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1 08:45:14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7篇(实用)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7篇(实用)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学前教育具有开放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它使我们更关注孩子学习的状态。小班的孩子怎样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呢?我作了这样的设计。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3、在给“青菜奶奶”过生日吃蛋糕时,体会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重点:

  幼儿能认真安静的倾听同伴的讲述。

  难点:

  能正确的说出蔬菜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1棵,蔬菜分别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老人。

  3、一个生日蛋糕。

  活动与指导: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小班孩子的想像力极其丰富,所以,应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这里是以青菜奶奶的生日为情景,引领孩子进入活动。

  在活动中:

  师:(出示纸制青菜)这是什么?

  孩子:青菜。

  师:这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

  孩子:青菜奶奶。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孩子:戴着老花眼镜……有一条一条线……有皱纹……

  师: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摸,闻闻,猜猜青菜奶奶请了哪些客人?

  ……

  师:把你布袋里的小客人请出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我的茄子宝宝是弯弯的……我的茄子宝宝是紫色的……我的茄子宝宝摸上去是滑滑的……我的黄瓜宝宝也是弯弯的……是绿绿的……

  师:谁的宝宝摸上去也是滑滑的……哦,有的宝宝摸上去是滑滑的,有的是粗糙的……

  孩子:我的萝卜宝宝是长长的、红色的……我的萝卜宝宝圆圆的,是白色的……

  师:萝卜有长的圆的,还有不同的颜色……除了红色、白色,还有什么颜色的萝卜?

  孩子:有绿色……我也是红的(举着胡萝卜)……

  师:这是红的(将红萝卜与胡萝卜作比较),胡萝卜的颜色和红的一样吗?这个颜色叫橘红色……

  ——在引导孩子的认知过程中,尽可能地寻找时机,丰富孩子的知识。

  师:(小结)今天,青菜奶奶请的客人有萝卜宝宝、番茄宝宝、黄瓜宝宝、茄子宝宝。(边说边出示相对应的蔬菜图片)这些宝宝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绿的……

  ——这里尽可能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孩子自己感受蔬菜的特征。这时,孩子获得的能力发展远比了解蔬菜的知识重要。

  2、“小客人”来排队。

  ——和孩子的生活相似的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在选择蔬菜的种类和数量时,我就考虑让孩子积累一些数学经验。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数,只要用心,就可以在生活的背景中,让孩子在感知数中学习算术。另外,品种多样的萝卜、番茄、茄子,以及“给蔬菜排队”的不同维度,都让孩子感受到:世界是丰富多样的`。

  在活动中:

  师:把“小客人”放在一起,排排队,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

  孩子:……大的排第一个……黄瓜宝宝排在前面……长的茄子排在前面……

  ——就谁排在第一个,孩子的视角是多元的,有时是大的排第一,有时是短的排第一……教师这时要传递的是:事物可以是多元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可能渐渐地养成孩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师:我们来数数,有几只番茄宝宝……谁会写“5”……谁知道“4”是什么样子的……

  ——这时,孩子感受到了物体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也感受了数量和数字。

  二、去青菜奶奶家

  ——小班年龄是言语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语言习惯就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所以,我设计了“青菜奶奶眼睛不好、耳朵不好”的情节,来养成好习惯。

  关于汉字的学习,我的做法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让孩子反复感知,从而认识一些汉字。

  在活动中:

  1、师:(将贴在板上的蔬菜图片用笔圈起来)这些宝宝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汉字“蔬菜”)

  2、师:我们一起去青菜奶奶家……门关着……青菜奶奶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谁?

  孩子:我们说……告诉她……

  师:青菜奶奶耳朵不好,怎么办?

  孩子:我们说得响一点。

  师:好,我们去青菜奶奶家了。

  ……

  师:青菜奶奶家到了。谁先去敲敲门?

  教师扮青菜奶奶:谁呀……你是什么样的黄瓜宝宝……好,请进请进……

  ——教师的提问,关系到孩子的思维活动的质量,好的提问可以推进孩子的活动。

  三、和青菜奶奶过生日

  1、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音乐对于我们平常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它可以为我的情绪情感推波助澜,在我幸福的时候飞扬我的幸福,在我痛苦的时候缓解我的痛苦。所以,我想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音乐是可以随时随处地为自己而用的。

  在活动中:

  在青菜奶奶家坐下……

  师:青菜奶奶请我们吃蛋糕啦。我们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孩子唱《生日歌》。

  师:老师的生日歌和你们的有些不一样……(老师将“青菜奶奶”填进生日歌里)

  孩子也和老师一起唱……

  2、分生日蛋糕。

  ——在这个活动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数的了解远远不止我们认为的那样。

  在活动中:

  师:青菜奶奶的蛋糕谁想吃……一个蛋糕给谁吃?

