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的调查和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插接这种纸艺形式,产生对插接艺术的兴趣;了解插接的结构及基本的变化手段,尝试着设计并制作一组插接纸艺作品。
2.通过设计并制作一组插接纸艺作品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感受、合作、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意识及创新精神,发展个性。
3.追求行为目标的情感驱动力,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在与同学共同设计、共同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感情,留下自己在艺术道路中成长的足迹。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各色卡纸、吹塑纸、美工刀、手套。
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幅供欣赏的优秀的纸艺插接作品的图片,实物投影仪,各种颜色的KT板,线锯,剪刀、美工刀、手套。
教学重难点:
1.单元形的设计要简单易制、方便复制。
2.启发学生运用改变接缝切口的长度、方向及在基本形上的位置的方法使作品产生出多变的空间构成关系。
3.掌握机械线锯的使用方法。并在制作中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学生汇报自己通过课前研究性学习,了解到的关于纸艺插接的知识。
学生交流完毕,教师将学生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和总结。
出示课题:插接
活动二: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大师作品,请学生概括总结插接作品有哪些种类。
(1)普通形的插接:单元形相邻两片各切割一半插缝。(教师提醒学生:断面形状又有放射形和平行形,后者易变形,故要求面材有一定厚度 或使造型有较大支撑面。)
(2)靠榫眼、扣接的单元形的插接,形式更加灵活。
(3)由曲折的开形做插接。
(4)由单位内空体做插接。
我们今天就来尝试着制作插接中最简单的——普通单元形的插接。
活动三:
实物投影仪出示大家熟悉的雕塑“铁蝴蝶”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看到这组雕塑时所产生的感受,理解作品由于造型形式所产生的张力和所蕴含的奔放的情感。
利用实物投影仪的放大功能展示“铁蝴蝶”雕塑的一个单元形象,请学生每人用大红色铜版纸来“克隆”一个3*4CM的“铁蝴蝶”形象。(学生运用剪刀、美工刀进行简单的形的模仿)
做完后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和实践,将本组内每个人做的蝴蝶个体在合适的地方切割开缝,插接成一组“铁蝴蝶”雕塑。(活动目的:让学生在运用易切割的铜版纸进行对简单形的模仿,并自己找出成组造型的插接方法的过程中,找出单元形在插接过程中向各个方向延伸时的插接规律和方法。)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组是怎样如何找到最适宜切割开缝的地方成功的实施插接的,也可以帮失败的组找一找问题出在哪儿。
教师总结:实际上所有的普通单元形的插接都是先设计出一个单元形,进行复制,并裁割出有规律的表面切缝,再进行变换平面角度的对插,向空间各个方向延伸。这样,一个视觉上的立体形态就显现出来了。
活动四:
小组通过讨论,设计一个简单易复制的单元形的形象,由学有余力的学生用卡纸或吹塑纸进行制作并找出合适的位置裁出接缝,做好后组里其他同学进行复制。小组进行插接造型。
先做完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着用电动线锯来用KT板切割一个单元形象。
活动五:
展示作品,学生互相参观,通过比较,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请本节课用线锯进行制作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使用电动工具的经验。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出示上一节课后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教师一起用电动线锯切割KT板制作的插接作品“和平鸽”。请参与设计的`学生谈谈设计意图——爱好和平,放飞理想。说明自己设计的这件作品要留给母校来装饰美术展室,作为自己艺术学习道路上的足迹。倡导同学们开动脑筋,也来设计一个有寓意的形象做成插接作品。
活动二:
想一想,说一说:你们组要做什么形象的插接作品,这个形象代表着自己对学校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各组绘制出单元形的设计稿。
活动三:
