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1
孙忠华老师《透视:散文结构的梳理》一课印象深刻。孙老师回归教材,沿波探源,通过《荷塘月色》《记念刘和珍君》《一个消逝的山庄》三篇代表性篇目梳理散文结构、行文思路,然后循文入义,通过联类引申拓展,提升学生散文结构的梳理能力,最后以高考命题的变式的命制结束。整堂课有必备知识的'复习、关键能力的提升、评价激励,学生有理性的认识、方法的总结、思维的提升,在一轮复习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切实将课标、评价体系落到了实处。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2
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已经颁布,新教材也即将投入使用。新课标、新教材将对高中教学产生巨大影响。同时高考也必然为全面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相关要求而发生重大变革。
一、新课标带来的新变化
1.新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文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2.提出新的课程结构——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
以18个学习任务群为课程内容,并将其序列化为课程结构,是本次课标修订的重大变化。“学习任务群”所以称作“任务群”是因为把语文课的实施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在真实情境下,在学生多样综合的语文活动驱动下,选择教学资源,安排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在积极地读书、思考、写作、交流,任务完成了,内在的能力和品质也发生了变化。任务群不是过去的单篇教学的教学任务的汇总。而是课程意义上的宏观任务。学习任务强调真实情境,强调学生兴趣,强调学生真实自然的好奇心和他的探索动机。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二、新高考的新变化
1.越来越注重阅读量,越来越注重阅读速度
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阅读量,越来越注重阅读速度。五年前,高考语文试卷面大概是6000-7000字,现在已经到8000-10000字。去年比前年,今年比去年,每年卷面的字数都会略增,基本上是3%-8%的幅度。阅读量大,文字量很大。
2.更加注重考查信息筛选处理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因为现在是信息社会,有太多信息需要去辨认。这些年高考语文在强化检索能力的考查,这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3.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
4.古代诗文考查内容的变化(重点是文言文的断句、文化常识的考查)
5.随文设点、关注语境的考查
今年高考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题型和赋分和往常差不多,但它出现新变化——随文设点。随文设点,考语境中的对错,训练语感。不是单句考成语、病句,而是随文设点,要求从文章自然段中来看成语、病句是否存在、逻辑有没有问题,这个难度增加了。
三、我们面临的现状——两届变化,“三新一旧”
20xx、20xx级高中学生处于新高考、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旧教材过渡期,面临课程、教学、考试如何衔接问题。
四、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1、调整理念,与时俱进
当前的高考改革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也正在对我们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进行重新洗牌。面对新的高考模式,新的课程标准,怎样利用现有教材去完成新课标提出的18个任务群,怎样由以往的单篇教学转变为主题单元教学?如何落实整本书阅读、当代文化参与等教学任务?我们怎样上传统文化这门课?很多问题都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落实。
2、全组同心,其利断金
新的课程标准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同时也更好地显示出集体备课的优势及其重要性。对于一个任务群的完成,单靠一个老师单打独斗,是完成不好的,甚至是完成不了的.,它需要老师们群策群力,提前备课,分工协作,明确个人任务及时间节点。然后再次集体讨论,进行融会整合。
3、做引路人,师生共进
老师不仅要研究课标,研究考纲,还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及时了解新高考,了解“3+3”模式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让学生认清形势,给他们一种紧迫感。
五、对高一、高二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书册总量不变,必修5本、选修2本。高一完成必修一到必修四的教学;高二完成必修五及《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两本选修课的教学。
2.教学过程中不拆模块,按照“修订课标”的“任务群”要求及名著阅读与背诵的相关要求灵活组元。基于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真问题出发,围绕若干有关联点的文本(一篇文章或一组篇目),整合课内外资源,以模块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3.进一步推进读写结合。
4.进一步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度、广度、效度。
5、落实好整本书的阅读。
6.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学活动。如经典诵读、成语大赛、汉字听写大赛、辩论赛、诗词大会、读书节等。
六、对高三语文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1.注重信息筛选处理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
备考高三,需要对检索阅读进行训练。考查检索能力通常看你在阅读过程中能不能排除概念干扰,能不能提取新的信息。尤其在实用文阅读中,基本都含有概念干扰这一特点。
2.注重文言文的真阅读
文言文要培养学生的真阅读能力。高考文言文的考试很注重考情境下的运用,考的其实就是语感。断句和翻译最能够考查文言文阅读水平,平时需要多练习,这是文言文占分最重,也是最难的部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未来也将会持续下去,这方面需要依靠学生平时积累。这些题目正好是拉分项。
