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说课稿汇总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说目标: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依据这一教学理论及对幼儿平时的观察,发现幼儿对马路上的车辆以及周围的事物很感兴趣,借着幼儿的兴趣,大家都同意以主题《热闹的马路》进行活动。在之前,幼儿以会画马路边的房屋、树、和人物,为了扩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全部以立体的形式来展现马路上的车辆和周围的事物,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二、说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在老师设计好的马路上,用大小不一的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来制作立体的汽车;画出马路周围的各种事物,并注意合理布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1、通过想象、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马路上来往的汽车,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己创作中自然、朴实的设计,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重点:搭建马路上的立交桥。
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
难点:让幼儿合理布局十字路口的汽车,避免相撞。
三、说准备:
我以“稳中求新”为自己定位,为了更吸引孩子的操作兴趣,我精心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纸盒(牙膏盒、饼干盒、小药盒)、做轮胎的卡纸。
2、做红绿灯、树、房子、人物的彩色纸、玻璃纸筒。
3、做灯的材料:果冻壳、吸管、橡皮泥。
4、双面胶、透明胶、小剪刀、记号笔若干。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A、情境谈话法:引导孩子回忆、说说参观过的马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B、讨论法:以出示图片的形式让幼儿观察上海立交桥的建构和形状,让幼儿对立交桥有更深的认识。
C、讲解提示法:出示老师做好的示范:汽车、绿化中的树、路灯、人物、房屋,让幼儿观察这些是怎样完成的。着重让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地说出怎样在马路上搭建立交桥。
2、学法:
A、参与法:在此次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导地位,鼓励幼儿操作、创作的形式,自由发挥作出不同形状的汽车和马路上行走和站立的人群。
B、分组法:
在操作过程中,我将幼儿分成四小组进行操作,让孩子们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五、说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回忆参观的马路
(1)师:“小朋友,前几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参观热闹的马路,你看到马路上有些什么呢?(汽车、各种各样的车、行人、红绿灯、路灯)
(2)马路旁边呢?(楼房、树、绿化带、好多的店铺)
2、看图片---有立交桥的马路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看看上海的马路,你发现马路上有什么?它跟我们官林的马路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2)讲解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可以向多个方向行驶互不干扰的现代化陆地桥。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3、老师出示设计好的马路
(1)师:“现在我们往宜兴的这条马路也在修建,我们来看看这条马路上有什么?”(车道)“中间是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树木、花草、绿化带)
(2)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
(3)出示成品汽车、树、人物、路灯、房屋,让幼儿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怎样做出来的呢?
(4)示范搭建立交桥
师:“立交桥搭建的时候,下面需要什么呢?”(需要支架把它架在马路上空)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盒子来搭建呢?
(5)你们看看现在的马路热闹吗?
那今天请小朋友来做设计师,把这条马路修建好,也建设成跟上海一样的现代化的大马路,好吗?
(6)请孩子们商量好,你准备做马路上(边)的什么?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哦!
4幼儿大胆创作,老师提出要求。
(1)提醒幼儿在设计汽车时要美观、特别。
(2)根据提供的材料合理搭建立交桥。
(3)幼儿运动剪刀时,注意安全。
5、合理布局马路上的汽车、人物、路灯、大树和马路边的房屋。
6、讲评;欣赏热闹的马路,邀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设计。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美术说课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造型表现课,主要是对构成单元内容的一个开始,使学生初步认识以线造型,并能进行简单的描绘。手绘线条图像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造型方法,它要求以简介明了的图形,告诉每位观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本课以大量的手绘线条图像为主线,辅以生动的讲解,使学生从手绘线条图像应用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的愿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功能、用途及简单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 活动——— 欣赏——— 学习 ——— 动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手绘线条图像艺术活动的乐趣;体会表现对象的美;形成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学习;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艺术的实用价值或社会价值。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实用性,确定本课的重点是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和发展观察力、想想力和创造力。
由于学生绘画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难点就定为,能够迅速把握事物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的表达。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综合处理信息,抓住关键,创造性的表达。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下列教学方法。
二、 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欣赏-----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运用投影、绘图现场表演,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学生,这样多法并用,既培养里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里学生的思维。
三、学法指导
手绘线条图像表达是功能用途很强的线条表达,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画出出色的图像是很难的事,因此本课利用大量实例和手绘过程的演示,使学生沿着形象简洁,手法概括,表达象征为主要的思路前提下,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课堂中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穿插学生都熟悉的手绘图像,增加直观性。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是全方位地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新授、巡回指导、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1、导入
从情景导入,设置一个外国游客到想上厕所却找不到,而且语言不通,别人也听不懂他的意思,这个时候如果你听懂了而且知道厕所在那里你会怎么解决?