  孩子:(纷纷举手)我……

  ——小班孩子的心里只有自我,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的眼睛看见同伴。

  师:一个蛋糕给谁吃?

  孩子:切开分吧……

  师:(切两刀)这样够了吗……

  孩子:够了。

  师:数一数……6块……这6个人有得吃,其他的你们就没有了。

  孩子:不行,再分。

  师:数数,够了吗……(一直切到与大家的人数一致)

  ——引导孩子关注集体。

  另外,由于每切一刀都会增加两块,所以,可以让孩子积累双数的概念。教师指导语可以是“刚才有6块,切了一刀是几块?数一数”等等。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手口一致的点数完全超过我们的估计。

  3、一起吃蛋糕。

  ——要求小班孩子有谦让行为有些勉强,但是可以提醒他们关心同伴。在活动中,我用“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吗”来提醒孩子关注别人。

  活动后思考:

  这是一个比较高效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轻松,孩子喜欢。这给了我一个启发:小班孩子的活动设计和孩子的生活越贴近,越容易吸引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我们生活的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树,千姿百态,随着季节轮换树还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树叶随风飘落,还有一些树没有落叶子。孩子们有着去了解和探索的兴趣,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落叶树和常绿树》。让孩子在认识树的基础上,抽象出一些树普遍特征,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比较,从而认识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来解答自己的疑问。知道秋天,并不是所有的树都变黄落叶的,有些树一年四季常绿,秋天也不例外,这些树叫常绿树。而到秋天就枯黄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活动目标:

  1、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

  2、感受树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和好处。

  活动准备:

  各种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树叶,两张特征显著的树的图片。

  一、经验回顾、周围的树

  1.(出示汉字“树”)你在哪里看见过树?

  小结: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里都有树。

  2.这些树中,你认识哪些树?

  3.柳树冬天是什么样子?

  (1)认识落叶树

  出示两张图片,看一看这两种树有什么不一样?(出示柳树图片)你认识这棵树吗?这是什么树?瞧,这棵树怎么样了呢?(认识新词光秃秃——光秃秃就是树叶都掉光了),对了,这棵树上光秃秃的,他难道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光秃秃的?那它什么时候长叶子的呢?(幼儿说)原来,柳树春天也是这样茂盛,为什么现在会变的光秃秃的呢?(树叶掉下来了)

  小结:像柳树这样到了春天树叶都发芽,到了冬天树叶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

  让孩子多说几遍名称。

  (2)认识常绿树

  (指着香樟树)你们认识这棵树吗?这是我们江阴的'市树——香樟树,是什么?你发现香樟树上的树叶都怎么样呢?香樟树上长着许许多多的树叶,我们可以叫它茂盛,叫什么?难道香樟树一年四季都不掉叶子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原来香樟树也会掉叶子,可是它掉了叶子之后,树上还有叶子吗?(有)

  小结:想香樟树这样,一年四季都有绿绿的叶子的树,我们叫它常绿树。让孩子多说几遍名称。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不倒娃娃,发现不倒娃娃的有趣现象。

  2、体验制作不倒娃娃的乐趣。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过程:

  一、“不倒游戏”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身体不倒”的游戏。规则:摆动你的身体,但保证它不会倒在地上。能做到吗?(滑稽音乐)

  二、观察、感知认识不倒翁

  1、教师:身体不倒真好玩,看,那边也来了一群可爱的不倒娃娃,他们好想跟你们一起玩呢!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两人合作玩一个不倒娃娃,先去看一看不倒娃娃长什么样?再玩一玩它是真的不倒吗?(听到铃鼓声轻轻走回来)

  2、教师:谁来说一说你玩的不倒娃娃长什么样?(介绍)不倒娃娃真可爱,上面的脑袋小小的尖尖的,下面的身体圆圆的大大的。对了,不倒娃娃真的不倒吗?谁来玩一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两名幼儿示范)不倒娃娃真好玩,我也想来玩一玩!看!(教师示范玩两个不倒娃娃)

  3、教师:诶,我的不倒娃娃跟你的是一模一样的,他怎么一推就倒了呢,怎么回事?(让幼儿发现其中一个娃娃倒下了,给幼儿看)

  三、师幼共同探究不倒翁的内部构造教师:(同时打开两个娃娃的身体)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在身体下面放了橡皮泥就不倒了呢?请你感受一下这两个不倒娃娃的身体!(一个轻一个重)教师:原来不倒娃娃最厉害的秘密就藏在这里呀,只要在她的身体底部放些橡皮泥就可以了。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好玩的不倒娃娃?在你们的操作台上老师已经提供了一些制作不倒娃娃的材料,请小发明家们四人一组,也做个不倒娃娃吧。对了,每个不倒娃娃都长得差不多,怎样知道哪个才是你做的呢?我已经在它们的小帽子上贴了一个小标记,这样你就绝对不会搞错了。

  四、初步尝试用橡皮泥做不倒娃娃

  1、教师:(选择一个成功和两个不成功案例:橡皮泥太少、倾斜或太多)这三个娃娃是刚才我们的小发明家做出来的,我们来看看都成功了吗?哪个没成功?为什么?

