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7-14 11:17:1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语言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语言教案锦集9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喜欢大东西的国王》将现实生活中的多种运动形式及力的作用渗融在通话情景中,使物理现象集中自然,而又夸张滑稽地表现出来。幼儿在忍俊不禁的大笑中,更具体、更清晰地认知了运动形式和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夸张、滑稽的风格。

  2、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故事中的幽默情节,并能运用完整的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

  3、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并运用已有经验,对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选择和匹配。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纸、记号笔、自制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喜欢大东西的国王》,国王会喜欢哪些大的东西呢?请你们猜一猜。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想,关于这位国王的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那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师:“从前有一位国王,他什么东西都喜欢大大的,他造了一座大大的宫殿,宫殿里有大大的桌子、大大的床。”

  师:大大的床到底有多大呢?请你们仔细看看图片。(幼儿看图片描述,床的大小)

  师:那么高那么大的床又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

  师:你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错的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王的仆人们用了什么好办法?仆人们用了什么办法啊?

  小结:原来仆人们用滑轮把王国吊下来,仆人们为什么要用滑轮呢,滑轮有什么好处?看来滑轮的本领还真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多便捷。

  师:国王起床后,坐在桌子旁准备吃早餐,你们看他的桌子怎么样啊?国王吃的食物怎样才能摆放到又高又大的桌子呢?

  师:别着急,你们瞧仆人们搬来了什么?跷跷板,他们会用跷跷板怎样把食物送到大桌子上呢?

  师:你们的这个点子给仆人们很好的启示,(仆人们把面包放在翘翘板上,一个仆人仆人往上一跳,只听“呼”的一声,面包往大桌子上飞去。仆人们又把苹果、梨子、桃子放在跷跷板上,有一个仆人往翘翘板上一跳,呼”“呼”“呼”一样一样的水果都飞上了大桌子)。有趣吧!

  师:那接下来国王还会被哪些大大的东西所困扰呢!你们瞧仆人们带来的几样工具分别是带磁铁的吊钩、溜冰鞋、滑轮吊篮、请你们利用这三样工具,帮助国王解决烦恼?给它们配配对,连连线。

  师:说说选择的理由

  师:你们的选择合理吗,能帮得上国王吗,赶紧来看看聪明的仆人们是怎样选择的。

  二、自主阅读,提升主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故事。

  师:听完这个有意思的故事,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被逗笑了。看来我可以封自己为“幽默大王”了。你们想当”幽默大王“吗?大胆试一试吧!师:请用好听、有意思的.话,将国王在大桌子上吃饭的事情,完整的表达出来。

  要求:1、用好听的词语、句子,或者象声词,如“嗨哟嗨哟”“呼哧呼哧”等。

  2、谁能把大家逗笑,谁就是“幽默大王”。

  幼儿自主阅读,完整讲述。

  师:看来我们身边藏着这么多“幽默大王”,原来自己讲故事是一件这么有意思的事情。现在请你们再次翻看故事书,你发现什么了?最后一页是空白的。国王还会喜欢什么大大的东西?还会碰到什么困扰?请你把它画出来,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明天把故事书带过来跟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活动第一环节,我用谈话的方式引出了喜欢大东西的国王,首先让幼儿猜测:国王喜欢什么大大的东西。然后我进行故事第一部分的讲述。第二个环节,我仍然将问题抛给孩子:国王的床和桌子非常大,他应该怎么解决困扰呢?经过孩子的讨论之后,再讲述故事的下面一部分。第三个环节请孩子思考:喜欢大东西的国王还会遇到哪些有趣的事,可以用什么工具来解决。最后一环节是孩子自主翻阅图书,进行完整讲述故事。

  从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来看,故事本身还是相当吸引大家的。由于故事是分段讲述的,并且并没有一开始就完整地讲给孩子听,所以虽然请孩子们猜测了很多次,但他们的兴趣始终很高。

