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
40分钟,意犹未尽。
遗憾: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了两首诗,我没充分应用。我可以这样利用(生字教学,诗歌诗眼教学,结构教学,对比教学)
问题:纪律不好,有同学上课姿势过于随便。
过程反思:
1、总结随文分步作业情况。3分钟。学生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景色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其实“接”和“映”只是写了景色的特点,画面的重心是“无穷碧”和“别样红”。
2、点名背诗。期间纪律不好。(以后配乐背诵要在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展开)4分钟。
3、这篇诗歌描绘了一场来去匆匆的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雨,会带给苏东坡什么感受呢?(爽、舒服、清凉、平静、豁然开朗)3分钟。(纪律不好)
4、这首诗歌景物众多,有哪些?这首诗歌节奏紧促,为什么呢?写一写,你觉得这首诗写得妙吗?诗人想告诉我们什么?你对这首诗有疑问吗?18分钟。(不会写的多。因为提示少。有些同学写得很有诗意。烟雨蒙蒙中的西湖。我提示他们相关的诗句,进入情景。给时间给她们,他们会给你惊喜。)
5、在苏东坡的诗里,我们领略了雨中西湖的活泼,雨后西湖的.澄净、透彻,那么大家知道艳阳高照时候的西湖,是怎样一番景象吗?(过度要自然。)1分钟。
6、这首诗歌有哪些疑问?(从而引出学过的送别诗,学生很有才情。让人惊叹:《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赋得古原草送别》、《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11分钟。
下节课,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欣赏关于荷花的诗歌。选择背诵。还可以用铅笔在本子上用书法的形式写出来。可以出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2
执教这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我遵从了从整体感知到品读悟情,再到感情诵读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教学从学生出发,在读诗题(净慈寺、林子方)、明题意、明诗意、品诗境、悟诗情等教学环节上都一一落实。上完这节课,我也知道了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1、课堂上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及时调整教案,真正做到学定教。
在教学“接天莲叶无穷碧”这句时,当我提问“莲叶怎么就接到天了呢?”学生都说莲叶很多,这时我反问他们“难道是莲叶长得很高,一直长到天上去了?”如果此时,我能及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他们说莲叶多时顺势引导他们向远处看,你们看到了什么?再向远处看,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就会顿悟不仅莲叶多,而且面积广,给人一碧万顷的.感觉!
2、课堂上“写”的落实。
整节课教学下来,学生读了,诵了,背了,但学生却没能拿起笔写一写。语文教学要扎实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书写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内化都离不开写!如果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能安排3---5分钟的时间,学生或写古诗,或将自己从这首诗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景象动笔写下来,这样学生的能力又会有一个新的提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3
在教学中,我通过情境画面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湖的美景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景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具体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通过展示层层叠叠的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影像图片。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我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边读边悟,通过反复地吟读,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声情并茂。首先,
指导朗读诗题时,我让孩子们找一找“时间、地点、事件”帮助他们读懂题目的意思.在初读的过程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古诗的语言很凝练,读起来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个体的朗读可以让他们更完整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颂读中,在读中感受古诗中的诗情画意,在读中领悟到诗句蕴含的情感。所以,在品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划出节奏和重点。有些同学朗读古诗,往往读得呆板,没有节奏感,不吸引人。通过范读、指名读等方式,鼓励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富有情感的朗读,尽量做到声音高低相宜,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悦耳动听,努力将自己和听众带入诗的意境之中。最后,朗读古诗,除了读出节奏与重音外,还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4
送别诗一直是我喜欢的,感觉也是擅长的。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我通过情境画面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湖的美景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景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具体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通过展示层层叠叠的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影像图片。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
古诗的语言很凝练,读起来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个体的朗读可以让他们更完整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颂读中,在读中感受古诗中的诗情画意,在读中领悟到诗句蕴含的情感。所以,在品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划出节奏和重点。
有些同学朗读古诗,往往读得呆板,没有节奏感,不吸引人。通过范读、指名读等方式,鼓励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富有情感的朗读,尽量做到声音高低相宜,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悦耳动听,努力将自己和听众带入诗的意境之中。最后,朗读古诗,除了读出节奏与重音外,还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自己感觉教的很成功,这时, 一个平时不太爱发言的男生发问了:"老师,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这首诗的题目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诗中一个字也没提到送别,却描写夏天碧绿的荷叶、鲜艳的荷花,这是为什么呢?"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祥和的教室里顿时嚷开了,"是呀,我们已经学过的送别诗很多,如《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都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可这首诗一个字也不提。 是呀!这诗的诗题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从诗的字面内容连送别之情的痕迹也找不着呢!
