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15 08:32:36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集锦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集锦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写出杨梅特点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同学们见过和吃过杨梅吗?知道产地吗?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

  3、板书课题。

  二、指导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要读准字音。

  2、通过指名读,检查读音的正误。

  三、自由读,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为什么要这样分?

  四、讲读第一段。

  1、集体读第一段。

  2、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讨论: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段主要讲了什么?(结合理解“贪婪”“吮吸”“甘露”“伸展”“狭长”等词语的意思。)

  2、“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本来都是写人的行为动作和感情的,这里用来描写杨梅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指导朗读。

  六、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2、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端午节”指什么时间,是什么节日?

  3、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是什么样的?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

  4、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

  5、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

  七、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声读课文,要读出喜爱杨梅的感情。

  二、同学们读了课文,能和作者一样感受到故乡杨梅的可爱吗?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三、小结:

  我们写作文也应该像课文的'作者一样,先考虑好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并想好记叙的顺序,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识记本课的生字。

  1、由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2、指导书写。

  3、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五、完成“练笔”。

  1、指名读内容,明确要求。

  2、同桌互相说一说。

  (1)准备写哪种水果;

  (2)这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3)为什么喜欢它。

  3、指名3—5名同学说一说。

  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六、教师巡视,解答学生作文中的问题。

  七、请同学读读自己写的片断,师生适当评议。

  板书设计:

  枝:常绿

  杨梅树

  叶:狭长

  15我爱故乡的杨梅

  形状:

  圆

  小刺

  杨梅果

  颜色:

  淡红

  深红

  几乎成黑

  味道:又酸又甜

  甜津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1、能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结合课文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里描写“肃、吭、忐、忑、芜”。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提问。

  3、通过学习,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有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

  1 、识记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的意思。学习书写汉字“肃、吭、忐、忑、恙、芜”。

  2、 尝试提问,有探究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图(喇叭花 鸡冠花 ) 图上分别是什么花?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出示图:打碗碗花

  2.根据课题质疑。

  这种花究竟生活在哪里?究竟是怎样的花?这么新奇有趣的花,却有一个那么怪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习第1节。

  (1)打碗碗花生活在什么地方?出示填空题

  (2)学习生字“荒、芜、茬” 给“荒芜”找近义词。 看图片理解“一茬接一茬”

  (3)引读第一节。

  2、学习第二节。

  (1)究竟是怎样的打碗碗花呢,课文的第二小节写了这个内容。

  (出示第二小节)齐读。( )的打碗碗花 你喜欢吗?

  (2)读出喜欢的感情来,选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

  打碗碗花真漂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那美丽的模样。 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多么新奇、有趣的花呀!

  (3)引读第二节。

  三、细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读2-6节 填空:外婆告诉我,( ),我当时( )。后来,我经过尝试,终于知道( )。引出疑问“打碗-不打碗”

  2、外婆当时是怎么说的?画出外婆说的话。 学习生字:“摘、肃” “摘”与“商”区别。书写指导:“肃”指导朗读。 “我”相信吗? “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

  3、指导填空。

  (外婆说:“________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有点相信是因为________;但感到疑惑的是因为____ ____。)

  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心里很矛盾:这话似乎应该相信但我转念又一想。

  过渡:摘了“打碗碗花”真的会让人打破饭碗?

  4、学习5-6节。 指名读5-6节。出示6小节,细读质疑。为什么“忐忑不安”“一声不吭”? 观察“忐忑”的字形特点,理解意思。给“吭”找姐妹字:抗、航、杭、坑 。 读出语气。

  引读, 理解“安然无恙”的意思

  5、小结:看来,什么事都要通过自己的眼睛,或自己尝试,才能找到答案。

  6、你喜欢小男孩吗?我想对男孩说:“”

  师引:小男孩的疑问还是没有完全解决,引读最后一节,你有办法解决吗?

  7、学习第7节。

  教师出示资料:打碗碗花又叫小旋花、打碗花。草本植物,叶片三角状卵形、戟(jǐ)形或箭形。茎很柔软,靠平卧在地或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花粉红色,像喇叭的形状。花期6—7月。生长在荒地及田边、路旁。地下的根状茎含有很多淀(diàn)粉,提取出来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业生产,花和根状茎可入药,也可做杀虫剂。

  四、复习巩固,适度拓展。

  1.复习新词:荒芜、除非、将信将疑、严肃、郑重其事、鼓动、一声不吭、忐忑不安、安然无恙、始终。用“忐忑不安”说一句话。

  2.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觉得有疑问的,不妨自己探究一下。

  3.课后找一种有趣的植物的资料,了解它的特点。

  五、 指导描摹。

  1、 出示“肃、吭、忐、忑、芜”,读一读。

  2 观察老师在田字格内书写“肃。(媒体演示)

  3 书写“吭、忐、忑、芜”。

  板书:

  打碗碗花

  打碗 不打碗

  听说 尝试

  将信将疑

  积极思考 勇于实践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设计:

  诗歌导入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板书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背诵这首诗。

  简介作者

  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

  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只的是什么?(特指在生活中应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性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思考探究

  学生再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的怀念”?(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学生朗读背诵诗歌,试着当堂背诵这首诗。

  体验反思

  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生活,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2、根据“体验与反思”的要求写300字左右的短文。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组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包括《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去年春天,我们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本单元教材也是围绕春天来编排的。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的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比如,《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在为语文园地以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语句。

  教学本组教材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教材整合的整体功效。在教学相应课文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单元的几篇诗文都很美,要引导学生多读,读有层次,读有感情。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同时重视积累和实践。

