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1
课 题
围绕主题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板 书 设 计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3、影响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爱国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开拓进取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认识改革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教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更细致些,有些问题的探讨不够充分。知识巩固的时间较少,语言不够精炼等。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发挥长处,补上不足。使我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课堂中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2
目标导航:
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理解:民族大融合;
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提纲指南:
一、北方统一和民族融合的概况?
二、孝文帝迁都的.原因以及相关情况?
三、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
梯级释疑:
1、评价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有人说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你说呢?
2、链接生活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没有?找找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寻找)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南北朝初期,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b.西魏c.东魏d.北齐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匈奴族b.鲜卑族c.羯族d.氏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4.北朝包括的朝代有
①宋 ②齐 ③梁 ④陈 ⑤北魏 ⑥东魏 ⑦西魏 ⑧北齐 ⑨北周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⑨d.④⑤⑦⑧⑨
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a.长安b.洛阳c.开封d.邺城
二、论从史出
6.“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尊敬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进行的改革?
(2)这些改革起到什么作用?
(3)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人物?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3
(一)知识与能力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来理解、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过程与方法
1、 充分利用地图等教学资源,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2、 先由学生阅读、理解教材,概括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教师选择项目进行补充讲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思考和讨论“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历史必然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民族xx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学突破
1、教学突破: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2、难点突破:民族融合不是汉化、民族同化。
板书设计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3、影响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学分析:
导入:本课采用悬念导入法导入新课,目的'在于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设问:两个同姓的人碰面,常常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事实果真如此吗?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有各种各样的答案出现。这时候教师再举例说明,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
举例如下:以“元”姓为例,据考证,其来源有四,上古商朝时,有位大夫叫元铣,他的子孙便以元为姓;改自拓拔姓,南北朝,北魏魏帝族本姓拓拔,至孝文帝更为元氏;改自玄姓,北宋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魏书·官氏志》记载,“后魏纥骨氏、是云氏均改为元氏。”学生这个时候可以明白,同一姓氏的由来是多种多样的,同姓的人在五百年前不见得是一家。学生可能会因为了解到这个知识而有一种满足感,学习兴趣增加。
这个时候,教师再追问:“请你想一想,上文介绍的元姓的来源之二和来源之四,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什么重要特点?”学生这个时候可以思考,但回答这个问题有难度,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学生分析的思路。如:从元姓的来源可以看到,元姓有一部分是由少数民族的姓氏更改而来,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融合的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民族融合的特点。
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出课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不断发展,民族不断融合,每个民族在自身民族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公元3世纪到6世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表现为社会分裂,政权分立,同时这一时期又是民族融合的高峰时期。
新课讲解:
本课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基本上可以按照鲜卑族的历史发展线索来安排教学。教师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讲述,第一部分讲述鲜卑族建立政权、统一北方;第二部分讲述北魏政权传到孝文帝手里时,迁都到了洛阳;第三部分讲述孝文帝迁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板书)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这一部分要讲清几个问题,首先要介绍鲜卑族的起源与发展。这里教师引用了一首鲜卑族的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学生们可以从这首民歌中感受鲜卑族,这支北方游牧民族豪放雄浑的风格。
教师接着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鲜卑族的概况。再提问,鲜卑族曾建立政权,一度十分强大,你们知道他们在何时统一了黄河流域吗?这时候可以示意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其次这部分要介绍黄河流域统一前后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教师这时可以提醒学生回忆前一课的内容,黄河流域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鲜卑、匈奴、羌、羯、氐等,教师提问:“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以后,对于中原民族的生产或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可以回答,教师再进行总结,服装、饮食、家具、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少数民族和中原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插入一些趣味性的讲解。
最后要向学生解释“民族融合”这个词语。民族融合指的是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指的是民族间的自然同化。许多个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在地域、血缘、习俗等各方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局面。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层次,这里的讲解点到即止,不必刻意强求理解。
(板书)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政权建立后,定都在平城,后来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这部分内容的讲述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问:“为什么要迁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为两个方面:平城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在总结时还可以联系前后文内容,如前文讲到民族融合,这也应该是迁都的原因之一;接着可以联系下文,迁都后,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可以简略讲解。但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这里设置问题,让学生们紧张的神经松弛一下。如:“为什么有一些鲜卑贵族反对迁都?”学生们可能会从贵族的个人利益的角度提出观点,也可能从迁都困难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设想,教师不必下结论。 过渡到下部分内容,可以利用总结迁都的影响。孝文帝的迁都,使洛阳获得了发展和繁荣,也为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板书)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由老师的讲解为主,也穿插了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改革措施的内容和影响,让学生加深记忆。首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总结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可以归几类。
在讲解改革措施的内容时,穿插故事以便加深记忆。
例1、有一次,公元494年,有一位皇帝在洛阳街头看见一位鲜卑族的妇女仍穿着“夹领小袖”的鲜卑服装,很生气,责备洛阳城的任城王,说他行令不力,督察不严。皇帝还让史官把这件事记载下来。
例2、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原因是什么?
