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中班科学活动:人民币里的小发现
活动设计背景
新年刚过,幼儿身上留有一些压岁钱,他们都毫不吝啬地买这买那,似乎那钱没处可用啦。再说,农村幼儿的视角比较狭窄,他们外出旅游的机会不多,对我国一些风景名胜都不太了解,因而,我想让幼儿从人民币里发现一些秘密,激发幼儿爱护人民币及国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第五套人民币的不同面值,知道人民币的一些特征。
2、通过观察发现认识人民币里的秘密。
3、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不乱花钱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发现第五套人民币里的秘密。
活动准备
第五套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幼儿在超市里买东西付钱,引入主题。
二、以变魔术的`形式从钱包里展示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认识人民币这一名称。
三、以调换位置的游戏形式让幼儿给6张人民币排排队,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四、幼儿观察发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什么异同点,背面有哪些图案?
五、活动延伸,假如你有10元钱,你想用来干什么?回家后把你想法说给大人听,并让大人陪同上街,自己购物。
教学反思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针对这一规则,我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设计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升和发展幼儿原有对钱的认识的经验。
2、在活动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师幼互补、幼幼互动,结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逐层引入,更加认清人民币,挖掘其中的秘密。
3、整个活动下来,基本达成3个目标。但由于农村幼儿见识面不广,说不出人民币背后的图案的风景名称,堂上气氛不够轻松、愉悦。
4、假如今后再上这节课,我会把课前研究准备得更充分些,作好各方面的调查,尤其要酌情考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让幼儿猜:“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出示大熊猫玩具,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大熊猫的头、嘴、眼睛、耳朵、鼻子、身体、四肢、尾巴等。
小结:大熊猫的头是圆形,头上有嘴、鼻子、眼睛、耳朵。一张嘴,一对小眼睛周围长着黑色的毛,像带黑色的眼镜。鼻子是黑色的,在脸的中央,两只小耳朵是黑色的。身体胖乎乎的是椭圆形,全是白色。有四条粗短的腿,长圆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三、放录象,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教师放录象,提出问题:大熊猫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怎样生活?是怎样走路的?
小结:大熊猫住在长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欢吃竹叶、竹笋。它喜欢独居,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吃东西,会爬树,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 四、谈话:大熊猫与人类的关系。
“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大熊猫?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小结:(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参见教学资料)小朋友在动物园、电影、电视或图书中见过大熊猫。大熊猫形体美丽,动作有趣,性情温雅,可供大家观赏,还可以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我们和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但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险,我们要救救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让它永远生活在地球上。
活动延伸:
给大熊猫画像(国画);教幼儿玩《抢救大熊猫》的游戏,教育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活动要求与准备
一、使幼儿认识大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二、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三、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丰富词汇:珍贵、竹笋。
五、准备:大熊猫玩具一个、录像机、录像带。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分析:
在上一个主题网《我的生活》中,孩子们非常喜欢科学活动《灯的秘密》,对于电灯为什么能够亮起来十分感兴趣。在本次活动中,我借用了手电筒这个孩子们常见的生活用品,帮助孩子们通过操作探究和试验论证了解手电筒的结构和安装方法。了解手电筒的简单结构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运用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的形式,采用情景法、提问法、操作法、探究法进行突破。活动的难点是认识电池的正、负极,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观察、科学探究、操作论证等方法,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们突破难点。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加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手电筒的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认识电池的正、负两极。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手电筒人手一个、小筐五个、多媒体课件一个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谁可以给我们带来亮光?”
2、操作探究:“手电筒里都有什么?”
这是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得出结论。
3、设置疑问:“手电筒为什么能够发出亮光来?”
引导幼儿进行充分、积极的讨论。
4、操作验证:
(1)观察电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
(2)通过观察,学习两节电池的安装方法。
5、知识扩展:初步了解多种高科技的手电筒和电池。
6、活动延伸:“是两节电池连在一起亮还是三节电池连在一起亮?”
科学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幼儿早期识字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来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因此是一种玩与学合一的教学过程。而小班幼儿,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很差,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让他们在游戏中学识字能很好地吸引其无意注意,使其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识字活动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了《老师本领大》这样一节认读课,在活动中能创造多种吸引幼儿无意注意的方法让他们识字。比如"变魔术"、"找字宝宝"、"看谁取得快"、"谁不见了"、"找朋友"等游戏,使幼儿始终保持极大的兴趣和足够的注意力,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正确朗诵儿歌。
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认读汉字:汽车、房子、娃娃、小鸭。
3、激发幼儿对认读汉字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读丛书"一份、投影仪。
2、整首儿歌的汉字卡片一份;大字卡(汽车、房子、娃娃、小鸭)各一张。
2、幼儿人手一个盘子,里面各放有四张所要认识的字卡(汽车、房子、娃娃、小鸭)。
四:活动过程:
1、兴趣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来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好吗?看看老师变出什么了?
