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12 08:51:46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中班教案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中班教案6篇

中班教案 篇1

  要求: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加深热爱父母的感情。

  准备:婴儿生活图片一套,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换尿布,第三张图片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每一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的。

  1、先放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幼儿观看,老师提问:宝宝为什么哭?妈妈是怎样喂妈的?你小时候吃的是妈妈的奶还是牛奶?妈妈为什么不怕脏不怕臭给宝宝换尿布?让幼思考,议论,回答问题,然后给每张图片作小结。

  2、老师总结:你们小时候,也像这个小宝宝一样,不会说话,不舒服时只会哭。是姐姐给你喂奶,给你换上干净的尿布。妈妈又抱着你,轻轻地拍着你,让你舒舒服服地睡觉。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关怀照顾下,慢慢地长大了。

  二、请抱婴儿的妈妈来到幼儿中间,让幼儿看妈妈是如何照顾小宝宝的。

  1、引导幼儿招呼小宝宝。(小宝宝不会应答)小宝宝的`妈妈介绍说:小宝宝虽然已经长大一些了,但是还不会说话,要妈妈慢慢教他才行。

  2、让幼儿和小宝宝比比谁高谁矮,谁的手大,谁的手小;看看小宝贝嘴里有几颗牙齿,比比谁的牙齿多。

  3、看看小宝宝如何学走路。

  ① 妈妈扶着小宝宝走到幼儿面前,与幼儿一一握手。

  ②妈妈弯腰教小宝宝走路。老师与妈妈一问一答,问答中突出妈妈关心宝宝,使幼儿懂得妈妈为了小宝宝不跌交,学会走路,虽然弯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顾。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教你们学走路的。现在你们不仅会走,还会跑、会跳,你们都要谢谢爸爸妈妈。

  4、看小妈妈给小宝宝吃东西。

  ①让幼儿给小宝宝吃点心。(小宝宝不会自己吃,要妈妈喂)妈妈喂小宝宝吃鸡蛋羹,先将手帕围在小宝宝的脖子上,用汤匙舀起鸡蛋羹,在嘴边轻轻地吹一吹,喂给宝宝吃。

  ②让幼儿观察妈妈关心小宝宝的具体细节。老师插问:为什么要给小宝宝围上手帕?为什么还要吹一吹?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和小宝宝一样,不会自己吃饭,也是妈妈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

  5、妈妈给小宝宝把尿,把好后让小宝宝坐在小车里,推着小宝宝出去玩,全班幼儿向小宝宝告别。

  三、幼儿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1、老师说:爸爸妈妈把你们小时候的生活也拍下来了。现在请大家拿出来看看,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讲,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

  2、每个幼儿将小时候的照片贴在磁性板上。

  3、老师选择几张照片,请几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四、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让幼儿互找同伴(男女结对子),将两张椅子拼成小床,商量怎样照顾好小宝宝。然后到老师那里领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汤匙等玩具,玩“娃娃家”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圣诞节愉悦的气氛,积极的参与手工制作活动。

  2、能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

  3、知道圣诞节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

  1、报纸(让幼儿在课前将一面涂成红色),圣诞帽折法分解图若干张,已做好的圣诞帽一顶。

  2、收集各种废旧瓶子,盒子,卫生纸桶等,准备亮光纸,蜡光纸,白纸,绵纸,彩笔,蜡笔等。

  3、糨糊、抹布。

  三、活动过程

  (一)圣诞帽(折纸)

  1、导入

  师(戴圣诞帽)播放课件《圣诞节的'西瓜猪》前半部分激发幼儿兴趣:你们想不想一同参加圣诞会呢(幼)可是呢,要请大家制作出我和西瓜猪头上戴的圣诞帽才行哦。

  2、幼儿活动

  (1)播放课件《圣诞老人帽(折纸)》(可放慢处理)引导幼儿初步感知。

  (2)结合分布图强调折纸中的难点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重复播放课件,并将步骤图张贴于教室四周,让幼儿观察操作、(还可提供材料装饰帽檐)

  (4)幼儿戴上帽子到表演区,自由表演

  (二)装饰圣诞树

  播放课件《圣诞节的西瓜猪》后半部分:

  发生了什么事(幼)、让我们一起帮助西瓜猪装饰圣诞树吧。

  (三)知识梳理

  1、为什么要过圣诞节

  2、圣诞节会遇到谁?

  3、圣诞节我们要做什么?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中班圣诞节美术教案(第2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广告纸、旧挂历纸等物品,初步学习制作和装饰幸运棒。

  2、感受圣诞节热闹的气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知道圣诞节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

  1、圣诞帽1只、布口袋1只、自制小贺卡人手一份。

  2、请家长带幼儿去商场、大超市欣赏圣诞节的装饰,观察圣诞幸运棒的造型,并辅导幼儿学习卷幸运棒。

  3、彩色卡纸、彩带、礼品包装带、旧广告纸、旧挂历纸、蜡笔、胶水、压花、油性笔

  4、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扮演圣诞老爷爷,背一个空口袋,随着音乐进教室,引起幼儿的兴趣。

  圣诞老爷爷说:“小朋友,我给你们送礼物来了,可是我的幸运棒不见了,变不出礼物来,你们能帮帮我做根幸运棒吗?

  (二)制作幸运棒。

  1、请幼儿谈谈:“看见过什么样的幸运棒?”

  “我想设计什么样的幸运棒?”

