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6篇(推荐)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标志大擂台
设计思路:
最近电视里一直在宣传上海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活动,作为新一代的孩子从小对他们进行交通规则的教育非常的必要.我园周围的交通比较方便,同时周边又有较多的汽车销售单位,有许多可利用的资源。所以我们选择了的主题.
马路是幼儿熟悉的环境,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尤其是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深受幼儿喜爱,我班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标志很感兴趣,尤其是幼儿园附近的马路上也有几个标志,他们都热烈的讨论这是什么标志?但是对于三种不同意思的标志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是在主题背景下的一次活动,我是利用游戏形式导入,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标志的名称,再让幼儿通过PPT来懂得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最后请幼儿把三种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进一步巩固对标志的认识.
内容和要求:
1、通过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回忆,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尝试将交通标志按一定的规律分类。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各种交通标志、幼儿人手一张标志
2、PPT课件
活动流程:
游戏导入交流互动操作实践活动延伸
观察与指导要点:
一、游戏导入
1、游戏《开汽车》
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室里开汽车,教师出示红绿灯提示牌,“指挥”交通,红灯停,绿灯行。
2、教师提出问题:老师没有说活,你们为什么一会儿停车,一会儿开车?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红绿灯?红绿灯告诉我们什么?
二、交流互动
1、出示各种标志,引出课题。
2、引导幼儿交流各种标志所代表的意思。
3、引发幼儿回忆: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标志?
三、选择标志,区别认识标志。
1、教师逐一出示三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并根据内容选择相应的标志。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种标志的不同。
3、让幼儿把自己手里的标志送到相应的黑板上。
4、教师指出个别幼儿错误的地方。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看看马路上还有哪些标志?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十月中下旬是托班孩子由“适应阶段”逐步向 “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投放有趣的材料,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不仅能满足托班孩子身体动作发展的需要,欢乐的游戏氛围还能引发孩子的愉悦情绪。玩具“拉拉”是此阶段非常适宜投放的游戏材料,它具有色泽鲜艳、质地柔软又富于变化的特点,多变的玩法吸引着孩子的参与兴趣,同时也能丰富孩子的认知体验。
活动目标:
乐意模仿教师的动作,参与游戏,感受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并从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用松紧带和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丝绒布缝制玩具“拉拉”,每个孩子人手一个。
2.“拉拉树”两棵。
活动过程:
一、环节一:发现“拉拉”、找找“拉拉”
1.教师和孩子围坐在“拉拉树”边,教师示范如何将树上的“拉拉”找出来,向孩子介绍新玩具。
●重点提问:看,它是谁?这个“拉拉”是什么颜色的?
●观察要点:孩子的视线是否被“拉拉”吸引。
2.引导孩子一起找找、看看,动手拉出“拉拉”。
●重点引导:鼓励孩子动手,找到藏在树洞里的“拉拉”,并用力拉出来。
●观察要点:孩子是否愿意和同伴一起去找“拉拉”。
3.说说自己手中“拉拉”的颜色、特征等,为“拉拉”取名字,如红拉拉、绿拉拉等。
●重点提问:你的“拉拉”是什么颜色的?叫什么名字?
