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集合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一、读。
《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先请同学们自己初步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然后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学生会根据各自不同的感受表示:有的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有的认为陶罐不但谦虚,而且很善良。有的喜欢陶罐敢说真话,不喜欢铁罐,它不仅骄傲,还很武断。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初步把握了“人物”的整体形象特点。接下来,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再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并有层次地展开对话的朗读指导:第一层次的对话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孩子们在评议中理解,在理解中练读,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第二层次的对话,让孩子们自主读书、自己去发现两个罐子神态的变化,再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自由练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第三层次的对话指导,以“恼怒”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加上自己的动作读书,与伙伴合作表演,来辅助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宽容。第四层次的朗读指导,用给动画片配音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把所有对话连起来练读,这是在前三次充分练读基础上的总体回归,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二、改。
先引导学生领悟这则寓言的寓意,学生理解的侧重点可能各有不同。如:1、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2、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更不要以自己之长比人之短;3、人们应该胸怀宽广,善良真诚,不要像铁罐那样心胸狭窄,孤高自傲;4、长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短处,像铁罐虽然结实但容易氧化锈蚀,短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长处,像陶罐虽然易碎,但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这里,就有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光洁、朴素、美观,但它确实易碎,不结实,这一点铁罐说的也是实情。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束缚住,放飞思路,大胆去想。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优点缺点陶罐美观易碎铁罐坚固丑陋
师生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
学生分组边议边改,集体创造,大意如下:
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铁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并不是让我们比美的。”“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和我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被摔得粉身碎骨,而铁罐却无羌。人们掘出铁罐,却找不到陶罐了……
这样学习就使自己的思维进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没有被教材所设定的思路限制住,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改故事我则放在了第二课时。
三、辩
学生在朗读人物对话时也总是少了一份神韵,师在课堂中按部就班地指导朗读对话,没融入到故事有趣的情境中。教案是死的,而学生是活的,那么有意思的故事,应把他们带入到故事有趣的情境,随着情节发展自然展开对话呢。老师不是在背教案上课,而是在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感受这个生动的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与学生们一起成了里面的陶罐和铁罐,
“铁罐,你是在用怎样的态度奚落陶罐啊?”
“陶罐们,铁罐那么傲慢地奚落你们,我们就来和他来碰一碰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随着教师的一句句引拨,在这场对话中,学生们俨然把自己当作了铁罐和陶罐,随着故事的发展,情绪也自然转换,读对话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陶罐在哪里?谁来为你们的陶罐家族争辩一下啊?”
一个个小陶罐们理直气壮地道出各自的优势。“我们陶罐不比铁罐差,我是工艺品,花纹很美。”“我们不会生锈。”“我们也很朴素、美观”。……
一句句的争辩,情真意切。学生通过角色转换,亲自走到故事中,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当学生和教师一同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思考、活动达到忘我的境界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最佳的创新状态,学生读起来会入情入境。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浅显、易懂、搞笑,贴近儿童生活,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从整体上把这篇文章分成了两个部分,也就是“铁罐瞧不起陶罐”和“许多年后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命运”两大块。前一个部分我以“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为线索,让学生思考1、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3、应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勾画。然后分组讨论,体会各自的态度。透过教师的指导,读出两只罐子不同的性格特点,使情感的变化渐渐明晰,这一部分是我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的.教学,我对文章进行了一些取舍,以两个问题来引导阅读,透过默读、导读、细读让学生体会两只罐子命运的不同,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悟出这则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透过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当时的情绪,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兴趣很浓。如在理解轻蔑一词时,我们结合课文插图,有学生说它的意思,有学生表演轻蔑的样貌,我趁势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神态来朗读铁罐的话,学生兴致很高纷纷练习。几个环节下来,透过加表情读、加动作读、小组分主角读等等形式,学生读得充分,对于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的理解也都比较清楚。一节课上下来看到学生情绪高涨,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练得用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话的练读中。我觉得自己在课前多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从孩子们的朗读和发言中,能够感觉到他们已经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宽容,也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这时,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课堂上学生有合作,但体现不够。有时只是个形式,未体现合作的实效性。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3
《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浅显、易懂、搞笑,贴近儿童生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从整体上把这篇文章分成了两个部分,也就是“铁罐瞧不起陶罐”和“许多年后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命运”两大块。前一个部分我以“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为线索,让学生思考:
1、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3、应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勾画。然后分组讨论,体会各自的态度。通过教师的指导,读出两只罐子不同的性格特点,使情感的变化渐渐明晰,这一部分是我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的教学,我对文章进行了一些取舍,以两个问题来引导阅读,通过默读、导读、细读让学生体会两只罐子命运的不同,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悟出这则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当时的情绪,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兴趣很浓。如在理解轻蔑一词时,我们结合课文插图,有学生说它的意思,有学生表演轻蔑的样貌,我趁势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神态来朗读铁罐的话,学生兴致很高纷纷练习。几个环节下来,通过加表情读、加动作读、小组分主角读等等形式,学生读得充分,对于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的理解也都比较清楚。一节课上下来看到学生情绪高涨,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练得积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话的练读中。我觉得自己在课前多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从孩子们的朗读和发言中,能够感觉到他们已经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宽容,也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这时,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课堂上学生有合作,但体现不够。有时只是个形式,未体现合作的实效性。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4