  (1)幼儿先自由交流,老师下位指导。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幼儿再次讨论

  (4)老师帮助幼儿小结。

  2、老师出示一根幸运棒总结:幸运棒上有一个幸运物,可以是??,下面是一根棒。

  3、在圣诞歌曲中,幼儿开始自己制作幸运棒。

  (1)老师先示范如何制作棒:卷旧广告纸,要细一点,头上用胶水粘住。

  (2)幸运物的制作。老师引导幼儿尝试设计不同的幸运物造型。

  (三)结束。

  1、幼儿做好幸运棒给“圣诞老人”。“老人”从口袋里变出了许多小礼物赠送给小朋友。

  2、小朋友随着音乐自由舞蹈。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开展丰富多彩的迎圣诞活动,请小朋友创想:如何布置我们的教室,如何来设计贺卡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如何来庆祝这个节日,以及老师给小朋友讲圣诞故事,欣赏圣诞歌曲,观看圣诞故事片等。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它们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能观察发现书中藏着的动物,发现动物体色与周围坏境的相似性。

  2.理解保护色保护自己、躲避敌人的作用。

  3.感受保护色现象的奇妙。

  活动准备:

  (1)大书

  (2)表格

  (3)动物卡片、红绿褐白四色色卡、场景卡片

  (4)奥尔夫音乐《慢慢走》

  (5)蜥蜴,北极狐的生活视频。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幼儿跟随教师伴随奥尔夫音乐《慢慢走》学习各种动物走路的样子,音乐停止,坐回位置。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都模仿了哪些小动物啊?

  出示大书封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本分享阅读,看看刚才那些小动物在不在里面。

  【2】.阅读图画第2页:

  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指着树叶:这是什么?(树叶)。树叶里藏着一个小动物,你发现它了吗?它在哪里?请幼儿上来指一指。

  教师简单介绍:这是青蛙的一种,名字叫树蛙。它跟我们平时见到的青蛙不同,主要生活在树上,所以叫"树蛙"树蛙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它周围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树蛙藏在绿色的树叶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树蛙的身体为什么是绿色呢?这样对它有什么好处呢?请小朋友带着这个问题往下看。

  第3页:

  停顿片刻,给幼儿留出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提问:谁来说一说,树蛙的身体为什么是绿色的,这对它有什么好处。

  若幼儿答:不容易被毒蛇发现。可追问:如果发现了,会有什么后果?

  教师小结:树蛙的颜色与周围的.树叶颜色很像,所以毒蛇没有发现它,这就保护它不被吃掉。

  第4页:

  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指着珊瑚:这是什么?(珊瑚)。珊瑚里藏着一个小动物,你发现了吗?它在哪里?请幼儿上来指一指。

  (对珊瑚鱼的简单介绍:这种鱼生活在珊瑚里,我们叫做珊瑚鱼)珊瑚鱼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它周围的珊瑚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珊瑚鱼藏着红色的珊瑚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珊瑚鱼的身体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样对它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5页:

  画面上出现的这是什么动物?(鲨鱼)。鲨鱼发现珊瑚鱼了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红色的珊瑚鱼藏在了红色的珊瑚里,鲨鱼没有发现它,所以,红色的珊瑚保护了红色的珊瑚鱼。

  第6页:

  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指着图画:这是什么?(树枝)。树枝里藏着谁?

  (对蜥蜴的简单介绍:这种动物叫蜥蜴,和蛇长得有点像,但是它有四只脚,所以也叫"四脚蛇"。)幼儿回答完后,播放蜥蜴生活视频,使幼儿加深对蜥蜴的了解蜥蜴的身体是什么颜色?它周围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褐色的蜥蜴藏在褐色的树枝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敌人有没有发现它。

  第7页:

  画面上出现的这是什么动物?(蟒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蟒蛇发现蜥蜴了吗?为什么没有发现?褐色的蜥蜴藏在褐色的树枝里,蟒蛇没有发现它,所以说,褐色的树枝保护了褐色的蜥蜴。

  第8页:

  这是什么地方?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雪地里藏着谁?它藏在哪?请幼儿上来指一指。

  (教师简单介绍:这种动物叫做北极狐,是狐狸的一种,但它生活在北极,所以叫北极狐。夏天的时候,它的毛是青灰色的,到了冬天就全部变成了白色)幼儿回答完后,播放北极狐生活视频,使幼儿加深对北极狐的了解。

  雪地是什么颜色的?北极狐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北极狐藏在白色的雪地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它有没有被发现。

  第9页:

  教师指着棕熊:这是谁?(棕熊)。棕熊发现北极狐了吗?为什么没有发现?白色的北极狐藏在白色的雪地里,棕熊没有发现它。所以说,白色的雪地保护了白色的北极狐。

  【3】.阅读文字:

  教师出示大书,先示范朗读并请幼儿预测部分文字,再跟幼儿完整共读。

  (1)示范朗读与讨论第2-3页:教师指读文字示范朗读。

  第4-5页:你们觉得这两页作者会怎么说呢?引起幼儿思考,但不做讨论,继续示范朗读。

  第6-7页:先请幼儿预测部分文字内容,再请个别幼儿表述,最后示范朗读。

  第8-9页:先请幼儿预测部分文字内容,再请个别幼儿表述,最后示范朗读。

  (2)师幼共读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共度一遍,视情况,可再请个别幼儿(或全体幼儿)完整读一遍。

  【4】.回顾梳理教师逐页翻大书,与幼儿一起制作表格这一页藏着谁?教师贴上树蛙的图片。

  它藏在哪里了?教师贴上树叶的图片。

  它的保护色是什么?教师贴上红色色卡。

  它躲避的敌人是谁?贴上毒蛇的图片。

  接下来的表格可让幼儿上来逐一贴上。

  教师小结:这些动物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使他们不被敌人发现,所以叫保护色。

  结束语:除了书里提到的这些小动物,在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聪明的动物,也会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安全,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下次上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活动延伸:教师和小动物们一起学习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活动测评:能够发现动物藏身坏境与自身的相似,理解保护色保护自己躲避敌人的作用。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班里一位小朋友带来《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书,引起了幼儿对宝藏、强盗(海盗)题材的兴趣,于是教师找到分享阅读故事《寻宝》,利用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讲述能力。在第一次看大书讲述故事活动中,很多幼儿对图片中出现的小男孩非常感兴趣,进而设计了第二次讲述活动,通过进一步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出小男孩的故事。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寻宝》画面细节的再次观察,激发幼儿讲述故事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在观察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推理和想象,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2、物质准备:

  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孩子的心理活动。

  阅读过故事《寻宝》,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寻宝》大书一本、黑板、粉笔。比较图片中小男孩与海盗的不同表情,进而推测小男

  难点:通过观察,能够大胆创编小男孩的故事。

  活动过程:

  1、出示大书,提出问题。

  教师:昨天我带你们看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你们还记得书的名字是什么吗?

  幼儿:《寻宝》。

  教师:最后谁拿到了财宝?

  教师:为什么只有小男孩拿到了财宝?小男孩究竟是什么人?你们想不想研究一下?

  2、观察大书,寻找线索。

  教师与幼儿一起翻看大书,逐页分析,提示幼儿在复习故事情节的同时关注小男孩与海盗的表情有何不同。

  教师:进山洞后海盗们发现什么了?你们看看他们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学一学!(做睁大眼睛状,鼓励幼儿模仿。)

  教师:小男孩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学一学1

  3、教师带领幼儿从封面开始再次阅读大书,引导幼儿关注小男孩行为、表情等方面与海盗的不同。

  教师:海盗们在干什么?小男孩在干什么?

  教师:为什么小男孩和海盗不一样?你要是他(小男孩),你这个时候会想什么?

  4、自由讨论,个别发言。

  幼儿与身边伙伴讨论小男孩的故事,并请个别幼儿主动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5、请幼儿讲述小男孩的故事。

  教师:今天有很多客人老师,她们也想听听你们编的故事,老师希望你们做勇敢的孩子,主动走到客人老师面前去给客人老师讲一讲。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在《寻宝》的第一次活动中,我以藏宝图为主要线索带领幼儿对大书进行了观察和讲述,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故事中的小男孩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与孩子们约定“下一次来讲一讲小男孩的故事”。

  经过认真的分析和准备,我发现幼儿对小男孩感兴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小男孩看起来与幼儿差不多大,容易引起共鸣;二是几乎每一张画面中小男孩无论在表情还是行为上都与海盗们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我将《寻宝》第二次讲述的重点放在对比小男孩与海盗的不同之处,由此来引导和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心目中小男孩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我以大书中的四幅图为重点,带领幼儿边回忆故事情节边观察和寻找四幅图中小男孩与海盗的不同,而其他几幅对比不是很明显的图则一笔带过,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的放矢地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在提问的设计上,我循序渐进,在观察前几幅图时,先引导幼儿观察“海盗们在于什么?小男孩在干什么?”再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小男孩和海盗不一样?你要是他(小男孩),你这个时候会想什么?”在观察最后两幅图时我则直接问幼儿:“小男孩和海盗有什么不一样?”幼儿习惯了前几幅图的`思考方式后,面对这个问题已经能够较全面地思考和回答了,其思维方式得到了培养。活动的最后,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大胆、主动地走到客人老师面前讲述小男孩的故事,并且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从这方面来看第二项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较好。

  2、活动中的不足: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留给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还不足,特别是在回忆和梳理故事情节的环节,很多幼儿因为比较熟悉故事情节所以非常有表达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多留出一些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讲一讲《寻宝》的故事,尽量满足幼儿表达的需要,然后再进行下面的环节。

  主要内容:

  1、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幼儿十分感兴趣的海盗故事作为活动内容,符合巾大班幼儿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年龄特征,包含神秘内容的题材能满足孩子对英雄的崇拜心理,为幼儿们所喜欢。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和注意力,表明活动内容是适宜的。

  2、教师积极地回应能促进幼儿的表达。教师对幼儿的积极回应,可以引发幼儿的表达愿望。回应有几种方式:第一是语言鼓励和肯定,教师对幼儿的鼓励很重要,给幼儿肯定,幼儿就会有信心表达。教师的鼓励要适时,集体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教师都应以简短的方式给幼儿以鼓励。第二种方式是以动作和表情回应幼儿,如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这样的回应更加形象,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第三种回应是教师专心地倾听,教师的倾听对于幼儿来说也很重要,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能认真倾听,这种回应很好。但是有一个幼儿说了四遍教师没有听见,教师的提问如果更具开放性,就会激发更多幼儿的参与,教师应该在对幼儿的回应中加人适当要求,如“高兴”都能用什么词汇表达。给幼儿的鼓励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而且要具体,让幼儿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好,不要泛泛鼓励;要鼓励幼儿的努力,不要只鼓励幼儿的聪明。

  综合评析:

  1、教师选择了中班幼儿喜欢的话题——“海盗”的内容,准确地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参与讨论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教师创设了很多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并给幼儿提供多个表达的机会。如,鼓励幼儿给客人老师讲故事、幼儿间相互交流等方式,鼓励幼儿当众讲话,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在活动中教师以语言、动作鼓励幼儿进行表达,能够接受幼儿不成熟或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引导、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能针对一个话题进行激烈讨论,并表达自己不同观点,表达愿望得到满足。

  幼儿语言的发展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对于有个体需求的幼儿,教师应注意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与客人老师交流中,要给予幼儿个别的指导和鼓励,尤其是语言的鼓励,才能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