  本次活动切入的目标是借助夸张的故事情节来体验故事的夸张和滑稽,同时更整合了一部分科学知识的渗透,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关注这几方面的融合,哪个是载体部分,哪个是目标重点,哪个是渗透介入的。只要教师把握好了各方面的尺度,才能真正把活动上成有价值的语言活动,否则就只是故事的简单复述。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言和丰富的词汇去续编故事的结尾。

  2、培养幼儿能大胆想像及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3、发展幼儿合作和表演的能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背景图用可以活动的乌龟和熊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跳着快乐舞进场。

  二、帮助幼儿进图加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图片内容,引出故事。

  1、(背景图)小朋友,我们来到哪儿了?(山坡上)请小朋友找个地方坐下吧?

  2、咦,你们看山坡上有什么啊?再看看山坡旁边又有什么?

  3、对呀,你们看,美丽的小河旁有一处绿绿的小山坡。一天,一只小乌龟慢慢地爬到小山坡上晒太阳,突然谁来了?

  三、引导幼儿仔细地去观察、理解图片中主要角色的神态动作。

  1、老熊看见乌龟是怎么想的?脸上有什么表情?乌龟看见熊来追它们,脸上露出什么样的表情?

  四、让幼儿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续编故事。

  1、熊看见乌龟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乌龟有逃脱熊的追捕?如果有,又是怎样逃脱的?

  五、提供蜜蜂、刺猬、蚂蚁、公鸡的头饰,让幼儿发展想像力。

  师:你们看,爱帮助别人的小动物们也想帮助乌龟逃脱熊的追捕,它们是怎么帮助小乌龟的呢?

  六、请幼儿分组,然后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七、结束活动,离场。

  刚刚小朋友续编了这么多精彩的故事结尾,现在小乌龟请你们一起玩游戏,好吗?(跳着快乐舞离场)

  活动反思:

  大班的孩子大多能够对一些简单的故事进行复述,特别是故事中的语言,更能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长的故事,幼儿的复述能力相对小了很多。所以,针对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这个课时,我让孩子们来表演这个故事,通过对故事的表演,加深印象,从而能更好的记住故事内容和其中的语言。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从象形字慢慢演变过来的。

  2、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脑动画《汉字变身》,

  2、汉字:日、月、天、星、山、石、田、土

  3、汉字和象形字配对若干,

  活动过程:

  1、汉字的起源(认识天、山等字)

  这是什么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来得吗?

  小结:我们的汉字是从象形字变过来的。那么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得吗?

  2、汉字的演变(欣赏电脑动画《汉字变身》)

  (1)你看到了哪个汉字宝宝变身?

  (2)它是怎么变的?

  小结:古时候字没有发明的时候,古人就把要讲的.事画下来,我们现代的人把这些象图画一样的文字叫象形字。可是画画很麻烦,也很占地方,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就把这些象形字慢慢地简化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用得汉字。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比如日本、朝鲜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据我们的汉字创造的。我们中国人很了不起吧!

  3、猜一猜:出示象形字,猜一猜是什么汉字

  (鼓励孩子猜的时候说出理由)

  4、配对游戏:找朋友

  教学反思:

  本课结束时学生都热血沸腾。沉浸在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的魅力之中。他们能与枯燥的汉字历史、大量的文献资料融合在一起,依托的是兴趣。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之初的目标——激发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兴趣。为什么要探讨汉字的起源问题呢?翻开生活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从孩子们最熟知的“新华书店”、“肯德基”的牌匾到名胜古迹的楹联,从喜结良缘的“双喜字”到祝寿时的“寿”字,都让学生们感受到汉字无处不在,它很有用。汉字从生活中来,就应该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小孩儿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那就让故事的内容集中到汉字上吧!