例3、史书《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话:魏王发布诏令,认为“北方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朝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以土德而称帝,所以姓拓拔。土,乃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所以应该改姓为元。”同学们,你姓什么,你知道你姓氏的来源吗?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内容的讲解,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课堂小结:
本课内容以问题形式结束。教师提问,在我们今天56个民族中,没有鲜卑族了,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拓拔部消失,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如果学生意见有差别,有条件可以组织辩论,如何看待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方案一:辩论。
设计如下:
正方观点:北魏孝文帝是对中华民族的融合有重大贡献的皇帝。
反方观点: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拓拔民族的罪人。
方案二:问题。
提示如下: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应该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鲜卑族汇入了更先进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中,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应该加以肯定。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4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十六国;苻坚的统治政策和前秦的强大,淝水之战与战后的北方形势;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北朝民族融合内容的教学,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论证与表达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2.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十六国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增进了了解,加强了联系。
教学要点
一、十六国
二、淝水之战
1.前秦的强大和统一黄河流域
2.淝水之战及其结果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社会背景
2.改革的主要内容
3.改革的历史作用
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1.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2.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
淝水之战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本课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如何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和民族融合。
二、讲新课之前,可引导学生回顾前面两课所学知识,明确西晋灭亡后,我国南方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更替。在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前提下,南方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开发。那么,同一时期北方的政治经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它们与南方有何异同?教师可围绕这样的问题导入新课。
三、教材第一目“十六国”,在教学大纲中,是带星号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作过渡性讲解。如果有意识略微展开,也只要求学生了解以下两点:1.西晋灭亡后一百多年间,北方建立的政权不只十六个;2.十六国也不全都在北方。当然,教师也可通过指导阅读,让学生明白十六国的一些主要特点:十六国的多数政权由少数民族首领建立;十六国时期战争频繁,北方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饱尝苦难;北方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出现融合趋势。涉及到这一点时,可引导学生联系第21课各族内迁的内容。
四、“淝水之战”一目,是本课讲述的重点之一。讲前教师可准备好《前秦东晋形势图》和《淝水之战形势图》,以便于学生对交战前双方情况及交战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教师讲解本目内容时,应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战前形势做较详细的分析;二是对东晋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取得战争胜利进行分析。关于战争的具体过程,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字。关于战前的形势,教师应对苻坚、王猛两人做简单介绍,说明苻坚建立前秦统一黄河流域,任用王猛为相,国势日益强盛。王猛是前秦的名相,前秦的强大,他是出了力的。苻坚在国势日强的情况下,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发动对东晋进攻。在军队未出发前就埋下了一些必然失败的种子。第二个方面,东晋为什么会打败前秦?从前秦方面分析有如下几个原因:军心不齐,内部矛盾重重。军队由各族征调,很多人都希望前秦失败,以便摆脱氐族的统治。北方的汉族士兵更希望东晋获胜,解除民族压迫。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氐族的主要将领也不同意攻打东晋。前秦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从东晋方面分析:统治阶级内部意见比较一致,以宰相谢安为首的大臣都主张坚决抵抗。这里可结合课本中小字,对谢安做简要生动的介绍。东晋军队数量虽少,但它是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军队。最后还应强调一下淝水之战的结果。战后南北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前秦的统治瓦解了,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混战的状态。南方东晋趁机收复了黄河以南的一些失地。淝水之战后不久,前秦瓦解,东晋乘机又收复了黄河以南许多失地。
五、“北魏孝文帝改革”一目,实际讲了两个内容,第一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第二才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这都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在讲解“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最好准备一张“鲜卑发源地大鲜卑山的嘎仙洞”挂图或看课本插图。然后讲清:1.鲜卑拓跋部的兴起。这个问题教师可简略地讲,但由于学生对鲜卑族较生疏,对其历史也了解的极少,为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可结合挂图讲清以下几点:①鲜卑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②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发源地在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③结合小字讲解以游牧生活为主。讲清这点有助于对后面孝文帝改革的理解。④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逐渐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学习农耕,过定居生活。2.