学生回答,老师出示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2、讲授新课
①猜画比赛
在每组中选两名学生,轮流上前表演。(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名学生看提示进行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另一名学生猜画内容,以正确数为多者胜利。
猜画内容:a文具盒 b电视c录音机d手机
②手绘线条图像除了在刚才的场合运用之外,它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工具、技法的约束,具有极为广泛的实用性。
如:有用来描述特征的示意图(出示图例让学生欣赏);有用来说明地理位置的路线图(欣赏图例);有用来补充语文沟通障碍的交流图(欣赏图例);有用来做教学示范之用的教学板画图(欣赏各类教学课所用的图例);有用来搜集和记录各类资料的地质地貌图、军事侦察图(欣赏图例);有用来指示命令的消防灭火战斗力量布置图(欣赏图例);有用来描述事件或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叙事图(欣赏图例);有用来介绍产品的安装或使用方法的说明图(欣赏图例)等。还有漫画、卡通画、插图、广告等美术专业方面的创作,更离不开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③师小结:从上可以看出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多种功
3、练习
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的多种功能以及各种场合运用的图例欣赏,你是否也想试一试呢?看看你手中的手绘线条图像是如何表达的。
a、请在5分钟内从圆形开始,连续画出与前一个形象有关联的多个形象。展示学生作业,讲评(可先自评,再互评)。
b、请男同学在5分钟内用画告诉大家你喜欢的5种以上的汽车(或兵器、建筑等)。请女同学在5分钟内用画告诉大家你喜欢的5种以上的服装或发式。
c、请在5分钟内用画告诉大家你常用的几种学习、生活用品。师生共同观摩、讲评学生的作业。
4、总结: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的多种功能和在各种场合的运用。通过运用手绘线条图像可以使我们把难以用语言表达或用语言表达不清楚的内容,较清楚地表达给对方。
本课时间安排:
导入3分钟,讲课20分钟,学生练习20分钟,小结2分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美术说课稿 篇3
中班美术活动《画朋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画朋友》选材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上册,是主题教学活动《我和朋友在一起》中的一节美术活动。经过一年的集体什么生活,中班儿童与同伴建立了日益密切的同伴关系。每个小朋友对自己的好朋友都具有独特的情感,但大部分幼儿都不能会向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感,《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于是我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活动选材源于生活,贴切幼儿的日常生活,符合《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
(二) 活动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条目标:
(1)认知目标:会用从整体到局部有序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能用描述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
(2)能力目标:,通过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3)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增强热爱好朋友的情感。
(三)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会用从整体到局部有序的观察方法观察好朋友的表情,并通过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活动难点: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 游戏法: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猜猜他是谁”游戏中大胆地表现自己。
2、 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
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活动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表情其五官的变化特征。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操作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材料充分表现出来,既可以活动,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
4、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观察探索,让幼儿通过观察表情图来发现,不同表情的五官特征,从而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表情的概念。
5、评价展示法: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操作后的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及展示
,既是对幼儿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又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就感,使之更乐于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幼儿对表情的变化产生兴趣。
2.交流讨论法:讨论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在这个活动中,讨论贯穿了整个过程,不仅达到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四、说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音乐磁带《哈罗哈罗》或CD。
2.作画工具,画有脸型轮廓的画纸人手1张(可略多备些)。
3.各种各样能体现不同表情的眉毛、眼睛、嘴巴的图片(可以是幼儿自己画的、也可以由教师提供)。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游戏“猜猜他是谁”,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并学学好朋友的某个表情。 ------请幼儿模仿好朋友的样子,并说“我学的是xx高兴(生气、难过)的样子”。
(二)认识不同的表情图
1、观察不同的表情图。出示代表各种表情的图片,引导幼儿从眉毛、眼睛、嘴巴观察得出哪些是快乐的,哪些是生气的。
2、与幼儿一起讨论、拼摆眉毛、眼睛、嘴巴等图片,表现各种生气的样子。 ------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表现难过的样子。如眉毛、眼睛、嘴巴都挂下来;非常难过时,张大嘴巴哇哇大哭。
(三)有趣的表情画下来
1、请幼儿和好朋友面对面坐在一起,互相观察对方的表情,并画下来。
-----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观察好朋友的表情变化,并在纸上画下好朋友的一种表情,可鼓励幼儿边观察边绘画。如果幼儿在表现时遇到困难,可请好朋友再现那种表情。
2、教师评价作品。
3、幼儿互赠画像。(高兴地接受朋友送给自己的画像,并表示感谢。)
(四)朋友表情大集合
1、将幼儿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墙面上,相互欣赏作品,激发幼儿进一步与朋友互相画像的愿望。
2、和同伴一起模仿作品中有趣的脸部表情,感受模仿表现的快乐。
美术说课稿 篇4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美版第八册第二课《巧用对称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说教材:
