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观后感>《敦刻尔克》观后感

《敦刻尔克》观后感

时间:2022-11-30 18:00:1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敦刻尔克》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敦刻尔克》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敦刻尔克》观后感

《敦刻尔克》观后感1

  《敦刻尔克》,本身是个历史名词,且有珠玉在前;好比中国人听《四渡赤水》,结果已经知道,并无悬念。照着史实硬拍,就成科教纪录片了。

  诺兰自然也明白。

  所以他想了个法子保留悬念,那就是:

  本片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悬疑片。

  我们知道历史上40万英法联军最后成功撤出了33万人,知道这次大撤退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欧洲,保留了二战西线的火种,某种程度上拯救了英国与法国。

  所以诺兰让我们看个体的主角,让我们担心:大部队是撤了,他们呢?在战争里,个体的命运呢?

  很微妙的:本片里没出现希特勒、丘吉尔与戴高乐这些传奇人物。

  更有趣的是,基本没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有德国飞机,有德国子弹,以及片尾德国军人影影绰绰的群像,但没有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他们更像是潜在的、无形的威胁。

  于是电影被极度简化了。无形的敌人正在涌来。海岸上是英法士兵,看着北边的英国。所有人都在讨论一个字,家。跨过大海,就能回家。

  当然,还隔着大海呢。

  于是这部电影,被简化成了,敌人到来之前,我们要跨海回家。

  于是变成了一个,关于个体的故事。

  空军在竭力奋斗。海上的船只冒死营救。海岸上的士兵紧张彷徨。汉斯季默的音乐响彻始终,用大量的铜号音效带着紧凑的情绪。情绪始终是紧绷的。

  情绪的爆点有三个。其一,英国船队出现。其二,我要为法国人留下这句看过的一定有印象。其三,就是结尾。

  但大多数时候,情绪是抻着的,是克制的。

  而情绪的起伏,支配着本片的进程。英国人在船上出于恐惧朝混进来的人怒吼;落海水手的恐慌;飞行员默默地算油;英国老船主神一般的冷静。

  尤其是英国人的疑似内乱,让我想到《黑暗骑士》里炸船威胁的时刻,以及,《集结号》里,争执要不要撤退的时刻人性在极紧张时,在情绪逐渐崩解时的那种细节,很有趣。

  当然,没有类似于小丑、小李那样的经典诺兰角色。但这一部,本来就没强调个性空中的,岸上的,海上的,这些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个群体共性,毕竟,浓缩着40万大军的恐惧呢。

  有一点,让我想到《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中,宇宙浩渺无边,美丽而残忍;同样,《敦刻尔克》里,德军没有实际登场,大海才是真正的主角。大海被诺兰拍得极为美丽,有一种单调的壮阔,足以体现人类本身的弱小,阻隔着生还的希望,随时吞噬掉生命,就像无情的宇宙似的;但大海又是回家之路只要船主老爷子,那点大英帝国老贵族范儿在撑着。

  这种美丽又残忍的矛盾,哎。

  没有典型的英雄形象,也许除了那个我要为法国人留下来的长官,那个驾船前来的船主老爷子,以及那个飞行员。长官自绝后路时的担当;船主老爷子从一开始就坚定着,驾着私家小船,像郊游似的,前来战火纷飞的海岸救人,而且抚慰了落水士兵的心灵;飞行员义无反顾地完成任务后,在海岸点起那一簇火焰。

  其他大多数角色,都只是芸芸众生。漫长的等候,茫茫的大海,最后被某种执着拯救了说诺兰没有点什么隐喻,我是不相信的。

  漫长克制了一整个电影后,有和平时刻的特写。蓝色调的大海换成暖金色调。然后在不断的穿插镜头中,出现了那段著名的讲话。

  我以前看到过许多许多次,但在电影院里,只有这一次,我服气了,我觉得温斯顿丘吉尔凭这段话,就配得上他的一切赞誉。

  说到底,这部电影,就像是为丘吉尔这段配词,专门做的配套解说: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在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这段话陈述时,镜头不断转到海滩,转到登陆点,转到岛屿和所有的地点,转到所有牺牲与生还的角色,转到大海。

  我们决不投降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诺兰这样悬疑着小人物的命运,想讨论的应该不是宏大的战争,而是战争中,每个个体的情绪与命运。

  他大概想让我们相信:

  在铺天盖地的事件以及宏伟如大海之前,渺小个体的恐惧与无助,那是难免的;但某些高贵的勇敢瞬间,某些渺小个体的举措(比如老船主那持续的沉静),可以显得多伟大;到最后,这些牺牲,都会是值得的。

  至少我是这么相信了。

《敦刻尔克》观后感2

  二战,欧洲战场,从时空转换上将重要的地名进行排序的话大约是马其诺防线--敦刻尔克--伦敦--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诺曼底--柏林,在英美电影史上,除了象征着失败和撤退的敦刻尔克很少被搬上过银屏之外,其他地方展现盟军英勇善战,无畏牺牲的电影已经被无数次地演绎和重现在观众面前,这次美国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将这十几天惊心动魄、争分夺秒的战略大转移的故事拍成了一部能与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相提并论的电影,不,从某种意义上说诺兰已经超越了他的前辈斯皮尔伯格,故事情节在三条时间轴线上齐头并进,用一种几乎令人眼花缭乱的剪切手法,将一个看似没有多少闪展腾挪空间的简单故事变得丰满而耐人寻味。

