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3 11:51:3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必备(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必备(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3.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教学重点】

  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知道大家发觉没有,这一单元其实都是写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经历、感受和事情。我这里恰巧有一篇关于卑微事物或人的论述,大家听一下。(朗读文章。见附录。)

  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

  二、整体感知。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么,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换句话讲,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马斯罗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本文,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3、那么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

  5、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么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放了四颗大鞭炮。

  6、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么特色?

  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不对劲。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9、你看都罗嗦了些什么?

  1)、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

  2)、粗糙——经济条件差。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4)、脚板——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10、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

  当然。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11、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1、简述一下了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述一下,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2、那么这样做值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3、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2、有感情地朗读文中重点刻画武松的有关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的性格。

  4、培养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清条理,了解人物个性。

  教学难点:

  1、理解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增强文章生动、形象性的写法。

  2、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武松的性格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课前请学生听《好汉歌》,引入课题

  师:这是什么歌?(生:《好汉歌》)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生:《水浒传》)

  师:《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请问同学们书中一共刻画了多少位英雄好汉?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贝多芬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2、阅读方法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或者1、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2、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重点]:目标2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新授课

  [电教设备]:多媒体

  [教 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 程]

  一、 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但是,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形象?读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解词的掌握情况

  2、搜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

  四、出示目标

  五、达成目标

  (一)整体感悟: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2、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解释说明)

  3、文中贝多芬的那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要求学生:速读全文,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小结

  (二)重点研读

  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

  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 )

  ②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教师:适时点拨疑义,并加以提炼补充。

  小结:研讨学习的经验: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

  3.小结要点一。

  要求学生:欣赏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谈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二: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1、师导入: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出示贝多芬画像)

  2、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教师: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

  3、写作练习:

  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六、归结全文

  1.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选派代表概括小组学习成果。

  2.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深切感悟。

  七、布置作业:

  按照预习的要求,预习14课文

语文教案 篇4

  一、诵读

  ①自由诵读全诗,标注生字字音。

  ②小组分段齐读,教师辨正字音。

  ③自由吟诵全诗,画出动人诗句。

  二、内容

  ①概括诗作内容

  ②抓住声音描写

  三、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明确: 琵琶声是媒介

  彼此心声有共鸣

  点拨:

  “我” 听 琵琶声(比喻) 识 琵琶女

  帝京朝臣 长安倡女

  江州司马 (谪居卧病) 商人妇(独守空船)

  泣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你怎么理解“司马青衫湿”,诗人的眼泪是为什么而流?

  ①学生讨论

  ②个别回答

  ③点拨:官场失意、人事茫茫;远别亲人、他乡孤苦;朋友离别、相见无期等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

  五、分角色诵读全诗。

  六、布置作业:

  有人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有不同理解,认为千百年来人

  们都这句诗当作对琵琶女害羞、矜持的神态描写不符合诗人本意。理由在于:

  ①琵琶女早年学成琵琶,以卖艺为生,当众表演已成习惯。

  ②一曲终了,和诗人没有充分的交流了解而自述身世及内心隐秘,可见其性格外向。

  ③唐代社会风气开化,男女大防并不严格,琵琶女虽为有夫之妇,礼教束缚不会成为她心头顾忌。

  ④在白居易的小序中说琵琶女“曲罢悯然”,足见她内心忧郁、惆怅、凄苦,结合其身世不难看出琵琶女此时正处于失落、后悔、孤独、厌倦的情绪中。

  所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主要是她不了解诗人,不愿表演供人作乐,

  自己衷肠无法倾诉,没有知音的`郁郁寡欢的心理折射。对此种意见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短文谈谈。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意境。

  2.诵读古诗,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品词析句,提高对古诗的欣赏水平

  教学方法:以读促悟,悟中品读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延伸导入

  课前同学们背了那么多古诗,背得那么投入,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七言诗,也是杜集中一篇别具风神的佳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初读古诗,了解背景

  1.请同学们看书或看大屏幕自己出声读一读这首诗。

  2.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提出疑问。

  3.结合题目了解背景。

  (诗题写到了当时的一个历史事件,关于这一事件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所处的`境地,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课前谁搜集资料有所了解,请给大家讲一讲。)

  三、自由读诗,引发思考

  1.学生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试着读出诗人高兴、喜悦的心情来。

  2.指名朗读,评价促思。

  (听了刚才同学的朗读,大家都感到这首诗的内涵没有读出来,有什么好办法把这首诗读好呢?)