  教学本单元时,要突破传统的课堂的概念,实现学科间的融合,课内外的结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春天的大课堂,唱一唱春天的歌,画一画春天的美景,诵一诵春天的诗文在广阔的天地中去寻找春的脚印,去探索,去想象,去发现。和春天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非常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和学生一起欣赏阅读。本册书后面有六篇选读课文,其中第一篇《春的消息》可以在教学本单元时引导学生阅读。

  春天的主题安排在第一单元。但从我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学时是2月初,春天的`迹象尚不明显。如果有需要,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调整一下教学顺序,把春天这一主题的课文往后移。

  1、找春天

  教学目标:

  1、 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 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二、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 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 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四、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五、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六、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语文教案 篇5

  4、草莓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由一事物引发丰富联想的写法。

  2.从文中得出启示。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作者丰富的联想。

  2.难点:通过联想感悟作者所要抒写的情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二、导入 作者及背景介绍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四、分析课文

  (一)讨论文章结构

  (二)质疑

  1.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

  香甜的草莓把作者的思绪引回草莓最盛的六月时光,再从六月联想到眼前秋意渐浓的九月,由季节的变化联想到曾经拥有过的青年时光以及似水流年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思想和感情。

  2.通过联想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失的感概,及对人生秋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情怀。

  3.试比较第1、3两段对九月景物描写的不同?

  第一段重在表现夏意正浓: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到处欢歌笑语。

  第三段却重在表现秋的气息:树是绿的,但只需吹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

  4.从文章的思路看写作目的是什么?

  5.细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与感受,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五、语言品析

  选择自己喜爱的语段,反复阅读,体会情感。

  例:地晨新翻的玫瑰红的土块,有如一堆堆绿色的珠子,又如野草一般妖艳。

  这两个比喻很有创意。把新翻的土块,比作一堆堆垢子和野果,看了之后令人产生喜爱之情,也表现了这里一片充满生机制土地,更妙的是“妖艳”这个词经人以无限的遐想。

  六、小结

  作者由一颗晚熟的草莓触动了情思,引发了丰富的联想,他告诉我们季节的更替、生命的演变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要很好地把握现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语文教案 篇6

  《望岳》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七)背诵古诗。(齐背)

  (八)练习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体味文章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描写。

  抓住语段要点,明白画竹的美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1分钟)

  用歌曲《丢手绢》引入"游戏"的话题,进而引出丰子恺的《竹影》。

  二、整体感知(5分钟)

  教师出示抢答题:⑴速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参照"看竹影"这样的词语结构,写出其余三处情节。

  学生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教师归纳:看竹影——描竹影——论竹影——悟竹影。(亦可对应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品读描写(15分钟)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分配任务:1、3、5组女生——旁白;1、3、5组男生——华明;2,4,6组女生——"我";2,4,6组男生——弟弟;爸爸——老师。

  教师出示问题: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并谈谈你的理解?(提示:描写既包括景物描写也包括人物描写)

  小组选择讨论的内容。教师进行干预,形成两组讨论景物描写,四组讨论人物描写(四组又分华明组、"我"组、弟弟组、爸爸组)

  小组进行讨论3分钟。小组进行黑板展示2分钟。

  教师在适当的地方进行点拨、归纳,提示学生注意:景物描写的艺术化、人物描写的动作、语言的童趣。

  四、略读文段(10分钟)

  教师导学:老师刚才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生动的描写都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面还有四个自然段几乎没有涉及。尤其是5、6两个自然段都是爸爸的话语,介绍了画竹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

  全班齐读第5、6段。

  教师出示问题:⑴第5自然段说的`是画竹之难,画竹难在何处?请在文段中找出核心句子。⑵第6自然段开头提出了问题: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请就文章内容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五、当堂抽测(9分钟)

  1.教师口述抽测题目。附题目: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用带"竹影"一词的三字词写出四处情节。⑶五个生字词。

  2.学生完成题目,交换批改。

  反思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要有层次和梯度,还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展现更多的语文味。例如朗读的教学,我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缺乏语文味的。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要能用普通话进行流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我就对学生进行了朗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在领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后,能在朗读中准确反映出来。在提供给学生的学案中,不仅大环节上从易到难,而且每一个大环节的细环节也是从易到难,而且很多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如果填空的内容较多,我就将其分成几个细点,写出其中的一些,空出一些,让学生在有所提示的情况下能较好的完成。

语文教案 篇8

  日 月 明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木、林、土、力、心”5个字。

  2.让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趣味认字

  (一)出示“一轮红日”图及汉字“日”。

  谁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这个字谁认识?

  (二)出示“一弯月牙”图及汉字“月”。

  看图,读字。

  (三) “日”和“月”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板书“明”

  1.谁认识这个字?谁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2.“日”和“月”都是非常明亮的,因此“明”就是指很亮的意思。

  二、举一反三,自学生字

  (一)像这样有趣的字还有很多,出示树木的图片,双木林,三木森。

  (二)学生自学其他生字,同桌可以讨论。

  (三)找一名学生做小老师,汇报学习情况。

  三、诵读儿歌,巩固认字

  (一)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师生用对口令的形式读。

  老师:日月

  学生:明

  ……

  (三)同桌对读。

  (四)背诵。

  四、扩词造句,拓展认识。

  (一)投影出示:“读读想一想课后的词。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仿照课文,将这四组字编成一段小韵文。

  (三)四人小组组合,试着把以前的这些有趣的'汉字编成儿歌。

  (四)用本课生字扩词。”明、尘、森、众“。

  五、指导书写

  (一)自由描红,了解字的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指名说写好这三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三)练写。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下册教案02-17

语文优秀教案03-07

《语文园地二》语文教案12-17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26

湘教版语文教案09-01

小学语文教案06-24

语文园地二教案09-12

《语文园地八》教案09-18

人教版语文园地教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