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调查报告>学生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0-09-19 17:03:31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六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调查报告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六篇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1.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戴上了小眼镜,看着他们的样子,我真替他们难过,现在都近视了,往后学习,生活,工作肯定会

  不方便的。可他们确无奈地常开玩笑说:我们是眼镜蛇,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决定给还没有近视的同学一些帮助,预防近视。

  2.调查方法

  1.看有关的书籍和报刊。

  2.上网浏览。

  3.防问,了解学校同学的近视状况,以及近三年同学视力不良的发展造势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近视的原因:在车箱里看书;在阳光下看书;在床上趴着躺着看书;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看书写字离书本太近了。

  2.正确做法:

  胸离桌子一拳,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桌子一尺。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写字时,心要静,人要坐正,脚放平。

  多到外面去看看,不要用脏手擦眼睛,眼睛疲鍵的时候多看看远方一些绿色的东西,注意让眼睛休息。

  4.结论

  如果大家不想近视的话,就按照我的方式去做,这样我们就不会戴上小眼镜了。让我们都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系别: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调查结果总结与分析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在校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05份,覆盖我校3个系2个年级,共回收问卷105份,有效问卷100%。其中大一大一75份,大二30份。问卷共包含12道题,覆盖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在诚信方面的看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覆盖性。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看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诚信的遵守情况等,并提出今后指导诚信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问卷发放较少,在反映问题中难免有失偏颇。下面我们就按照问卷的题目设置对调查的主要情况作简要分析:

  首先是对自己在诚信方面的看法,大一同学中有51%大二同学中有57%的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诚信的人,平时能严格要求自己。而认为自己基本是、不诚信只是偶尔状况的同学大一中有30%大二中有45%,当然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大一中中有13%而大二中只有4%。从这项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平时还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当然,从结果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很多同学还是出现过不诚信的情况的。

  第二题调查的是对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的认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同学们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

  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然而调查发现认为现在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较好、不值得担忧的大一和大二分别只有11%和3%,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诚信状况一般,大学生中不诚信的现象还很常见。

  第三题调查的是同学们对诚信缺失原因的认识,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61%和63%的同学认为是受社会大环境中不诚信的影响,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来自与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令人惊奇的是这一看法的同学大一中只有12%而大二中却高达27%。把原因归于高校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的大一中有21%,而大二中只有10%。

  第四题则是调查同学们对加强大学生诚信措施的看法。题目共设有“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开展宣传教育”和“加强舆论监督”四个固定选项,都得倒了多数同学的支持这也说明了大家对诚信的渴望。对于种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我们进行了分析,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从学校、社会因素看,相关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不诚信成本偏低。2.从家庭因素看,家长没有以身作则,忽视诚信教育,甚至部分家长还给孩子树立背信弃义的反面形象。3.从同学们自身看,道德修养不够高,自律能力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同学们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

  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同学们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同学们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高校教师、学生是社会中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率先推行信用体系相对于在社会其他群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在全社会逐步开展并推广这一价值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这样通过慢慢积累扩展,使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使诚实守信的氛围越来越浓,最终形成一种诚信光荣,背信可耻的强大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五题调查了同学们成长过程中家长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家长经常进行诚信教育的,大一和大二分别有60%和70%,可见大部分家庭对诚信教育还是比较重视,当然也有部分同学选择了“小时候有,大了就没有”和“没有,被家长忽略”,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中诚信教育还有待加强。

  六至十二题则针对一些具体情况调查了同学们的一些看法。首先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诚信所占的分量,认为是互相交往的前提的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55%和43%,认为比较重视,但不是决定条件的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41%和33%,但不同的是大二中却有24%的人认为无所谓只要大家开心就行,这一点与大一同学形成较大反差,也值得深思。

  对于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特困生补助时对家境情况大部分学生选择会如实填写,对于银行对助学贷款的担保及偿还要求上大部分同学认为银行有其难处,对银行的这种做法表示理解。这说明很多同学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没有简单的看作是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同学们去履行。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在“如何看待作弊行为中”一题中,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51%和40%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自己也绝不会作弊,同时也大一和大二也分别有32%和37%的同学表示既不赞成也不会制止,体现了部分学生折中的心理。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造成作弊现象普及的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从这一项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作弊行为的看法还有待加强。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这一点还需要同学们逐渐端正看法。

