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2 08:14:5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合集5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从孩子身上的问题生发出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课题生成:

  在以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为重点的《卖玩具》的社会彭动中,幼儿会不会算账成了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的前提。女幼儿为了付给别人9元钱,好不容易从自己的口袋里数出九7元钱"(以圆片代替),结果,因为"钱"太多,对方没拿好,撒了。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幼儿的思维似乎迢留在"l"和"许多"的水平上,对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肚糊,不能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本课题。

  活动目标:

  1、了解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复习10以内的'组成。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小猪木偶一个、磁铁教具猫一只(身上标有7元)、磁铁数字卡片若干(1、2、5);学具:贴有价钱的玩具若干,游戏用的硬币和纸币若干(元)、挂袋人手一只。循环游戏的作业单若干(作业单里的不同)。

  活动过程:

  1、复习数的概念。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一五个五个数;

  (2)复习顺数、倒数游戏"打电话";

  (3)复习lO以内数的组成游戏"碰球"。

  2、学习用几个小数组合成大数的方法付钱。

  (1)情境表演"小猪买玩具",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①出示木偶小猪,创设情景,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挚热。

  教师边操纵木偶小猪边说:"我是小猪,自从上次小我卖掉旧玩具,我就经常卖掉旧玩具,去买新玩具。瞧,了,我去买新玩具啦!"②设计小猪遇到困难的情节,激起幼儿积极思考的:

  买卖对话:

  "卖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只。"(卖方配班老师)"这只狗我喜欢,我有钱,我买了。"(买方小猪)"这是1元,这是2元,这是5元,嗳,怎么没有9元起,我没有9元钱,便宜点卖吗?"(买方)"不能便宜,你的口袋里有九元钱,你动动脑筋想一想?

  老师:"小猪口袋里的钱够吗?它应该怎么付钱?"③个别操作,集体验算。(引导幼儿思考几种不同法,如两个l元、一个2元和一个5元合起来是9元等。)

  (2)出示磁铁教具猫(标有7元)、数字卡片(标有1的圆形卡片若干,代替钱),和幼儿共同讨论并演示数的分的关系。

  提问:"买价格7元的玩具猫可以怎么付钱?"(鼓励多种组合的方法。)重点:理解总数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

  (3)幼儿玩循环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的要求及玩法:"你们想去买玩具吗?要买玩具首先要学会算账。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需要你右分合里添数字,有的需要你根据玩具的价格在要付的钱上打勾,小朋友要仔细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业单左边的玩具卖多少钱,如果你要买,应该怎么付钱呢?你就在右边要付的钱上打上勾。"

  3、尝试用组合付钱的方法买玩具。

  (1)"现在老师是营业员,你们想来买玩具吗?"(请3~4个幼儿尝试买玩具。)

  (2)"你们想当营业员吗?这次,不仅买玩具的小朋友要算账,卖玩具的小朋友更要动脑筋,可不能收错了钱。"(将幼儿分成两组,轮流买卖玩具。)

  (3)交流付钱的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变废为宝人人都知道,但是自己的旧玩具变成新玩具,可能人们还没想到。本活动将环保教育、创新教育、人际交往、数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以玩具买卖会为形式,实现目标。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为了卖掉自己的玩具,热情地大声吆喝,拉拢顾客,宣传自己玩具的优点,甚至不惜降价……孩子真正体会到买到新玩具的快乐,更懂得了旧玩具的作用。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更扩大了孩子的人际交往,为孩子今后走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加减法,感知三幅图的含义,继续学习列加减法算式。

  2、理解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2的加减,初步会看三幅图。

  2、物质准备—教具:每组雪花片若干—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大老虎吃点心—教师:大老虎可喜欢吃这个点心啦,瞧他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3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2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特别是"—1"的意思。

  2、小组操作活动—看图列3 的减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三幅图的含义。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3的加减算式。

  —看图记录图形特征,看算式进行3以内的加减运算。

  —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3、活动评价—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讲述画面内容和算式,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体进行评价。重点引导幼儿巩固正确使用"还剩下"的词语。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配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配的含义。

  2、在教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平均分享玩具或者事物等,培养分享意识和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具:苹果6个,梨10个。

  学具:操作题(若干)

  教学过程

  (一)体会分配的含义。

  1、出示苹果6个,让幼儿随意分一分。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是什么?

  ——那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呢?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分的?

  ——哦,那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把苹果分一分,你 想怎么分就怎么分,谁愿意来呢?

  ——那请问你是怎样分的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分的是几和几)

  ——我们来表扬一下这位小朋友!

  3、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那我们还可以怎样分呢?