拓跋部建立北魏。前秦亡后,黄河流域又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拓跋部建立政权,历史上称为北魏或后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统一时间为439年,疆域包括今陕西、山西、甘肃、河北、河南的一部分,成为北方强国。③统一的意义,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讲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教师可准备挂图《北魏孝文帝迁都路线示意图》,然后说明三个问题:1.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条件;2.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在讲解第一个问题时,应结合北魏统一北方的历史作用之一是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北方当时生活有哪些主要的少数民族?为什么黄河流域存在一个民族融合问题?当时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有哪些表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当时居住在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改变了过去本民族的游牧生活习惯。当然,汉族人民也向少数民族人民学到了很多东西。总的趋势是,黄河流域的生产关系逐渐封建化,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各族劳动人民在反对各族统治阶级斗争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强了联系,互相支援,促进了这种融合。这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之一。背景之二是,北魏当时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统一黄河流域,成为一个强国,但想巩固统治,尤其是对生产、文化均较先进,人口又较多的汉族进行统治,使国家继续发展,这个任务也是相当艰巨的。如何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也是促使孝文帝进行改革的原因之一。在讲解第二个问题即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时,首先应指出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课本中是集中在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的:一是规定官吏俸禄,禁止贪污。二是分配农民土地。这一措施的实施,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三是迁都和向汉族学习。这里着重分析迁都问题。结合《北魏孝文帝迁都路线示意图》分析迁都原因:①为了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②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结合示意图,分析以平城为都城的弊端。并结合前面讲过的知识,让学生回忆洛阳曾是哪几个朝代的都城?孝文帝为何选择洛阳为新都?迁都时间应强调让学生记忆。课本中《胡服俑》《汉服俑》插图以及《鲜卑姓改为汉姓》表,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汉族文化的具体理解,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予以注意。在讲解第三个问题即改革的历史作用时,可先让学生回答,然后由教师归纳。要强调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最后总结时要指出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我们应进一步认识到,一切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改革必定会推动社会进步,对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讲到这里,可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下面问题: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六、“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一目,第一段交待了北朝的概念以及北朝更替兴亡的梗概,第二段总结了东汉末年以来,特别是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教学中,宜从发展趋势、基本情况、影响、特点方面去进行分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汉族也是在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中发展的。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古代具有突出地位。各族人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诸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各族人民经历了一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动,逐渐接受农耕定居生活与先进的汉族文化,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教学难点
1.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
2.北魏孝文帝改革如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教学方法
讨论——引导——活动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南方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历总称什么?
(二)导入新课
北魏统治北方时期,民族融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三)探讨新课
1.你知道吗,北方是怎样统一和融合的?
下面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解决以下问题,并且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围绕主题提出你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来共同探讨解决。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结合课文的图文资料谈一谈这种变化对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冲击。
2.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
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们会同意迁都吗?假如不同意,动动脑筋想一想孝文帝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的大臣?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哪里都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
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
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五、教学小节
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六、活动与探究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还有哪些?写一份微型历史专题报告。
七、板书设计
一、北方的统一和融合
1.北魏建立;2.统一北方;3.融合的概况
二、迁都洛阳
1.迁都的原因;2.迁都的作用
三、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2.主要措施;3.历史作用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帮助学生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