3.注重题型的情境性和综合性
今年高考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随文设点,难度增加了。实际上也给一线教学提出新的思路:注重情境化。考的是语境中的对错,是需要语感来判断的。如今高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综合性的考查。以往同一试卷中几个板块彼此分散隔离,甚至同一个试题中几个小题也缺少联系,以后不妨改为从一个(组)材料中同时引发五六个题,将阅读、写作结合起来,在同一个境中去解决词语、名句填写、文学常识、内容理解辨析等问题。
4.关注阅读材料的范围拓展
高考注重选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反映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的建设成就;拓展试题材料的领域和范围,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实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选取阅读材料,考试几乎没有鸡汤文。这就需要我们调整思路,让课堂教学多往课外阅读延伸,多鼓励广泛读书,多关注社会。
七、对学校的几点建议
1.希望学校加大对语文的关注度。
希望学校重视语文的阅读课,特别是整本书的阅读,“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任务群,在众多的任务群中显得尤为重要,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开始落实。建议学校能够增设图书馆的图书书目,从数量上满足一定量的学生同时阅读一本书。
2.给老师们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
旧的教学思想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发展要求,就我们的现状而言,我们需要更多的外出学习机会,去补充新鲜血液,接受新的理念,这样我们会更快地与新形势接轨,少走许多弯路,望领导斟酌。
既然山雨欲来,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模式的改变(附相关案例如下)
相关案例一:毛泽东诗词专题
第一步:学习《沁园春·长沙》,进行诵读,把握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
第二步:回顾梳理毛泽东诗词,围绕一个主题,借鉴前人研究,进行初步研习鉴赏。
第三步:追根溯源,比较阅读,把毛泽东诗词与豪放派诗歌相勾连,在更大的视野中进行文化探究。
第四步:创作探究,开展“毛泽东诗词”软硬笔书法比赛,或进行“毛泽东诗词专题”自创诗歌比赛。
相关案例二:《烛之武退秦师》阅读专题
第一步:了解史书体例,掌握基本的文体知识。学习《烛
之武退秦师》,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掌握基本的实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以及文言句式。串讲课文,师生互动。
第二步:研读文本,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研读,把握精彩的辞令艺术,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文本的艺术风格。
第三步:拓展阅读——链接材料:《曹刿论战》《城濮之战》《崤之战》》《重耳之亡》《东周列国志》(烛之武退秦师相应章节)、有能力的自读《左传》
第四步:写作探究——阅读有关材料,就《左传》的人物塑造、叙事风格、结构艺术、语言特色等某一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要求:可参阅他人的研究成果,力争体现个人解读,不少于500字。
示例:①《左传》的人物性格特征探析;《左传》的人物形象塑造探究;《左传》的XXX形象探微
②《左传》的叙事特色;《左传》的生死观及其叙事表现;《左传》以战争为中心文本的叙事特点;《左传》战争篇章的叙事艺术研究
③《左传》叙事文本的艺术结构;试论《左传》战争篇章的结构艺术
④《左传》的语言艺术;《左传》辞令艺术研究;《左传》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左传》谏诤辞令的语言艺术;《左传》的委婉语探析;《左传》语言的文学性探究。
“整本书阅读与探讨”学习任务群
【教学建议】
1.指定阅读的作品可从教材课文节选的长篇作品中选择,也可由师生共同商定3-5部作品,学生从中选择一部阅读。
2.课时可安排在两个学期,宜集中使用,便于学生静下心来,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阅读一本书。
3.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4.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应善于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阅读中的独到见解。整本书阅读与探讨
【学习材料】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学术著作。根据学情选择阅读有关作品。
【评价建议】1.应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学生能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2.能利用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深入研读作家作品。3.能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从书籍确定、版本选择、导读激趣、方法指导、阅读分享、深度交流、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整本书阅读:阅读起始课,过程推进课,阶段总结课,成果展示课等课型
◆成果展示课:读书沙龙展示,课堂辩论展示,摘抄内容展示,读书随笔展示,读书评比展示,读书检测展示等
相关案例三:别样风流史湘云
【教学目标】1.梳理史湘云与众不同的人物特点,从而锻炼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探讨史湘云身上的“别样风流”的价值,挖掘作者在这一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精神审美寄托和社会批判意义。别样风流史湘云
【课前任务】基于你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史湘云这一人物的理解和把握,请你来为史湘云续写一个结局。(读写结合:《红楼梦》、名家点评)
【分享续写】小组讨论哪篇续写写的好?好在哪里?最符合史湘云这一人物的什么特质?请结合八十回中有关史湘云的情节内容及人物形象特征,谈谈你的认识。(立足语言,品鉴形象)
【读后思考】作者为何要塑造这样一种“别样风流”?史湘云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价值?(读写结合、培养认识,生命共鸣)与生命共鸣
“看,你还能活成那样!或许,我们都应该活成那样!”——王楚齐?