2、教师以画画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1)画小鸭
问:老师变什么出来了?你喜欢小鸭吗?小鸭是怎样叫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幼儿学鸭叫,并做动作)
学说短句:小鸭呷呷呷!
(2) 画房子
教师在纸上画出一幢房子,问幼儿:老师又变出什么来了?(幼:老师变出了一幢房子)问:老师变出的这幢房子看上去怎么样?高不高?(幼:很高、非常高等)引导幼儿学说短句:房子高又高。
(3) 画汽车
教师在纸上画出汽车,问幼儿:看看老师又变出什么来了?呀!是汽车,小朋友乘过汽车吗?那你听过汽车是怎么叫的?(嘟嘟嘟)我们来学习开汽车吧!(边模仿开汽车边学汽车叫)
(4) 画娃娃
教师:老师变了这么都的东西,小朋友开心吧?(开心)那我们一起来笑一个吧!我来帮你们拍个照吧!呀!小朋友笑得可真好看,老师也来变个笑哈哈的娃娃吧!(教师画出一个娃娃)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都是老师用什么变的呢?(笔)那你们说说看,老师的本领大不大?学说短句:"老师本领大"
3、认读汉字:"小鸭"、"汽车"、"房子"、"娃娃"。
(1)(请另一位教师帮忙,偷偷将字卡贴在小鸭的身上)问幼儿:咦!小鸭的身上多了一样什么呢?呀!原来是小鸭的字宝宝,我们来跟它打招呼吧!(小鸭字宝宝,你好啊!)将字卡取下,引导幼儿认读。
(2)(指着贴在房子上的字卡)问:小朋友你们看!房子上也多了一样东西,是什么呢?噢!原来也是房子的字宝宝,我们也来跟它打招呼吧!("房子"字宝宝,你好啊!)认读"房子"并做动作。
(3)将汽车的字卡取下,以字宝宝的口吻对幼儿说:"小朋友好,我是汽车字宝宝!"教师:呀!"汽车"字宝宝可跑得真快,老师还没有点到它,它就已经开过来了,它还开到了小朋友的椅子下面去了,快把它找出来吧!(幼儿找出"汽车"字宝宝,并认读)
(4)(教师把"娃娃"字宝宝藏在一个地方)问:咦!娃娃的字宝宝呢?我怎么没看到呀?小朋友猜猜看,它会在哪里呢?(先让幼儿猜一猜,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可能它躲起来了,我来找一找?(教师假装找字卡的样子)噢!原来它在这里,我们来认识一下吧!(认读"娃娃")
(5)游戏:看谁取得快
教师从四张字卡中任意取出一张引导幼儿认读,再请
小班;科学认读:老师本领大
幼儿也在自己的字卡中取出一张跟刚才看到的一样的字宝宝,对取得快得幼儿给予鼓励、表扬,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6) 游戏:谁不见了
从四张字卡中抽掉一张字卡,让幼儿观察是哪个字宝宝不见了。
(1) 教师抽字卡,幼儿观察是哪个字宝宝不见了。
(2) 一幼儿抽字卡,其余幼儿观察是哪个字宝宝不见了。
4、整体认读。
教师:看到小朋友今天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很高兴,我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老师本领大》,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1) 教师边念一句儿歌边出示这一句的字卡,让幼儿在听的过程中认认有关的汉字。
(2) 在认读了两遍儿歌后,再请他们找找看,刚才认识的汽车、房子、小鸭、娃娃的字宝宝在这首儿歌的什么地方,找出来后,用圈把它们圈出来,作为标志,再把相应的小图片送给字宝宝。
5、游戏:找朋友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字宝宝,然后再帮这个字宝宝找一个一
样的字宝宝做朋友,你可以先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听,你拿的是什么字宝宝?好吗?