我暗自思忖,不敢冒昧开口。只好说:"同学们,你们可真会读书呀!敢于质疑,大胆挑战先人的创作是多么不易呀!不过,这首诗题目和内容究竟有何联系?是否真有问题?这个问题我暂时不回答,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回家查阅有关杨万里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资料,我们明天再来交流解疑好吗?""好。"孩子们雀跃起来。就这样我为自己找了个台阶,平息了那一幕尴尬场面。
课后我迫不及待地请教同行,认真仔细地翻阅参考书,一丝不苟地查阅有关资料。终于研读出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写景道情"的古诗内涵。我恍然大悟,难怪杨万里被誉为"南宋四家",原来他这首送别诗竟是如此清新含蓄,藏而不露。貌似"咏荷"诗,竟是"情中状景,景中溢情"呀!
再上课时,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直扑昨天师生的课堂"疑点",正准备滔滔不绝地陈述此诗到底情归何处时,却被学生抢占了说话权。望着孩子们一张张求知的脸,一双双充满探究充满智慧的眼,我会心地笑了。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这首诗我不是已经上过几次了吗?而且我每次都备了课才上呀,可是竟有如此尴尬的场面出现,让自以为是的我一时语塞。我到底在怎样备课呢?这真深钻了大纲,研读了教材吗?
小语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的能力"。
而我和文本很好对话了吗?是否真正走进文本?是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些都让我为自身语文素养的.浅薄而汗颜。更不用说培养学生能力了。 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学习,我知道了古诗本身其内涵就是丰富的,是多元的。因为诗中作者所处的年代、环境、心境的不同,导致对诗的境界和情感的理解也是多元的。
作为现代人,认识古诗是一种心理历程,学习古诗更是一种心理体验。我们在读诗时除读其韵律美,还应体会其意境美、情感美。
在教学古诗时,更要把古诗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载体,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古诗。让师生真正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心路旅程,去感悟,去发现。而且通过反思我再次震撼在"学生无尽的创造潜能"和"强烈的探究意识"之中。他们是一个个独具慧眼的探究者,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丰满"的哈姆莱特呀!我庆幸我及时保护了这一个个充满灵性,满怀探究求知欲的孩子。 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在教室里踱着方步。再次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情’"。此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5
这首诗很奇怪,它是一首送别诗,从题目中可以解读出,它的中心词是“送”可是,看破这二十八个字,却难以找到一点送别时的气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课前也浏览了网友的一些相关的帖子,有的说是写景是为了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依恋之情,有的更离奇,说是杨万里这是话中有话,明摆着是暗中教林子方平步青去之术,只可惜林子方不喑其道……真是众说纷纭,究竟应该把哪种解读,带给学生,思前想后,我觉得还是应该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来玩味一番。既然是因课文而得来的问题,还是让学生到课文里去找吧?