(一)说教学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巧用对称形》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即尝试从形状与用选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甩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巧用对称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具有对称性,也为学生认识对称图形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材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有关对称形、借助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形,以及对称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对四年级学生而言,虽然用剪刀剪出对称图案并不难,但是要把这种技巧服务于生活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
(二)说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大纲》对本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立了以下三点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什么是对称形,知道对称形剪纸的折法。
2、能力目标:会剪对称形,会运用对称形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3、情感目标: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提高动手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我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就应该服务于生活,由于学生可能对如何设计美观的对称花纹需要一定的指导。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掌握对称形的特点,并能用所学对称知识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
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对称形,使其有美感。
二、说教法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采用了激励—探究—实践—评价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学生的接受能力,我运用现场示范及多媒体演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了解理解程度。这样多法并用,既培养了他们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指导
新课标要求: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本课运用大量实物图片、教具,在课堂中创设情境,穿插学生都熟悉的生活中的对称形图片,增加直观性,启发创造思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说学习流程:
本课教学由课前激励、欣赏感受、探究领会、实践创作、展示评价、拓展思维六个环节组成。
(一)课前激励
教师出示各种自制对称性红双喜字。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祝福的传递,交流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欣赏感受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欣赏精美的对称形图片,带领学生走进对称的世界,感受生活中对称的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的例子,教师鼓励有创意的回答。本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课件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教师板书课题)
(三)探究领会
1、情境创设,归纳对称形定义
(1)通过猜图游戏,找出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组成整个图形。
(2)观察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总结对称图形的定义。
(其目的是以美的作品感染学生,初步感受对称形的美,利用作品创设情境。)
2、自主探究,发现对称形的制作方法。
本环节教师分发实物剪纸图片,学生分小组探究,找出对称形的制作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探究发现对称形剪纸的制作方法。)
(教师板书:折叠、画线、剪裁)
3、仿例制作“蝴蝶”剪纸。
本环节鼓励学生按照折、画、剪方法,仿例制作蝴蝶剪纸,体会对称折和连续对称折。(其目的是通过学生试剪,对上一个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延伸,体验剪纸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板书:对称折、连续对称折)
4、质疑再探,尝试其他折法。
团花,团团相聚,花团锦簇,处处体现对称之美。
本环节教师演示各种团花折法,学生试折。团花之美还在于信手而来的的惊喜,教师鼓励学生在几番折叠的纸上随意剪裁,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团花试剪。
(其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型的对称形剪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板书:三角折、四角折、五角折、六角折)
(四)实践创作
看看不如剪剪,动口不如动手。
本环节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并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卫生教育。让学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自由创作,同时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创作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对称形制作的方法,体验创作的乐趣。)
(五)展示评价
剪一剪千娇百媚,赏一赏万种风情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展示作品,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共同提高。鼓励学生已童趣的语言向他人展示并描述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发言,找出不足,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随时赞赏其富有个性的表达和创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六)拓展思维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教师通过展示剪纸艺术的其他用途,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唤起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并发动学生将其继承和发扬。呼应本课情感目标。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课 巧用对称形
对称折;
1、折叠 连续对称折;
2、画线 三角折、四角折、五角折、六角折
3、剪裁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巧用对称形》一课的整体构思,恳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