●观察要点:孩子是否能开口回应教师,是否有亲近“拉拉”的表情、动作或语言。
4.小结:对“拉拉”说一句话,如×ד拉拉”,我喜欢你,我要亲亲你(鼓励每个孩子开口表达)。
二、环节二:模仿教师玩“拉拉”
教师利用“拉拉”的弹性,配以情境性的语言,引导孩子模仿教师的动作玩“拉拉”,感受“拉拉”可以变长变短的`特性,体会模仿游戏的乐趣。
1.游戏:“拉拉”变变变——“拉拉拉,用力拉,拉拉变长了;变变变,拉拉变短了;变变变,拉拉变长了,拉拉亲亲孩子小脸蛋;变变变,拉拉变长了,拉拉亲亲孩子小手手”(要及时鼓励与回应和教师一起做动作的孩子:你真棒,“拉拉”喜欢你)。
●观察要点:孩子能否模仿教师玩“拉拉”的动作,能否听懂教师的情境性语言,是否会用“拉拉”来碰触身体的各个部位。
2.游戏:套“拉拉”——“变变变,拉拉变成圆拉拉”(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将松紧带的套环套在大纽扣上,变成一个圆拉拉)“套套套,套拉拉,拉拉套在手臂上,亲亲小拉拉;套套套,套拉拉,拉拉套在小脚上,亲亲小拉拉;套套套,套拉拉,拉拉套在脖子上,亲亲小拉拉”。
●观察要点:孩子套的动作是否正确,关注个别有困难的孩子,给予帮助。
三、环节三:和同伴一起玩“拉拉”
1.游戏:开火车
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拉拉”和同伴的“拉拉”套在一起,变成一个大“拉拉”,两组孩子手握大“拉拉”,玩开火车的游戏。
●观察要点:孩子和同伴共同游戏时的情绪是否愉悦,注意调控游戏节奏,由慢到快。
2.游戏:做小“饼饼”、大“饼饼”
将两根长“拉拉”分别变成两个圆“拉拉”,将孩子团团围住,变成一个小“饼饼”。将所有的“拉拉”合并成一个最大的圆“拉拉”,将所有的孩子围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饼饼”。
●观察要点:关注孩子和同伴身体接触时的情绪反应,注意控制人数,逐渐增加人数。
3.小结:“拉拉”玩得有点累了,我们把“拉拉”送回家吧,跟“拉拉”说再见。
活动建议:
第一,模仿和重复是托班孩子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但这种模仿和重复不能是单调的、乏味的,而是要在富有变化的游戏情境中,在快乐的情绪感染下,不断地在模仿和重复中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利用富有节奏感的情境性语言,营造不同的游戏情境,让孩子充分感受玩具“拉拉”的“多变”和“好玩”,吸引孩子围在教师身边,模仿教师的动作玩“拉拉”,同时初步建立小群体活动的经验。当孩子们发现“拉拉”在自己的把玩、操作中发生种种变化时,这种满足感、成就感会给他们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
第二,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先充分地和孩子一起玩,满足孩子对教师的依恋,建立“和教师一起玩真开心”的情感。然后,教师可以组织身边2~3名孩子一起玩,再逐渐扩大到5~6名孩子共同玩一个游戏,让孩子们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欢乐,对处于从适应期向发展期过渡阶段的托班孩子来说,建立与同伴交往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托班教师要有非常明确的“每一个”的意识,即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不同反应和活动情况,然后及时作出调整。
科学教案 篇3
电磁铁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
3、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两极变化;
3、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主动对电磁铁现象进行研究,体会探究的乐趣;
2、意识到电磁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乐于合作交流,善于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电磁铁的性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知道电磁铁也有两极,并且是可变的。在学生假设猜想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和水平,再由学生设计实验加以研究,汇报交流,总结出规律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导线、钉子、电池盒、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电池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电磁铁:
展示长铁钉:它能变成一个像磁铁一样能吸引铁的.工具么?你有什么样的办法?
除此以外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师:老师能让它变成一根磁铁,你们相信么?
演示制作电磁铁, 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
师:你还想用哪些磁铁具有的特征来验证它?
师:你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磁铁么?该起个什么样科学的名字呢? 板书:电磁铁
二、制作电磁铁
师:想制作一个像老师一样的电磁铁么? 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制作活动。
三、初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
1 、比一比,你们的电磁铁,谁吸引铁的本领比较强呢?
2 、估计一下,你们的电磁铁要增强磁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3 、总结并且板书学生意见 :导线圈数、 电池多少、铁钉规格等
四、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师:你能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一个实验来试试看吗?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总结整理: 1 、只能改变一个单一因素。
2 、如何改变这个因素。
3 、怎样记录。
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总结汇报;
师:你通过实验,发现你猜测的因素和电磁铁磁力大小有关么?
你们是怎样操作的?比较了哪些数据?
教师将学生的研究成果板书在黑板上。
五、了解电磁铁两极的变化: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比较,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些特点。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磁铁和电磁铁有哪些相同?