  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求职简历中有一定的修饰可以理解。对于将来大家都会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同学体现了对自己的放松。由此可见在诚信与不诚信之间,一个重要的参照物是自己对未来选择的正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对象 集美大学在校大学生125名,分别是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轮机学院、政法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各随机选取25名同学。

  二、调查方式 我们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轮机学院、政法学院以及工程技术学院发放问卷,当天发放,当天收回,发放125份,收回125份,有效率为100%。

  三、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13日

  四、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针对大学生的减肥意向、减肥原因、减肥方式、对减肥和健康关系的认识等方面,问卷共向大学生提出了15个问题

  五、调查结果

  1、大学生普遍存在减肥事实

  我们此次的调查中,其中有男生58名,女生67名。接受调查的人群还是较为普遍的存在减肥行为(参见图1)。有减肥意向或减肥行为的同学占了56.8%,这就意味着超过了半数的同学投身于减肥事业之中。另外,有66%的同学周围有人正在减肥,正好说明了大学生对于减肥还是热衷的。

  2、大学生减肥原因

  大学生减肥的原因,因为审美追求而减肥的占据了69.01%,成为了减肥的最大原因。其实这部分人减肥并不是因为身体肥胖给他们带来了健康上的困扰,主要是出于个人对美的追求。

  同时,另一个方面也是社会上“以瘦为美”的风气,尤其是在明星大肆宣扬骨感美的好处,造成了这部分人虽然不胖,但仍觉得自己胖,刻意要减肥。这些人对肥胖的关注,主要是从美学观点出发,关注的是身体局部的感官美和形体美。因此当他们在减肥的时候,就不太关注甚至是忽略体重对健康的影响。大部分主动减肥的人都是为了美,而事实上,肥胖的真实身份是疾病:第一,它有明确的诊断标准,那么减肥就不是“想不想”,而是“该不该”;第二,它对健康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对外表的影响,那么减肥的方式就应当恰当、健康、有效。

  3、运动和节食是减肥的热门方式

  关于选择哪种方式减肥(参见图3.1),54.93%的人会选择运动减肥,26.76%则倾向于选择节食减肥,也有11.27%选择了其他,比如瑜伽。另外的中医针灸和药物减肥两种方式只占了小部分的比例,运动和节食成为了大学生最主要的减肥方式。我们针对这两种减肥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减肥过程中有存在不当,影响着自身健康。

  根据我们的统计(参见图3.2) ,大部分人的运动时间集中在1小时内和1-2小时这两个时间段,二者分别占了51%和46%。专业人员的研究表明,运动减肥因人而异,运动时间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起到减肥的作用。青年人普遍的能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个别可以尝试高等强度的运动。减肥每次的运动持续时间最好在30分钟-1小时之间,不然很难起到减肥的作用。减肥做运动最忌讳是,每次运动5分钟或是更短时间之后,就中途停止或是休息,然后再运动,这样运动多长时间都不会有效果,每次运动至少要在30分钟以上。如果是有心脏病等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做剧烈运动。建议和医生沟通过,再决定是否做运动,做何运动,否则损害了身体健康,得不偿失。

  针对大学生节食减肥程度的调查(参见图3.3),有64%的学生选择了将食物摄入量控制在平时的50%-70%,而其他的各种程度都有学生选择。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建议减肥时减少的食量,最多不能超过原来未减肥时食量的一半,最后形成以减肥时期的食量为正常食量,并长期坚持。超过这个正常的比例,就属于在危害自身的健康,会打乱身体的代谢过程,造成内分泌紊乱。

  值得一提的是,减肥人群在减肥期间坚持吃早餐,这种行为是理性、养生、健康的。

  4、大学生有减肥必要的在于少数

  参照国家身高体重健康标准,我们对有过减肥经历或有减肥想法的人进行了身体健康状态的对照,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正常或者是较低,甚至出现了营养不良的人。换言之,大部分的减肥人士并没有减肥需要。由此我们可知现在的大学生将肥胖等同于体重大,过分的把注意力放在体重上,这其实就是认知错误。他们往往通过称体重来判断自己是否肥胖,而忽略了自身身体的成分构成以及体型特点,例如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体内的脂肪含量等等。正因如此,许多大学生减肥的目的并非是以自身的健康为出发点,而是为了“苗条美”,为了审美追求跟着减肥这股风。其中,尤以女大学生更为严重。