经典文本经典形象最大的价值,不仅在于能让我们“见天地,见众生”,更在于“见自我”。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3
一、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卷中的体现及高考生物试卷的主要变化与特点
高考试题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素养,同时更加强调新课程对考生四种能力即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及综合能力的考察。
整体看来,试题特点如下:
1、试题命制标新立异,不落俗套。选择题虽简单,但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略有小变化,非选择题就更是在新背景下全面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了。生物学科素养的考查在近些年的高考试题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2、层次清晰,区分度较好。通过比较20xx年全国1卷29题和20xx年的试题可以看出20xx年的试题区分度较高。选择题较易,得分率应该较高;但非选择题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分会拉开。
3、选修部分考纲和考试说明发生了重大变化。选修一增加了专题四酶的研究和应用以及专题五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所以要特别注意。选修三除了五个专题以外还包括学修一中DNA的粗提取和分离及专题五中PCR技术。本次调整的目的在于学生无论选择选修一还是选修三,这部分的高考分数不至于差别过大。
4、弱化记忆、强化能力。从近六年理综生物卷来看,涉及知识不会成为答题的障碍。学生答题障碍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
5、从能力要求看: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生理作用产生机理的考查,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的机能够用理、光合呼吸的机理、遗传规律的原理、生命活动调节的机理等。
6.分析近三年全国1卷的试题内容的分布发现,20xx年的试卷在必修一、二、三中的比例合理,回归理性,确保分子与细胞的基础性。而顶尖学生的区分在必修二的遗传与进化。
二、从高考生物试卷及试卷的主要变化与特点的分析得到启示是:
1、复习备考要围绕教材将教材中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系统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大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力度,做到举一反三,变式思维,如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免疫、遗传变异、生物工程等内容。复习时不仅要提炼章节内的知识要点,突破难点,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构建完善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重视学科内的知识联系。
2、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考纲要求的四大能力培养。每年的生物高考题都有一定量的图形,表格,曲线等的考查形式。如根据信息绘图、剂量曲线、列表格、写遗传图解等,我们要做到对图解知识的拓展延伸,平时就应多方位训练。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各种类型的例题来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审题,破题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绘图,制表能力。
3、加强实验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训练。近几年高考实验考查发生了一些变化,全程实验设计的考题逐年减少。实验考试的总的发展方向:从对实验现象、结果到实验设计向结论方向发展,题量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验证性实验的考查向探索性实验方向发展;常规的实验考查和研究性课题实验同样重要;全新的知识背景材料不忽视课本的经典实验取材。
4、在我们平时的阅卷中要做到认真负责,及时指出学生所犯的各种错误,包括错别字的订正,规范语言表达。让学生形成答题思维,构建答题模式。这项工作要求我们平时阅卷一定要及时,注重反馈的有效性原则。
5.重视学科思想和经典方法的融会贯通。分子与细胞注重模型方法、提出假说、控制变量、对比实验,遗传与进化要侧重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稳态与环境要侧重预实验、调查法和数学模型。
6.高分突破方向在于实验情景和遗传大题,以及科学思维要清晰和语言文字表达要到位。
总之,把握高考试题的特点,依据考纲的要求,指导学生夯实基础,培养学科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4
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考生们终于迎来了复课的重要时刻。这是高中生们长时间居家学习后重返校园的首次集体活动。我也是其中一员,经过两个多月的居家学习,我对于高考复课有了一些深刻的感悟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五个不同的角度来分享我的复课心得体会。
第一段,我要谈谈我在亲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心得。高考复课是我的重要转折点,我要向家人展示出我曾经是多么积极的、专注的学生。从居家学习开始的第一天,我就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表,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学习。每天早晨,我都会早起背英语单词,然后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这样的规划和坚持让我在家中充实度过每一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的学习效果。当我向家人展示这个计划表和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他们都为我感到骄傲。
第二段,我要谈谈我对学习上的改变。尽管在家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与学校是不同的,但我努力克服了这些困难,逐渐适应了居家学习的节奏。我利用网络平台和学习App,积极参与线上课程和学习讨论,与老师和同学保持联系,互相帮助。通过这种方式,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自学和沟通能力。我发现,通过在线学习我可以更加自由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交流,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这种改变让我意识到对于学习,需要不断调整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第三段,我要谈谈我对于社交方面的感悟。在居家学习期间,我与同学们之间的社交面对面的交流变得十分有限。我意识到,面对面的交流与网络交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虽然网络交流可以节约时间和空间,但它也使我失去了很多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与同学们保持联系,在社交方面找到平衡。我开始利用网络工具组织线上聚会,约同学一起玩游戏或者进行线上拼团活动。虽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但这种新的社交方式也让我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温暖和友情。
