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4-10-27 06:21:1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社会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大班社会教案锦集七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树与人类、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

  2.懂得感恩,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在老树长大的过程中有谁帮助过它,它们是怎么样帮助老树的`?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第一部分。

  师:老树长大的过程中,有哪些朋友帮助过它呀?

  2.听故事第二部分。

  师:原来这么多的朋友都帮助过老树,所以老树说了“谢谢”,听了老树的感谢,它的朋友们会怎么回答呢?

  3.听故事第三部分。

  :原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还能带来快乐。

  三、联系生活,懂得感恩。

  1.师:我们小朋友就像一棵小树苗,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也得到过许多的帮助,你得到了些什么帮助?谁愿意来说一说。

  2.幼儿讨论并讲述。

  四、活动延伸。

  制作爱心卡,请幼儿记录如何回报爱自己的人。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西方及日本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专家主张“儿童应从三岁开始经济知识的教育,主要教理财知识,这种教育将有益于他们的终身”。今天看来,他们的主张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也颇有借鉴的意义。特别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孩子又是家中的宝,为孩子花钱,即使清苦的家庭也坚持“穷不能穷孩子”的信条,而富足的家庭,大都对孩子是有求必应,高价消费也为数不少。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孩子珍惜钱财、合理使用钱财的意识薄弱。因此,我们乌南青年小组,决定尝试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经济意识启蒙教育,以萌芽幼儿初步的“理财”意识。

  经济教育内容十分宽泛,遵照二期课改所强调的“教育要与幼儿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体悟,大班《学习》教材“逛超市”主题中,有一则“自主购物”的活动内容,其背景资料里又给我们提供了关于“钱币”的资料,这二则内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一共设计了二个教育活动,其一为“解读人民币”——主要从解读人民币上的.中国元素入手(略),其次就是本次教育活动内容“制订合理用钱计划”,论点以要定位在“合理”上,是因为我们反复讨论后,认为由于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一,“节约”的概念对孩子来说很难诠释明白,而所谓“合理”即诠释或“必须要花的钱,一定要花,可以花和不花的钱,则根据家里的条件许可与否而定,但不必要花的钱,就可以不花”。这样孩子不仅容易懂,而且一旦理解后,可以逐步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活动形式是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小组合作模拟制订一份花钱的计划,通过在合作的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体现合作的快乐,但我们更看重的是蕴藏在活动背后的教育内涵和价值。

  教学目标

  1.在一定数额的钱款内,尝试制订合理的使用计划,并能清楚地陈述理由,萌生合理用钱的意识。

  2.继续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商讨制订计划。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

  制订合理用钱的计划难点——小组合作

  活动准备

  1.为每组幼儿准备记录用的纸、笔、橡皮

  2.生活小区内示意图,设有超市(附各种食品、饮料、水果、冷饮等标价图)、长廊、儿童乐园(附游乐设施标价图,但有的是免费的)、小型图书馆(免费)。

  教学过程与指导

  (一)从讨论老师的钱包导入课题

  1.(出示钱包)提问: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钱有什么用?是不是想买什么就可以随意买什么?

  2.讨论:怎样才算合理用钱呢?(重点则须幼儿讨论必须用的,可以不用的就尽量不用,以及可用可不用的就该考虑钱够不够的用)

  (二)创设问题情景

  1、星期日早上,明明妈接到公司的电话要上午去加班,于是她给明明10块钱,让他自己安排上午的活动以及午餐,我们能不能帮明明设计一份合理使用这10元钱的计划,供他参考呢。

  2.解读小区示意图及计划书(重点关注幼儿是否看懂示意图及计划书内的项目)

  (三)小组合作制订计划(建议幼儿自主结伴,4-5人为一组)(重点关注幼儿的分工以及能否共同商讨计划;当意见不一致时是如何解决的方法。)

  (四)各组展示自己的计划。允许他组提出质疑,各自都能清楚陈述自己的理由(重点关注:1.他组应根据展示小组的用钱的总数以及研究其计划是否合理2.当他组提出质疑时,该展示小组应陈述自己的理由,并由大家对他们的合理性予以肯定或否定。)