  2、小组研讨中对活动素材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本次活动的内容远离幼儿生活经验,但幼儿却十分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什么?故事的选择不仅要关注幼儿生活经验,还要关注孩子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中班幼儿渴望独立参与各项活动,但是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与自身需求有一定的矛盾,教师的选材可以满足幼儿心理需求。教师以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分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使参与研讨的教师得到启发。

  语言活动中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对幼儿的回应尤为重要,就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研讨可以使教师明白:积极的回应是给予幼儿鼓励、信心的有效策略,回应除了语言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这一点对所有教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附:内容梗概 《寻宝》

  在一个小岛上藏着一批财宝。一天,一艘海盗船来到了这里,船上下来了四个人,第一个是独脚的海盗船长,第二个是大块头的海盗,第三个是一个女海盗,最后跟着一个小男孩。船长拿着一个藏宝图,他们按藏宝图指引的方向先找到一棵椰子树,来到一块大石头旁,最后他们终于发现了藏有宝藏的山洞。海盗们手舞足蹈地跑进山洞,满地的财宝让他们欣喜若狂,只有小男孩远远地走进山洞似乎发现了什么。突然,从山洞里窜出一条喷火龙,赶走了海盗。最终,只有小男孩得到了财宝。

中班教案 篇5

  教学理论依据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利用保护色躲避敌人、保护自己的本领,而昆虫生活环境复杂,形体相对较小,在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有关昆虫“保护色”的这个活动主要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认知型科学活动。如何摆脱老师传授、孩子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是我设计活动时思考的重点。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儿童积极参与活动,不断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活动中我以枯叶蝶等几种昆虫为桥梁,通过看看、猜猜、找找、藏藏几个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幼儿与材料、与教师、与同伴有效互动,获得有关经验,达成活动目标。

  刘占兰教授认为,在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学习是前科学概念的学习,而不是准确科学概念的学习。因此,在活动中我没有刻意教给幼儿“保护色”的概念,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让幼儿真正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本领。另外,根据中班幼儿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思维具体形象等特点,我利用交互式白板、视频、图片等教学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给幼儿间接的、虚拟的操作体验,帮助幼儿间接经验的获得和提升。

  教学策略

  1、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增加活动的直观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活动中交互式白板的有效运用,使幼儿的学习变得直观、有趣,增加了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机会,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提升了幼儿观察、猜测、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2、“捉迷藏”的游戏情境贯穿始终,让幼儿体验寻找、躲藏的乐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创设了“小鸟找,昆虫藏”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昆虫能利用身体的形状和颜色隐藏自己的本领;运用“寻找躲藏的昆虫”和“昆虫捉迷藏”两个游戏,让幼儿在观察、操作、参与中加深对昆虫“保护色”的理解。

  3、有效的师幼互动,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富有启发性的关键提问和简洁准确的`,采用“反问”、“追问”等策略激发幼儿深入思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判断、验证一步步得出结论,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幼儿动手动脑,注意培养了幼儿专注、认真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虫利用身体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对昆虫及其“保护色”产生兴趣,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活动重点

  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虫利用身体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

  活动难点

  根据对昆虫“保护色”的认识,帮助昆虫隐藏在合适的地方。

  活动准备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图片、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调动原有经验,引发探究昆虫的兴趣。

  提问:你见过什么昆虫?在哪里见到过?

  2.寻找花园里的昆虫,初步了解“保护色”。

  找找看,花园里都有谁?

  为什么有的昆虫一下子就能找到,有的很难发现它?

  :原来昆虫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就不容易被发现。

  3.观看视频和图片,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1)观看视频,简单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几种昆虫利用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初步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枯叶蝶:这是什么?会有什么变化?——观察后教师讲解枯叶蝶的典型特征。

  尺蠖:猜猜看这里会有谁?仔细观察又有什么新发现?——观察、猜测后用图片进行验证。

  花螳螂:猜猜看,美丽的花里藏着什么小秘密?——猜测后用图片进行验证。

  :枯叶蝶藏在树叶中,尺蠖藏在树枝上,花螳螂藏在花朵里,这样藏起来真安全,小鸟根本就找不到。

  (2)出示昆虫图,请幼儿找出隐藏在各种背景中的昆虫,进一步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自然界中有些昆虫就是这么奇妙,它们能把自己巧妙地隐藏在周围的环境中,让敌人很难发现它。用这样的本领保护自己,可真了不起。

  3.幼儿操作,运用有关“保护色”的经验帮助昆虫藏起来。

  玩白板游戏:昆虫捉迷藏。请幼儿在白板上操作,根据昆虫的颜色、形状将昆虫藏在背景图中。

  4.观看视频,拓展动物保护色的经验。

  除了昆虫,自然界里有很多动物也有这样保护自己的本领,我们一起看一看。

  刚才你看到动物们是怎么隐藏自己的?它们隐藏自己的本领大不大?

  结束语:还有许多动物都有这样特殊的本领呢!回家以后可以查查资料,找找看,再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排队齐步走。

  2.通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

  二、活动准备: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

  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

  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设置一定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两人结冰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不怕冷地,勇敢的参加体育活动。

  2.听信号进行走、跑、跳的动作练习,发展幼儿灵活的反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检查幼儿的'穿戴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练习动作,并听老师数1~10,当数到10的时候教师喊:“结冰”,全体幼儿就不动了。

  2.老师说:“冰化了”幼儿散开继续自由做动作,如此重复游戏。。

  3.幼儿熟悉游戏后,教师可改变口令,如“两人结冰”“三人结冰”等,幼儿必须两人或三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接触,表示冻结在一起了。

  规则:

  老师说结冰时,幼儿必须停止各种动作,原地不动,谁动了,暂停游戏一次。

《(热门)中班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活动教案:前面,后面_中班教案06-23

中班活动教案:面部表情_中班教案06-23

(经典)中班教案07-28

[精选]中班教案07-31

【经典】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精选]07-22

(精选)中班教案07-29

中班教案(精选)07-24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07-2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热门)中班教案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中班教案6篇

