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31 07:51:44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6篇(精选)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活动教案6篇(精选)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风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2、能根据已有经验,尝试用各种方法来造风。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风扇一台、扇子、不同材质的纸(如挂历、报纸等)、塑料袋等等。

  2、自制风车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探索风的形成。

  ——听风声,问幼儿这是什么声音?

  ——可是,为什么会有风呢?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风形成的原因。

  ——介绍原因。

  ——请幼儿用手在脸边扇动。你觉得有风吗?为什么? 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用手扇一扇,空气就流动起来了,这样就感觉有风了。

  3、想办法造风。

  ——出示电风扇,通过电风扇的转动带来风,启发幼儿:自己可以制造风。

  ——一起讨论:用哪些办法可以造出风?

  ——幼儿利用提供的各种物品进行实验。

  ——幼儿介绍自己是用哪些方法造风的,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并说说为什么有时风大、有时风小。

  4、活动延伸:风车转起来。

  ——出示风车,请幼儿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让风车转起来。

  ——到户外,尝试怎样才能让风车转得快。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既普遍存在而又有无穷奥秘。孩子们是渴望认识这些自然现象的。整个活动,给予幼儿 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发现肥皂的外形和用途。(肥皂的颜色、形状、气味,肥皂可以去污。)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样的肥皂。

  3、通过吹泡泡活动,增添幼儿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为每组幼儿准备形状、颜色、气味不同的洗衣皂、香皂、药皂、婴儿皂等等。吹肥皂泡瓶若干,盛水脸盆几只作洗手用。

  2、操作卡片“请你涂颜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肥皂的特征,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肥皂。

  “桌上有许多肥皂,请你们看看、摸摸、闻闻,然后告诉大家你的.以现。看完一块后可以拿另一块肥皂观察。”“请你说说肥皂是什么样的?”(这是肥皂,要求幼儿说出名称。肥皂有圆、长方、椭圆等各种形状;有香味、药味、肥皂味、……有红、绿、黄、白等颜色。)

  2、引导幼儿发现肥皂的用途。

  “现在你们用肥皂洗手。”(启发幼儿洗手前后看看自己的手和盆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幼儿洗完手后,教师问:“你们发现有什么变化?”(手洗干净了,水脏了。肥皂能帮你把手上的脏东西洗掉。)“肥皂还有什么用处呢?”(可以洗衣服、洗澡,药皂还能消毒……)“想一想,你们还可以用肥皂干什么?”(吹泡泡)“现在我们请几位小朋友来吹泡泡,大家看谁吹得大,吹得多!”(使小朋友在欢乐中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洞洞随处可见,家里、学校、马路上、公园和自己身上都有,通过这个活动让小班的孩子们用眼睛多观察自己周围的一些东西,引起他对周围现象的兴趣,帮孩子略微的梳理一下这些洞洞,虽然大小,形状不同,但是都是有用处的。旨在引起幼儿对周围现象的兴趣,提升幼儿对洞洞的认识。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愿望,尝试用身体变出洞洞,与同伴合作并体验玩洞洞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的乐趣。

  2、初步了解各种洞洞的用途。

  3、尝试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袜子、彩纸、皮球、《甩葱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想想、说说自己发现的洞洞。

  1、引出洞洞:用实物引出洞洞。

  出示玻璃杯:这是什么?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中间能装水的部分有个洞洞。我可以把我的手,放进洞洞里,你们也来试一试。这种洞洞是可以用来装东西的。)

  2、(出示袜子)师:这是什么?袜子上有洞洞吗?(找一名幼儿上前示范)洞洞在哪里?这个洞洞是做什么用的?

  3、师:穿袜子的时候,我们的小脚丫,要从这个洞洞钻进去。小脚丫钻进洞洞,真暖和。小手也来钻洞洞,真呀真好玩。

  4、(出示彩纸)师:这是什么?它有洞洞吗?可不可以变出洞洞?(旨在让幼儿观察彩纸,引导幼儿想办法变出洞洞)

  5、教师放轻音乐:宝贝们,我们活动室北侧又准备好的彩纸,大家轻轻走过去,每人拿一张彩纸回来坐好,然后试一试,怎样能变出洞洞来。(彩纸卷起来,变成望远镜,这是一种可以从这边望到那边的洞洞;从这一边穿到那边的洞洞;用手撕几下,变出一个洞。)活动后把纸宝宝送回家(放到准备好的筐里)。

  二、说说生活中的洞洞: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洞洞,我们来找找看。

  1、先看看活动室里什么地方有洞洞?幼儿每说出一个地方,教师要追问:它有什么用处?班级里有没有洞洞?(引导幼儿联想)(预案:厕所蹲坑、洗手池、水龙头、下水道、拖把池、窗户:风婆婆和太阳公公穿过的地方、门、电视机上的插口、电插排)这些洞洞都有自己的用处,我们不能随便动它,要注意安全。

  2、除了活动室里,哪里还有洞洞呢?(街道上:下水道、老鼠洞、蚂蚁洞。)

  3、找一找我们的身上有没有洞洞?(袖口、裤腿、鞋子、耳朵、鼻孔、嘴巴、肚脐等等)分别说说有什么用处?(预案:耳朵听声音;鼻孔呼吸;嘴巴可以说话、吃东西。)当说到嘴巴时,可以让幼儿把洞洞变小,并找到一名幼儿上前面示范。