  (五)归纳提示对用钱的合理性给以赞赏,并对小组合作的经验给以肯定。

  教学反思

  (一)从活动现场孩子们的情绪热烈、状态良好、参与积极几个方面来看,这个教育内容的选择是恰当的,因为要基于孩子的经验,因此他们能十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看法,而且内容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制订用钱计划对他们来讲是全部的要求,此外,面队众多的物品及玩乐场所,他们需要全面观察思考,做出选择。同时,钱款又是必须限制在10元钱以内。这是一次整合现有才智的考验,此外,在小组合作中又必须要统一意见,这对正在学习合作进程中的孩子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完成以后,他们明显的又前进了一步。

  (二)教育活动设计的意图是希望孩子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这是符合“教育者是活动的引领者,受教育者则是活动的体验者”的原则。我们相信,这是二期课改新理念指引下的重要教育原则。本活动的情景设计,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动机,他们不仅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兴趣,还体悟到与人合作的快乐,而且在自主体验之后,把所获的认知经验内化为自身的关键经验。

  (三)活动的每一段落都是精彩的,因此,哪一段也舍不得删去,以致整个活动时间过长,虽然孩子始终十分投入,但毕竟这是遗憾的地方。说明教师在设计时预计不足,特别是当最后,小组没有用足10元钱,这是意料之外的。于是对多余的“钱款怎么办”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当然是可以把它列入延伸部分。问题是此题、此情、此景是容不得“适可”而止的,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幼儿的情绪一旦冷却以后,可能很难再次重振。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唤起幼儿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2、能识辨可回收物品、不可回收物品。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2、废旧物品(易拉罐、废纸盒、塑料瓶等)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提问:大家都知道如果大自然被污染了,环境被破坏了,到处都是垃圾,都是是脏脏的、臭臭的,你们喜不喜欢啊?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幼儿讨论解决方法

  3、教师小结幼儿讨论的'内容

  师:小朋友们真不错,能说出这么多的解决方法,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废旧物品中,哪些是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哪些又是不可回收的呢?

  4、教师带领幼儿识辨废旧物品中,哪些是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

  5、小结

  (四)活动延伸:

  幼儿自己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小手工。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笑”的社会价值,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通过想象“谁的笑脸”,拓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对脸部特征的感受;

  3、尝试用各种表现方法和各种材料表现“笑脸”,体验用多种材料进行个性化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有使用双面胶、和橡皮泥等制作的经验;教师收集有关笑脸的漫画图片资料,制作范例。

  2、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由选择准备制作笑脸的立体物材料;师生共同收集橡皮泥、毛线材料;教师准备制作材料工具:彩色纸、彩色即时贴、棉花、纽扣、葱、卷心菜、双面胶、剪刀、操作篓等;教师设置展示台,准备笑脸贴和照相机。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客人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时是什么表情?你喜欢老师的'哪一张脸?为什么?教师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大胆交流。

  2、师生交流:一张笑脸,可以是谁的笑脸?引导幼儿说出人的笑脸、植物得笑脸、动物的笑脸等,拓展幼儿的表现空间。

  3、感受脸部特征:不同的笑脸,笑得一样吗?会怎样笑?谁来表演一下?大家注意观察这位小朋友笑的时候脸部的变化。

  4、艺术家在表现笑脸时,有时会这样表现。(出示图片资料)让幼儿领会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段的强烈的视觉效果,引导孩子运用。

  5、看,有时艺术家们也会这么表现。(出示立体范例欣赏)这张笑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猜猜这张笑脸是怎么做成的?既然卫生纸筒可以做成笑脸,那么哪些东西可以做成笑脸?引导幼儿得出制作笑脸的基本步骤,明白原来大家带来的立体物都可以用来表现笑脸。

  6、幼儿运用材料将自己的立体物制作装扮成不同的笑脸娃娃。

  A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要求幼儿按自己的想法独立创作,最好做得和别人不一样。

  B 对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参与他们合作完成。

  7、待部分幼儿的作品完成后,教师用照相机照下来,让孩子将自己的作品送到展示台上,组织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肯定孩子所做的努力。

  8、今天,老师看到小朋友用灵巧的双手和智慧表现的笑脸,特别高兴。老师该怎样表现自己高兴的心情呢?当我们高兴的时候,我们要笑,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要笑,桌子也很想笑,可是它脸上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把剩下的材料装到篓子里,让他们也笑一笑吧。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帮助他人。

  2、通过各种事例,引导幼儿学习帮助别人的方法。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1、幼儿故事《小河马看牙医》

  2、视频:《我不会穿衣服》

  3、娃娃一个,自理区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引入主题

  1、教师播放PPT,引起幼儿注意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了,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名字叫:《小河马看牙医》。

  2、根据故事情节,讨论帮助同伴的行为

  师:①故事《小河马的看牙医》中,小河马牙疼不愿意去医院时,是谁陪伴他一起去的?