在教授这首诗时,按照常规教学,从诗题入手,先解读诗题,找出题目的中心词“送”,确定它是一首送别诗,由送别开始回忆、复习曾经学过的送别诗,学生尽数了所学过的所有送别诗如《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接着再让学生设疑,眼明手快的同学就提出问题:老师,既然是一首送别诗,为什么它和我们刚才背诵的一些不同呢,从中找不到一点送别的场景和情感?我没有马上顺着她的思路展开,而是先肯定她的提问,鼓励学生好好学学这首诗,理解了字词,理解了诗意,品出诗情了,再来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教学最后,我把刚才学生提问拎了出来,既然是送别诗,为什么找不到送别的气息呢?
理解了诗意,学生开始议论开来:
生一:我想诗人一定是想让林子方再看看这西湖美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多美啊,希望他不要忘了这西湖边的美景,更不要忘了西湖边有他的老朋友,记得常来观景叙旧。
生二:我觉得是借景抒情,借西湖边的美景,来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同样美好。
生三:我也觉得是借景抒情,西湖边的.荷叶多美啊,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无穷一碧,好花还得绿叶配,没有绿叶,花就显得孤单,没有花,光有叶也显得单调,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就像花和叶的关系,彼此是相互依恋,相互陪衬。
……
看着学生侃侃而谈,我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荷花和莲叶他们想到映衬才体现出了没有,眼前的荷花是美丽了,“无穷碧”以外的荷花也是美丽的,因为有荷叶在映衬,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就似这莲叶与荷花,无论是眼前还是以后,都是美好的,不会因为距离的改变而疏谈,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一堂课最后以同学的解疑而结束,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会有所牵强,但课堂本生就是一个思想的迸发的场所,没有好与不好,只有想与不想,只要学生投入地思考了,思维得到启迪与锻炼,也就完成了这堂课的任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名作。从诗句内容来看,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突出景美,展现的是一幅西湖荷塘图,是一首写景诗。但如果我们来关注诗的题目,是说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朋友林子方的,分明是写事的,写送别友人之事的,是写事诗,是送别诗啊。其实这种在题目中就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古诗还是比较常见的,都是写事的,都是表达深情的。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写回忆之事,抒思乡之情的;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都是写送别之事,抒离别之愁的。因此,《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不能单纯看作是写景诗,不能仅仅从感受景色的角度来教学;而应该看作是送别中写景,是借景抒情,景事交融应该是教学的立足点。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的教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由事入景,感悟景色之壮美。
1、读题,重积累。由于教材编入的上一首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诗题目形式完全相同,学生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并知道是送别诗。此时,我们还可以“顺手捎带”,从三方面进行有效积累:
①这样题目的诗你还知道哪些?
②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③了解杨万里和林子方吗?
你还知道杨万里的其他诗吗?(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诗自成一家,因号诚斋,当时被誉为“诚斋体”;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但传世仅为一部分,有《诚斋集》。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前两个积累是理解题目后的古诗分类巩固积累,同时学生比赛似的发言也激发了学习激情;第三个积累是人物生平的了解,属知识的积累,但主要是激发对杨万里的敬佩之情,奠定学诗的情感基础。
2、读诗,重理解。先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西湖荷莲景色之壮美,奠定学诗基调;再由学生自读,理解诗句意思;最后交流,重点理解“毕竟”“无穷碧”“别样红”等词语,从而在此基础上理解诗句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还应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对诗句的理解,读出西湖景色的壮美。
3、训练,重悟景。对古诗所表达的西湖莲荷壮美景色的感悟,不能仅仅靠朗读来呈现,还应该运用语言训练的方式来呈现,体现读写结合的理念。
一是口语训练,让学生加上语气词说说诗句意思,表达出诗人的惊喜、赞美。例如学生会说:哎呀!到底是六月的西湖了,景色不与四季同啊!林兄,你看这景色是如此壮美啊——与天际相连的荷叶是无比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是不一样的红艳。这样的口语训练,融入了学生的语气和情感,使原本枯燥、机械的古诗翻译赋予了生活情景,富有创造性。
二是描写训练,读着这优美的诗句,看着这壮美的画面,你能用笔描写出这西湖莲荷景色吗?启发学生从荷叶莲花的形与色、动与静、点与面等方面来描写出莲荷个体的可爱与画面整体的壮观,展示西湖荷莲壮美景象。
二、由景悟情,体会送别之深情。
如果教学到此为止,就还停留在写景诗的认识上,没有能认识到是送别诗,没有能体会到送别深情。我们还应该由景入手,从景色中感受送别之情。
例如,我们可以扣住“别样红”一词来组织教学,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为什么作者会觉得此时的荷花“别样红”呢?