这篇课文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作为第二个课时,我主要把重点放在朗读、体会人物的对话上。课文中的四次对话的感情是层层递进的,在操作中要很好地驾驭,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课文对话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留心观察思考的基础上也很好的把握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接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铁罐说的话让学生读,并问他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回答是抓住了铁罐的傲慢无礼的神态来读的,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这种学习的方法。这样既放手让学生学会处理对话无形之中又让学生抓住重点理解了文章。随着对话的得感情层层递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发浓厚,对课文的对话理解的更透彻,朗读的兴趣非常高昂,纷纷争着要求对话朗读。
文章中有些词语的理解我实这样设计的:抓住铁罐的第二次的说话“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引导学生:“铁罐这样用自己的长处去讥讽别人的短处,这就是课文里说的——”学生很快就联想到了“奚落”这个词,又如:理解“和睦相处”一词,“怎样才能做到和睦相处呢?”,学生说:“两人在一起不争吵,要互相帮助”,把词语的理解和分析文章,联系生活结合起来,而不是问学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该怎么理解。学生有了很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词语的理解更深刻!可以很快应用到说话和写文章中。
为了更好的体会文章的重点,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也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完课后我设计让学生演下这个故事的环节,以达到巩固所学,检查反馈的目的。学生争着要求表演,积极性很高,表演的同学非常认真,演铁罐的同学目不斜视,高昂着头,一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神态,把铁罐那种傲慢、无礼、恼怒到愤怒的样子表现的非常到位,演陶罐的同学同样能很好的把握住陶罐谦虚、平和、宽容。整节课的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合理,虽然没有进行试教,但效果还挺好。
教学完后回顾一节课也还有很多的不足,总结了几点:
1、语文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先扶后放的方法,即我先来指导学习一次对话,然后总结学法,再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其他的对话。在指导学生体会人物的个性的时候,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关键词的方法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然后体会人物的感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的对话,由此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这个环节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感觉不是很到位,学生讨论的过程比较短,我在总结学法的时候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应该在细节方面讲得更清楚,小组内也要注意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一个组内应该有一个组织者,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些方面的训练在平常也还需加强。
2、我觉得学生的朗读有个别的地方有些重复,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语气和情感了,所以就不必再去重复练习朗读了,如陶罐和铁罐的第三次对话,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把握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我让学生自由读,和同桌分角色读,男女分角色读,读得太多了,以至时间拖沓,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好。可见,读也要有度,而不时非得为了训练而去读,重在效果。
4.在教这篇课文时,考虑到课文的内容中四次对话的层次性,我一直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怎样既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又不会使教学过程显得杂乱无章呢?在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已经能够认识到了我所考虑的这个问题了。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在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这些分歧就会渐渐趋与统一,不要要求学生一次就能达到所想要的高度,而是让他们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到智慧的果实。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经验还不足,还放不开,怕学生跟不上自己的脚步,其实这些都是杞人忧天。要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解决问题。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不足,也非常同级组老师的帮助,大大提高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虚心地向老师们请教,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5
《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教学中,抓住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
一、抓住对话,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抓住“奚落”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对“傲慢、轻蔑、和睦相处”等重要词语加以理解,以及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讲解“轻蔑”一词,我查阅了资料,利用字理理解,让学生感受这个蔑字,还让学生透过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从而理解文本。这也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于学生正确全面认识陶罐和铁罐有很大的帮忙。
二、关注提示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第三组对话,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寻找提示语了,但这一组恰恰没有。于是,我加入了提示语的填空,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的内容和标点符号。学生以前积累过一些描写生气的词语,如:火冒三丈、怒气冲冲、怒发冲冠、暴跳如雷等,这时,他们迁移了以往积累的词语,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神态和内心活动,此时学生已经关注到了提示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三、个性化表演,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和善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让学生戴着头饰,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鼓励他们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动作。学生的表演可以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营造了课堂上的小高潮。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四、多元感悟文本,领悟寓意。
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本篇课文告诉我们每个事物或者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要全面地看问题,学会和睦相处。因此,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虽然这堂课自我感觉讲的不错,我和学生都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课堂处处体现学生自主性。但对学生的关注度、评价、引导等方面,还要加强锤炼,增强自身的文化功底。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6