第四段,我要谈谈我对于校园生活的思考。高考复课后,我才发现校园生活对于我来说是多么重要。校园是我学习成长的地方,有着许多美好的回忆。我开始更加珍惜与老师和同学们在校园里的每一个相处时光。在班级里,我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互相鼓励,互帮互助。我越发明白,校园生活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我提升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我开始参加更多的社团活动和课外竞赛,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还能结交更多优秀的朋友。
第五段,我要谈谈我对未来的展望。高考复课使我思考了很多,也让我具备了面对未来的勇气和决心。我相信,在复课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直面困难,坚持学习,并在不断探索中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我相信,经历了疫情的洗礼之后,我会更加坚韧和自信地迎接高考的到来。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而我要面对的还有更多的未来与挑战,我将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去面对。我相信,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高考复课是一次我成长的机会,无论是在学习上、社交上还是对未来的展望上,复课都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我会牢记这段经历,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为自己的未来奉献出最好的努力。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5
郑可莱老师的作文教学从倒数第二段“我有我的看法”这个易被人忽视的'片段入手,从例文引导学生归纳出四个具体策略,促进立意深刻,致力于指导学生从能写出作文到写好作文升格。整堂课对症下药,讲练结合,实操性强,符合学生“胃口”,让学生不再谈此类片段而色变。今后的作文教学,也要力争像郑老师一样,多给学生搭建策略支架,扎实有效地上好每一课。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6
参与本次“高精准”新高考备考研讨的学习活动。刘学飞老师结合具体语境,耐心引导,不断设问,引导学生层层推断。课堂针对性强、灵活生动、务实有效,非常有助于解决学生翻译不精准的问题,对我的启示非常大。郑可莱老师的《让考场作文走向深刻》也是我比较期待的。郑老师针对文末作文立意提升,通过比较,层层铺垫,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指明了具体的、容易操作的写作路径,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意义很大。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7
高三语文研讨会于11月24—26在崇义召开,这次选址崇义,是因为在崇义这个偏远的地方却有一支战绩辉煌的语文教学队伍。本次研讨会就是由向崇义中学语文组学习取经和高考专题报告两大块组成。
一、崇义中学语文组的建设作为一个县城教学队伍,崇义中学语文组师资并不是很雄厚,面对的也只是本县城自己的孩子,受限于适龄儿童的数量,他们的学生并不是选优拔尖,但是在最近的'三年高考中,无论文史类还是理工类,他们的平均分都在100分以上,在赣州十八个县市的重点中学中排名一、二,他们的成功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一)大环境崇义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氛围浓厚的地方,苦学、苦教就是他们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崇义中学的校长更是极度重视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功能和意义。、1)以严治校,为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军训开始,从学生的头发、跑操、穿校服等细节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举全校之力,强化语文的学习。每周两节阅读课,每天固定的新闻电视时间、练字时间,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强化教研组的建设,为每位老师提供专项经费用于专业书刊的订阅。教研组年级之间传承有序、资源共享。备课组分工协作、专人专题、群策群力。
(二)小细节1)强化非智力因素。从端正书写,强化审题,规范答题等角度杜绝
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2)教学上推行“慢进度,缓坡度”的原则,紧扣教材,回归教材,将知识细化。
3)考试针对性强,学什么、考什么,考后更通过错因分析表,进行反馈训练。
二、高考语文专题分析,建议。
研讨会下午,南康中学的邱老师结合近几年语文高考,对各个题型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复习建议,重要又一下几点:
1)文言文考试重点以人物,叙事类文本为主,但应重视从未考过的“何、若、为、焉”这几个虚词。
2)诗歌鉴赏中,用典、意象、情感是考查重点,也应注意语言风格,练字题型的出现。
3)小作文的命题,表达方式是“主料”,修辞方法是重要“配料”,要警惕相关句式知识的考查。
4)大作文还是会贯彻专家们“纠偏”和“导向”的使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导向。
三、20xx高考新动向
20xx高考,语文试卷格局将发生变化,取消第一、第二卷的划分,试卷将以专题的形式组合。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8
感谢“邵然名师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我对郑可菜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印象颇深。如何使议论文的思维走向深刻?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也是议论文教学的难点。郑老师以生动的教学语言、巧妙的'任务设计,带着学生沿着思维的“曲径”走向思想的“幽深”。“AB的上位概念才是大boss”,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对“二元对立”全面统摄;“倒二段你有A=B吗?”符号化的公式把学生的思维误区直观地展现出来。“人家写那个,你写这个,段位怎么比啊”“这位同学是班上书写的天花板”引来学生会心的笑意,名师的亲和质朴让人如沐春风。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9
早春时节,春寒料峭,这是一年之中播种希望的时刻,也是已经奋斗了三年的高三人守望梦想的时刻,为了让高三最后阶段的冲刺更有力量,为了做好学生圆梦路上的引路人,我校九位学科代表在教育局的组织安排下远赴西安,参加了20xx年新课程全国Ⅰ卷高考复习研讨会。西安,在历史上曾是十三朝古都,建都时间长,建都朝代多,是千百年前无数文人骚客梦起梦落的地方,如今,它载着历史的风尘一路走来,以其承接古今,开放包容的姿态屹立于西北大地,滋养着众多的高等院校,仍是学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我们这次培训研讨的地点便是设在了西安医学院含光校区。培训从上午九点开始一直到下午四点,期间来自河南省和西安市的两位专家做了详实有效的高考复习指导,让与会教师受益匪浅。来自河南实验中学的马兰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是河南省高考阅卷组专家,在培训会上,马老师详细地分析了20xx年课标卷的命题特点:稳中求变,不断突破!