中班教案 篇1

  要求: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加深热爱父母的感情。

  准备:婴儿生活图片一套,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换尿布,第三张图片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每一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的。

  1、先放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幼儿观看,老师提问:宝宝为什么哭?妈妈是怎样喂妈的?你小时候吃的是妈妈的奶还是牛奶?妈妈为什么不怕脏不怕臭给宝宝换尿布?让幼思考,议论,回答问题,然后给每张图片作小结。

  2、老师总结:你们小时候,也像这个小宝宝一样,不会说话,不舒服时只会哭。是姐姐给你喂奶,给你换上干净的尿布。妈妈又抱着你,轻轻地拍着你,让你舒舒服服地睡觉。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关怀照顾下,慢慢地长大了。

  二、请抱婴儿的妈妈来到幼儿中间,让幼儿看妈妈是如何照顾小宝宝的。

  1、引导幼儿招呼小宝宝。(小宝宝不会应答)小宝宝的`妈妈介绍说:小宝宝虽然已经长大一些了,但是还不会说话,要妈妈慢慢教他才行。

  2、让幼儿和小宝宝比比谁高谁矮,谁的手大,谁的手小;看看小宝贝嘴里有几颗牙齿,比比谁的牙齿多。

  3、看看小宝宝如何学走路。

  ① 妈妈扶着小宝宝走到幼儿面前,与幼儿一一握手。

  ②妈妈弯腰教小宝宝走路。老师与妈妈一问一答,问答中突出妈妈关心宝宝,使幼儿懂得妈妈为了小宝宝不跌交,学会走路,虽然弯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顾。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教你们学走路的。现在你们不仅会走,还会跑、会跳,你们都要谢谢爸爸妈妈。

  4、看小妈妈给小宝宝吃东西。

  ①让幼儿给小宝宝吃点心。(小宝宝不会自己吃,要妈妈喂)妈妈喂小宝宝吃鸡蛋羹,先将手帕围在小宝宝的脖子上,用汤匙舀起鸡蛋羹,在嘴边轻轻地吹一吹,喂给宝宝吃。

  ②让幼儿观察妈妈关心小宝宝的具体细节。老师插问:为什么要给小宝宝围上手帕?为什么还要吹一吹?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和小宝宝一样,不会自己吃饭,也是妈妈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

  5、妈妈给小宝宝把尿,把好后让小宝宝坐在小车里,推着小宝宝出去玩,全班幼儿向小宝宝告别。

  三、幼儿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1、老师说:爸爸妈妈把你们小时候的生活也拍下来了。现在请大家拿出来看看,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讲,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

  2、每个幼儿将小时候的照片贴在磁性板上。

  3、老师选择几张照片,请几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四、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让幼儿互找同伴(男女结对子),将两张椅子拼成小床,商量怎样照顾好小宝宝。然后到老师那里领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汤匙等玩具,玩“娃娃家”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圣诞节愉悦的气氛,积极的参与手工制作活动。

  2、能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

  3、知道圣诞节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

  1、报纸(让幼儿在课前将一面涂成红色),圣诞帽折法分解图若干张,已做好的圣诞帽一顶。

  2、收集各种废旧瓶子,盒子,卫生纸桶等,准备亮光纸,蜡光纸,白纸,绵纸,彩笔,蜡笔等。

  3、糨糊、抹布。

  三、活动过程

  (一)圣诞帽(折纸)

  1、导入

  师(戴圣诞帽)播放课件《圣诞节的'西瓜猪》前半部分激发幼儿兴趣:你们想不想一同参加圣诞会呢(幼)可是呢,要请大家制作出我和西瓜猪头上戴的圣诞帽才行哦。

  2、幼儿活动

  (1)播放课件《圣诞老人帽(折纸)》(可放慢处理)引导幼儿初步感知。

  (2)结合分布图强调折纸中的难点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重复播放课件,并将步骤图张贴于教室四周,让幼儿观察操作、(还可提供材料装饰帽檐)

  (4)幼儿戴上帽子到表演区,自由表演

  (二)装饰圣诞树

  播放课件《圣诞节的西瓜猪》后半部分:

  发生了什么事(幼)、让我们一起帮助西瓜猪装饰圣诞树吧。

  (三)知识梳理

  1、为什么要过圣诞节

  2、圣诞节会遇到谁?

  3、圣诞节我们要做什么?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中班圣诞节美术教案(第2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广告纸、旧挂历纸等物品,初步学习制作和装饰幸运棒。

  2、感受圣诞节热闹的气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知道圣诞节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

  1、圣诞帽1只、布口袋1只、自制小贺卡人手一份。

  2、请家长带幼儿去商场、大超市欣赏圣诞节的装饰,观察圣诞幸运棒的造型,并辅导幼儿学习卷幸运棒。

  3、彩色卡纸、彩带、礼品包装带、旧广告纸、旧挂历纸、蜡笔、胶水、压花、油性笔

  4、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扮演圣诞老爷爷,背一个空口袋,随着音乐进教室,引起幼儿的兴趣。

  圣诞老爷爷说:“小朋友,我给你们送礼物来了,可是我的幸运棒不见了,变不出礼物来,你们能帮帮我做根幸运棒吗?

  (二)制作幸运棒。

  1、请幼儿谈谈:“看见过什么样的幸运棒?”

  “我想设计什么样的幸运棒?”

