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13 15:07:20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9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完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后进行的,主要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本节内容是平均分的延伸,跟分数乘法有密切联系,也是学习第十二册教材比例的基础。

  2、本节内容设计比较灵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的方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情分析

  1、经课前了解学生对于比的意义理解得比较透彻,也非常理解、喜欢比的多种表现方法,而分东西时他们都喜欢用平均分,认为平均分最合理,也非常喜欢帮助别人分东西。

  2、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凡事都喜欢刨根问底,喜欢挑战各种难题,所以本人设计了由平均分向按一定比分配的策略,让他们的`认知由平衡向不平衡发展。并一步步引导他们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最终真正学到知识。

  3、学生可能会认为为什么平均分分东西会不公平,为什么要按一定的比分才合理。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的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

  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

  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

  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

  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

  二、新授.

  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

  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

  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

  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

  活动二.认识统计图.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

  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统计开始.

  活动三:分析统计图.

  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

  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

  1.刚才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

  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

  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4.通过刚才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吗?

  5.你能根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老师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

  6.寻求答案.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布置家庭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82页练习十五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运算。

  2、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整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措施:

  设计相应的计算题和实际问题,关注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十五第6题。

  学生先回忆等式的性质,指名说一说。

  观察每个方程,说说方程的特点。

  提示:都要把方程的'左边进行化简,再应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

  学生独立解每个方程,指名板演,进行讲评,提醒学生自觉进行检验。

  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8-2/3)×(7/10+1/5) (2/5+1/3)÷4/5+3/4

  3/10÷[1/2×(2/5+4/5)] 7/16÷1/10-7/16÷1/9

  (1-1/6÷5/12)×7/6 (4/25×99+4/25)÷1/8

  学生独立计算,每人任选三题,同时指名学生板演。

  教师结合学生板演情况进行讲评并及时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练习十五第8题。

  (1)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会计算梯形的面积吗?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任选一题。

  4、练习十五第9-11题。

  (1)分析第9题,学生先读题并列出算式,然后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分析第10题,先说说数量关系再列算式,要让学生明白要求两个小队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先要算这两个小队一共采集树种的千克数和这两个小队的总人数。

  (3)分析第11题,解决每一问时鼓励学生说数量关系并注意第2小题与第3小题之间的联系。

  二、拓展练习

  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食堂,星期一用去煤气7/4立方米,星期二用去煤气3/2立方米,两天用的煤气量占本周计划用气量的3/8。这一周计划用多少立方米煤气?

  2、工程队运来黄沙9/2吨,运来的水泥比黄沙重量的2/3少1/5吨。黄沙和水泥一共运来多少吨?

  3、小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前3天看了总页数的3/4,后2天准备按1:2看完剩下的页数,最后一天要看多少页?

  三、全课总结

  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不仅要注意运算顺序,还要注意分数加、减法与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不同,必须看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先约分再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7、9、10、11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的通分。

  (2)掌握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的比较两、三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较2/7和5/7、2/3和2/9的大小

  分析: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同分子的分数进行比较,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二、引入新课

  怎样比较两个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1、例题讲解

  例1比较5/12和3/8的大小

  分析:(1)分母分子都不相同,不容易直接比较大小。

  (2)通分(12和8的最小公倍数做分母)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比较27/15、25*/12和23/4的大小。

  2、练一练

  (1)比较1/2和2/5的大小

  (2)比较17/18、11/12和5/6的大小

  四、归纳

  1、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写出比较的结果。

  2、带分数比较大小,先看他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分数比较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分数部分。

  五、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 教学目标

  1、 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二、 重点难点

  找因数的方法。

  三、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引入新课

  1、

  ①、用12

  ②、再与其他同学交流。

  2、

  1×12 12=3×4

  =2×6 12=4×3

  12=6×2 12=12×1

  312的因数。

  4、 总结:

  ①12的全部因数有:1、2、3、4、6、12。

  ②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5、 练习: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二) 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无纸化备课教学设计

  1、 练一练。1、填空。

  2、 第2题: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

  的符号作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3、 第3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4、 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48=1×48=2×24=3×16=4×12=6×8,48有1010种装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37只有2个因数,只有两种装法。

  (三) 总结

  四、 板书设计

  找因数

  1×12 12=3×4

  =2×6 12=4×3

  12=6×2 12=12×1

  12的全部因数有:1、2、3、4、6、12。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初步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但在具体实施时很难正确得出结果,即使得出了结果,书写不规范。比如:48=3×16=6×8=1×48=4×12=2×24。48的全部因数有:1、48、2、24、3、4、6、8、12、16。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书写的;找因数的时候不准确。在经后的练习中应及时纠正。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理解了比并能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为学生后面学习比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已经熟练的掌握,知识的迁移学生应该很好理解。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会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四、教学活动(此环节可以是课堂实录)

  1.导入

  问题:淘气和笑笑各自调制了一杯蜂密水,请问哪杯水更甜?

  过程:互相讨论,发表看法,如何比较。(学生发言老师板书)

  小结:比较的结果一样甜,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

  2.新授

  ①引入 “最简单整数比”的概念。

  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6∶5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②你还能举一些最简单的整数比的例子吗?如果我们能把比都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就容易计算了!