变化一:注重传统文化的考察,对考生积累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默写上。文言文的考查范围不断扩大,古代诗歌鉴赏考察与课内经典名篇的比较阅读,且课内诗歌不提供文本,暗考背诵。而名句默写在注重理解记忆的同时,又增加了审题难度。针对这一变化,马老师建议在备考过程中要兼顾文化知识的积累,对64篇课内外背诵篇章要做到背诵不留盲点,审题要精准细致。
变化二:选材范围扩宽,命题形式更加灵活多变。论述类文本命题时不拘泥于某种形式,而是依据文本特点灵活处理;小说命题更能体现文体特点,考查要点灵活多变;传记选材突破他传改自传,文本与当代距离较远,文本叙事性减弱,学术性增强,针对这一变化,复习备考时要做到两者兼顾,专攻一种有风险。
变化三:作文材料紧扣现实,注重思辨,并限定了形式,写作要求更加具体。因此在备考时必须关注现实,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除了指出以上变化外,马老师更将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方法倾囊相授,给了大家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在下午的研讨会上,来自陕西师范附中的教学专家做了《带着学生走向高考》的专题报告。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专家指出,鉴于高考语文试卷稳中求变的特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值得复习者、执教者、命题者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我们的思想武器,必须做到认真解读,透彻挖掘,我们把常规武器发挥到极致它就是我们的核武器,说它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核武器”一点也不夸张。会上专家带领与会教师一起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并准确抓住了《考试说明》的前后变化,特别是去年和今年的变化,从中摸索出了命题趋向,对高三后期复习有着明确的指向作用。为期一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次知识与智慧的交流,更是一次催人思考的契机。古语有云,学无止境,其实教亦无止境。在教育的世界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也许永远只能在山脚徘徊。反思自己的备考之路,欣喜的是多年来一线教学的经验让自己能立足学生学情,在实践中体悟,对考纲考点的把握比较精确,能引导学生全面落实考点,许多做法正是专家老师所提倡的。换句话说,名师并不是因为他或她有什么异于常人的高深之处,他们只是把我们每个人都在做的事,做得更长久一些,更细致一些,更多一些,于是便有了差距。此外,在专家老师身上我也看到了他们的沉潜之心,敏锐之思,培训中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当许多老师仍在无意识的进行着作文训练时,今年首次使用全国卷的西安中学却以有了成熟的作文教学与测评方法。可见备考路上,我们需要低下头来深钻教学教法,更要放开眼光,看看别人已走了多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知不足而后补进应该是这次培训的终极目标。接下来的复习用几个字来概括——夯实考点,注重基础,关注变化。具体地说,要按照复习计划循序渐进,特别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要建三个“30分”的意识高考语文除写作60分而外,有三个“30分”。这便是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30分;古诗文阅读和默写30分;现代文阅读30分。建立三个“30分”的意识,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在复习中不能有任何一点疏忽。
二、积累语言材料,提高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目前中学生识字是、词语积累是明显不足,正确运用的能力更不足,这在语言基础题和作文中表现得很突出。应该尽量增加语文积累。
三、增加文化积累,丰富文化底蕴,丰富心灵世界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语文,也是考文化。学语文,要十分重视吸纳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丰富自己。
四、加强新题型的训练力度断句、情景式默写、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两年高考涉及的新的考察方式,在原先的出题基础上增大了思辨力考查,也是学生的弱项,在后期复习中要有所侧重,做好作文序列化训练。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倾情付出,在高三的紧要关头,作为学生实现梦想路上的助梦人,教师更需要一股坚持的韧性,坚持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自己的教学思路,不去过多思考眼下的得与失,用特有的清醒与睿智咬定青山不放松,相信汗水与心血会浇灌出成功之花!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10
20xx年11月23日(周五)数学组在学校录播室进行了为期一天的20xx百师联盟高考备考复习远程视频研讨会,通过此次会议,使我了解了新的高考动向,现将研讨会心得总结如下:
一、20xx年高考大纲范围的新变化
1、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2、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3、对数学科变化部分的理解
二、高考命题趋势及有关要求
解读(1):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基础性增加综合性增强应用性增强创新性增强
增加数学文化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新添)
抽象概括能力是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经过分析提炼,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新添)
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中学数学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新添考纲没有发生变化的部分是主流,仍是考查的重点
三、学科知识考点分布及其特点
1、夯实基础知识,突出知识结构
2、数学中的一些二级结论
3、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复习具体操作:
(1)背一些几乎必考的公式、定理、结论等;
(2)条件允许,可以当面指导,找出存在问题;
(3)提升计算能力;
(4)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确保可能的得分点得到分;
(如: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等)
数学基础中档(成绩在80———120分)
具体操作:
(1)适当对他们强化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作用;
(2)确保会做的题目做对;
(3)可以进行一些题组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4)和比题目成绩好的同学多交流,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在老师指导下总结一些“二级结论”指导解题;
四、高考一轮、二轮复习中和综合模拟训练不同阶段教学中,专家给出了什么建议和要求;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方法?