  (1)幼儿先自由交流,老师下位指导。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幼儿再次讨论

  (4)老师帮助幼儿小结。

  2、老师出示一根幸运棒总结:幸运棒上有一个幸运物,可以是??,下面是一根棒。

  3、在圣诞歌曲中,幼儿开始自己制作幸运棒。

  (1)老师先示范如何制作棒:卷旧广告纸,要细一点,头上用胶水粘住。

  (2)幸运物的制作。老师引导幼儿尝试设计不同的幸运物造型。

  (三)结束。

  1、幼儿做好幸运棒给“圣诞老人”。“老人”从口袋里变出了许多小礼物赠送给小朋友。

  2、小朋友随着音乐自由舞蹈。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开展丰富多彩的迎圣诞活动,请小朋友创想:如何布置我们的教室,如何来设计贺卡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如何来庆祝这个节日,以及老师给小朋友讲圣诞故事,欣赏圣诞歌曲,观看圣诞故事片等。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它们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能观察发现书中藏着的动物,发现动物体色与周围坏境的相似性。

  2.理解保护色保护自己、躲避敌人的作用。

  3.感受保护色现象的奇妙。

  活动准备:

  (1)大书

  (2)表格

  (3)动物卡片、红绿褐白四色色卡、场景卡片

  (4)奥尔夫音乐《慢慢走》

  (5)蜥蜴,北极狐的生活视频。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幼儿跟随教师伴随奥尔夫音乐《慢慢走》学习各种动物走路的样子,音乐停止,坐回位置。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都模仿了哪些小动物啊?

  出示大书封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本分享阅读,看看刚才那些小动物在不在里面。

  【2】.阅读图画第2页:

  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指着树叶:这是什么?(树叶)。树叶里藏着一个小动物,你发现它了吗?它在哪里?请幼儿上来指一指。

  教师简单介绍:这是青蛙的一种,名字叫树蛙。它跟我们平时见到的青蛙不同,主要生活在树上,所以叫"树蛙"树蛙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它周围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树蛙藏在绿色的树叶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树蛙的身体为什么是绿色呢?这样对它有什么好处呢?请小朋友带着这个问题往下看。

  第3页:

  停顿片刻,给幼儿留出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提问:谁来说一说,树蛙的身体为什么是绿色的,这对它有什么好处。

  若幼儿答:不容易被毒蛇发现。可追问:如果发现了,会有什么后果?

  教师小结:树蛙的颜色与周围的.树叶颜色很像,所以毒蛇没有发现它,这就保护它不被吃掉。

  第4页:

  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指着珊瑚:这是什么?(珊瑚)。珊瑚里藏着一个小动物,你发现了吗?它在哪里?请幼儿上来指一指。

  (对珊瑚鱼的简单介绍:这种鱼生活在珊瑚里,我们叫做珊瑚鱼)珊瑚鱼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它周围的珊瑚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珊瑚鱼藏着红色的珊瑚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珊瑚鱼的身体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样对它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5页:

  画面上出现的这是什么动物?(鲨鱼)。鲨鱼发现珊瑚鱼了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红色的珊瑚鱼藏在了红色的珊瑚里,鲨鱼没有发现它,所以,红色的珊瑚保护了红色的珊瑚鱼。

  第6页:

  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指着图画:这是什么?(树枝)。树枝里藏着谁?

  (对蜥蜴的简单介绍:这种动物叫蜥蜴,和蛇长得有点像,但是它有四只脚,所以也叫"四脚蛇"。)幼儿回答完后,播放蜥蜴生活视频,使幼儿加深对蜥蜴的了解蜥蜴的身体是什么颜色?它周围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褐色的蜥蜴藏在褐色的树枝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敌人有没有发现它。

  第7页:

  画面上出现的这是什么动物?(蟒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蟒蛇发现蜥蜴了吗?为什么没有发现?褐色的蜥蜴藏在褐色的树枝里,蟒蛇没有发现它,所以说,褐色的树枝保护了褐色的蜥蜴。

  第8页:

  这是什么地方?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雪地里藏着谁?它藏在哪?请幼儿上来指一指。

  (教师简单介绍:这种动物叫做北极狐,是狐狸的一种,但它生活在北极,所以叫北极狐。夏天的时候,它的毛是青灰色的,到了冬天就全部变成了白色)幼儿回答完后,播放北极狐生活视频,使幼儿加深对北极狐的了解。

  雪地是什么颜色的?北极狐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北极狐藏在白色的雪地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它有没有被发现。

  第9页:

  教师指着棕熊:这是谁?(棕熊)。棕熊发现北极狐了吗?为什么没有发现?白色的北极狐藏在白色的雪地里,棕熊没有发现它。所以说,白色的雪地保护了白色的北极狐。

  【3】.阅读文字:

  教师出示大书,先示范朗读并请幼儿预测部分文字,再跟幼儿完整共读。

  (1)示范朗读与讨论第2-3页:教师指读文字示范朗读。

  第4-5页:你们觉得这两页作者会怎么说呢?引起幼儿思考,但不做讨论,继续示范朗读。

  第6-7页:先请幼儿预测部分文字内容,再请个别幼儿表述,最后示范朗读。

  第8-9页:先请幼儿预测部分文字内容,再请个别幼儿表述,最后示范朗读。

  (2)师幼共读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共度一遍,视情况,可再请个别幼儿(或全体幼儿)完整读一遍。