学生尝试着用电动线锯来将KT板切割成单元形:(教师重点强调学生要注意使用电动机械的安全,注意自我保护)
将已经用线锯做过切割练习的学生分到各小组,指导其他同学正确、安全的用线锯来进行切割。
各小组轮流使用线锯,本组内根据学生情况分工,由学有余力的学生来切割曲线部分,学困生可以几个人合作来切割直线和较短的曲线。(每组派一个负责卫生的学生,将切割下来的碎屑及时回收到垃圾袋内)
活动四:
各组将切割好的单元形切割插缝,以一个单元形为中心,向各个方向进行延伸式插接。
在学生插接的过程中教师具体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改变接缝切口长度或在基本形上位置的方法产生多变的空间构成关系。
活动五:
“看,我的作品”小型展览。由学生自己解说作品的构思、制作中的感受,其他学生作观众,并在“参观留言本”写下自己看了这件作品的感受。
课后拓展:
1.出示范作,启发学生回去后试着用在同一组作品内用改变基本形或改变面材的方法使自己做的插接作品更具观赏性。
2.在制作诸如“小相架”之类的实用制作时,是不是也可以用插接的形式使作品的效果更具立体感呢?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本地区的饮食文化,简单了解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制作方法;
2.尝试着采用彩色面粉等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来制作一份家乡小吃,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家乡小吃的宣传,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家乡小吃的历史、习俗,加深对本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小吃。通过宣传介绍家乡小吃的特色,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难点:
怎样把传统的小食品做得更有创意和新意。
教学流程:
一:猜礼物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猜猜礼物
2.品尝“豆酥糖”,说说豆酥糖的味道
3.了解豆酥糖的制作
观看豆酥糖的制作录象
二.学生介绍家乡小吃
1.师:刚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现在请大家也给老师送份礼物吧,就请你们把了解的家乡的小吃介绍给我作为礼物。说说它的形状、色彩、口味等,如果知道它的名称由来和传说故事也可以说一说。
2.学生介绍
3.教师小结
谢谢大家带来的这么多礼物,让老师知道了咱们宁波有这么多有特色的小吃,还有精彩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美好的寓意,真是大饱耳福啊!
三.欣赏家乡的小吃,教师归纳及拓展
(一).欣赏家乡小吃的图片
师:(刚才我们口福享了,耳福也享了,现在让我们的眼睛也来享受一下。)
1.三北藕丝糖(藕断丝连的成语取名)
2.奉化千层饼
师:据说在1.5厘米中有27层,手艺怎么样?
3.“缸鸭狗”张阿狗的店标
“缸鸭狗”的汤圆用料讲究,加工精细,什么馅料都有,芝麻、海鲜、火腿、蛋黄、蟹肉??最有名的是桂花汤圆,香气扑鼻,令人陶醉啊!
它圆圆的造型代表了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过年过节我们都要欢聚在一起品尝汤圆。家乡的小吃不仅味道好,还有着浓浓的情谊和深刻的寓意。
4.年糕
①出示图片:元宝、钱币、鱼、鹅的造型
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小吃?
②再出示普通年糕的图片
5.端午节的花糕
师:清明节刚过,我们又会迎来什么节呢?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吃什么?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们吃粽子,除了吃粽子,我们宁波人还要吃花糕。花糕的形状各种各样,色彩也是五彩缤纷。
(二).教师归纳后板书
我们家乡的小吃远远不止这些,它们伴随着我们幸福生活的每一天,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欢乐,正因为它们有着精湛的技艺、深刻的寓意、多姿的造型、丰富的色彩,还有怡人的口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也是我们家乡人民智慧的结晶。出示板书:
精湛的技艺
深刻的寓意
多姿的造型美的享受
丰富的色彩
怡人的口感
(三).拓展欣赏
(美好的事物总是能快速而广泛地流传开来,像各地的小吃,由于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捷,很多外地的小吃现在也成为了我们身边的小吃。)
①北京的糖葫芦
②天津的麻花
③云南的过桥米线
④日本的寿司
⑤法国的'蛋糕
1.教师:这些小吃大家喜欢吃吗?说说为什么?
2.生:喜欢吃??因为它们??
