己现在所了解到的,这便形成了第二次印象。这样不仅充分运用了资料袋。而且也加深了对宋庆龄的印象,
二、引导思考、概括内容
在概括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时,首先让学生浏览课文,仔细思考,学生第一次按自己的思路说完之后。在此基础上我再教给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思考。然后再让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思考,当学生第二次展示时,思路就清晰多了。
三、重点品读、理解文本
一读宋庆龄的话:她在多么想去伯伯家玩而最终却因为和别人约好了没去,从读中体会宋庆玲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读爸爸妈妈的话:首先让学生体会爸爸妈妈当时的'心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同学们朗读。再抓住妈妈望着她笑了笑,妈妈为什么要笑呢?学生畅所欲言,因为妈妈也被宋庆龄的这种守信的品质打动了,妈妈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感到欣慰。
四、课后拓展、升华主题
学完了课文,我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守信”或者“失信”的事?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听见孩子们畅所欲言的谈论自己过去“守信”和“失信”的事情后,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育中多引用故事,引导学生自审,这样可能比一味的批评指责有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是思想品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课堂中所传授的不仅仅是学文识字,而是将做人的道理融入了其中。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了宋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二是在教学中相信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5
《我不能失信》是我们进入三年级的第二篇略读课文,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又引导学生重新回顾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尽量让学生能够在自主读书的基础上,能读懂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时针对这节课问题的设计比较好。本文的故事内容比较受学生的喜欢,也非常容易理解。在初读感知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小问题:
1、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接下来,我让学生进一步默读课文,加深理解: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不去?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在学生充分阅读,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大多能够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又给学生创设情境:“如果你是宋庆龄,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后在阅读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倾听学生的学习效果,时间久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07-03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04-21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集合15篇10-19
我选我教学反思03-06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03-17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04-11
我的舞台教学反思04-19
《我的影子》教学反思07-12
《我的舞台》教学反思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