  对《敦刻尔克》抱有战争宏达场面,希望能够看到类似于《拯救大兵瑞恩》开场中展现的血腥刺激战争场景的观众估计会大失所望了,诺兰没有俗套地模仿斯皮尔伯格,直接去变现两军交战的火爆场面,而是另辟蹊径。影片中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残肢断臂,连敌人德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几个,然而,战争的硝烟的刺鼻气息与战争残酷而惨烈的一面一样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条时间轴是海滩一周。两个丢盔弃甲,枪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的士兵,从前线捡回一条命后到了敦刻尔克海滩,与无数同样失魂落魄,心急如焚的其他军人一样希望立刻撤离随时可能被德军消灭的狭长海滩一隅。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虽然说作为军人需要攻城拔寨,流血牺牲,视死如归,但是,生存下有时候会比牺牲更加重要,两个从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人从死人堆里侥幸活了下,所以,他们想方设法要登上军舰,生存、回家,不管采取什么手段。换上英军服装的法国士兵吉布森和遭受炮击后心存恐惧的英国士兵汤姆都不是反面形象,他们只是害怕,他们求生的本能让他们做出或许有点出格的事情。诺兰让战争回归人性的本能,那就是希冀生存,哪怕是一点点希望,求生就是正义,回家就是胜利。

  第二条时间轴是游艇一天。作为平民的船长道森,响应祖国的号召,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朋友,驾着自家的游艇“月光石号”横渡英吉利海峡去营救被困在敦刻尔克的同胞。船长的义无反顾,儿子看到敌机时候的害怕与惊慌,年轻水手乔治的兴奋与自豪,让人看到在战争面前一个无所畏惧的民族,一群视死如归的平民,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冒着可能被德军飞机炸沉的危险,去营救另外一群生命,人性的光辉闪耀。当然,更有那个被他们救起神经错乱的士兵墨菲,战争在他心里留下了几乎永远抹不去的创伤,对他说英吉利海峡对面的敦刻尔克就是人间地狱,他只是不想再回到那个地狱,因此还失手将年轻水手乔治推搡倒地而死。但是,最终墨菲被船长的坚毅,飞行员的勇敢以及士兵们的强烈的求生欲治愈了心灵的伤痛。影片最后有一个小小的细节,那就是回到英国的墨菲衣冠整齐地走进报社,第二天船长和儿子就在报纸上看到了颂扬年轻水手乔治的报道,称之为“英雄”。人性的光芒在这里升华了,一条生命换回了另一条生命的重生,不得不佩服诺兰在细节上的处理炉火纯青,天衣无缝!

  第三条时间轴是空中一小时。三名英国皇家战斗机飞行员驾驶三架战机升空迎敌,他们是敦刻尔克海滩上心急如焚,等待回家士兵生命的空中“守护神”。大家都知道,现代战争,制空权至关重要,中国抗日战争的悲壮和惨烈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在战争刚刚开始没几个月空军就丧失殆尽,后才有了陈纳德的“飞虎队”,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又有了美国人支持的全新空中力量,战争局势才慢慢扭转。一览无遗的海滩,毫无遮拦的大海,没有空军的拼死保护,英法盟军的士兵就是德军战斗机的活靶子,英军的军舰就是德国轰炸机练习投弹的最好道具。三名勇敢的.飞行员以其高超的驾驶技术,不怕牺牲的贵族精神,击落了一架又一架敌机,让焦急等待的士兵们看到希望,生命的希望。在明知燃油已经不足的情况下,坚持不返航,依然朝着敦刻尔克的方向飞去,在失去动力之后,影片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超现实主义的夸张意境,不可思议的情节安排,将一名英国飞行员的壮举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螺旋桨不再转动的飞机就像一只折翼的大鸟,虽然不能再拍打翅膀,但是依然展翅翱翔,这个镜头将会成为空战影片的经典。

  《敦刻尔克》与《拯救大兵瑞恩》看上去都是英雄主义的赞歌,本质上都体现了对每个平凡生命的尊重,那就是西方社会一向遵循的“救一人就是救世界”的信念而恪尽职守的果敢与单纯。懦弱也好,勇敢也罢,贪婪也好,正义也罢;恐惧也好,坚定也罢。为了逃生,一群英国士兵要将一个法国士兵赶出船舱;将军在送走最后一个英国士兵之后坚毅地敬礼致意后依然留下帮助法国军队撤退;飞行员紧急迫降后非常从容地损毁飞机,然后带着一丝轻蔑的笑意迎接德军的到。《敦刻尔克》在每个细节上处理得都非常精致,短短两个小时不到的影片在三根情节主线的穿插交汇中把观众牢牢地抓住,不敢有一丝松懈。诺兰的成功就是将《敦刻尔克》拍成了具有中国水墨画特质的错落有致与层次分明,着墨不多的画卷上表现出的意境却是气象万千,展现出的内容却是层出不穷,不像他的前辈斯皮尔伯格在表现战争时候浓彩重抹的水彩画,线条分明,色彩浓郁,或许,这就是诺兰风格战争影片的发轫之作吧!