3.教师小结:现在我们家乡的很多传统小吃正面临着一些困难,它们有的正在渐渐被人们遗忘,有是甚至已经失传了,同学们:作为一个家乡人,你愿意为家乡
小吃的传承和发扬出一份力吗?
师:你有什么好的点子能让我们的传统小吃更有吸引力、更受大家欢迎,或名气更大呢?
生??
师:同学们的这些点子真的太好了,令老师很感动!相信我们的家乡小吃一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教师示范
师:现在我们马上来试一下!老师这里有些普通的团子,怎样把它们变得更有创意呢?
1.学生说,教师现场做
2.教师示范各种技法,出成品
(最普通最简单的团子,在同学们的妙计下,都变成一件件充满创意的小艺术品了,有句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是一点不错!你们都是很棒的小艺术家!)
五.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今天我们要来举行一个校园美食节,你们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
建议:
1.以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份家乡的小吃
2.推广你的小吃
如:一张美食推广卡、设计一句独特的广告语、运用歌舞表演等宣传自己的小吃。师:今天老师带来的可都是真材实料,我们要来做真的小吃!所以刚才一再强调要把手和用具洗干净,希望同学们做得又快又好!
六.推销评价和课后延伸
1.美食展销会:
师:大家把做好的小吃放到我们的展示台上,谁先来推广你做的小吃?学生:介绍自己的小吃并推广
师:我们的展销会真是太热闹了,谢谢大家带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惊喜和感动!同学们,你们用智慧为我们的家乡献上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2.课后延伸:为家乡的小吃设计包装、写广告语、在网上发帖子等等,继续推广家乡的小吃,为我们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尽绵薄之力。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名称:蟹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玩玩中,体验各种动态蟹情趣,美术教案-蟹。
2.感受国画的美,理解国画的表现手法,乐意表达表现 。
活动准备:蟹趣图、录像带、不同材料的纸、毛笔、颜料、瓷砖、蟹壳、吸管、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
幼儿欣赏“蟹”的录像,回忆螃蟹的各种爬行动态。
二、运用肢体语言表现
幼儿自由的表现自己所看到蟹的不同动态,体会其中的情趣,幼儿教案《美术教案-蟹》。
三、欣赏画家们的“蟹趣图”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画中的蟹,进一步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
思考:
1.画中的蟹没有画水,为什么能看出它们在游(爬行)?
2.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3.他们是如何表现蟹的色彩的?
四、表达表现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绘画(粘贴、瓷砖画、水墨画、蜡笔画)。
美术教案-蟹
美术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掌握面具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2、能积极动脑,大胆创新,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制作面具。
3、能欣赏各民族、各地区的面具艺术,了解面具中包含的人文知识。
学习重点: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
学习难点:面具造型的创意设计。
教学环节:师:收集中外面具艺术的图文及视频资料。
生:查找面具资料,准备工具材料。1、视频导入:社火表演等。
提问:你知道面具的起源吗?现代面具的作用是什么?可以在哪些场合使用面具?
2、板书课题:独具魅力的面具。
1、欣赏探索:展示各个地区不同风格的面具,让学生感受、分析其不同的风格特点和造型特色,并总结面具变形、夸张的共同特点。
观察感受:
1通过对不同面具的.外形特点和用途来进行分析讨论。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面具差异这么○
大?面具对现代艺术有何影响?
2总结面具的特点。○(夸张、变形、象征性强)
2、思考总结:如何创造出具有魅力的面具?
分组讨论探究:
1工具材料的使用。○
2面具的造型。○
3面具的纹饰(点、线、面)○、色彩。
3、表现创造:
1主题讨论。小组讨论自己喜欢的主题。○
2面具制作。通过想象,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一个有创意的面具,工具材料不限。老师可先○
展示自己的作品或现场示范。组织学生分享与展示自己的作业。可在班上举办一个小型面具展或戴面具的化装舞会。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通过作品欣赏与评析,美术教案-感受春天理解自然美艺术美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畅想春天,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评析不同作品中艺术家对春天赞美的角度与形式的不同。美术教案-感受春天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对生命与自然的亲近、热爱。并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美、艺术美的相关知识及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
学生能以讨论与合作的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艺术家春天赞美的角度与形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有关春天的文学作品,描与春天的图片资料、与春天相关的录音带。板书设计 纸条。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笔、草稿纸。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分组竞赛法。
教学流程设计:
1、 织教学:按常规。
2、 课堂教学:美术教案-感受春天
(一)引导阶段:
1、 设教学情境,导入 课题。
请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来聆听下面的声音。(播放有关于春天的信息声音及音乐的录音)然后提问:
(1)同学们听到了哪些声音?