  4、小结:把物体分成两份,或多份。每一份的数量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放每一份都是一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配”。

  5、教师讲述平均分配的概念,让幼儿学会说概念。

  (二)进一步理解平均分配的含义。

  1、教师出示10个梨,演示几种分法,让幼儿说说是不是平均分配。

  2、如果是平均分配,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

  3、再让幼儿学说平均分配的概念。

  (三)幼儿操作。

  教师取8张卡片平均分配,让幼儿和教师一起来按要求分配。

  1、8个圆片分成两份,每份几个?

  2、8个圆片分成四份,每份几个?

  3、8个圆片每份1个,可以分成几份?

  (四)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作业单上的操作题。

  “现在请小朋友拿出筐子里的操作题和铅笔,每个小朋友只拿一张操作题,然后请家长辅导孩子完成操作题。”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平均分配的意义,也能对人事物进行平均分配。首先我不是凭空讲课,使幼儿理解更困难。而是以实物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能更明了的学到知识,理解平均分配。最后以操作题的方式,让幼儿对平均分配进行巩固练习。

  在本次活动中,我也发现了很多不足。由于家长在孩子旁边,孩子们就会有一定的注意力分散,所以导致了孩子们上课时的注意力不够,就直接影响到了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孩子对概念还不是很够理解,平均分配还不够着重突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进不足,努力把教学工作做到更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知道相邻数的概念,能寻找出10以内的任意一个数(1和10除外)的相邻数是几和几,理解并能说出一个数和它的两个相邻数之间分别是多一和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的特征:单数的相邻数是两个双数,双数的相邻数是两个单数。

  3. 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4.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找出10以内的任意一个数(1和10除外)的相邻数是几和几,理解并能说出一个数和它的两个相邻数之间分别是多一和少一的关系。

  活动准备

  自绘风景图一幅,上有1——10个不同数量的各种物品组成的图案;1——10的数字卡和点卡各一套;1—10的纸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复习

  1、游戏《拍手问答》复习5以内的相邻数。教师边拍手边问,幼儿边拍手边回答。如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3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回答:x老师,告诉你,3的朋友是2和4。(可请个别或集体回答)

  2.目测数群:出示自绘风景图,让幼儿说说上面有什么图案,各有多少数量?当幼儿说出某种图案有多少时,就将表示该图案数量的数卡贴在旁边。

  二、引入新知识学习

  1.师导语:我们都有好朋友,数字宝宝也有好朋友,每个数字宝宝都有两个离它最近的好朋友,数数的时候,在一个数前面的数和它后面的数都是他的好朋友,也就是数宝宝的邻居。

  2.将数卡按1——10的顺序在黑板上排好,教师指出任意一个数,让幼儿找出排在它前面的数和排在它后面的数各是几,告诉幼儿相邻数的概念。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寻找某数的相邻数,并练习说出:某数的相邻数是几和几。游戏可反复进行,多人参与。

  三、巩固练习,加深相邻数概念

  1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幼儿胸前佩戴数字卡1——10,围成圆圈。幼儿听音乐找自己的好朋友。如:5先找4,再找6,然后站成一排。

  (2)纸牌乐:每2个幼儿一组,把1——10的纸牌放在桌面上,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赢幼儿先取一张纸牌,输的幼儿找出它的相邻数。游戏类次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2讨论相邻数的小秘密: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单数的相邻数是两个双数,双数的'相邻数是两个单数。感知某个数和它的相邻数之间多一和少一的关系。

  四、小结: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激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3人一起玩玩相邻数游戏。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和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积极的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内容,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数字卡,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体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操作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相邻数。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用游戏主导课堂,用游戏的口吻营造课堂情境,用丰富多变的表情吸引幼儿注意,孩子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8、9和10;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8、9和10;

  4、会写8、9和10。

  教学重、难点:写8、9和10。

  教学准备:

  1、课件、贴纸、数字卡片8、9和10、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8、9和10 20分钟,写8、9、10 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出示课件)数喜羊羊,青蛙,鸽子。

  2、看尺子填数字。

  3、数珠子。

  4、看点点写数字。

  二、新授

  1、(出示课件)数一数操场上有多少人吊环?有多少朵花?有多少人踢球? 分别引出8、9、10。

  2、指名生上来写数字。

  3、指名根据数字画点点。

  4、指名用手指表示数字。

  5、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

  3什么3,耳朵3。4什么4,帆船4。

  5什么5,钩钩5。6什么6,大肚6。

  7什么7,拐杖7。8什么8,眼镜8。

  9什么9,汽球9。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

  6、抢答某数的前后是几?

  三、作业写8、9、10各写了5排。

  教学反思:8很多孩子写不好,有的能连写,有的不能连写。9的'孩子写得真的像个球。有部分孩子把10写反。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6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30

大班数学教案10-23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3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6

大班数学教案(精)07-27

大班数学教案【热门】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