学生一般会结合诗句中的“六月”“映日荷花”来说出原因,是因为夏日阳光的映照使荷花不一样的红艳。这样的回答,说明学生还停留在理解景色的思维层面,教师应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到情感的层面,教师可以追问:“难道今天的阳光比平时有什么特别之处,会使荷花别样红?究竟是什么原因才会使作者感觉此时此刻的荷花别样红呢?”
学生可能会说到是作者心情愉快的缘由,因为学生一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会:今天心情好,会觉得什么都那么可爱,都那么美丽。或许是朋友林子方有美好前程了,或高中功名了,或升官赴任了,或回乡探亲了,或做生意发财了……总之他们是幸福之别,是喜悦之别。也可能是作者杨万里为人豁达,被眼前壮美之景所感染,没有象常人那样将离别当作是离愁,而是以诗来赠予林子方,祝福友人,勉励朋友。
关于杨万里当时送别林子方、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我无法查到,但以上这种以多种假设的口吻,将体会诗情置于更为宽泛的语境之中,促使了学生多元感悟。这样的古诗解读和感悟具有发展性、创造性的,且是合情合理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7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这首诗很奇怪,它是一首送别诗,从题目中可以解读出,它的中心词是“送”可是,看破这二十八个字,却难以找到一点送别时的气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课前也浏览了网友的一些相关的帖子,有的'说是写景是为了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依恋之情,有的更离奇,说是杨万里这是话中有话,明摆着是暗中教林子方平步青去之术,只可惜林子方不喑其道。真是众说纷纭,究竟应该把哪种解读,带给学生,思前想后,我觉得还是应该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来玩味一番。既然是因课文而得来的问题,还是让学生到课文里去找吧? 在教授这首诗时,按照常规教学,从诗题入手,先解读诗题,找出题目的中心词“送”,确定它是一首送别诗,由送别开始回忆、复习曾经学过的送别诗,接着再让学生设疑,鼓励学生好好学学这首诗,理解了字词,理解了诗意,品出诗情了。
教学最后,,眼明手快的同学就提出问题:老师,既然是一首送别诗,为什么它和我们刚才背诵的一些不同呢,从中找不到一点送别的场景和情感? 理解了诗意,学生开始议论开来: 生一:我想诗人一定是想让林子方再看看这西湖美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多美啊,希望他不要忘了这西湖边的美景,更不要忘了西湖边有他的老朋友,记得常来观景叙旧。 生二:我觉得是借景抒情,借西湖边的美景,来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同样美好。 生三:我也觉得是借景抒情,西湖边的荷叶多美啊,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无穷一碧,好花还得绿叶配,没有绿叶,花就显得孤单,没有花,光有叶也显得单调,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就像花和叶的关系,彼此是相互依恋,相互陪衬。
看着学生侃侃而谈,我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荷花和莲叶他们想到映衬才体现出了没有,眼前的荷花是美丽了,“无穷碧”以外的荷花也是美丽的,因为有荷叶在映衬,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就似这莲叶与荷花,无论是眼前还是以后,都是美好的,不会因为距离的改变而疏谈,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一堂课最后以同学的解疑而结束,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会有所牵强,但课堂本生就是一个思想的迸发的场所,没有好与不好,只有想与不想,只要学生投入地思考了,思维得到启迪与锻炼,也就完成了这堂课的任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8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的热爱之情。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我通过展示层层叠叠的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图片,引导学生从景入手,并相机出示句式训练:火红的太阳在荷塘上洒下了万丈金光,映在荷花上,荷花红得______。这样学生就能更形象直观地感受“别样红”的美,并得到句式的内化。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进而渗透“对仗”之美。