  【4】.回顾梳理教师逐页翻大书,与幼儿一起制作表格这一页藏着谁?教师贴上树蛙的图片。

  它藏在哪里了?教师贴上树叶的图片。

  它的保护色是什么?教师贴上红色色卡。

  它躲避的敌人是谁?贴上毒蛇的图片。

  接下来的表格可让幼儿上来逐一贴上。

  教师小结:这些动物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使他们不被敌人发现,所以叫保护色。

  结束语:除了书里提到的这些小动物,在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聪明的动物,也会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安全,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下次上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活动延伸:教师和小动物们一起学习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活动测评:能够发现动物藏身坏境与自身的相似,理解保护色保护自己躲避敌人的作用。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班里一位小朋友带来《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书,引起了幼儿对宝藏、强盗(海盗)题材的兴趣,于是教师找到分享阅读故事《寻宝》,利用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讲述能力。在第一次看大书讲述故事活动中,很多幼儿对图片中出现的小男孩非常感兴趣,进而设计了第二次讲述活动,通过进一步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出小男孩的故事。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寻宝》画面细节的再次观察,激发幼儿讲述故事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在观察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推理和想象,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2、物质准备:

  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孩子的心理活动。

  阅读过故事《寻宝》,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寻宝》大书一本、黑板、粉笔。比较图片中小男孩与海盗的不同表情,进而推测小男

  难点:通过观察,能够大胆创编小男孩的故事。

  活动过程:

  1、出示大书,提出问题。

  教师:昨天我带你们看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你们还记得书的名字是什么吗?

  幼儿:《寻宝》。

  教师:最后谁拿到了财宝?

  教师:为什么只有小男孩拿到了财宝?小男孩究竟是什么人?你们想不想研究一下?

  2、观察大书,寻找线索。

  教师与幼儿一起翻看大书,逐页分析,提示幼儿在复习故事情节的同时关注小男孩与海盗的表情有何不同。

  教师:进山洞后海盗们发现什么了?你们看看他们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学一学!(做睁大眼睛状,鼓励幼儿模仿。)

  教师:小男孩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学一学1

  3、教师带领幼儿从封面开始再次阅读大书,引导幼儿关注小男孩行为、表情等方面与海盗的不同。

  教师:海盗们在干什么?小男孩在干什么?

  教师:为什么小男孩和海盗不一样?你要是他(小男孩),你这个时候会想什么?

  4、自由讨论,个别发言。

  幼儿与身边伙伴讨论小男孩的故事,并请个别幼儿主动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5、请幼儿讲述小男孩的故事。

  教师:今天有很多客人老师,她们也想听听你们编的故事,老师希望你们做勇敢的孩子,主动走到客人老师面前去给客人老师讲一讲。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在《寻宝》的第一次活动中,我以藏宝图为主要线索带领幼儿对大书进行了观察和讲述,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故事中的小男孩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与孩子们约定“下一次来讲一讲小男孩的故事”。

  经过认真的分析和准备,我发现幼儿对小男孩感兴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小男孩看起来与幼儿差不多大,容易引起共鸣;二是几乎每一张画面中小男孩无论在表情还是行为上都与海盗们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我将《寻宝》第二次讲述的重点放在对比小男孩与海盗的不同之处,由此来引导和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心目中小男孩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我以大书中的四幅图为重点,带领幼儿边回忆故事情节边观察和寻找四幅图中小男孩与海盗的不同,而其他几幅对比不是很明显的图则一笔带过,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的放矢地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在提问的设计上,我循序渐进,在观察前几幅图时,先引导幼儿观察“海盗们在于什么?小男孩在干什么?”再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小男孩和海盗不一样?你要是他(小男孩),你这个时候会想什么?”在观察最后两幅图时我则直接问幼儿:“小男孩和海盗有什么不一样?”幼儿习惯了前几幅图的`思考方式后,面对这个问题已经能够较全面地思考和回答了,其思维方式得到了培养。活动的最后,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大胆、主动地走到客人老师面前讲述小男孩的故事,并且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从这方面来看第二项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较好。

  2、活动中的不足: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留给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还不足,特别是在回忆和梳理故事情节的环节,很多幼儿因为比较熟悉故事情节所以非常有表达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多留出一些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讲一讲《寻宝》的故事,尽量满足幼儿表达的需要,然后再进行下面的环节。

  主要内容:

  1、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幼儿十分感兴趣的海盗故事作为活动内容,符合巾大班幼儿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年龄特征,包含神秘内容的题材能满足孩子对英雄的崇拜心理,为幼儿们所喜欢。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和注意力,表明活动内容是适宜的。

  2、教师积极地回应能促进幼儿的表达。教师对幼儿的积极回应,可以引发幼儿的表达愿望。回应有几种方式:第一是语言鼓励和肯定,教师对幼儿的鼓励很重要,给幼儿肯定,幼儿就会有信心表达。教师的鼓励要适时,集体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教师都应以简短的方式给幼儿以鼓励。第二种方式是以动作和表情回应幼儿,如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这样的回应更加形象,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第三种回应是教师专心地倾听,教师的倾听对于幼儿来说也很重要,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能认真倾听,这种回应很好。但是有一个幼儿说了四遍教师没有听见,教师的提问如果更具开放性,就会激发更多幼儿的参与,教师应该在对幼儿的回应中加人适当要求,如“高兴”都能用什么词汇表达。给幼儿的鼓励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而且要具体,让幼儿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好,不要泛泛鼓励;要鼓励幼儿的努力,不要只鼓励幼儿的聪明。

  综合评析:

  1、教师选择了中班幼儿喜欢的话题——“海盗”的内容,准确地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参与讨论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教师创设了很多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并给幼儿提供多个表达的机会。如,鼓励幼儿给客人老师讲故事、幼儿间相互交流等方式,鼓励幼儿当众讲话,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在活动中教师以语言、动作鼓励幼儿进行表达,能够接受幼儿不成熟或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引导、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能针对一个话题进行激烈讨论,并表达自己不同观点,表达愿望得到满足。

  幼儿语言的发展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对于有个体需求的幼儿,教师应注意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与客人老师交流中,要给予幼儿个别的指导和鼓励,尤其是语言的鼓励,才能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

