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塑料小吸盘、饮料包装盒、吸管、玻璃杯、硬纸板、小盘子、蜡烛、水盆
活动过程:
一、玩玩小吸盘
1、教师出示吸力球,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没有胶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盘上的?
2、用吸盘试着吸一吸,吸盘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
3、怎样让吸盘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盘,有什么感觉?怎样轻松地拿起吸盘?
4、两人一组,将吸盘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开吗?
5、想一想,是谁把吸盘粘住了?
二、玩玩饮料盒
让幼儿向空饮料盒内吹气,再吸气,观察包装盒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吹气时纸盒会鼓起来,吸气时纸盒会瘪下去?
三、小实验:流不出来的水让幼儿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口,用手按在纸板上把杯子倒过来,再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水流出来了吗?想一想为什么?
四、小实验:谁让水面升高了
在碗中立一根蜡烛,倒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引导幼儿说一说谁让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五、出示钢笔、针管、吸盘玩具等实物,小结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科学小实验,发现盐可以帮助毛线将冰块吊起来的秘密。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及探究。
活动准备
1、冰块(数量充足,呈方形,大小均匀)、毛线若干(剪成30厘米长)、盐。
2、放冰块的托盘,小勺、小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冰块,引出问题。
1、请小朋友摸摸冰块,回忆冰能融化成水,水能结成冰的特性。
2、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冰块吊起来?
部分幼儿:用毛线将冰块绑起来,然后就吊起来了。
3、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不用毛线把冰块绑起来,就能把它吊起来呢?
二、小实验:神奇吊冰。
1、引题:老师给小朋友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2、师演示:将毛线放在冰块上,然后洒上盐,用手压一会儿,就把冰块吊起来了。
3、老师是怎么把冰块吊起来的,是谁帮的忙呢?
幼儿讨论后,教师:对了,是盐在帮忙,因为盐可以降低冰的温度,使融化了的`冰还能再结成冰,所以我们用毛线把冰块吊起来了。
三、幼儿探索操作。
1、提醒幼儿毛线放在冰块上后再洒盐,可以用手压一下。
2、对于失败的幼儿,帮助他们寻找原因(大考吧幼儿教育 ),然后再尝试实验。
3、对成功的幼儿提出更高要求,尝试用一根毛线吊起尽可能多的冰块。
4、简单。
四、比赛:吊冰小能手。
小朋友都很能干,我们来比赛一下,用一根毛线,有哪些方法来吊冰?请你试一试,看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多?
幼儿操作后,将各种方法用图示法记录在大图表里。如:
(1)用一根毛线两头各吊一块冰。
(2)从冰块的正面、侧面来吊。
(3)用盐将冰块与冰块先粘在一起,再把它吊起来。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各种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在材料的投放上,增加糖、面粉等和盐放在一起,贴上标签,让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探索,体会科学发现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科学现象,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乐趣。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于水后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能实验操作,并能运用相应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大小土豆块、碗、勺子若干;盐、味精、糖。
2、记录纸、笔。
3、有关死海PPT。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出示一块土豆块,这是一块土豆,如果我把它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沉)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不沉下去,浮在上面呢?
2、教师演示。出示两只注满水的杯中(一杯是自来水,一杯是盐水)师先故意将土豆放在自来水中,土豆沉于杯底,再将土豆放于另一杯盐水中,土豆浮于水面。
二、小组合作,操作探索—实验:盐能使土豆块浮起来。
1、说明实验规则:出示盐、糖、味精。
逐一介绍:红—盐,黄-糖,绿-味精。在这三种东西里有一种可以使土豆块浮起来,请你们来做小科学家,分组合作进行实验。先把碗里的盐、糖、味精分别舀进和它们相同标记的三个杯子中,用筷子搅拌到它们完全溶解后,再放入土豆片。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现象用喜欢的图画或符号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上。比如沉下去可以用(X)浮起来用(√)。
2、幼儿进行实验,师巡视,发现问题。
3、汇总幼儿实验情况,请幼儿说说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从刚才的实验来看,可以看出放了一样多的糖、味精和盐,但糖和味精都没能使土豆块浮起来;只有盐溶解在水中让土豆块浮起来。
那为什么盐能让土豆浮起来呢?
师生小结:只有当盐达到一定浓度后土豆才能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三、扩展经验:死海
看一段有关“死海”的介绍。师边给幼儿看边进行解释。
幼儿边看课件边听老师介绍:刚才我们从实验中知道:盐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影片:这是大海,我们都知道海水里有盐,如果人躺在海面上一动不动会怎么样?可是有一种神奇的.海叫死海,听说过没有?人在死海中躺着一动不动,它也能让你漂浮在海面上,看还能浮在海面上看书看报呢,真神奇。为什么死海能让人漂浮在海面上呢?
教师小结: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盐,它的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科学区继续探索盐的奇妙之处。在我们的科学区域里,有土豆、盐、玻璃球等材料,游戏的时候你们可以去试一试:让整个的土豆浮起来需要加几勺盐?有什么办法让浮起来的土豆再沉下去?玻璃球、鸡蛋也能浮起来吗?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3、萌发对动物的兴趣,乐意亲近小动物。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活动准备:
课件、每人一只大象图片,画纸、油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
2、艾玛捉迷藏,什么是捉迷藏?
3、艾玛和谁玩捉迷藏呢?
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艾玛可能会躲在哪里?为什么?
2、我们看看是不是艾玛?是什么?
3、小鸟找到了艾玛吗?
4、小鸟一下就发现了谁?它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
5、小鸟为什么没有发现枯叶蝶、竹节虫呢?