(2)判断这些声音应该是哪个季节的声音并说出理由。采取学生自由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根据学生回答导入 课题。
(设计目的:用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声音再分析回答问题的方式导入 课题,可以在课的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2、 刚才我们聆听了春的声音,现在让我们走下座位,把目光投向窗外,亲眼去看一看春天,观察哪些征候或现象传达了春的信息。(学生观察)
(设计目的:让学生走下座位观察,可以通过适当的`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美术教案-感受春天
3、 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竞赛。以组为单位用语言去描绘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用学生的掌声作标准评出优胜组。
(设计目的:通过竞争式的语言描绘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分组竞赛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发展阶段:
1、布置学生以组为单位选择作品进行赏析,同时将问题布置到各组,要求根据赏析集体讨论后回答。
(1) 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春天?
(2) 结合作品回答不同的作品中艺术家对春天赞美的角度与形式有什么不同?
(3) 运用大胆的想象和联想,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4) 通过学习,总结自然美、艺术美的不同与联系。
肯定学生的回答与表现。讲解自然美与艺术美。(板书自然美与艺术美)。
(设计目的:让学生独立赏析作品,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示此图片(见板书设计 ),命名为《春》。要求学生大胆的联想,用颜色填充出具有自己个性的春的颜色。填充好后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做以适当的讲解说明。(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美术教案-感受春天
(在学生练习中将有关的色彩知识进行简要讲解)
(设计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课堂小结:
春是四季之首,是生命的开始,是一年中最美的一个季节。就如现在的同学们,你们在也是一个春天——生命的春天。所不同的是:自然界的春天可以循环再来,而生命中的春天却只有一次。希望同学们能象欣赏美好的春天一样珍视自己生命中的春天,不让她虚度。同时也能象爱惜自己的春天一样去爱惜大自然中的春天,爱惜春天中的每一个生命。
(四)课后拓展:
布置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为下节课的绘画春天收集素材。
课后回忆:
附:板书设计
课题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 美术教案-感受春天
一、自然美与艺术美:
1、 自然美——客观世界中自然物自然现象的美。
2、 艺术美——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美。
3、 二者关系: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
二、用春的色彩填充此图
说明:板书可事先在纸上写好,贴在黑板上,或用幻灯片播放。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用变形法创意想象,进行作画。
2. 能在原来的作品上用各种绳子进行二次创作。
2.在看、画、说中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
幻灯片、勾线笔、白纸,黑板
活动过程
一、观察梳子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你看到的梳子是长什么样子的?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教师总结:刚刚我们看到了,原来梳子有三部分组成,(教师边出示课件边总结,引导幼儿一起说)(半圆形的梳背和长长的梳柄和还有尖尖的.像牙齿一样的梳齿组成)
二、极限变形
1.梳子可以梳头,还会变魔术呢?(神秘感)在变魔术之前我们先来念咒语“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变变变”
2.梳子的哪个地方变了?(梳背)梳背变得怎么样了?(变大)像什么?
3.梳背还会变魔术呢,我们再来看一看,从不同的方向看,变了的梳背又像什么?(PPT)
(梳背第一次变形)
如果用不同的线条,梳背又可以变得像什么?(第二次变形)
梳背变形2次(第1次像什么?第2次有哪些线条)
4、梳子除了梳背可以变形,哪个地方还可以变?梳柄变大变样后像什么?换个方向看像什么?