  不难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有减肥的想法和欲望。肥胖固然会对给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过于消瘦也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为了减肥而拼命节食更是不可取的,容易造成身体的衰竭,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根据我们的调查,减肥过的女生比例大大超过了男生,并且所有参加调查的女生中并未出现较重或者是超重的情况,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减肥。

  六、调查总结

  1、减肥在大学校园中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大学生对于减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误区,在减肥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方式。例如过量运动,节食过度,或是追求快速减肥。

  2、多数人不以健康为出发点进行减肥,对于减肥认识盲目性很强,存在着胖或不胖都要减肥。

  3、减肥人群则集中为女大学生,她们容易受到减肥广告或者是媒体鼓吹的骨感美女的影响,认为自己的身材已经到了胖的程度而加入了减肥行列。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调查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XX多万。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现象,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对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个学生做了一项“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多少”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费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们班的学生当中,超过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调查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他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也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而趋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展成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这样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优异的学业或特殊的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张志祥则认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是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费,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第三是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第四是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悬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第六是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是采用书面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活动的时间为期三天,调查对象为农村在校大学生与其父母,调查的大学生平均年龄20岁,其父母年龄平均44岁。问卷内容包括主要从农村的孩子上大学的必要性,上学的方面,毕业就业问题,以及当地政府对大学生的帮助等。采用无记名的形式,让其自主选择填写。问卷结果采用人工计算的方法进行处理。

  二、调查目的:

  我做这次调查,一方面是想能圆满的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另一方面,我更希望在这次的活动中,能让更多人收获到一些感动,从而能在人生道路上鞭策我们大学生,能让我们知道父母供养我们的艰辛付出和巨大牺牲,能让我们重振雄心。那感动就是——亲情,我们能回报的也只有——孝心了。

  三、调查的结果:

  (一)、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平均年学费和生活费昂贵以及农民收入少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费、住宿费、书籍费等费用。根据我所调查的情况平均收费标准:专业学费为5000多元/年;学生公寓收费为1000多元/年;书籍资料费20xx元/三年(多退少补)。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每月的平均花销为1000元左右。对于苏北来说,经济条件又不及苏南,丰县就是位于苏北的“西伯利亚”的位置,经济上又弱了一层。我们村中大多数的人家都是靠外出打工和在家种地为生。 农民收入来源并不广,资源也相对贫乏,这样的状况下,供养哪怕只是仅仅一名大学生,年支出近万元收入来源无法扩张,收入提不上去

  也是相当的无力。由此,仅仅大学生昂贵的学费对农民家庭正常生活就已造成沉重负担,再加上大学生活日常生活开支,农民自己的家庭开支??

  2、农村大学生人数少。

  相信对很多人来说,“大学生”这个词都不陌生,大学是我们走向美好未来的一个必经之路,是一个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有素质人才的场所。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道理是人才的竞争。不是说商路大学就一定是人才,但是只有经过这一洗礼,才能更好的脱颖而出。农村,总体而言受教育的程度都比较低,还有农村的观念落后。有的人养儿女就只为了给自己养老送终,对于孩子上学那都是次要因素。因此,在农村家长的观念里读书只要能有一份工作就可以了,特别是提得很响的“铁饭碗"。还有在农村女孩读大学的话真的不容易,因为都说女孩长大后都要出嫁,所谓女孩:"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酸汤”。

  所以,在农村老观念的影响下,好多孩子只读完中学就没有继续读书而是随便找点工作开始挣钱!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大学生人数少,严重影响了中国农村的发展。

  3、对国家一些助学贷款政策不是很了解

  虽然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助学体系,即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但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还发现由于处于农村,大多数农民忙于挣钱养家,对于一些国家的助学政策没有太关注,所以对其不是很了解。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也不知找谁解决,只能自己拼死挣钱,东借西借供养孩子上学。有的家中甚至有三个大学生,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们非常高兴,可巨额的学费也令他们恐惧,靠着家中的土地怎么能供养的起?由于不知道应该找谁帮忙,也不知道谁会帮忙,无奈一些孩子就与大学无缘!