小结:原来这些小动物就是找一个周围颜色和自己身体很相近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小动物就是利用这个本领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的。
6、故事中,艾玛还是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的?
7、在我们生活中,艾玛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1、出示艾玛的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
2、它们的颜色怎么样?(很相近)。
3、请你去想办法,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四、拓展。
1、我们来看看这幅图片中有谁躲起来了?他们躲的好吗?为什么?
2、小结:原来解放军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里学到的本领,我们一起去发。
活动反思:
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人类向动物学习本领,激发幼儿更大的探索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幼儿的思维活跃,扩展了他们想象的空间,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镜子。
2、寻找生活中可以反射影像的物品或场地。
教学重点:
寻找生活中的镜子,让幼儿留意生活周围的景物,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教学难点:
寻找生活中可以反射影像的物品或场地。
活动准备:
镜子、窗户、黑色书面纸、铁制饼干盒、光亮的锅子、脸盆、水龙头、门把、汽车后视镜
活动过程:
一、照镜子
1、教师先以“照镜子”为题引起幼儿的注意。
2、与幼儿讨论:我们什么时候会照镜子?
3、请幼儿想一想,除了镜子外哪些东西也可以当做镜子使用?
二、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中寻找像镜子一般的物品,并一一验证幼儿们刚才的想法,看看这些东西是否真能照出自己的影像?
三、带幼儿回归幼儿用书第26、27页面,让幼儿观察页面中的画面,并说出观察到的情形。
1、饼干盒可以清楚地照出自己的样子。
2、商店街中的橱窗像面镜子。
3、亮晶晶的水龙头也可以当做镜子。
4、汽车的车窗玻璃,也是很棒的镜子。
5、厨房的大汤勺也可以当做镜子。
6、地上的小水洼有时也可以照出模样。
7、家中的电视机荧幕也可以当成镜子。
四、教师让幼儿利用手边发现的'、准备的东西照照看,然后把可以当成小镜子的东西画在页面上。
五、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玻璃,并了解用玻璃可以当镜子的条件。
1、先请幼儿观察窗户玻璃,看看是否能看出自己的影像?
2、接着在窗户玻璃的另一面铺上黑色书面纸,让幼儿再次观察,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并比较影像的清晰度。
让幼儿实地操作后在进行讨论与分享。
活动延伸:
在阳光晴好的日子里带领幼儿到户外玩“阳光接力赛”的游戏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结合已有经验提出假设,乐意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2.通过实验获得物体穿越弯管需要具备的特性,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喜欢操作,大胆交流,懂得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方法之一。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弯管玩具,螺帽(直径小于弯管的直径)、毛线、较长的硬钢丝、米、手电筒、小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弯管拼搭
教师:看,这是小朋友们平时常玩的管子玩具,请你们搭一根弯管,比比谁搭得又快又有创意。(幼儿拼搭,教师计时。)
教师:举出你的弯管让所有的小朋友看到,说说你搭的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给予回应。)
2.预测假设
(1)寻找弯管共同点
教师:你们搭的弯管各不相同,真有趣呀,可仔细观察一下你们的弯管,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地方?(幼儿仔细观察,允许和同伴小声交流。)
小结:弯管的`造型无论怎么变化,中间都是空的。
(2)预测
教师:弯管的中间都是空的,像一条弯弯的隧道,今天来了许多的小东西,它们想钻到弯管的身体里去旅行!看看,有哪些小东西?(出示统计表,表上有空气、米、毛线、电筒、硬铅丝的图片。)请你们想一想,猜一猜,哪些东西能穿过弯管,哪些东西不能穿过弯管,能穿越的打√,不能穿越的打×。
(3)统计猜测结果
教师:我们看一下小朋友的猜测结果,你是怎么猜的?有不同的吗?
3.验证、记录
(1)教师:小朋友有不同的意见,那它们到底能不能穿越弯管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验证一下。
教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请你们去做个实验,然后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到统计图上,能穿越的打?√,不能穿越的打?×。不要忘了每一样东西都要试一试哦!
(2)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过程及问题,提醒幼儿及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4.交流实验结果
(1)空气:空气是流动的,所以能在弯管子里通过。还有哪些东西是流动的,也能穿越弯管呢?(风、水、声音、气味等)
(2)米:颗粒比较小,能在管子里滚动、穿过。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东西呢?(米、小豆等)
教师:怎样可以快速地穿过弯管呢?(个别幼儿试验后教师小结:放入沙子后,晃动弯管,更容易快速穿过。)
(3)毛线:因为线是细细的,软软的,不容易穿过。我们可以想想办法请谁来帮忙呢?出示螺帽。那为什么老师还要在线上面绑一个螺帽呢?(因为可以增加它的重力,使它能够更加方便地穿越弯管。)
(4)光:它只能到哪里啊?
教师:手电筒照出来的光是直射的,所以不能穿越弯管。
(5)钢丝:因为长钢丝是直直的、硬硬的,不能拐弯,所以不能穿越弯管。
教师:有什么办法让它穿越弯管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人们动了很多脑筋帮助它们穿过弯管。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宝贝(出示钢丝弹簧),钢丝变成螺旋形的样子后,可以伸到长长的弯管里帮助清理堵塞在弯管里的垃圾了!
小结:通过实验,小朋友发现流动的、小颗粒的物体可以比较容易穿过弯管,但是一些不能一下子就穿过弯管的东西,想想办法,可能也会穿过弯管。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在科学角试一试,怎样让光穿越弯管。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5-31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2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0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8-04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8-05
科学活动教案07-12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8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8-03
科学活动教案(合集)07-21
(优)科学活动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