《敦刻尔克》观后感3

  《敦刻尔克》,本身是个历史名词,且有珠玉在前;好比中国人听《四渡赤水》,结果已经知道,并无悬念。照着史实硬拍,就成科教纪录片了。

  诺兰自然也明白。

  所以他想了个法子保留悬念,那就是:

  本片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悬疑片。

  我们知道历史上40万英法联军最后成功撤出了33万人,知道这次大撤退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欧洲,保留了二战西线的火种,某种程度上拯救了英国与法国。

  所以诺兰让我们看个体的主角,让我们担心:大部队是撤了,他们呢?在战争里,个体的命运呢?

  很微妙的:本片里没出现希特勒、丘吉尔与戴高乐这些传奇人物。

  更有趣的是,基本没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有德国飞机,有德国子弹,以及片尾德国军人影影绰绰的群像,但没有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他们更像是潜在的、无形的威胁。

  于是电影被极度简化了。无形的敌人正在涌来。海岸上是英法士兵,看着北边的英国。所有人都在讨论一个字,家。跨过大海,就能回家。

  当然,还隔着大海呢。

  于是这部电影,被简化成了,敌人到来之前,我们要跨海回家。

  于是变成了一个,关于个体的故事。

  空军在竭力奋斗。海上的船只冒死营救。海岸上的士兵紧张彷徨。汉斯季默的音乐响彻始终,用大量的铜号音效带着紧凑的情绪。情绪始终是紧绷的。

  情绪的爆点有三个。其一,英国船队出现。其二,我要为法国人留下这句看过的一定有印象。其三,就是结尾。

  但大多数时候,情绪是抻着的,是克制的。

  而情绪的起伏,支配着本片的进程。英国人在船上出于恐惧朝混进来的人怒吼;落海水手的恐慌;飞行员默默地算油;英国老船主神一般的冷静。

  尤其是英国人的疑似内乱,让我想到《黑暗骑士》里炸船威胁的时刻,以及,《集结号》里,争执要不要撤退的时刻人性在极紧张时,在情绪逐渐崩解时的那种细节,很有趣。

  当然,没有类似于小丑、小李那样的经典诺兰角色。但这一部,本来就没强调个性空中的,岸上的,海上的,这些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个群体共性,毕竟,浓缩着40万大军的恐惧呢。

  有一点,让我想到《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中,宇宙浩渺无边,美丽而残忍;同样,《敦刻尔克》里,德军没有实际登场,大海才是真正的主角。大海被诺兰拍得极为美丽,有一种单调的壮阔,足以体现人类本身的弱小,阻隔着生还的希望,随时吞噬掉生命,就像无情的宇宙似的;但大海又是回家之路只要船主老爷子,那点大英帝国老贵族范儿在撑着。

  这种美丽又残忍的矛盾,哎。

  没有典型的英雄形象,也许除了那个我要为法国人留下来的长官,那个驾船前来的船主老爷子,以及那个飞行员。长官自绝后路时的担当;船主老爷子从一开始就坚定着,驾着私家小船,像郊游似的,前来战火纷飞的海岸救人,而且抚慰了落水士兵的心灵;飞行员义无反顾地完成任务后,在海岸点起那一簇火焰。

  其他大多数角色,都只是芸芸众生。漫长的等候,茫茫的大海,最后被某种执着拯救了说诺兰没有点什么隐喻,我是不相信的。

  漫长克制了一整个电影后,有和平时刻的特写。蓝色调的大海换成暖金色调。然后在不断的穿插镜头中,出现了那段著名的讲话。

  我以前看到过许多许多次,但在电影院里,只有这一次,我服气了,我觉得温斯顿丘吉尔凭这段话,就配得上他的一切赞誉。

  说到底,这部电影,就像是为丘吉尔这段配词,专门做的配套解说: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在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这段话陈述时,镜头不断转到海滩,转到登陆点,转到岛屿和所有的地点,转到所有牺牲与生还的角色,转到大海。

  我们决不投降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诺兰这样悬疑着小人物的命运,想讨论的应该不是宏大的战争,而是战争中,每个个体的情绪与命运。

  他大概想让我们相信:

  在铺天盖地的事件以及宏伟如大海之前,渺小个体的恐惧与无助,那是难免的;但某些高贵的勇敢瞬间,某些渺小个体的举措(比如老船主那持续的沉静),可以显得多伟大;到最后,这些牺牲,都会是值得的。

  至少我是这么相信了。

【《敦刻尔克》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城观后感11-29

《芬芳》观后感11-29

超越观后感11-26

《情书》的观后感11-26

《防火》观后感11-26

《李时珍》观后感11-25

军训观后感11-23

《起风了》观后感11-22

感恩观后感11-22

论语观后感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