听音乐"找朋友"去找相同的字宝宝。
五:活动反思:
首先从课题选择上来说,孩子们对"小鸭"、"汽车"、"房子"、"娃娃"都非常喜欢和熟悉,但小班幼儿对这些字宝宝掌握很少,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让他们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其次,从设计思路上来说,《纲要》强调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而幼儿在游戏中表现的最开心。因此,我们在活动中强调"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快乐学习"这一首要目标展开活动。"变魔术"、"找字宝宝"、"看谁取得快"、"谁不见了"、"找朋友"等游戏,让幼儿在开心的氛围中激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其实,我们在完成了以上的课后。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无意注意中自主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为了让幼儿了解秋天的特点,我请家长在自然角投放了一些秋天的农作物,象花生、黄豆、绿豆、米等。许多家长为了方便就用各种各样漂亮的瓶子装着过来。一天早上,我和孩子在自然角进行观察时,许多小朋友把那些装有各种豆子的瓶子拿着摇晃,发出各种响声,看着孩子的举动,本来想发火的我及时的调整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平时都是我在引导孩子观察自然角的,今天,我想看看孩子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果不其然,在这过程中,叶梓询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较少,他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大,而湘湘的却因为瓶子里装满了花生发不出声音。湘湘急着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他的瓶子会响,我的却不会?新《纲要》指出,要以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探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幼儿探索和经验的建构提供适宜的支持性引导。我没有直接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幼儿回家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活动目的:
1、在学习,操作中,了解豆子在瓶中没有装满时能发出声音;装满了却不能。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3、积极参与交流,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红枣、米、汤匙、纸张、盘子等。
活动过程:
1、以问题“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会响,有的不会呢?”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回家寻找的答案。
(由于是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许多幼儿回家后都很积极的寻找答案,有的问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实验。当然,老师在其中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今天的发现让父母做一个了解,以便父母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的答案。
①根据幼儿提出的方法,请幼儿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②重点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发现瓶子里的豆子如果装满了就没有声音了。
(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又有了新的问题的提出:怎样才能更好地豆子装到瓶子里,而不让豆子掉下来呢?)
3、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把自己装好的瓶子与同伴进行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实验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4、小结:豆子在没有装满时,能发出声音;装满时不能。(针对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的问题—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来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活动延伸:
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
认识蜗牛并初步了解蜗牛的一些生活习性。
技能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幼儿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爱护小蜗牛的情感。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活动准备前经验准备:观看小蜗牛的课件录像物质准备:在种植植物的盆中放入小动物(蜗牛)
活动过程导入:
带幼儿到自然角观看植物盆中的小动物(蜗牛),引发幼儿兴趣。
基本环节:
1、讨论各自的想法(想象力)观察后,教师让孩子们说一说:“你们看了小蜗牛,小蜗牛在干什么呀?”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2、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分时段进行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3、讨论、小结。再次集中,教师提问:“小朋友观察了小蜗牛很多小朋友的想法很好,很棒,还有谁有更棒的,想一想。”
结束:教师小结:小朋友在观察小蜗牛,和小蜗牛成了好朋友。小朋友很关心小蜗牛,小蜗牛让我们知道它的'活动过程。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的动物,小朋友只要仔细的去观察它们,我们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有喜欢小兔子、关心秒度 动物的情感。
3、丰富词语: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
活动准备
1、动画片:可爱的小兔子
2、草、白菜、胡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观看动画片:小兔子,真可爱。
二、观察小兔子
1、提问: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兔子的:头部(长耳朵、三瓣嘴)身体(椭圆形、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尾巴(短短的)
2、提问: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来学一学好吗?
三、抱抱小兔子
1、教师:你喜欢小兔子吗?我们来轻轻的摸摸它抱抱它好吗?
2、提问:
(1)小兔子全身长满了什么?(毛)
(2)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
(3)抱起来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毛茸茸的、柔柔的.、软软的、暖暖的。)
四、喂喂小兔子
1、小兔子爱吃什么?(青菜、青草、萝卜)
2、吃东西的时候它的嘴巴是怎么动的?
五、结束部分教师:我们和小兔子一起去散步好吗?
带着兔子和孩子们一起散步。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玻璃在生活中的用途,感知玻璃透明、易碎、能遮挡等特点。
2、愿意观察、发现玻璃的特征,感受透过玻璃看世界的乐趣。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
2、玻璃、泥工板、布料、纸若干;
3、特别的玻璃:凸透玻璃,雕花玻璃,厚玻璃,磨砂玻璃,有色玻璃。
【活动过程】
一、寻找玻璃,感知普通玻璃的特性。
1、自由探索,寻找透明的玻璃。
*今天我们要透过一样东西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给你们提供了四种材料,你都放在眼前看一看,找出你认为最合适的拿在手里,回到位置上。
*你为什么觉得它最合适?
2、再次探索,感知玻璃的特性。
*你再用手摸一摸、敲一敲、捏一捏,看看还能发现什么?
小结:原来玻璃不仅是透明的,能看到对面的东西,而且还很光滑,硬硬的……
*取放玻璃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玻璃还有个缺点呢,就是易碎的,小朋友在取放时要轻拿轻放哦。
*那现在请你轻轻的把手里的玻璃放在小椅子下面。
二、观看PPT,感知玻璃的作用。
*你都在哪里找到过玻璃?