5.(PPT)梳齿有什么变化了?(变大变长)如果让你来变,你要变那个部位?怎么变?(引导幼儿说)
三、教师示范作画梳柄
老师也想来变一变,我要来变梳柄,你们说我可以用什么线条来变一变呢?(幼儿说线
条师画)
四、范画欣赏引出绳子创意装饰
1.寻找梳子变形部分,引出绳子装饰。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其他人把梳子变形的作品!
师:这幅画是梳子的哪个部分变形了?变成了什么?咦,上面除了画的内容,还用什么东西装饰?绳子黏贴上去代表什么部分?——引导幼儿讨论发现。(连续欣赏三幅画面,问题同上!)
2.介绍绳子黏贴的方法(固体胶,技法:重重的涂。)
五、幼儿作画
你们想要试一试吗?
要求:
1、你可以选择变梳背,梳齿或者梳柄,不管变哪一部分都要变大,变奇特!而且跟老师变得不一样!
2、把你要变的那部为变好了,然后用你喜欢的线条和图案把它打扮起来,别忘了绳子也可以打扮你设计的作品哦!等下告诉我你变出了什么?用绳子黏贴出了什么?
六、点评
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作品,说说他变的是哪个部位,变出了什么?绳子黏贴出来的图案是什么?
美术教案 篇7
课题:最受尊敬的人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3、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如何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
2、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如何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
(2)教师请学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通过讨论,得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
出示范作,猜猜“这是谁”?“为什么”?“他为什么受尊敬?”
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
2、发展阶段
带领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要画出最受尊敬的人,可以从他的职业特点入手,并能进行描述。通过不同职业人物衣着的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肖像画的风格多变,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绘画,并能运用拼贴,拓印等多种制作方法来绘制作品。
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收拾与: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
五、课后拓展:
1、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肖像画。
2、还有谁受尊敬,可以来画一下。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1,通过对比观察,初步了解手指点柳叶的技法。
2,尝试手指蘸颜料点柳叶,体验手指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绿色颜料、柳树妈妈画纸、柳树范画、桌布、抹布
活动过程:一、范画导入
1,小朋友,看李老师手里是什么?
幼:柳树
师:对,春天来了,柳树妈妈的枝条上又长出了许多新的柳叶宝宝。
2,柳叶宝宝是什么颜色?
幼:绿色的'
师总结:对,绿色的柳叶宝宝。
二、师幼示范画
引入:柳叶宝宝是李老师用神奇的手指点出来的,我一点他就出来。
1,师操作:现在我要做实验了,
(操作:先蘸颜料,然后点到枝条上)这边点一个、那边点一个,小队排的很好,一点都不挤。
过渡句:小朋友的手指是不是也能点出柳叶呢?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试一试。
2,幼1操作:
对比:他的手指也点出了柳叶,可是这个柳叶宝宝没有点在妈妈的枝条上。我们再点一次,“手指先蘸一下颜料,然后点在枝条上。
3,幼2操作:现在老师再请一位小朋友试一试,看看他的小手是不是很神奇。
(幼蘸颜料点到树枝上)
点评:非常棒!他的小手也很神奇,柳叶宝宝长在了妈妈枝条上。
三、幼操作,师巡回指导并点评
准备齐操作:我看到很多小朋友也想点柳叶,现在请保育员阿姨把桌布铺好,然后大家都试一试。
强调:手指蘸颜料点到树妈妈枝条上,每个枝条上都要有柳叶宝宝,柳叶宝宝长满后,要用抹布把手指擦擦干净,把画给老师,我们看看谁的小手最神奇,柳叶宝宝的小队排的最好看!