二、通过多种朗读方式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所以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入情。我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节奏和画面感。首先,在四人小组初读的过程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古诗的语言很凝练,读起来琅琅上口,富于节奏感。指名读可以让他们更完整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诵读中,在读中感受古诗中的诗情画意,在读中领悟到诗句蕴含的情感。最后,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吟诵”,学生知道古时候的人是这么读古诗的,原来同一首古诗能读出不同的韵味。
三、拓展阅读,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课上,我让学生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进行比较,从而感受前一首诗展现的是荷花小巧的美,而后一首展现了荷花的壮阔美,让学生感悟到 “同一种景物在同一诗人的笔下有不同的美”。在感悟诗人和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部分,我出示同题诗,让学生在同题诗中找到答案。
教学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诗句意思的理解缺乏整体性,朗读的面还不够广,没有顾及到全体学生,我将会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改进。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9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之情。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本诗的诗眼就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毕竟”。“毕竟”既把诗歌要写的特定节令下的特定景色作了限定,集中在写“不同”,又突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由衷赞美,乃至惊叹之情。我抓住这两字诱导,提挈全篇,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风光不与四时同”,让学生知道夏季中有三个月,六月居末,是荷花最旺之时,景色尤美。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我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古诗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象,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在初读之后,我让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看图画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解诗人写西湖六月中“毕竟不同”的“风光”,捕捉了西湖特有景物“莲叶”和“荷花”,写出了它们一望无际和亭亭直立的形态,赋予了它们“无穷碧”和“别样红”的色彩,红绿相映,荷日生辉,写足了西湖的美景。
三、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既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古诗前我让学生阅读、收集大量与“荷花”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诗歌内容。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诗歌主旨的理解,古诗的诵读指导,我将会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改进。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0
在教授这首诗时,按照常规教学,让同学们理解了诗面意思后,反复朗读。当学完诗文在学后质疑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首诗从题目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送他的朋友林子方的,可是整首诗却都是写西湖美景的,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那么题目和表面诗文看起来似乎没有关系,那么作者又为什么这样成诗呢?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事先没有充分的考虑,便先肯定了她的这种质疑精神,告诉她等老师回去仔细研究后再给你做以解答。
下课后,我仔细查阅了教师用书,上边并没有详细交代。是呀,小学五年级以前也学过了几首送别诗,比如:《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无一不在诗文中对题目中的离别含义有所体现,而惟独《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在表面看来题目和诗文没什么关联,于是我便在网上进行了大量的查阅,其中有一个网名叫水月心的作者对这首诗有如下诠释:
净慈寺外,携手同游身影依稀可辨;古道飞扬,并行漫步的足迹悠然未失,林阴丛中,惊起的飞鸟尚在盘旋;相交的知己,此时却在哪里?