1、关于数学复习资料的使用
2、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3要重视思维训练,少搞题海战术(适当做一些题)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作用
5、在复习时,注重在知识的交汇处选择题目
试题概念性强,充满思辩性、量化突出,“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
6、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综合问题的分析
能力立意,常考常新,新颖不离基础,常规不离灵活;用学过的方法,解决没见过的问题。
7、注重书写格式培训,规范表达方式
8、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不能忽视一些了解层次要求的知识
五、今后在高考复习时可以按照如下措施进行
1、制定好本班学生适合复习计划;
2、一轮复习讲清楚每一个模块知识点,每周测试一次;每天让学生知识过关,培优班上优生关注好差生;
3、二轮复习主要训练大题六个模块和小题大做为主,考试讲试卷认真分析学生和试题。
4、高考冲刺时主要以高考模拟题考试讲练。
六、对学校复习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1.学校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考复习指导思路并有相对应的阶段实施计划。
2.尽可能地收集关于当年高考的最新信息。
3.征订较新,较好的月考卷、模拟卷。
4.组织数学组教师认真分析高考数学大题模块,学校自己出一本适合我校高三学生做的习题集。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11
10月20日下午,我有幸在线上聆听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勇老师的一堂课——《“读透”才能“答准”——精准把握小说阅读中的“文”与“题”》。刘老师的课堂让人感觉轻松惬意,所讲内容全面细致,对即将带着学生进入小说复习阶段的我来说,这堂课有着很多的“干货”。
对于“读透文本”,刘老师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即:结构化阅读、元素类阅读、共情性阅读。观照自己的教学,更多的是在前两个层面上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所以依然有着“套路”“格式化”的阅读印记,而随着新高考“随文命题”的出题方式,那些所谓的“套路”不再灵验,更多的.是需要学生沉入文本,与创作者“心有灵犀”。
正如刘老师所说,这一篇文章需要学生有“阅读在现场”的感触,是一种“原生态的阅读”,甚至要把自己纳入“情境”之中,简而言之,就是“能读进去,也能读出来”。
最有价值的收获应该就是刘老师展示的“常规教学反思”了,他指出,重形象概括,少形象分析;重主题归纳,少作者用意;重情节梳理,少文脉探究;重宏观轻微观,重整体轻细节。这四条是高一、高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作为高三教师,在备考过程中更应关注“教考衔接”,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素材做好专题复习,精准突破。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12
一、整体解读
今年试卷宽角度、多视点、有层次地考察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及数学素质和潜能,到达了“考根底、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试卷所波及的内容几乎包含了高中所学的所有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察”的理念。
考察比较全面其中涉及集合、复数、向量、二项式定理、数列、三角、立体、概率、圆锥曲线和导数。但是打破了以前的2:3:5的难度比例,其中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和圆锥曲线分别占32分、27分、27分共占到86分,整体偏难;趋于考察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但是比较深、比较细例如4题的圆台体积公式,5题的互质,12题的原函数与导函数对称性,20题的条件概率等式证明等等。
二、备考过程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轮复习侧重知识点的复习根据知识点带方法,除了统一的资料外还额外进行小节练习,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二轮复习侧重解题方法,主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解题方法根据题代方法;三轮复习侧重答题技巧和时间的掌控。总体来讲复习全面、细致不夹生。
三、经验反思
1、坚定信念
高三备考过程是漫长而枯燥的,对学生和老师的恒心和毅力是一个严峻考验,我们一定
不能放松,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迎接我们的就是成功。
2、严格要求
向老教师请教是我们数学组的优良传统,我们要认真研读考纲,做历年真题,为上好课充电,争取做到自信走入课堂,满意离开课堂。
3、高效执行
课堂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根据高考方向将教材内容有机重组,进行二次备课,留给学生思考、总结的时间。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实施分层教学。
总之,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肩上的责任还很重,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13
为了帮助高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切实提高今年高考复习教学的质量,对广大奋斗在一线的高三政治教师提出参考指导意见和建议,我市于20xx年11月20日至21日在华坞大酒店举行了20xx年思想政治高考复习研讨会。
会议是紧张而疲惫的,但也是充实而有收获的,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了许多宝贵的高考复习方法与经验。
20日下午我市政治教研员刘华周老师解读了《关注生活,注重基础,强化能力——20xx年高考全国文综课标卷政治试题分析》,让我看到了新课标试卷的特点和大概模式,对指导学生提高试卷“技术”分有了重要的借鉴方法。21日上午,赣州一中的钟永华老师、宁都中学的廖洲华老师及于都中学的丁检秀老师分别作的《新课程文综(政治)高考复习方法与策略的探讨》、《新课程下高考政治复习的几点想法》及《20xx届高三政治新课程第一轮复习策略》讲座让我了解了后高考政治复习的一些宝贵经验。
二、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明确基础考点
《考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框架和依据,也为高考的复习指明了方向,是高考的风向标。三所中学对20xx年高考目标的研读,使我明确20xx年常用考点的分布状况、热点范围、特点、作用、意义及复习方法。这对我尤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它指明了高考复习的方向和范围,明确了复习的精力安排,重点安排。
三、夯实基础,整合知识,提高能力,关注热点,精练精讲,规范答题。
给我们做的《高考政治各个板块复习对策》让我清晰而深刻的了解了知识、能力、热点之间的关系。