  小结:宝贝们真能干,找出了那么多的洞洞,这些洞洞有的大,有的小,我们要保护好它们,不能随便挖洞洞。

  三、游戏一:《超级变变变》

  1、你们能用我们的小手变出洞洞来吗?(拇指食指碰一碰,变出一个洞;小手胸前围一围,围成一个洞。)

  2、宝贝们真棒,球宝宝也来和我们做游戏了,你们能变出洞洞,让球宝宝钻过去吗?仔细动脑筋想一想。(宝贝们听老师的口令:“超级变变变”,自己变出各种洞洞,让小皮球来钻。“小手胸前围一围,变成一个洞;小脚站一站,站成一个洞;小手头顶围一围,围成一个洞……”)只要做出洞洞的.幼儿,教师都让小球钻过去;有的幼儿做的洞太小了,就引导他做大洞,要记住要领,让球宝宝钻过去才行。及时给幼儿鼓励的话语:“成功啦”!

  3、宝贝们太聪明了了,谁有办法做个更大的洞洞,让我可以钻过去?可以找伙伴帮忙哦。(幼儿合作连成洞洞,老师钻洞洞)

  四、游戏二:《猫捉老鼠》(这是幼儿合作变动动的一个提升)

  1、宝贝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让幼儿观察有多少个洞洞。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先找两名幼儿,一位当猫,一位当老鼠,其他幼儿手拉手,不能松手联成员全,并站在原地不动。猫是要捉老鼠的,所以,老鼠先钻洞洞,猫要紧随其后。老鼠要不停的钻洞洞,而猫呢,按照老鼠跑的路线去钻洞洞,直到捉住老鼠为止。(再重复游戏)

  3、教师放欢快的音乐,幼儿开始游戏,教师指导。

  五、小结:宝贝们还可以变出更多更大的洞洞吗,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鸟的外貌特征。

  2、利用不同素材进行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3、激发幼儿对鸟的兴趣,并喜爱大自然。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鸟的外貌特征。

  教学难点:

  能独立完成叶子鸟的制作。

  活动准备:

  1、各种鸟的图卡

  2、有关鸟叫的`CD

  3、各种树叶若干

  4、纸卡,胶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先播放鸟类的叫声,让幼儿欣赏。在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2、继续播放音乐,让幼儿欣赏各种鸟的图卡并提问。

  (1)请幼儿说说倾听地感觉,模仿鸟叫声。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小鸟的各种特征。

  (3)让幼儿假想自己是只小鸟,张开翅膀,来一段即兴的,自在的律动仿真飞翔。

  3、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叶子并引导幼儿思索,我们可以利用叶子做小鸟。

  4、向幼儿介绍叶子鸟的做法。

  (1)请幼儿将叶子拼贴在图画纸上。

  (2)再利用添画的方式在拼贴的叶子旁绘画,完成一只叶子鸟。

  (3)完成后,展示幼儿的叶子鸟,并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本学期小班科学课程分4单元。第一单元主要介绍春天的植物—花草,为了更好地引出第二单元—鸟的认识,这节课主要起衔接作用。本班幼儿年龄差异较大,所以幼儿的认知理解能力水平不同,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最后以手工课的基本要求设计本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中,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准备小鸟的图卡应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外貌特征代表的几种就可以了。

  活动延伸:

  1、可以让幼儿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素材制作小鸟

  2、让幼儿多关注小鸟,小动物;爱护它们,保护环境,更好地做到情感迁移。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电风扇的构造和主要用途。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个台扇,一把扇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从户外活动回到活动室,一边檫汗,一边说:“天气真热呀。”

  2、教师请幼儿到盥洗室洗手擦汗后回座位以后,打开电风扇。引起幼儿对于电风扇的兴趣。

  3、观察电扇:电扇有扇叶,转起来以后很快,有风。

  4、请幼儿说说自己家里的电扇是怎样的?

  5、教师把台扇拿出来,让幼儿和吊扇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6、教师请幼儿拿起桌子上的一把扇子来扇一扇,说说是什么感觉?哪个风大,哪个风小?

  7、教师总结:电风扇真有用,有了它,夏天再热也不怕了。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学习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2、仔细、耐心地进行观察,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3、通过种植观察活动,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观察豆子成长的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的时候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植豆子呀?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陈列幼儿种植的`豆子,引出观察兴趣。

  教师:小朋友,这就是你们种的豆子,它怎么样了?它现在是什么样子的?还记得以前的样子吗?

  (幼儿回答)

  2、幼儿拿出自己的记录,互相说一说观察结果。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表,相互介绍豆子的成长过程。

  教师:请你和同伴说说自己种的豆子是怎样慢慢长大的。

  3、集体交流,帮助幼儿归纳豆子的生长过程。

  请幼儿按照自己的记录介绍豆子的生长过程。

  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豆子的生长过程。

  豆子——长出两瓣小芽——长出叶子——长高——开花。

  4、引导幼儿找出豆子生长情况不一样的原因,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

  引导幼儿发现豆子叶子长得不一样。

  教师:仔细看看,你们的豆子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回答)

  5.讨论原因。

  (1)教师:为什么有的豆子长得高而且叶子又多,还开花了,而且有的豆子却长得不高,有的甚至烂了呢?

  (2)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种的,为什么他们的豆子长得不一样?

  6.激发幼儿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照料它呢?

  (幼儿回答)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豆子就像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每天都要来看它。发现它干了应该给它浇点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则会淹死。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2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8

科学活动教案10-31

科学活动教案【热】03-26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3-26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3-26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03-26

【荐】科学活动教案03-27

【精】科学活动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