  从汉字起源的“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到“仓颉说”,从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甲骨文的故事到程邈在监狱里造出隶书的故事,把枯燥的学术知识一下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乐在其中。当然,历史文化的那份厚重是任何传说、故事所不能替代的。

  在这节课上,不仅让学生们立足世界,了解了四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我们中国的文字,还让他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字一直发展演变下来。在感受这份奇迹的同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2、知道不怕冷的秘密是多运动。

  3、能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在冬天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冷?"请幼儿回忆有哪些保暖用品。

  2、教师讲故事《不怕冷的大衣》,请幼儿仔细倾听。

  3、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小白兔为什么不起床?

  兔妈妈说姥姥有什么东西要送给小白兔?

  小白兔是怎么去姥姥家的?

  小白兔拿到不怕冷的大衣了吗?

  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

  4、带着问题再请幼儿听故事,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

  5、延伸活动

  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体会"不怕冷的大衣"。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意境美。

  2、教幼儿学习诗歌,并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乘凉,草丛,树林,池塘。

  2、课件:声音—知了,青蛙,蝈蝈。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照片:乘凉

  教师:小朋友看看照片上有什么?这些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他们为什么要坐在大树下乘凉呢?

  引导幼儿发现,这是夏天的情境。

  教师: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

  二、展开

  1、播放声音,引入诗歌。

  (1)知了这是什么声音,谁在叫?你在什么季节能听到它的叫声?

  (2)青蛙请小朋友跟着学一学青蛙是怎样叫的。

  (3)蝈蝈谁知道蝈蝈是这样叫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原来夏天有那么多美妙的声音呀,真是一首好听的歌。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朗诵一首诗歌叫《夏天的歌》

  请小朋友仔细听听为什么叫夏天的'歌呢?

  提问: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3、欣赏图片,学习诗歌。

  (1)草丛夏天的歌,在哪里?(在草丛里。)谁在草丛里?它是怎么叫的呢?

  (蝈蝈在草丛里“蝈、蝈、蝈”地叫。)

  (2)树林里谁在大树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

  (知了在大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3)池塘谁在池塘里?怎样叫的呢?

  (青蛙在池塘里咕呱咕呱叫)

  4、师幼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

  第一遍:幼儿问,教师答。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蝈蝈蝈,在绿色的草丛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树林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在甜甜的冰淇淋里,在小娃娃乐呵呵的笑声里。

  第二遍,教师问,幼儿答。

  5、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朗诵兴趣。

  幼儿分成男、女两组互问等。

  三、结束引导幼儿思考:夏天的歌,还藏在哪里?

  (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夏天的歌还藏在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地方,让我们用耳朵倾听、用眼睛观察,去发现更多夏天的秘密吧!

  附: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蝈蝈蝈,在绿色的草丛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树林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在甜甜的冰淇淋里,在小娃娃乐呵呵的笑声里。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一)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二)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与表达。

  活动准备

  PPT\图画书《月亮的味道》、舒伯特的《小夜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发想象

  [师]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呢?是的,月亮很圆,也很亮。

  (出示图书)我这里有一本书,让我们一起来念念这本书的名字好吗?(《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幼儿A:月亮的味道可能像香蕉一样甜甜的。

  幼儿B:也可能就是大饼的味道,成成的。

  幼儿C:也可能是没有味道的。

  [师]让我们来看看故事里的动物们是怎么想的,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师]《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

  1.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九双眼睛)能说说有几只小动物吗?(九只小动物)

  2.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

  幼儿A:再找一只小动物,找一只小一点的就可以了。

  幼儿B:去借把梯子爬上去。

  幼儿C:叫小猴子用力往上跳。

  3.小动物们挤在一起睡着了,让你感觉怎么样?

  幼儿A:这幅画面让我感觉很温馨。

  幼儿B:我感觉像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很温暖。

  幼儿C:这让我想起了宿泊活动,大家睡在一张大床上,心情很愉快。

  4.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为什么?

  幼儿A:小鱼也想尝尝月亮的味道。

  幼儿B:小鱼说,水里的月亮是假的,是影子。

  5.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个部分最有趣?

  幼儿A:小老鼠摘到月亮很有趣。

  幼儿B:小动物们“叠罗汉”很有意思。

  幼儿C:月亮被吃掉了一半最有趣。

  6.小动物们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呢?他们是怎样“叠罗汉”的?