  2、通过比较共同发现不倒翁制作的小问题,一一解决。引导幼儿发现成功不倒娃娃需要的橡皮泥要足够多,太少了,底部太轻,就会立不起来;另外,橡皮泥粘的不牢固也会倒,太多了也不行。

  五、再次操作,改善完善自己的不倒娃娃

  1、教师:这下子我们总算明白了制作不倒娃娃的最佳方法,亲爱的小小发明家们,失败一次没关系,让我们重新去改良一下刚才没成功的不倒娃娃,请你们好好把握,怎样才能成功,已经成功的小发明家可以聚在一起比一比,玩一玩,谁的不倒娃娃最神气。

  2、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制作的`不倒翁。

  六、不倒娃娃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1、教师:不倒娃娃真好玩,怎么推怎么摁她都不倒,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东西是利用不倒娃娃的方式制作并使用的,看!(看图片)

  2、教师:原来不倒娃娃可以用来当做锻炼身体的沙袋呀,看,我这儿也带来了一个专门给小朋友玩的不倒熊沙袋,想不想来尝试一下?(两个两个上前玩一玩)让我们抱着它去大大的操场上玩一玩!

  活动反思:

  作为科学活动,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兴趣,探究出一个结果不应成为一节科学活动的重点。不唯上、不唯书,存有一份好奇和质疑应是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带给孩子的珍贵理念,也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更新的观念。当然,活动中也存在较多的亮点。如教师能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索与兴趣,在探索发现环节弱化老师的控制,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孩子,使孩子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探索,自由大胆表达。

科学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回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为了使幼儿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边的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和用语言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三、活动准备:

  1、小泡沫板、石头、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盘放在桌子的中间。

  2、记录表、笔、水盆 。

  四、活动过程

  1、教学活动的导入

  幼儿进入课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2、猜测物体沉浮状态并记录

  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东西会沉到水底,有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

  老师:请你把猜想的写到记录表上,记录表已将托盘中的材料画好,表示下沉, 表示上浮。

  请你在相应的位置上画上勾,等会我们再来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结果到底是不是一样的。

  3、实际操作物体,并记录沉浮状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老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记在了记录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对不对呢?请小朋友对照记录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

  4、幼儿对自己的实验总结及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教师给以鼓励。

科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人消化食物的过程。

  2、认识身体主要的消化器官及基本功能

  二、重点:食物消化的过程

  三、难点:人体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

  四、活动准备

  1、《豆豆变形记》故事挂图,录音

  2、可拼拆的人体内脏模型、每人一颗五香豆

  五、活动过程

  ●尝一尝

  幼儿每人一颗五香豆,一边吃一边思考:

  五香豆吃到我们肚子去后会变成什么?

  ●说一说

  请幼儿互相大胆交流自己的`猜想

  ● 听一听

  教师出示挂图,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思考:豆豆最后变成什么?它是怎样一步步变成粪便的?

  欣赏录音故事,加深对食物消化过程的了解

  ●想一想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演示人体内脏模型。

  请幼儿边听,边看,边触摸自己消化器官所在的身体部位,加深了解。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体验发现的乐趣。

  附故事:豆豆变形记

  “小嘎啦”是一颗可爱的小豆豆,这会儿被送到了嘴巴里。

  只见两排雪白的牙齿向自己压下来,“小嘎啦”一下子被咬成了两半。牙齿还在不停地嚼呀嚼,眼看着自己越变越小,“小嘎啦”急得直向牙齿叫:“你可别再动了,我被你嚼得不成样子了。”牙齿慢吞吞地说:“把你磨细了,才好。”

  牙齿话还没说完,“小嘎啦”只觉得咕咚一下,自己走过了一条直直的管道,来到了一个黑暗的大房子里。这房子会不停地动,“小嘎啦”和它的朋友在房子里转来转去觉得挺舒服,不一会儿睡着了。