1、关注时政热点,在高考时政热点复习过程中,我们不应纠缠于微观、陷入为复习热点而复习的误区,而应强调对时政热点的宏观把握,致力于挖掘热点与基础知识的结合点,致力于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和评价有关问题的.能力。讲究策略,提高效益:
(1)一轮中渗透:细水长流
(2)阅读中思考:内引外联
(3)练习中点拨:潜移默化
(4)专题中强化:举一反三
2、夯实基础知识,认清形势,走出误区,讲究策略,回归课本:
(1)前提:思想上引导,使学生“要”读;
(2)关键:方法上指导,让学生“会”读;
(3)重点:能力上辅导,令学生“善”读
3、能力培养、规范作答,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高考复习能力培养也要讲究策略:
(1)能力是“练”出来的——处理好练习与反思的关系
(2)能力是“悟”出来的——处理好“做题”与“看题”的关系
(3)能力是“积累”起来的,做好热点问题归类,做好解题方法归类,做好基本题型归类。
此次高考复习会议,内容是充实的,时间是紧张的,对我的高考复习指导意义是巨大的,其精神和方法必将融入到我具体的高考复习中,期望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14
回顾20xx年暑期的高考备考研讨会及各位专家所做的报告,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心得和反思如下:
一、认识全国卷的出题思维方式
根据考纲要求,准确考查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全国卷区分度大,重视探究能力的考查,复习时把握好考纲,每一个复习专题要突出一个主题,深入探究,学会设问,并要求学生会开放性答题,用3―5年的高考专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会有更大的'收获,教师精讲学生精练,练后要多思考多总结。
二、夯实一轮复习
一轮复习中要以本为本,夯实基础,以纲为方向,这一阶段复习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方面。以课本复习为主,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不求速度,只求质量。在复习过程中要突出知识重点与考点,注意教学手段的变化,要把所学相关联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分析并掌握规律,还要结合高考考点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所有的基础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三、做一位外向型教师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好题,或者选择好的主题设计题目,特别是有矛盾冲突的主题,尤其是环境与人类的冲突为主题。要求地理老师要做一位外向型教师,要时常关注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世界的也好中国的也好,只要是热点的矛盾冲突主题,老师都要关注。做一位与时俱进的老师,才能适应全国考卷。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滚动练习为主。
依据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要求,教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结合课时练、单元练、主题练、错题滚动练。以练找问题。
五、收获的同时,也意识到存在的诸多问题:
1、一轮复习,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落实基础知识不够,做题时障碍重重。2、做题不够精细3、教学结合困难4、练习反思不够5、教学难于结合实际生活
六、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今后将采取如下措施:
1、把时间还给学生,师生紧密结合,及时反思,及时关注热点、关注人地关系的主题。
2、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学时目标明确,注重基础,易中求细。教师要善于摸索规律,教学中应体现情感目标。
3、站在高考角度,精选试题,统筹规划。要多思考、多总结。了解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的具体内容,钻研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每周练习高考真题一份,特别是全国新课标卷,把握高考动向。
总之加强本组团队精神,彼此沟通,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深入思考,促使每位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15
第一轮重点是“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复习,目标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学生要掌握好复习课本重要例习题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学习的重心要放在“三基”,千万不要脱离这个目标;其次复习要求学生跟着老师或者略超前于老师的进度(成绩好的同学应该有两条复习路线,一条是跟着老师走,另外一条是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最后在复习中一定要提高效率即掌握好80%以上的知识点。
一、复习的原则
1、夯实基础
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及数学中一些隐含的知识点,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点。近些年来,我们都看到了高考的改革方向和力度,那就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因此,复习过程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强化应用。
2、立足教材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应以课本为主,同时借助资料,要把各节知识点进行整理,各章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图表,填空等形式,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几条线。
课本是高考试题的源头,基础知识是能力提高的根本。高考试题年年有变,但考题就来源于课本的原题或变式题,没有偏题、怪题,试题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体现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复习中我们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注意挖掘课本习题的复习功能,加强知识点覆盖的同时注意知识的综合,以《考试说明》为根本,弄清高考知识点及其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重视基本方法的训练。通过一轮复习,做到基本概念、基本题型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
3、以学生为主