  3.学生交流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加以肯定和点拨。

  四、研读古诗,品评赏析

  1.请同学们深入诗歌中细细读一读,品一品,对哪一两句感兴趣,就重点研读一下这两句。

  2、自由研读,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后评,评促悟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诗文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自己的理解,不断提高古诗的欣赏水平。)

  五、课外研读,提高积累

  同学们学诗的兴致这样高,老师为大家再推荐杜甫写的另外一首诗歌《春望》,希望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学诗方法,好好研读一下,作为课外积累。

  六、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喜极而泣

  欣喜若狂

  忘乎所以

  归心似箭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 通过词语的读背,积累词汇。

  2. 能读懂成语故事,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 进行口语训练,能讲熟练的普通话,具有一定的购物讲价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重点、难点:

  1. 积累语言文字,能读懂成语故事,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示教学内容

  本节课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二部分内容,达到词汇积累,从故事中受教育的效果。

  二.完成读读背背部分

  1. 复习旧知识积累:说说这学期学过的四个字的成语。

  2. 出示小黑板,指名读词。

  3. 指导个别字的音、形记忆。

  4. 用各种方法理解词意。

  5. 指导个别词造句。

  6. 读读背背。

  开火车读。

  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这些词背下来。

  7. 巩固练习,检查背诵。

  情同( )( ) 不分( )( ) 推心( )( )

  ( )( )之交 问( )问( ) 亲( )无( )

  ( )老( )贫 心心( )( ) 天( )比邻

  三.完成阅读部分。

  1. 快速阅读短文,说说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这是一个成语故事,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攒:积聚,储蓄。

  妥当:适当,停当。

  焦思苦虑:着急,忧虑。

  3. 再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觉得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张三和王二都害怕别人怀疑到自己所做的事,用留言来告诉别人这地方没有埋三百两银、王二没有偷,殊不知正是这些留言泄露了天机,给自己带来烦恼。所以说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4. 联系实际,看看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他们做错的原因在哪里?

  5. 谈谈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要做不应该做的事,否则迟早有被发现的一天。另外,不要时时刻刻怀疑自身的安全,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作业

  1. 抄写读读背背中的词语。

  2. 将成语故事讲给亲人听。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

  1. 开火车背诵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2. 默写其中的八个。

  二、 学习新内容

  (一) 揭示教学内容及能力训练目标。

  这节课我们一起完成口语交际部分的训练,这次口语交际内容是购物讲价,要求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用较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购物讲价。

  (二) 读题,弄清题目中的提示。

  1.齐读题目中的.要求。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货比三家不吃亏------比货、比价。

  a.看质量,问价格,是否物有所值。

  b.找另外几家比较价格、质量。

  c.确定其中一家(也可以几家)讨价还价,比较满意的价格成交。

  (2)活动过程 分两步:

  a.按以上方法模拟购物(不购物也行,但过程要去训练。)

  b.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的购物活动。

  满意:怎么完成这一过程的。

  不满意:为什么没成交。

  很差:上当受骗。

  (三) 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开展模拟活动。

  1.小组内组合,分好角色表演,再互换角色表演,组内评议:要怎样更好地完成这一过程。

  2.选13组表演,师生评议。

  (四) 谈活动感受,得到启发教育。

  正:得到能力锻炼。

  反:以前缺乏这方面能力,受过骗。

  升华:在购物讲价过程中要文明礼貌,不乱还价,不漫骂卖主,不毁坏商品。

  三.小结

  今天,我们模拟表演了上街购物讲价的经过,懂得了应当怎样做才能买到较满意的商品,得到能力的锻炼,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四.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设计。

语文教案 篇7

  一、概述

  1、课题来源: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小第二册16《要下雨了》

  2、所需课时:3课时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

  第2课时:随文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有“鱼游水面” “燕子低飞”等,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3课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延伸。

  课前透视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2、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指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2、 学会本课的12个认读字,会写“吗”、“吧”等6个生字和组成的新词,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3、 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以课文为范例,自主阅读课外学习资料,丰富表象。

  5、 结合个人感受,自主创新写作出小故事。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对于本课生字,部分学生在课前就能够认读,其他学生也能够认读部分。但是生字的书写,大都比较生疏。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文学习,编写小故事。但在这一点上,学生之间存在较大能力差异。

  3、学生能较好地接受活泼有趣、直观形象以及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

  4、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有个性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较好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5、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促进学生的投入程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六、学习资源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图片:小白兔、小蚂蚁、小燕子、小鱼儿。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能够正确

  流利的`朗读课文。

  课前预习:1、完成预习任务:圈画生字、读读认认

  2、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认识、记忆生字。

  3、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1、出示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一)、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二)、提要求:读生字词时,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生词新句:

  1、山坡、割草——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直——弯)

  2、闷——天气很闷。

  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1)自由读,说说应该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2)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3)假想: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4)再读:“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5)要下雨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6)多音字:闷 ——闷热、闷闷不乐

  3、伸腰、大声喊、潮湿、捉虫

  (1)用动作理解“伸腰、大声喊”

  (2)反义词:潮湿——干燥

  (3)虫的书写

  (4)出示句子,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粘上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5)句子训练:书上71页读读说说

  3、消息——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谜语识字:告)

  4、消息、搬东西——注意轻声

  5、篮——字理配图讲解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6、哗哗哗——引导读出下雨时的声音,比较春雨的声音“沙沙沙”

  (四)、巩固生字:坡、割、伸、喊、消、阵、哗、潮、湿、闷、虫、搬、篮

  【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 这个童话写了小白兔和( )、()、()的对话,从对话中,小白兔知

  道天( )。()、( )和( )知道要下雨了。

  (2) 在文中找一找,“要下雨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书上用铅笔画出来,并且看

  一看是谁说的?