*那我也去找找吧!
观看PPT
*蛋糕店这是什么地方?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小结:透过蛋糕店的玻璃,我们可以看清楚里面摆放的蛋糕,还能遮挡苍蝇和蚊子。
*商场这是什么地方?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小结:商店的玻璃橱窗,让我们看到漂亮的衣服。
*玻璃房这是什么?为什么要建玻璃房?
小结:通过玻璃,暖暖的阳光可以照进来,可以阻挡大风,大雪,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外面的美丽景色。
*汽车上为什么要有玻璃?
小结:玻璃窗让我们能看到外面的道路,更加安全的驾驶。
*水族馆这里是哪里?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小结:透过大玻璃,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海里的动物快乐地游来游去。
小结:原来玻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呢,如果没有玻璃我们就少了许多乐趣呀!
三、特别的玻璃。
1、自由探索,感知特别玻璃的特点
*除了这种玻璃,你还见到过和这个不一样的玻璃吗?
我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四种,你每一种都去摸一摸,放在眼前看一看,时间到就把玻璃放回去,回到位置上。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你认为这些特别的玻璃有什么用?
4、观看PPT。
我也找来了一些特别玻璃制作的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小结:玻璃的用处真大,其实特殊的`玻璃还有很多种,针对玻璃易碎的缺点,人们经过改进发明了钢化玻璃,还有磨砂玻璃会让外面的世界变得很朦胧,你们可以回家继续去找找看哦!
【活动探索】
小朋友,请你们选一面你最喜欢的玻璃,带着它,我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世界,和同伴分享你的发现吧。
【活动反思】
在认识第一种新型玻璃时,我着重利用课前设计的思考题,采用了"朗读"和"自述"的方式,朗读既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育理念,又借机检查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采用"自述",就是让学生充当新型玻璃的角色,以第一人称进行自我介绍,进行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从而感受到高科技产品在先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采用"自述"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才华,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采用"自述"还可以让学生从小树立自我推荐的意识,从而使自己有用武之地.当进行到这个环节时,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自述的方式也不同,大部分同学语言诙谐幽默,自述的内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表情丰富,动作大方,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为了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所学知识去表达,交流,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在拓展学习阶段,我启发学生打开想像的翅膀,开展"我是小小发明家"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未来的世界中放飞自己的想像,发挥创新的潜能.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还能设计出哪些更有创意的新型玻璃 "这时,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大家议论纷纷,设计出了许多种新型玻璃,我不得不赞叹学生的奇思妙想真是大胆,新奇.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魔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2、通过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魔术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一张红色的纸、纸圈3个、两圆套在一起的纸圈一个、剪刀。
幼儿:人手两份红色的纸、人手两份颜色不同纸圈、剪刀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探索小兔子魔术的秘密
1、出示红色的纸变成小兔子
2、教师变魔术,让兔子耳朵动起来
3、幼儿说说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
4、幼儿操作,探索其中的奥秘,教师巡回指导。(先把它变成一只小兔子,撕出两只耳朵,往下撕,别撕歪了,小心点,中间的弯下去,然后把它撕掉,撕下的纸放到篮子里,先找一根线,穿进去,拉出来)
三、引导幼儿探究纸圈魔术的秘密
1、教师变纸环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说说发现的秘密(一个环是正的,一个环是8字),并请个别幼儿示范把纸条变成拧好的圈。
5、教师示范(你们以后表演这个魔术的时候,记住了,一定要把它藏好,不要被发现)
四、展示纸圈新魔术,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纸圈新魔术
教师示范纸圈变成两个套在一起,幼儿探索其中的秘密。
反思内容
反思记录表1
整节课,孩子们的兴趣被大大的吸引了,探索气氛比较浓厚。老师在变魔术的时候,边上的幼儿都在观察,如果老师能把座位稍作调整,那可能幼儿会觉得更加神奇。实验时,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很强,有好多幼儿都能发现魔术的秘密,但也有部分孩子不会操作,这个时候老师的个别指导就相当的重要了。在实验结束之后,孩子们都把自己的纸环拿了回去,很有继续表演的兴趣。
反思记录表2
反思内容
这一次的教学活动,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对座位进行了修改。活动一开始幼儿的兴趣就被吸引了过来,孩子们很快被老师的'魔术吸引住了,但是在探索如何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的时候,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先有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耳朵动起来的秘密,相信这样会更好。在纸环变魔术变完魔术以后,如果让幼儿把纸放在桌上,再回到座位上讲述发现的秘密,幼儿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小百科: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更简单的说,他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4
(经典)科学教案07-27
[精选]科学教案08-18
(精选)科学教案08-26
科学教案(经典)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