湖畔的小路上,故人的车马早已远去。手仍举着招摇,他还能否看见?他乡路远,一别不知又何年。唉!千般万般不如愿,更添离别思念。
独坐湖边,不觉生艳阳。微风拂面,满湖荷叶频频变,远上接天,似思念无垠无边;朝阳撒金,红荷金装别样艳,曼舞翩翩,恰友情花开胜当年。故友已远,新人未来,怎知天不从人愿?振作起身,精神抖擞,青山依旧在,花开花落情不变。
闲吟:千年古刹,小树林阴,盛夏鸣蝉闲,莲叶无穷碧;故人西去,一别千里,凭湖怅离情,荷叶别样红。
如果如水月心所述,那么诗文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与诗题的关联也不难理解,看似没有关联,其实关联无处不在!正由于今朝的离别,作者才倍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同。”
我颇赞成水月心的见解,于是便把此说法与学生一同交流,学生认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1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通过研读文本,查阅资料,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结合本课第一首古诗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古诗异同,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中,课前让学生诵读经典,为课堂创设古典诗词的氛围。一开课我就让学生回顾第一首古诗,为后文进行对比埋下伏笔。第二个环节让学生知诗人,解诗题,明白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第三个环节进行朗读的第一道关卡,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感。第四、五个环节明诗意、有感情朗读,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自我展示等方法共同理解古诗词句意思,进一步更深层次地朗读,通过朗读第二道关卡,读得有感情。到此,本节课的重点基本解决,第六个环节体会诗人情感,解决本课难点。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对比两首古诗异同,感悟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并使学生的朗读更深入了一步。
课堂上,学生的读书声不绝于耳,一层层地深入文本朗读、感悟,被西湖的美景所折服,体会到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感受到了我们古典诗词的魅力。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夏天西湖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在学习第一首古诗的基础上,我启发学生找出这两首诗的异同,学生纷纷仔细比较阅读,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了:“它们都是写景的。”“它们都是描写夏天的景色。”还有学生进行补充,“它们都是描写西湖。”“它们都是写六月里的西湖。”见学生们说些越来越具体了,我也感到非常高兴。还有学生说:“两首诗,第一首描写的是雨天的西湖,第二首描写的是晴天的西湖。”接着我说“雨天的西湖在作者苏轼的笔下是那样奇特,晴天的'西湖在杨万里眼中又怎样一翻景象呢?”然后启发学生逐句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
在初读之后,我让学生先介绍自己所认识了解的荷花,给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回味曾经学过的《荷花》一文进行感受,学生对荷花的感知就越来越具体了,最后看图画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解诗人写西湖六月中“毕竟不同”的“风光”,捕捉了西湖特有景物“莲叶”和“荷花”,写出了它们一望无际的形态,赋予了它们“无穷碧”和“别样红”的色彩,红绿相映,荷日生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3
5月22日,我执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是部编本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学习它写景的高妙。这样,这首诗在解读的时候就应该按照课标中所要求的“阅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在教学中也是这样做的。我在备课时虚心请教于讲课出色的于教师,和经验丰富的仇老师,我的成功离不开仇老师和于老师的耐心指导,以及及时指出的高明建议。
一、授之以渔,教方法。
我在破题理解古诗题意后,就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读诗句,想画面;悟诗情,诵韵味。因为就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目前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老师加以总结,明白地出示给学生,即是对过去学习古诗的总结,又是对本课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朗读教学,特色鲜。
对于诗歌朗读追求正确、通顺、有节奏和韵味,正确和流利自不必说,有节奏和韵味方面,首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读出古诗的停顿,并用左斜线标出,接着让学生诵读古诗,后来我大胆范读、引读,采用了男女生分句读等,最后还设计了看图吟诵古诗,总之朗读教学特色鲜明。我觉得填空读也特别好,二年级的孩子特别小,采用各种读给出理解的支架,既理解了古诗的意境,也练习了朗读感受能力。对古诗的范读,既为学生树立了读诗的榜样,还起到示范作用,把古诗的韵味诵读出来,才是学古诗的境界所在。通过一段诵读视频,我给予学生一种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诵读愿望。学生随着视频中的节奏或抑扬顿挫,或击掌为节拍,读出了诗句的意韵生动,凝练含蓄更读出了诗句的独特韵味。也践行了一上课告诉学生的“诵韵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三、想象画面,好体验。
二年级的学生善于想象,而不同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感受能力。我先引导学生先弄懂古诗中的字词之意,并以课件辅助理解,如,“毕竟”之意为“到底”,“四时”之意为“四季”,“接天”之意为“与蓝天相接”,“无穷碧”之意为“异常碧绿”,“映日”之意为“在朝阳映照下”,“别样红”之意为“特别红艳”。接着利用课件分别出示诗句的第一、二行和诗句的第三、四行,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之意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并配以图片让学生对画面具有更直观的印象。
如果在拓展环节留给学生一问题:“这首送别诗中为什么没有一个送别的字呢?”就更能凸显送别诗的“妙”了。