  7.小动物们想摘月亮,但月亮为什么要轻轻地往上一跳呢?(月亮和动物们在做游戏)我们也来玩一玩。

  (教师可请幼儿边复述边体验故事主要情节。)

  三、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地听一遍这个故事。

  (播放配乐故事,引导幼儿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师]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味道?

  (教师示范句式:我希望月亮是甜甜的,就像美味的巧克力……)

  幼儿A:我希望我能乘直升飞机去摘月亮。

  幼儿B:我希望月亮有薯片的味道。

  幼儿C:我要做一架很长很长的梯子。

  幼儿D:我希望月亮是冰淇淋的味道,最好是香蕉味的。

  幼儿E:我希望乘热气球去月亮。

  幼儿F:我希望月亮是月饼的味道,我要摘下一片回来和我的家人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教师可启发幼儿在区域活动时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活动评析

  瑞士画家麦克?格雷涅茨笔下的绘本故事《月亮的味道》充满童趣。

  夜晚,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里已经是遥不可及的,更不要说会想到去品尝一下月亮的味道了。但是,在这则故事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不是吗?在孩子们的眼里,它像极了一片香喷喷的薯片,还像极了一个诱人的冰淇淋球。而故事中的小动物们,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动,故事中小动物们那可爱的“坚忍不拔”“坚持到底”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大班的孩子大多都知道天上的月亮是不可能吃到的,但他们又相信故事中的小动物们确确实实吃到了月亮,这就是童话故事的奇思妙想带给孩子的无限乐趣。尤其是故事的结尾,当小动物们尝到了月亮的味道,一个挤着一个心满意足地睡着时,一条小鱼看着刚才发生的这一切,提出问题了:“为什么它们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这一情节无疑又激发孩子们更深地去思考和想象……这真是一本既好看,又好玩,还可以让人动脑筋的故事书。应该讲,教师在执教中,很好地把握了故事的主旨,并力求让孩子体验故事的情趣。尤其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导入,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月亮是什么味道的.”,由此激发幼儿听赏故事的兴趣。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听赏一想象一讨论一体验”的方式,预设了一些插问,如“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小动物们挤在一起睡着了,让你感觉怎么样”,这些插问在启发幼儿想象的同时,更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并进而体会小动物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当然,在以下方面,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

  1.需进一步正确把握主次线,采用恰当方式演绎作品

  这个故事的重复情节较多,讲述中教师采用了边讲边插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内容,但插问要注意详略得当。我认为重点插问可以放在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情节上,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展开讨论,使幼儿了解动物们“叠罗汉”的顺序,感受动物们玩耍时的调皮可爱。次重点插问可以落在小动物们睡着了的情节上,进一步引导幼儿去体现齐心协力的成功所带来的满足与快乐的情绪。

  此外,在讲述故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处理好语气语调以及适度的情感渲染。教学中可以请孩子们学一学小动物的话,让幼儿融入角色体验“摘”月亮的快乐,获得语言练习的机会。

  2.要注意满足幼儿对问题讨论的需求

  从活动现场看,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叠罗汉”,因此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幼儿对这个情节和画面进行重点讨论,如“小动物是怎么叠罗汉的?”“海龟为什么被叠在最下面?”“海龟会不会被压死?”结尾时,孩子们对“水中怎么会有一个月亮”尚存疑问,教师在此可以即兴组织一次小小的“辩论赛”,让孩子们各抒己见,借“辩论”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进而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现象“水中倒影”产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3.应适当选用乐曲,营造温馨的欣赏氛围

  引导幼儿欣赏文学作品,音乐的烘托和渲染,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乐曲的选用上,还可再做努力。如当小老鼠“摘月亮”时,配上更加优美流畅的音乐;当小老鼠“吃月亮”时,配上活泼诙谐的音乐;当小动物们“同枕共梦”时,再配上舒缓的梦幻曲。这样处理,会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增强幼儿对故事情趣的感受。

  附故事:《月亮的味道》

  作者:(瑞士)麦克?格雷涅茨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真想尝一小口啊!”