  一觉醒来,“小嘎啦”发现自己变得粘乎乎的,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这是什么豆腐?好像是个迷宫,会不停地动,四面还有许多细细的毛。”“小嘎啦”正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迷路,突然发现自己身上不少粘乎乎的东西被细细的毛“吃”进去。还好,“小嘎啦”没有全部被吃光,剩下一点“渣渣”。

  他急忙向前跑,不久看到了一个宽敞的通道,“咦,前面有点亮光,一定是个门。”真的,前面是一个门口,通向门口还有个滑梯。“小嘎啦”高兴地沿着滑梯哧溜一下滑出了门口,睁开眼睛一看:“天哪,我变成了什么呀?”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明确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 能排除颜色、排列方式等干扰,寻找与密码箱相匹配的钥匙;

  3. 能正确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主要形式

  集体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明确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活动难点

  能排除颜色、排列方式等干扰,寻找与密码箱相匹配的钥匙

  教学准备

  1.用废旧盒制作的密码箱7个,每只箱子上有2组8以内的数量;

  2.纸制钥匙若干;

  3.幼儿操作用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密码箱,了解破译密码的方法

  1.今天,森林里的小熊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它的密码箱打不开了(出示密码箱)。

  2.小朋友们看看密码箱上有什么?

  3.密码就藏在这些小圆点里。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线的左边有几个小圆点。(幼:6个。)

  师:“6个小圆点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数字6”)。右边又有几个小圆点呢?用数字几来表示?(8)

  4.密码就是由数字6和8组成的。

  5.(出示3把钥匙)知道了这个密码,看看哪把钥匙才能打开这个密码箱呢?

  二、分组为密码箱寻找钥匙,学习感知8以内物体与数量的关系

  1.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学会破译密码的方法了。这里还有6个密码箱,每个箱子有6把钥匙,这么多,小熊都被弄糊涂了。现在请小朋友们一组合作,一起帮忙找出正确的钥匙。(提醒:找到后把密码箱和正确的钥匙送上来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2.幼儿小组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3.集体检验: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你们找的钥匙对不对(依次检查每组)。

  三、个别练习,学习排除颜色等干扰,感知8以内物体与数量的关系

  1.除了小熊,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有密码箱呢(出示表格),而且密码都不一样,仔细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箱子密码颜色不一样,有箱子密码形状不一样,还有箱子密码排的不一样。)找钥匙时可要看清楚密码。

  2幼儿操作,找到正确的钥匙后,用浆糊贴在对应的小框里。

  3.集体检验

  四.延伸活动

  将不同形状、排列、颜色的作业纸投放在区角,使幼儿继续练习巩固。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能辨别声音,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能够仔细听辨声音并尝试模仿。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各种乐器(碰铃、沙球、木鱼、小鼓等)。

  2.课件(附带各种各样的声音及保护耳朵的图片)。

  3.教师资源光盘。

  活动过程

  1.通过辨别小动物的叫声,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出示小白兔图片)师:今天,小白兔过生日,它请来了许多小动物与它一起庆祝生日,听,他们来了。

  放课件:狗、羊、鸟的叫声。让幼儿听一听并猜出动物的名字,师随之操作课件一一展示图片。

  2.出示乐器,感受声音的奇妙,并能辨别不同事物发出的声音。

  (1)小动物们为小白兔带来了许多礼物,我们看看都有什么?(出示各种乐器)听小动物们说这些玩具都能发出奇妙的声音,那它们到底怎样发出的声音呢?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和小白兔一起玩玩吧!教师一一讲解乐器的玩法并敲打乐器,请小朋友学一学乐器发出的声音。

  小结:每一种东西所发出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只有当它们产生振动时,才能有了声音。

  (2)引导幼儿感受各种声音的奇妙。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听到哪些声音?请小朋友自己说一说?

  (3)现在我们玩“谁的耳朵灵”的游戏。现在我们来听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放课件: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火车开声、消防车声、钟表声、琴声。自然界中的声音:雨声、雷声、小猪叫声、鸭子声、风声等。)看谁能猜出这些声音是谁发出的?

  3.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耳朵。

  (1)刚刚那些声音,你们是怎样听到的?如果我们没有耳朵会怎样?(到处一片安静,什么声音都听不到)那耳朵用处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小结:不要随便挖耳朵,也不要把东西放进耳朵。当听到声音大时,要张大嘴巴或捂住耳朵。

  (2)引导幼儿辨别乐音和噪音。

  (放课件)提醒幼儿当听到噪音捂耳朵,好听的声音拍手。

  4.活动结束:感受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在好听的歌声中一起舞蹈。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7-24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优)07-22

(合集)科学教案07-22

(优秀)科学教案07-23

科学教案(优选)07-23

(必备)科学教案07-24

(必备)科学教案07-24

(优选)科学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