总之,我的这一堂课,凝聚了老师们许多的心血,对我耐心地指导,和提出的中肯建议。今后我会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积极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佳作,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之情。教学这首古诗,我依然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诵古诗这五步法。整体感觉教程比较流畅,学生配合也很和谐。
感觉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我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的.形象画面,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理解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时,我逐句分析,先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然后引导:“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你们从这句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有学生说看到了碧绿的荷叶;有的说荷叶很多,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我就势引导:“作者在诗中是怎样描述的?”“无穷碧”。这样,学生很自然的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无穷碧”,我还给学生科普了一下西湖的面积,我告诉学生西湖面积有6.38平方米,绕湖一周有15公里,比我们伊川一高的面积还大。学生听后十分吃惊,:“哇!好大啊!”我接着问:假如你就站在西湖边,看到这一碧千里的莲叶,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纷纷发言:美极了!壮观!“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吧”。学生自然而然的读出了诗句的感情。
二、配乐朗诵,入情入境。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古诗的大意,还感受到了作者对西湖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以及送别林子方时的眷恋之情。在这样的感受下,我趁机说道:“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表达了对挚友林子方的眷恋之情。让我们深情朗诵,再现千年前的那场送别。”配乐朗诵从我拉开了序幕,孩子们热情很高,纷纷举手展示,一个个声情并茂,深情款款,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不足之处有以下三点:
一、课堂碎问太多,感觉课堂上还是我问学生答,老师讲述过多,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不够。今后课堂努力做到:少提问,指导学生多交流,多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前让学生预习太充分。课前唯恐学生不能很好理解古诗大意,影响课堂进程,因此提前让学生预习了两次,并要求学生会说诗意。结果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如同排练过一样。这样的课不够真实,也缺少了问题讨论的热烈气氛。
三、看错时间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原本在背诵古诗后安排了抄写古诗的环节。结果我看错时间,把下课时间推后了10分钟,认为时间充分,在读和背上花费了大量时间,结果,学生只抄写了一个题目,就下课了。如果我把读和背的时间再压缩三分钟,学生就可以把古诗抄完,课堂会显得更完整。
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历练,每一次反思都是为了进步,相信努力,相信自己!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5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一首古诗是小学语文教版第十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上课之前,我备教材、学教参。知道了《古诗三首》中的《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雨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分别描写了春、夏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美丽景物,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而且还知道选择这三首诗的意图除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外,还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当我满怀激情走进教室,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读诗、背诗、解意学习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氛围中时,我庆幸我成功地上完了这节课。
临近下课时,我照常问道:“同学们,你们还有问题吗?”。很多同学都满意地回答:“没有。”这时一个平时不太爱发言的男生发问了:“老师,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这首诗的题目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诗中一个字也没提到送别,却描写夏天碧绿的荷叶、鲜艳的荷花,这是为什么呢?”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祥和的教室里顿时嚷开了,“是呀,我们已经学过的送别诗很多,如《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都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可这首诗一个字也不提。”一个伶牙俐齿的.女同学振振有辞地说。“是不是这首诗有毛病呀?”“唉!古人作诗也文不符题呀!”教师里早已像开了锅的粥。
面对这一场在我备课之外的暴风雨,我竟哑口无言。是呀!这诗的诗题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从诗的字面内容连送别之情的痕迹也找不着呢!我暗自思忖,不敢冒昧开口。只好说:“同学们,你们可真会读书呀!敢于质疑,大胆挑战先人的创作是多么不易呀!不过,这首诗题目和内容究竟有何联系?是否真有问题?这个问题我暂时不回答,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回家查阅有关杨万里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资料,我们明天再来交流解疑好吗?”“好。”孩子们雀跃起来。就这样我为自己找了个台阶,平息了那一幕尴尬场面。
课后我迫不及待地请教同行,认真仔细地翻阅参考书,一丝不苟地查阅有关资料。终于研读出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写景道情”的古诗内涵。我恍然大悟,难怪杨万里被誉为“南宋四家”,原来他这首送别诗竟是如此清新含蓄,藏而不露。貌似“咏荷”诗,竟是“情中状景,景中溢情”呀!