不重视数学的阅读理解和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这是很多学生的不良习惯。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认真仔细阅读题目,规范解题格式,主动对知识、方法进行归纳、概括、总结等,力争培养出学生会做,能得满分的良好习惯。课上不仅要听懂更重要的要理解好,所谓理解就是听了老师的一段讲解,看了老师的一个解题过程,要把他提炼、升华成理性认识,在头脑中,应该存下老师讲解的这一段知识和解答的这一道题,他所体现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当你遇到新问题、新试题的时候,你应该拿着这个规律去面对它,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把老师讲解的东西很自然地、流畅地用在你的解题里,这就是所谓通过理解,通过顿悟来学习数学。那么高中数学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分是要靠着这种方式进行学习的。
二、注重反思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走向理性思维。
高三的学生,解的题目并不少,但是不少的学生实际水平的提高却较为缓慢,应变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教师的解题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只其然的地步,缺乏知其所以然的精辟分析和画龙点睛的点拨和总结,对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在方法上进行解题反思的指导;另一方面,多数学生课后解题是为了完成作业或追求量的积累,缺乏解题反思的习惯,因而对解题过程的认识仍处于感性阶段,没有促成质的转变。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进行反思教学,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引向理性。
(1)反思一题多解,领会发散思想。由于每位学生思维的角度、方式、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学生的`解答往往呈多样化,这时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并通过反思加以提炼,以领悟各学科思想特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题多解”是培养思维多样性的一种重要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同种解法的展开、比较、反思,能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对该学科的思想方法有不同程度的领悟,从而提高了高三学生的复习效率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反思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一题多变”是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一题多变的提问主要在习题课中进行。在数学学科中通过模型内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相互转换等变式,一题多变的系列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发散,达到一题多练的效果,还能将形似神不似的题目并列在一起比较,求同存异,还能培养学生条件转换,设问置疑、探究因果、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也能避免学生盲目做大量的练习而效果差的现象,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3)反思多题归一,感悟学科模型建立的重要性。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因为学生掌握了整个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及基本的解题方法,所以在对问题的解决中往往会从多个角度加以思考,呈现思维的发散性,放开无法收拢理顺现象。为引导思维的收敛,在复习时,要将很多例题有目的串联起来,编成一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对多题一解进行反思,可提高学生的化归能力,使零碎的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会解题的通则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的敏感性和思维的系统性,感悟学科模型建立的重要性,大大增强解题策略的选择与判断。
总之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既要注意构建巩固每个知识板快及他们的联系,同时也应该注处理好“源”与“本”的联系,例、习题的安排应源于课本并高于课本,由点串线,由线组面,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另一方面,在复习中应紧密和把基本知识和生活背景、社会现实,特别是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常用常新,提高复习的效率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转化后进生
(1)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2)做好复习和总结,要求学生做到:当天学的东西
做好及时的复习,学完一个单元后做好单元小结;对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形成自己的错题库,分析错误原因并独立写出正确答案;对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要重点复习,而对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要及时问同学或老师,直到弄懂为止,绝不欠债。
(3)科学训练,引导学生“不以做题多少论英雄”。
重要的不在于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要在准确把握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科学地做一定量的练习,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
(4)培养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实验证明,问题,特别是精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提高兴致。因此课堂提问的设计不仅要以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中。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07-08
高考心得体会01-12
初中英语研讨会心得体会12-28
参加数学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09-11
研讨会会议总结11-13
研讨会邀请函07-11
研讨会邀请函01-26
研讨会议邀请函12-18
高考学习心得体会03-23
高考状元学习心得体会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