  (二)、解决的方案

  1、 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信息,增加教育方面的拨款。

  充分利用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农民收入不高,子女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可面对高额的高校学费往往头

  痛不已。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契机,良好的教育和扎实的专业文化素质可以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乃至于整个民族不可估量的财富。“人才强国”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

  2、 注重学生诚信,把相关款项落实带真正需要的人手里。

  学生的信用意识有待加强。具体表现在申请助学贷款时,部分学生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在贫困证明材料中刻意隐瞒家庭真实情况,有意夸大家庭的困难程度;部分学生的日常消费与困难生身份不符,在出具贫困证明的同时却进行奢侈消费

  3、 国家可以对农村大学生减免部分学杂费,给予鼓励和支持。

  入学后,你可以先申请学费减、免。学费减、免是国家对部分因经济条件所限,交纳学费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的一项资助措施。

  4、当地政府应积极做好农村家长的思想工作,减少他们的精神压力,除了物质方面的补助外,精神支持同样重要。

  三、了解农民供养大学生对家庭经济影响的意义

  首先,对于大学生,了解农民供养大学生对家庭经济的影响有利于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合理用钱,学会理财,为以后步入社会具备较强的经济意识提供思想准备。

  其次,对于家长,了解农民供养大学生对家庭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农民家长更好地履行对学生的抚养义务,合理利用家庭经济来为学生提供正常的学习需要。

  再次,对于学校,了解农民工供养大学生对家庭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收费,尽量为学生家长减负。

  最后,对于国家,了解农民工供养大学生对家庭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国家对农民的生活状况,收入水平等进行评估,从而给农民一个很好的向导,让农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

  理性思考:

  我们无忧无虑上着学,有了麻烦也会让父母去解决。当我们坐着舒舒服服地上课时,可有想过父母又在那干什么呢?烈日炎炎下,他们是否还在挥汗如雨呢;寒风飒飒中,父母是否冰凉的手在不辞劳苦呢;当你在虚度光阴时,有没有想过

  为了你的学费,父母会隔了好几夜都睡不着??父母可能没什么知识,他们是农民,为供孩子上大学吃了那么多的苦,他们不仅不求回报,有时还会心怀歉意。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手机是现代人的随身助手,也是我们方便的通信工具。手机在人们普通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它也是人类的杀手之一———手机辐射。据统计,目前全球约30亿人用手机,是吸烟人数的3倍。中国13亿多人口,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7亿,也就是说,平均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拥有手机。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数字产品,很多人几乎24小时手机不离身。

  因为它与人们相伴出行,往往对人体造成的辐射量比电视还大,那到底手机辐射对人体有那些危害呢?

  一、调查方法

  1、阅读书籍了解什么是手机辐射?

  2、阅读报刊了解手机辐射的危害有哪些?

  3、上网搜索关于手机辐射的注意事项。

  4、上网搜索几种人不宜使用手机。

  5、阅读书籍了解手机辐射危害怎么办?

  二、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了解什么是手机辐射?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 一般来说,手机待机时辐射较小,通话时辐射大一些,而在手机号码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时,辐射最大,辐射量是待机时的3倍左右。这些辐射有可能改变人体组织,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了解手机辐射的危害有哪些?

  手机致癌性或比香烟强 直板机袖珍机辐射最大信号弱的地方少打。信号差时手机的功率会自动加大,从而造成其辐射的强度增大。同样的道理,在电梯等小而封闭的环境里使用手机也会使其辐射强度增大。

  关于手机辐射的注意事项。

  第一,最好在拨出或接通2秒钟后接听;

  第二,最好不要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尤其是行驶在高速公路的车辆上使用手机,此时手机与基站距离不断变化,辐射时强时弱,对人体危害较大;

  哪几种人不宜使用手机?

  1、癫痫(dian jian)病患者;

  2、严重精神病患者;

  3、白内障患者;

  了解手机辐射危害怎么办?

  1、注意手机的摆放位置。由于手机只要处于待机状态就会产生辐射 而且辐射对人的各个器官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同的。医学专家建议我们 手机不用时最好放在包里 或是夹克衫的口袋里 但不要放在胸前的口袋中 也不要直接挂在胸前。

  四、总结

  鉴于手机辐射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共识,世界各国均对手机辐射制定了安全标准,英国政府明令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日本政府规定出售手机必须连同手机防辐射装置一同出售等等。但我认为未成年人用手机不是不可以,但是切记要少用。我国手机用户已近二亿部,相当数量的手机辐射严重。为保护数亿国民的健康,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尽快颁布我国的手机防辐射安全标准并认真执行。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六篇】相关文章:

1.【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六篇

2.【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10篇

3.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七篇

4.【精选】学生调查报告合集5篇

5.【精选】学生调查报告合集6篇

6.精选学生调查报告合集六篇

7.【精选】学生调查报告模板合集6篇

8.精选学生调查报告合集6篇

上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下一篇: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