这篇阅读课文,我是把握着这样的脉络来上课的:初读——说——品读——表演——悟理——自编——自创。初读是解决生字的读音,说则在读的基础上把握全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时分角色进行品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接着带上面具进行表演,对文章的精华了解更为透彻,文章的灵魂得以升华,像一个烙印一样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最后让他们轻而易举的悟出文章的真谛——道理。层层深入,步步紧扣中心,水到渠成。
这时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更加用活了文本,进行思维的拓展,即我设计了自编——自创,又给学生一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台阶,让他们顺理成章、不自觉中就跨越这道屏障,由此达到创作积累语言的过程,完成了一个作家的工作,这时老师适当的鼓励,将会激发孩子创作文学的激情。
在教学过程中,时间非常紧凑,一环扣一环,学生始终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来完成教学,在再读课文时,问他们你喜欢谁,理由是什么?很多后进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都能主动说出自身的感受,可见他们对课文比较了解、感兴趣。说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时,平时爱好读书的学生纷纷举手,一比高下,并且还锻炼了合作精神。精制的面具及时对文章的'理解使得他们跃跃欲试,营造了课堂上的小高潮。最后体悟出道理,明辨是非,使生受益。
在拓展思维中,老师的引话中明确提出了新问题,但在引导学生弄清二者优缺点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自觉地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互换思维,并集体改编故事来赞扬铁罐批评陶罐,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新的程度。自创寓言则是读写结合,生成创造,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既引导学生内化了语言,又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因此更为受益匪浅。
但成功的课堂也还是留有不足和遗憾,在这节课中,时间过于紧张、仓促,以致于在面方面没有注意到,后面创作寓言时间不够,只能留于作业形式。当然作业布置我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即照顾到各个层次、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在三条中任选一条来完成。
总之,多尝试、多实践,我相信会更健全,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7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搞笑,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在本课中,“奚落”一词贯穿全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奚落”一词做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读中悟“奚落”,在悟中感“奚落”,在感中说“奚落”。最终到达读,感,悟的有机结合。
一、读中悟“奚落”
二、悟中感“奚落”
再好的`课堂也难免有遗憾,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将陶罐和铁罐的思想品质不偏不倚的展此刻学生的面前,而又不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过于繁杂。这是在今后对这篇课文的解读中继续要做的工作。
有效教学是最大的“以人为本”,是最好的“人文关怀”语文课堂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务必应对的、无法逃避和躲藏的真实生活,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师生生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的场所,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发展、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就让我们为了自己,为了孩子来认真解读文本,把握语文的命脉,寻找有效的策略,共同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吧!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8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透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述,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资料简单易懂,生动搞笑,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透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齐,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能够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透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能够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学生自读后,教师检查学生自读的状况。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述,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
二、以比较、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那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以前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之美。
这节课的教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到达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练得用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话的练读中。从孩子们的朗读和发言中,能够感觉到他们已经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宽容,也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这时,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9
本课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形象跃然纸上。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四次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并通过练习读、指名读、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走文本,通过品读、比较、分析,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添加提示语这一环节,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文章的人物对话描写非常精彩,特别是在提示语中加入神态和动作描写后,让读者一下子感知了陶罐和铁罐和形象,这时学生了解对话特点、学习提示语的好机会,为此我学习完本课后,我增加了一个环节,体会写法,也就是抓住最突出的提示语。让孩子通过比较四次对话,发现提示语加入神态、动作描写后,人物形象更鲜活,更生动。发现人物对话独立成段使文章结构更清晰,这样逐渐把一些人物的对话方法渗透给孩子,相信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会在写作中逐步运用这种写法。
备课、磨课的过程是痛苦,但是经历蜕变后的喜悦是旁人无法体会的,通过这次讲课,感觉自己收获颇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一路思考,一路前行。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0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学生自读后,教师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
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为了让学生熟读精思,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确保读书人人参与,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男、女生分组朗读竞赛,再次是师生品评。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调温和些,拖长一点,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通过品读、比较、分析,让学生感悟:铁罐一次又一次傲慢无理,而陶罐虽然谦虚,但能据理力争。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
二、以对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之美。
教学本课,我感觉备课备得比较透彻,但自己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1
《陶罐和铁罐》是学生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抓住对话、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显而易见。在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以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以分析朗读为主。我首先提出问题“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在指导朗读时我主要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再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通过品读、比较、分析,学生自己就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夸张的表情等。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老师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成了学生的舞台。