美术说课稿 篇5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中国民间玩具》一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玩具总是有着浓厚的兴趣、很深的感情。
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功能多样。由于它是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并与民生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孩子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艺术,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
结合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认知目标:初步欣赏和接触一些民间玩具,重点了解民间玩具布老虎的造型和材质、色彩特征。
能力目标: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布老虎的创作表现。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课件)
教学重点是: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玩具,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美,在民间玩具布老虎的制作活动中感受美术创作活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已学的知识,用纸和废旧材料仿制布老虎。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的学习方法。本课内容丰富、新奇,如果方法得当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在教学设计时我做了以下三点思考和尝试:
(1)、课的形式,一般的欣赏课都以看、析为主,较为枯燥,不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而本课我们研究的又是玩具,既然是玩具就要让他们玩起来,所以我选择用“玩”做为主线贯穿本课,以玩开始在玩中结束,让孩子们在玩中乐,在玩中看,在玩中赏,在玩中学,在玩中做……让他们既能感受到传统的民间艺术独特魅力,又不觉得远离自己的游戏生活。
(2)、民间玩具种类繁多,选择一个怎样的切入点去分析呢,再三思考后我选择了布老虎。老虎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而布老虎极具装饰性的色彩也和儿童绘画用色单纯、鲜明、强烈的内在特制相通,极易引起儿童的认同感。
(3)、欣赏探究的主要方法是分析,而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参与,本课设计中我利用了“异质同构”的艺术观点,让孩子利用纸和废旧材料参与制作布老虎,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加深他们对布老虎的感性认识。
2、学法:
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坐而静听,而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去了解、探究、掌握。
通过在教室内布置各种民间玩具,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类民间玩具,并有计划的引导学生操作玩耍各种民间玩具,创设良好的认知情景,逐渐引领学生步入民间艺术的殿堂,让他们始终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民间玩具的无穷魅力。随着游戏的深入,同学们的热情又转向玩具的制作上,这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利用废旧材料,引导、支持他们大胆创作,设计出不同的布老虎玩具。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动作就是思维,他们在动作中学习。如果缺少了动手的机会,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学习,这是现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所明示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自己是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同学们保持着很高的热情与兴趣,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创作欲望和成就感,真正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3、教学准备:
学生:
1、了解长辈们的玩具,搜集民间玩具实物。
2、用于创作表现的美术材料和工具。
教师:
1.有关民间玩具的图片、实物。
2.课件《中国民间玩具》。
3.范图,复印各种造型的虎头图片若干。
三.教学过程(课件)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情景导入:
1、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室里放置一些容易找到的民间玩具,我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挑选一个玩一玩。
2、请学生边玩边介绍,你最喜欢的玩具特征。
3、这些土玩具和你的那些遥控玩具电动玩具有什么不一样?发现民间玩具的材质丰富,乡土气息浓郁的特点。
4、这些玩具是你的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小时侯玩的玩具,他们小的时候生活条件没有现在好,买不起也买不到这些高科技的玩具,所以人们便用自然界中各种材料制作各式各样的土制玩具。这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就是民间玩具。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就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从玩“土玩具”开始进入本课的教学情景。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对认知具有动力功能。愉快时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思维比较活跃。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创设良好的审美氛围。】
(二) 主题漫谈:
介绍: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非常悠久,早在5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具有玩具功能的实物,过去人们称之为“耍货”、“玩艺儿”。
你看,那些生活在田间地头的人们,劳动之余, 兴致所至,信手拈来几根麦秸,可编织出一只形象逼真的螳螂;一根针,几根线,一小块布可以缝制成令人爱不释手的布老虎;一块一钱不值的冰凉的泥巴,可以很快地捏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娃娃;一团面、一块糖稀可以做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和动物。一件件淳厚、朴实的.艺术品,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来, 那可真是妙不可言。(边介绍边欣赏各种民间玩具的图片)。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富有情感的解说词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博大精深。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所获得的感受是全面的,其深刻程度也是传统教学所不及的。当悠扬的民乐音乐和欣赏画面同时出现,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直观,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重点探究:
1、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玩具。在我们的桌子上也有一些这样的民间玩具,拿起来看看!