  (3) 课本剧表演:

  小组内1人陈述课文,1人扮演小白兔,1人扮演小燕子,1人扮演小鱼儿,两人扮演蚂蚁(也可两组合作)。

  2、指导书写: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话。

  3、指导学生用“看、读、议、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进行句式练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下雨前一些动物活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小动物头饰。

  课前预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给要写的字注上拼音,并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我能正确书写下面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上课了,我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看到什么?知道了什么?(出示雷雨图片)

  2、引题,齐读课题:要下雨了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是的,要下雨了,请同学们打开书,到68页。

  1、自学提示:指导画批——正确、名字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圈出他们的名字。

  ①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板书贴图: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儿、小蚂蚁

  ②用一句话说说:谁知道要下雨了?

  (2)、思考: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用——画出他们的名字。

  (2)、看着课文中的拼音,把1—3自然段读正确。

  (3)、用()画出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二)、学习1—3节。

  1、那么,下雨前,正在割草的小白兔有什么感受?

  3、读1—3节。(板书:读)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1)学习生字:闷、坡、割、伸

  (2)理解“割”:看图——割草、收割、切割

  (3)指名读第一段。

  (4)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5)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问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6)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接读第二句)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③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板书:议)

  (7)朗读第三段。

  4、利用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小结内容。

  要下雨了,小燕子()。(板书:燕子低飞)

  6、指导朗读。(板书:读)

  7、小结学法——读、画、议、读

  (三)、学习4—6节。

  1、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小白兔听完燕子的话,相信了吗?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

  比较句子:(1)要下雨了。

  (2)是要下雨了吗?

  指导朗读句(2)。

  2、不相信要下雨的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汇报

  ①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②句式练习:要下雨了,小鱼()。(板书:小鱼游到水面)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4、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四)、学习第七节。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理解故事的深刻哲理,学习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积累一些实词,如“诸、丧、食、啖、危坐”等。

  4.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故事寓意的探讨、理解。

  难点:联系生活,品味寓意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准备]

  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句做上记号。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一则新闻导人,注意学生的不同反应。)

  昨天,老师在《楚天都市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位浙江商人,到武昌来考察投资环境,不甚满意,于是乘出租车到汉口转转。结果,在下车时,将随身携带的装有20万元现金的皮包遗落在出租车上,而他又忘了索要发票。看来,要寻找这20万元现金,无异于大海捞针。就在这位商人准备自认倒霉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居然出现在他面前,把他遗失的物品完璧归赵,随后离去,不留名,更不提报酬……

  (教师话音未落,学生议论纷纷。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位司机拾金不昧,而有少数同学则说司机真傻,不要白不要。教师可将这种说法暂时放一放,继续话题。)

  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可以说是自古有之。今天,我们来学习几则古人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

  1.请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断句。

  2.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先由同学相互解答,若还有疑问,则由教师解答。

  (注意诸、丧、食、袂、辑、啖、危坐等词语的准确翻译。)

  3.学生口译三则寓言,教师点评。

  (注意人物语言的准确翻译,它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三、立足文本,概括故事寓意

  1.找出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语句。

  (旨在通过品味精炼生动的语言感受古人的人格魅力,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体会故事寓意。)

  《人有其宝》中的语言描写:“我以不贪为宝”

  《嗟来之食》中对饥者的外貌、神态、语言描写:“蒙袂辑屦,贸贸然来”,“扬其目而视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许仲平义不苟取》中对许仲平的动作、语言描写:“独危坐树下自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2.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寓意。

  子罕“以不贪为宝”是“不取”非分之物,视、“不贪”为宝,是追求一种为人的操守,追求道德的完善。

  饥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不取”施舍之食,至死也保持着做人的骨气和尊严。

  许仲平“义不苟取”是“不取”不义之财,高度自律,具有崇高的道德感。

  他们身上体现了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尊严,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无疑是人们行为的坐标。

  3.小组交流:

  用形象的语言复述故事、描述人物,并在故事最后加上精当的`点评。

  (考察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同时品味古文的语言魅力。点评可以评故事人物,可以评文本特色。精当的点评为后面的演讲打基础)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即兴演讲——现代社会还需要“不妄取”的精神吗?

  开头语: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我好像听到有同学议论那位司机太傻,那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即兴演讲。题目就是一“现代社会还需要‘不妄取’的精神吗?”

  希望同学们在演讲的过程中注意运用你们所收集的资料。

  结尾语:通过剐才的演讲,我想每个同学心中对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只是想为我前面讲述的故事补充一个结局:在富商拿回自己丢失的物品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在武昌投资,他说: “我很早就听说武昌是一个教育强区,今天这位师傅给我上了更深的一课。在这样一个如此诚信的区域,不进行投资建设,将会是我的损失。”

  (通过演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现,学习古人高尚的品质。同时让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学会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