这种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今天这节课的教学,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从孩子们的朗读和发言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已经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宽容,也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这时,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2
关于陶罐和铁罐的回顾我对自己的教学有着深刻的感受。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人文目标为基础的。通过对文本的研究和与文本的交流,我们可以感受到通过表达和语言描述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以达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朗读,却忽视了文本内涵的挖掘,过于注重铁罐的负面教育,而忽视了陶罐生活的正面引导。在整个课堂上,有收获也有遗憾。现在我们反映如下:
1。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课文材料。《课程标准》中规定:;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rdquo“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因此,在课堂上,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掌握文本中陶罐和铁罐所说的句子,并通过阅读、思考、说话、表演等方式进行体验。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课后扩展将鼓励学生继续写作。但是,关于延续的思考不够全面,要求不够明确。学生可以模仿文本,通过表达和语言表达人物的内心。
2.在这节课中,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我安排学生自己阅读、点名阅读、表演阅读、以自己的方式阅读。想一想这是什么样的陶罐和铁罐,由主角表演和朗读,让学生在体验中、在感知中、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努力调动每个成员的学习意愿。目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获得全面、自主的发展。
3.在这门课上,教授不仅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还注意通过反复阅读理解重要单词,如“ldquo;傲慢、蔑视、比较。在反复阅读和教师的刺激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说话来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在解释藐视一次的时候,我参考了数据,用单词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藐视的单词,让学生通过行动了解他们在看这样的人时的想法,从而理解文本。这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陶器和铁罐。
4.在这门课上,学生可以自己反复阅读,并展示更多的材料。在课堂上,我每次都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了鼓励和有效的评价,这不再是空谈。例如,当学生们读到铁罐的外观更为轻蔑时,我给出了“通过你用眼角看人的`眼神,老师感到了你的蔑视。从你的动作和升调来看,我们知道你鄙视陶器“当学生们读到铁罐愤怒时,我给出了”你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声音洪亮的。我知道你很生气。你指着它跺跺脚。我感觉到你的愤怒。我从你洪亮的声音中知道你真的很生气“有效的评估不是”;好,再来。伟大的阅读相反,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给予准确而具体的指导。教师应参与与学生和课文的交流与对话。因此,教师以读代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和理解。
5.由于《铁罐》的主人公参与太多,课堂上的教学态度似乎有点僵硬。下课后,一位老师向我建议,教学姿势要有亲和力,说话要慢一些,让学生感觉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好。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3
《绿叶的梦》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述的是作家葛翠琳对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文章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大自然浓郁、清新的气息。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所以他们渴望走进大自然、更多地了解大自然。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去美美的阅读,细细的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怀。
首先,我给他们讲我小时候的故事:童年时,和我的伙伴们去爬山,在树林里捡树叶、摘果子、捉迷藏?玩的特别开心,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怀念大自然给我带来的乐趣。接着,我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通过读课文,觉得作者的.生活生动有趣,和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孩子对作家的生活产生了羡慕之情。为了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我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绿叶的知识。课后,我让学生亲自去搜集树叶,充分地给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没想到他们竟然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树叶,他们对自己的收获喜形于色、津津乐道。这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创造了一次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学习的机会;而且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4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形象跃然纸上。通过教学这篇课文,我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外,还要让学生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学习方法提示,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学生自读后,我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根据学习方法提示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从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
这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是篇童话故事。是小孩子最喜欢的话题,本文通过陶罐与铁罐精彩的对话的生动神态,展开了故事情节,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针对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大部分学生能读懂课文,都能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中心。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有好些孩子完全能用自己的观点总结文章中心。作为老师我,根本就没作多的准备,就是让学生自愿组合角色读,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种办法比老师指定的角色配合,学生容易接受,有利于情感交流。不过我也没闲着,巡视听听后指导学生读出双方角色的语气。比如、铁罐的语气是: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的变化。语调上要以上扬为主,这里我配合学生角色演读了,并反复领读了,还有陶罐自始至终是谦和宽容,讲道理,自然平稳的语气,语气要坚实有力,语调要不卑不亢。
接着我出示了一些词语:骄傲、奚落、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兴奋、懦弱。为了理解这些词语,我将文中四个人物设计了出来,分别由学生扮演,甲:铁罐。乙:陶罐。丙、丁:考古人员,具体操作程序(略)。通过这样课本剧的表演,词意自然会懂。这里我作了过高的点拔,因为语文就得靠积累感悟,即使学生暂时不明白,感觉一下也好。如:我适当点拨了背景知识。寓言,文学的`一种体裁样式,它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了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这里我讲了《焰火北斗》的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4-21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4-14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6-15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6-24
语文《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03-30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篇04-21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篇03-18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5-22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01-01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