学生比较。
师:用磁针测一测你的电磁铁的两极。再和其他小组的电磁铁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解释一下你发现的现象的原因么?怎样才能使你们的两个电磁铁磁极相同么? 请比较一下两组组装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
小组活动,要求:改进组装的电磁铁,使同组两个电磁铁磁极一样。(相同的小组则改变成不同)
总结活动过程,板书学生改装的经验方法。
师: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
六、全文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种新的磁铁,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用处!
指导学生看书第 44 页,简单介绍电磁铁的各种应用。
师: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看图列式,并懂得算式中各数的实际含义。
2.能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七个小矮人头饰若干,游戏操作材料,胶水若干,flash课件。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激起幼儿兴趣。
七个小矮人外出回来,发现白雪公主不见了,非常焦急。正在这时邮递员小乌龟送来了一封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师:(读一遍信)小矮人们:白雪公主现在已经被我囚禁在了城堡里面,我马上就可以变成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了,路上已经被我施了魔法,你们快放弃营救白雪公主吧,哈哈哈……小勇士们,你们有信心救出白雪公主吗?(有!)好,那我们出发吧!
2.第一关:通往城堡的小路一复习6的分和与组成。
师:这里是通往城堡的一条小路,可是被恶毒的皇后施了魔法,竟然有很多大蜘蛛挡住了去路,我们怎么过去呢?瞧,那有个指示牌,我们一起来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读一遍指示牌内容:只有用含有正确答案的数字之箭才能将蜘蛛杀死)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蜘蛛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难题吧!个别回答。(利用在蜘蛛身上画出6的分成式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因为6可以分成1和5,所以应该用含有6的数字之箭射下那只蜘蛛。)集体回答。(引导幼儿说出6可以分成2和4,所以应该用含有2的数字之箭射下那只蜘蛛。以此方法,说出6可以分成3和3,4和2合起来是6……帮助幼儿复习6的组成)
3.第二关:城堡大门——看图列式,并能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城堡大门)
可是城门被施了魔法,必须按对密码才可以,这可怎么办?看,有个通告! (读一遍通告)(请你根据大门上显示的图片列出相应的算式,你会发现惊喜!)
我们赶紧来看看有哪些题目吧!(根据相应的图片,请幼儿列出相应算式3+3=6 6—2=4 1+5=6……)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实验中不怕失败,敢于克服困难。
(2)在操作中能与同伴协商,共同配合解决操作中的困难。
(3)能积极开动脑筋设计使鸡蛋摔不破的包装方法。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包装鸡蛋的方法。
能使自己包装的鸡蛋具有防震和固定的作用。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的材料:纸盒、塑料盒、泡沫塑料、米菠萝、棉花、报纸、硬纸板。
(2)熟鸡蛋、皮筋、透明胶带、曲别针、剪刀、毛线、粘钉、橡皮。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教师:前几天小朋友共同搜集了许多包装盒,通过观察小朋友发现了包装对东西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把东西固定住,再垫上一些比较软的材料,就不易摔碎了。
出示溜溜球包装盒,共同观察分析包装盒的作用。
2、提出问题:
今天请小朋友当运输鸡蛋的工人,包装鸡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猜想并记录:
师:你们两人一组商量一下包装鸡蛋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包装?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咱们试一试,看用哪种方法包装摔不破鸡蛋。
4、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
重点指导:
(1)容器不能太小,要有足够的空间填充软的材料。
(2)鸡蛋要放在中间,使鸡蛋的上下和四周都要有软的材料保护好。
(3)填充物要充满容器,使鸡蛋固定。
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大胆尝试。
5、交流与总结:
你的实验和猜想一样吗?为什么?
6、活动延伸:
站在更高的地方去试一试。如:站在椅子上举起来让鸡蛋掉下去能不能摔破。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难点】
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
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教学过程】
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1、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2、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3、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
4、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观察与作铺垫。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1、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2、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3、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
4、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在外形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1、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
2、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
4、学生观察并记录。
5、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6、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7、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养“用实验方法验证看法”的意识。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蚂蚁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金鱼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18
科学教案(经典)08-13
(精选)科学教案08-26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科学教案【精选】08-24
【经典】科学教案08-23
科学教案(精选)07-24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