师: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小椅子拿到小桌子旁边,每个宝宝拿一张画纸。(操作略)
美术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红屋顶》
本课《红屋顶》主要是通过将表现相似题材的现代绘画作品进行相关比较,从中寻找多种绘画表现手法,初步了解一些现代派绘画的面貌特征。《红屋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生应《红屋顶》“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以现代派绘画作为介绍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说,西方绘画自现代派以后开始变得空前地形式多样起来,艺术家特别强调把主观感受纳入到艺术创作中,在此之前,西方绘画多以描绘客观对象为主,用照相式的方法去表现物象的客观存在。了解、认识现代派绘画的发生时段、历史背景、发展情况、形式特点等,可以从多维度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及文化记忆,有助于学生建立多元化的审美感、文明感和历史感。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本课是以题材的个案——红屋顶来搭建认识、分析、综合的桥梁。现代派艺术家对同一艺术表现题材独具慧眼、苦心经营的创造,产生风格迥异的视觉形象,是教学互动中最重要的依托。学生能从一个具体的视觉形象入手,能够在不同艺术作品的直观对比欣赏活动中,触摸到20世纪这一重要艺术思潮的脉搏,而不是停留在词语上的概念。
教材的第30、31页展示了三类有关红屋顶的作品。一类是当代中国画家的,一类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再一类是西方现代派画家的。前两类都是写实性的,’后一类在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每幅作品造型的变化手法与形式特征在教材文字上分别做了简单扼要的介绍。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分析,可以引发学生对现代派绘画的兴趣,对其风格特点获得较为明晰的印象,丰富视觉信息的储存,拓展联想思维。
第32页呈现的是当代中国画家运用现代派绘画理念创作的作品和展示《大明风度》形式变化过程的图例,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了解艺术创作中形式变化的过程,也是探究艺术家的视觉思维的.过程,能帮助学生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感性和理性有机地交融,形、色、线、面从具体的客观物象发展而来,又逐渐脱离具体物象原有的造型特征,获得独立的造型意义,张扬了个性审美感受,表达了一定的历史内涵和民族审美精神。以此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艺术形式与人文内涵的内在联系。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8课 红屋顶
两个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在体验和理解两个方面。 “活动一”是一个体验、消化的过程。 “活动二”是一个理解、深化的过程。讨论中注意师生互动的方式,尽量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对现代派绘画的困惑与不解,转而到有兴趣的学习,激发他们产生对新事物的探究精神。因此,在学习评价中要关注学生是否在不断地探讨,不断地表达,能否对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资料库”和“学习大空间”既有相关知识介绍,又有通过实践加深理解、拓展学生联想思维的活动设置,给学生提供了继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
◆能够对比传统西方绘画,把握一些现代派绘画形式变化的基本特征。
美术教案 篇10
花鸟画欣赏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学生了解我国唐代人物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增强立体造型能力,创造美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审美兴趣,创造美意识,并感受线描美感。课业类别:欣赏课教具准备:《捣练图》图片或幻灯片、工艺品若干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新课:三、欣赏唐代名画《捣练图》我国古代绘画有很高成就,很多画家为我们留下珍贵画卷,唐代画家张萱画的《捣练图》就是其中一幅。1.解释“捣练”。2.《捣练图》是长卷画,也称手卷。图中描绘了唐代妇女劳动情景,几个妇女在捣练、络线、缝制和熨平。第一组描绘四个妇女用木杵在捣练,第二组两个人坐地毯上络线和缝制。第三组几个妇女在把练熨平。整个劳动场面构图安排巧妙。三组人物有站有坐,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各组人物间互相呼应。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展示画卷并放映幻灯。盛唐时期的工笔人物画,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人物形象体态丰满,面貌圆润,用线造型,比例准确,线描工笔流动而且劲挺。用色浓重艳丽,但雅而不俗。4.介绍画家张萱及对后世工笔重彩人物画影响。5.启发学生描绘《捣练图》的`情景提问:画中描绘几组人物都做什么?按顺序讲出来。6.小结:用概括的语言谈《捣练图》这幅画的特点,美感,学生受到启发,兴趣很高。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28
大班美术教案09-10
小学美术教案10-09
小学美术教案11-13
美术教案模板10-04
中班美术教案10-28
小班美术教案06-09
幼儿美术教案02-25
大班美术教案12-20
美术教案范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