  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有一天,一只小海龟决心去摸一摸月亮。小海龟爬呀爬,总算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于是,海龟叫来了大象。“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这时,月亮想:“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大象还是够不着,它叫来了长颈鹿。然后长颈鹿叫来了斑马,斑马叫来了狮子,狮子叫来了狐狸,狐狸叫来了猴子……每次都是眼看就要摸着了,可月亮总是会轻轻地往上一跳,月亮又漂远一点,还是够不着。

  最后猴子叫来了老鼠。

  月亮看着老鼠,心想:“这么个小不点儿,肯定捉不到我的。”月亮已经玩累了,这回它没有动。

  瞧,老鼠先爬到海龟身上,然后爬到大象身上、长颈鹿身上、斑马身上、狮子身上、狐狸身上、猴子身上,然后……

  “咔嚓!”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多么美味的月亮啊!”

  小老鼠给动物们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夜幕下,动物们在月亮的陪伴下,美美地睡着了……

  这时候,河里的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为什么它们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月亮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走来走去”、“游来游去”等叠词的含义。

  2、能用“xx喜欢在xxx来x去”恰当表述某一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3、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点:

  用“xx喜欢在xxx来x去”恰当表述某一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

  理解“走来走去”、“游来游去”等叠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大书、小书、一些小动物及这些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先请幼儿把一些小动物及这些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配对,并边说边表演一下这些动物是怎么运动的,然后出示大书,指读书名,指出这本书也是介绍小动物运动特点和生活习性的。

  二、出示大书,逐页阅读:

  1、第1—4页(遮住文字):每页先请幼儿讲讲这一小动物喜欢生活在哪里、是怎么运动的,接着指读下面的文字,请幼儿根据文字进行表演。教师可结合图画分析、肢体表演等多种方法引导幼儿理解叠词的含义。例如,请幼儿上前边用手指着图画边阐释“爬来爬去的意思就是一会儿爬到泥地这边,一会儿爬到那边,来回爬……”。还可请一些幼儿上前表演一个叠词,大家评说表演的对不对,还可以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爬来爬去并表演一下。

  2、第5—8页(每页“xx喜欢”后面的文字遮住,图画遮住):先指读“xx喜欢”,请幼儿边说边表演这种小动物喜欢在哪里干什么,接着指读后面的文字,请幼儿用动作演示一个这句话。可请若干幼儿上前共同表演一个叠词,评说一下大家表演的对不对、准确吗?谁表演的最好等等,还可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会x来x去,并表演一下。最后展示图画,请幼儿观察图画,看看说说图画是怎样表现这些小动物x来x去的。

  3、9页:直接指读文字,请幼儿看图猜猜说说这本书是哪本书,激发幼儿爱阅读的情感。

  4、出示大书,教师先完整示范指读一遍,然后请幼儿跟读几遍。

  三、拓展经验,并进行表演。

  1、总结分享,留出一些关键词语(各页中的叠词)让幼儿参与讲述(边讲边逐页展示大书):今天,我们读的这本书名叫《我喜欢》。书中的白云生活在?它喜欢在蓝天上飘来飘去,青蛙生活在……?它喜欢在荷叶间跳来跳去……

  2、老师负责指读大书,幼儿以组为单位轮流上前进行表演,每组八人每人各表演一页(1—8页),其他幼儿评评说说每组谁表演的最好,同一页内容哪个组表演的`最好,为什么?