  2、小组研讨中对活动素材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本次活动的内容远离幼儿生活经验,但幼儿却十分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什么?故事的选择不仅要关注幼儿生活经验,还要关注孩子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中班幼儿渴望独立参与各项活动,但是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与自身需求有一定的矛盾,教师的选材可以满足幼儿心理需求。教师以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分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使参与研讨的教师得到启发。

  语言活动中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对幼儿的回应尤为重要,就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研讨可以使教师明白:积极的回应是给予幼儿鼓励、信心的有效策略,回应除了语言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这一点对所有教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附:内容梗概 《寻宝》

  在一个小岛上藏着一批财宝。一天,一艘海盗船来到了这里,船上下来了四个人,第一个是独脚的海盗船长,第二个是大块头的海盗,第三个是一个女海盗,最后跟着一个小男孩。船长拿着一个藏宝图,他们按藏宝图指引的方向先找到一棵椰子树,来到一块大石头旁,最后他们终于发现了藏有宝藏的山洞。海盗们手舞足蹈地跑进山洞,满地的财宝让他们欣喜若狂,只有小男孩远远地走进山洞似乎发现了什么。突然,从山洞里窜出一条喷火龙,赶走了海盗。最终,只有小男孩得到了财宝。

中班教案 篇5

  教学理论依据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利用保护色躲避敌人、保护自己的本领,而昆虫生活环境复杂,形体相对较小,在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有关昆虫“保护色”的这个活动主要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认知型科学活动。如何摆脱老师传授、孩子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是我设计活动时思考的重点。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儿童积极参与活动,不断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活动中我以枯叶蝶等几种昆虫为桥梁,通过看看、猜猜、找找、藏藏几个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幼儿与材料、与教师、与同伴有效互动,获得有关经验,达成活动目标。

  刘占兰教授认为,在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学习是前科学概念的学习,而不是准确科学概念的学习。因此,在活动中我没有刻意教给幼儿“保护色”的概念,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让幼儿真正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本领。另外,根据中班幼儿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思维具体形象等特点,我利用交互式白板、视频、图片等教学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给幼儿间接的、虚拟的操作体验,帮助幼儿间接经验的获得和提升。

  教学策略

  1、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增加活动的直观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活动中交互式白板的有效运用,使幼儿的学习变得直观、有趣,增加了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机会,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提升了幼儿观察、猜测、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2、“捉迷藏”的游戏情境贯穿始终,让幼儿体验寻找、躲藏的乐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创设了“小鸟找,昆虫藏”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昆虫能利用身体的形状和颜色隐藏自己的本领;运用“寻找躲藏的昆虫”和“昆虫捉迷藏”两个游戏,让幼儿在观察、操作、参与中加深对昆虫“保护色”的理解。

  3、有效的师幼互动,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富有启发性的关键提问和简洁准确的`,采用“反问”、“追问”等策略激发幼儿深入思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判断、验证一步步得出结论,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幼儿动手动脑,注意培养了幼儿专注、认真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虫利用身体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对昆虫及其“保护色”产生兴趣,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活动重点

  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昆虫利用身体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

  活动难点

  根据对昆虫“保护色”的认识,帮助昆虫隐藏在合适的地方。

  活动准备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图片、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调动原有经验,引发探究昆虫的兴趣。

  提问:你见过什么昆虫?在哪里见到过?

  2.寻找花园里的昆虫,初步了解“保护色”。

  找找看,花园里都有谁?

  为什么有的昆虫一下子就能找到,有的很难发现它?

  :原来昆虫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就不容易被发现。

  3.观看视频和图片,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1)观看视频,简单了解枯叶蝶、尺蠖、花螳螂等几种昆虫利用颜色和形状隐藏自己的本领,初步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枯叶蝶:这是什么?会有什么变化?——观察后教师讲解枯叶蝶的典型特征。

  尺蠖:猜猜看这里会有谁?仔细观察又有什么新发现?——观察、猜测后用图片进行验证。

  花螳螂:猜猜看,美丽的花里藏着什么小秘密?——猜测后用图片进行验证。

  :枯叶蝶藏在树叶中,尺蠖藏在树枝上,花螳螂藏在花朵里,这样藏起来真安全,小鸟根本就找不到。

  (2)出示昆虫图,请幼儿找出隐藏在各种背景中的昆虫,进一步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自然界中有些昆虫就是这么奇妙,它们能把自己巧妙地隐藏在周围的环境中,让敌人很难发现它。用这样的本领保护自己,可真了不起。

  3.幼儿操作,运用有关“保护色”的经验帮助昆虫藏起来。

  玩白板游戏:昆虫捉迷藏。请幼儿在白板上操作,根据昆虫的颜色、形状将昆虫藏在背景图中。

  4.观看视频,拓展动物保护色的经验。

  除了昆虫,自然界里有很多动物也有这样保护自己的本领,我们一起看一看。

  刚才你看到动物们是怎么隐藏自己的?它们隐藏自己的本领大不大?

  结束语:还有许多动物都有这样特殊的本领呢!回家以后可以查查资料,找找看,再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排队齐步走。

  2.通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

  二、活动准备: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

  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

  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设置一定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两人结冰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不怕冷地,勇敢的参加体育活动。

  2.听信号进行走、跑、跳的动作练习,发展幼儿灵活的反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检查幼儿的'穿戴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练习动作,并听老师数1~10,当数到10的时候教师喊:“结冰”,全体幼儿就不动了。

  2.老师说:“冰化了”幼儿散开继续自由做动作,如此重复游戏。。

  3.幼儿熟悉游戏后,教师可改变口令,如“两人结冰”“三人结冰”等,幼儿必须两人或三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接触,表示冻结在一起了。

  规则:

  老师说结冰时,幼儿必须停止各种动作,原地不动,谁动了,暂停游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