  ③出示问题尝试并讨论:

  12:8 0.7:0.8 2/5:1/4

  1.能不能把整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2.能不能把分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3.能不能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④交流

  1.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先化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或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2.怎样把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转化成除法,再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

  3.如何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⑤介绍比的基本性质

  3.练习

  1、P51页化简下面各比。(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练习:做书上练一练的第1、2题。

  五、教师反思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来说比较顺利,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的指导,还要相信学生能根据以前的知识找到适合的化简方法,充分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能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重点:

  1、 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2、 寻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难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

  学生学情:通过1~8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1/3以上的学生也已能较熟练的背出9的乘法口诀。因此课的教学重点不在放在对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上,而重点放在对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的寻找上,以便解决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受,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用具:卡片,作业纸,磁石

  教学过程:

  一、 对口令导入

  1、 师生对口令 6~8的口诀

  2、 今天我们一起用以前编口令的方法去创编9的乘法口诀,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9的乘法口诀应该有几句?(板:9的乘法口诀)

  3、 拿出白纸,请你自己来编一编9的乘法口诀,看谁编得最快最好。

  二、 自编口诀

  1、 巡视学生编的过程,板书:

  一九( )

  二九( )

  ……

  九九( )

  2、 验证口诀,明确口诀意义

  这些口诀中,你最喜欢哪一句,用你喜欢的图形(●▽☆□)画出口诀的意义。

  3、 自我介绍作品

  一行行看表示……

  一列列看表示…… 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随机板书:

  1)、 一九得九 1个9 9个1 1×9=9 9×1=9

  五九四十五 5个9 9个5 5×9=45 9×5=45

  九九八十一 9个9 9×9=81

  2)、 不全口诀所表示的乘法意义

  1×9=9 9×1=9

  9×2=18

  9×3=27

  9×4=36

  9×5=45

  9×6=54]

  9×7=63

  9×8=72

  9×9=81

  3)、齐读口诀

  我们用自己作图证明了这些口诀都是正确的,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4)、试背口诀,你认为哪一句最难背,对口令,抽背。谁能帮帮某人,熟记口诀。

  三、 寻找规律,熟记口诀

  1、 重要的规律有:积的十位数比其中一个不是9的因数少1。

  再背5×9时,就可以确定积是四十多。

  积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和是9

  9×1=9 比10少1

  9×2=18 比20少()

  9×3=27 比30少()

  以下这些乘法口诀算式中的积又比几十少几呢?

  2、 背诵9的乘法口诀

  1) 背一背你认为难背的口诀——〉抽背,对口令

  2)手指上的9的乘法口诀:师演示,弯曲手指的左边,右边又表示什么?

  四、练习提高

  1、片口算

  i.想口诀,说得数

  ii. 直接说出得数(抽几道所意义)

  1. 出下面各数分别是9和几相乘的积

  45 72 36 54 81 18 63 27

  3、 填( )

  ( )×9=72 9×( )=27

  7×( )=63 5×( )=45

  ( )×( )=36 ( )×( )=18

  4、 思考题 □里最大能填几

  □×9〈74 □×9ㄑ37

  9×□ㄑ65 9×□ㄑ46

  小结:

  今天,小朋用你的聪明自己编出了9的乘法口诀,发现了许多规律,你觉得9的乘法口诀好玩吗?下课以后,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对口令,看谁的反应最快,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怎么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一九得九 1个9 9个1

  二九十八 2个9 9个2

  三九二十七3个9 9个3

  四九三十二4个9 9个4

  五九四十五5个9 9个5

  六九五十四6个9 9个5

  七九六十三7个9 9个79×6=54]

  八九七十二8个9 9个8

  九九八十一9个9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推理的能力.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运用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昨天老师买了一些苹果,吃了一部分,你能想到什么?

  (二)教师提问

  1.你为什么马上能想到还剩多少呢?

  2.是不是因为吃了的和剩下的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教师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三)教师谈话

  在实际生活中两种相关的量是很多的,例如总价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和

  数量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二、新授教学

  (一)成正比例的量

  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路程(千米)

  1 :90

  2 :180

  3 :270

  4 :360

  5 :450

  6 :540

  7 :630

  8 :720

  1.写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并计算比值.

  (1) 2表示什么?180呢?比值呢?

  (2) 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义?

  (3) 360比5可以吗?为什么?

  2.思考

  (1)180千米对应的'时间是多少?4小时对应的路程又是多少?

  (2)在这一组题中上边的一列数表示什么?下边一列数表示什么?所求出的比值呢?

  教师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3)速度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板书:

  (4)路程比时间得到了速度,速度也就是比值,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

  (5)在这组题中谁与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如何相关联的?举例说明变化规律.

  3.小结:有什么规律?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能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及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独立学习

  1、 笔算8+6= 28+5= 37-5= 12-6= 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手套2.00元,袜子1.60元,你知道这两样一共多少钱吗?

  二、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主题图.

  (1)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探讨小数的加法。

  (1)1个卷笔刀和1支铅笔一共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说说你的算法。

  (2)0.6元=( )角 0.8元=( )角

  ( )角+( )角=( )角=( )元( )角

  (3)0.6+0.8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怎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4)比较算法:一道是小数加法题;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 ),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 ),也就是把()对齐再相加。

  (5)试笔算0.6+0.8 先将相同数位对齐,再计算。

  元 角 分

  0 . 6

  + 0 . 8

  (6)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3、探讨小数的减法:

  (1)带橡皮的铅笔比普通铅笔贵多少元?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2)讨论、交流算法: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试算一下。

  (3)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元 角 分

  1 . 2

  - 0 . 6

  (4)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①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 )个0.1,减去( )个0.1。

  ②从人民币来看,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 )角减去( )角。

  4.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 ),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三、测评、拓展

  (1)练习:3.6-0.5 2.1-1.2 2.8+2.1 6.4+0.9

  (2)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计算练习二十二第1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