这些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让学生自己在观察中自主将民间玩具从材料上进行分类(泥、布、竹木、纸、金属、食品、陶瓷和综合玩具)
(出示投影附一:民间玩具的分类。)
2、下面我们重点研究一下,在民间流传极广,深受人们喜爱的——布老虎。(板书—布老虎)
(1)这些布老虎造型很特别吧!那么它跟我们平时见到的真实的的老虎有什么区别呢?教师出示两幅虎头图片,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布老虎的造型特点:简洁、夸张
(2)再出示涂好颜色的布老虎,让学正感受到它的用色特点:色彩艳丽。
其实,这些可爱的布老虎大都是那些农村的老奶奶坐在自家的炕头上缝制出来的,他们大多数从来就没有看过真实的老虎,也不知道真的老虎究竟长什么样,就凭着自己的想象大胆的创造出来的。
3、看,她们的创造多奇妙、多美丽啊!你喜欢哪一只,请学生上台操作点击放大播布老虎的图片,并加以评述。
4、你们讲得真好,真聪明,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布老虎,那就让我们来做一做布老虎。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所以本环节设计成了可交互的图片播放,并请学生自己自己操作点击、自己分析讲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四)尝试表现:
1、选择自己喜欢的虎头,进行上色练习。(事先复印好不同造型的虎头供学生选择)注意:色彩要艳丽,对比要强烈。
2、和老师一起做一只立体的布老虎。
看,老师这还有一个立体的。(出示老师制作的布老虎实物,吸引学生的注意。)你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是仿造布老虎的造型用纸和废旧易拉罐制做的。
【边示范边讲解:】用大的纸做它的身体,先把纸横着对折,用剪刀在左右两边分别剪出两条腿,线条要流畅。在剪开线内贴双面胶从头贴到尾对准粘在一拉罐上,再加上尾巴,尾巴可以折、可以卷……最后,剪下布老虎的头并粘上。这样一只可爱的仿制布老虎就做好了,你们也赶紧动手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就利用了"异质同构"的艺术特点,让孩子利用纸和废旧材料参与制作布老虎,尽管占用了一部分课堂时间,却增加了教学的功效。简易、朴质、便捷是大多数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能力操作实践的。在实践过程中,实际上是加深学生理解,协助实现教学目的的。】
(五) 展示游戏(3分钟)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布老虎。(在《两只老虎》的音乐中进行音乐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品尝到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成功后的喜悦,提升课堂气氛。】
(六)课后拓展
1、其实布老虎除了可以供人玩耍还有其它的寓意呢?你知道吗? ( 教师介绍:在民间传统观念中,布老虎是勇敢、强壮、健康的象征,老虎能驱邪,能让孩子们无灾无病,健康成长。难怪大家这么喜欢它呢!)
2、看……人们还把它做成了鞋、包、枕头……看老师也做了一些,有小闹钟、储蓄罐,还可以做笔筒……
【设计意图::本课的最后环节,就是引导学生投入到更广阔的视野中去发掘民间玩具布老虎的魅力。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此环节的设计也是将民间玩具进一步引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四.板书设计:
(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
课题:中国民间玩具
副课题: ——布老虎
造型特点展示图和用色特点展示区
【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07-26
美术说课稿09-05
说课稿:美术鉴赏10-14
小学美术说课稿08-22
美术说课稿范文08-17
小学美术说课稿06-23
美术《动物面具》说课稿11-07
美术说课稿15篇07-12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10-21
小学美术说课稿15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