再上课时,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直扑昨天师生的课堂“疑点”,正准备滔滔不绝地陈述此诗到底情归何处时,却被学生抢占了说话权。
“口才大王”说:“老师,我真佩服杨万里的伟大,他这一首送别诗写得真是妙呀!虽是描写六月西湖中接天的莲叶,映日的荷花,可作者正是以花、叶传情,来比喻他和林子方之间的友情就像莲叶和荷花一样相互映衬,永不分离。”
“我还读到了这首诗的这样一段评价:有叶无花叶无神,有花无叶花失韵,花叶相间画意浓,花叶相衬心相印。这就更说明了杨万里以传神的诗笔,把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情意比作花与叶,表达了和友人之间的惜别眷恋之情。这怎能不说是一首送别诗呢?”班长慷慨激昂地陈述着。
“我还从我找到的这首诗中感悟到本诗的送别情谊。诗的内容是:独坐湖边,不觉是艳阳。微风拂面,满湖荷叶频频变,远上接天,似思念无垠无边;朝阳撒金,红荷金装别样艳,曼舞翩翩,恰友情花开胜当年。故友已远,新人未来。怎知天不从人愿?莲叶无穷碧,故人西去,一别千里。凭湖怅离情,荷叶别样红。“昨天发问的同学竟抑扬顿挫地朗诵起来,师生竟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眼前展现了一望无垠的碧叶和映日的红荷。而在此情此景中,诗人却和林子方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作者在这里写荷花也许是在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品质告诉好友林子方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应像莲花一样正直、清廉,作者是借物寄情。”又一位同学接着说。
眼看对此诗的别样离情的解读已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了,我适时收场。“现在你们知道了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什么不写离别之情却写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六月西湖风光吗?”“知道啦!”孩子们满面春风地回答。“这诗有毛病吗?”我诡秘地问。“没有。”孩子们灿烂地笑着。就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走出了教学困境。
望着孩子们一张张求知的脸,一双双充满探究充满智慧的眼,我会心地笑了。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这首诗我不是已经上过几次了吗?而且我每次都备了课才上呀,可是竟有如此尴尬的场面出现,让自以为是的我一时语塞。我到底在怎样备课呢?这真深钻了大纲,研读了教材吗?小语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的能力”。而我和文本很好对话了吗?是否真正走进文本?是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些都让我为自身语文素养的浅薄而汗颜。更不用说培养学生能力了。
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学习,我知道了古诗本身其内涵就是丰富的,是多元的。因为诗中作者所处的年代、环境、心境的不同,导致对诗的境界和情感的理解也是多元的。作为现代人,认识古诗是一种心理历程,学习古诗更是一种心理体验。我们在读诗时除读其韵律美,还应体会其意境美、情感美。在教学古诗时,更要把古诗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载体,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古诗。让师生真正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心路旅程,去感悟,去发现。而且通过反思我再次震撼在“学生无尽的创造潜能”和“强烈的探究意识”之中。他们是一个个独具慧眼的探究者,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特丰满”的哈姆莱特呀!我庆幸我及时保护了这一个个充满灵性,满怀探究求知欲的孩子。
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在教室里踱着方步。再次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情’”。此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优秀教案03-05
三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03-26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03-12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03-21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15篇04-2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15篇05-30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反思07-0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06-0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