  ②小河马来到医院时,心里很害怕,不愿意张开嘴巴时,是谁帮助他把嘴巴张开的?

  ③最后,是谁帮助小河马把蛀虫赶走的`?

  教师小结:原来小河马牙疼不愿意去医院时,是小猫和小狗陪着他一起去的;来到医院时,他不敢给熊医生看牙时,是小猫和小狗安慰他把嘴巴张开的;最后在熊医生、小猫和小狗的帮助下,才把蛀虫赶走的。总之,在大家的帮助下,小河马的牙才好了起来。

  二、讨论现实生活中应当如何乐于助人,强化认识

  1、视频播放,进行讨论

  师:今天有一个宝宝需要我们来帮助他,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怎么了?

  (播放视频)

  教师描述:原来他午睡起来,找不到自己的鞋子了,而且他也不会自己穿衣服。那么你们会怎么做呢?(请2-3名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班小朋友真能干,大家都要一起来帮助他,帮助他找鞋子,帮助他穿衣服。

  2、自由讨论,激活经验

  师:你们有没有帮助过周围的人啊?那么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幼儿描述完后,教师进行小结)

  三、设置场景,实践操作

  师:今天有一个小朋友来我们班娃娃家里做客,可是他现在一点也不开心。因为他找不到爸爸妈妈了?你们想不想帮助他呀?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邀请3-4名幼儿回答,教师及时小结)

  师:今天我们班的宝宝真能干,大家都能够一起来帮助别人,你们开不开心啊?希望小朋友们都可以做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竞赛性的游戏,体验输、赢的感受。

  2、学习平静地对待输、赢,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准备幼儿体育竞赛所需的材料。

  准备幼儿生活活动竞赛所需的材料。

  指导要点:

  教师讲述故事“动物运动会”。

  讨论:小黄莺得了第一名后,是怎样表现的`?

  小乌鸦得了最后一名,又是怎样做的?

  平时,小朋友应该怎样对待输和赢?

  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白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

  竞赛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正确对待输和赢。

  小乌鸦得了最后一名,又是怎样做的?

  平时,小朋友应该怎样对待输和赢?

  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白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

  竞赛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正确对待输和赢。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知道端午节的传说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2.与同伴互相交流包粽子,制作香囊,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3.体验中国民间节目韵味。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端午节是阴历五月五日,包粽子。

  活动准备

  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粽子一个,长方形纸、彩色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粽子),引发幼儿兴趣。

  2.初步了解端午节。

  小朋友今天是什么日子呀?

  幼儿互相交流,让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重点引导幼儿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小结:端午节是阴历的五月五日。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传说。

  给幼儿讲《端午节的传说》,让幼儿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确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阴历的五月五日,就定那一天为端午节。

  4.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师:端午节那天,人们都有那些风俗习惯?

  幼儿互相交流,让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那天人们有很多风俗习惯,吃粽子、赛龙舟、制作香囊。

  5.体验包粽子。

  (1)让幼儿用长方形纸折成六棱形,然后用彩纸绕并进行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2)展示作品并评价。

  6.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你们包的粽子都不错,回家后把你们学会的包粽子的方法,展示给爸爸妈妈,好吗?

  活动反思:

  一、自己设计的问题太多,显得杂乱无章。

  既然决定向幼儿提问,我就设计好了许多问题:比如“端午节有那些习俗?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自杀呢?他投江后人们是怎么做的?后来为什么向江中投粽子?”设计这些问题时,我也考虑到了问题太多,但又想不出如何更好的设计。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故事内容,想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现在想想,不如把问题简单化,让孩子们看着图片自己讨论她们的看法则更能引起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

  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故事的内容有点深奥,幼儿在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有点耐不住性子,更何况老师还设计了那么多的问题。请幼儿回答的'时候,我发现幼儿举手发言的比平时上童话故事时要远远的少很多。明显,我的问题没有激起幼儿的兴趣。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对教学教学内容没有了兴趣,那么这就是老师的准备不足,也可以说是一堂失败的课程。在以后的类似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加注意。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0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1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4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27

大班社会教案07-30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10-31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04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30

大班社会教案08-23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