  3、集体逐页翻阅小书,每翻一页,先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会x来x去,喜欢在哪里x来x去,并上前边用书中的句子“xx喜欢在xxx来x去”边说边表演,然后请幼儿模仿读本。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注意用教师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幼儿积极创设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注重幼儿个别差异,采取重点帮助、重点引导的形式,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使其能自我欣赏,产生积极情绪,从而自信起来。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独特性。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学会赞美、帮助别人。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关心与兴趣。

  2、增强幼儿视觉辨别力。

  活动重点:

  发展幼儿对汉字的辨认能力。

  活动准备:

  1、字卡数张,在活动室内张贴字卡数张。

  2、胶水、沙子、碎彩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

  二、活动开始。

  1、找一找,读一读。

  引导幼儿找一找周围卡上的文字和老师手中拿到的卡上字是一样的。

  "木" "大" "本" "天"找字过程中,老师自然的给幼儿读出卡片上的字,也可以让幼儿大胆读一读自己认识的字。

  2、拼一拼,读一读(分组)在一张硬纸上写出有关字,让幼儿把这些字从中剪下来后一样的字涂上同一种颜色后读一读。"木" "大" "本" "天"。

  3、在教师准备好的字形卡上找出同样的.字,然后用胶水和沙子、碎纸进行贴粘再读一读。

  4、谁会读。

  (1)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①一个小朋友出示字卡,让另一个小朋友认读,全读对的为胜,然后接着进行。

  ②持字卡的小朋友询问同伴,你认识这个字吗?请你读出来,如果同伴认识则在字卡上打"√"如果不认识则打"×"最后进行统计有多少"×"

  5、谁会写,看谁写的对。

  要求幼儿会写,写会学的汉字。

  三、活动小结。

  四、活动结束。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交流,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和意想不到。

  2.知道换牙时乳牙会自然脱落,不用刻意弄掉。

  3.乐意交流换牙给自身成长带来烦恼与喜悦的感受。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了解孩子换牙的情况与感受。

  2.选页制作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邀请爸爸妈妈一起上课。

  2.人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一直到长大,他的牙齿会有怎样的变化?

  3.认识主人公芽芽,了解书的题目.

  二、趣味阅读。

  1.(点击flash要掉不掉处停住)一颗牙怎么样了?(牙松了,要掉不掉的。)

  2.芽芽想让这颗牙掉下来,小朋友们猜一猜,她用了什么办法让牙齿掉下来?

  3.那么芽芽用的什么办法呢?仔细看。(点击播放)

  4.芽芽用了哪些办法?

  交流。(相机出示图片)芽芽一共用了几个方法?(5个)芽 芽用了5个办法都没能让牙掉下来,现在知道什么叫顽固了吧!(老是掉不下来,真顽固。)交流。

  5.看屏幕,芽芽的这颗牙到底有没有掉?最后是什么办法让它掉下来的?

  (出示ppt)什么办法?(打喷嚏)慢一些才是表演,大家一起表演一下。

  三、换牙的感受。

  1.小朋友们,你们的牙齿有没有像芽芽的这么顽固呢?你能记得牙齿是怎么掉下来的吗?(请掉牙的幼儿说说。)

  2.有时候,换牙会疼,有时候还会出血,我们可不必担心。要知道,到了这个年龄就要换牙的,这说明我们长大了。也不要老是担心牙齿会不会掉下来,让它顺其自然地掉下来就可以啦。

  四、结束部分。

  给幼儿发乳牙图,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这个故事中幽默、诙谐,更重要的是故事中主人公的.换牙经历与现在的大班幼儿非常贴切,恰恰吻合了他们换牙时期的精神支持需求。

  在整个活动中,我以谈话活动引入,从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从而激发幼儿参与讨论的兴趣,。孩子们的表现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每个小朋友都争先恐后的想说说自己掉牙时的经历,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点,同时为接下来的环节奠定了基础。第二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鼓励幼儿大胆猜想主人公掉牙的方法,我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先将问题抛给幼儿,所以我将绘本的最后一页呈现给幼儿,让幼儿大胆猜测其中掉牙的方法,留给了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然后再第三个环节中请幼儿一页一页通过观看画面,慢慢揭晓谜底。起初幼儿的想象比较局限,但是随着画面的不断变化与丰富,幼儿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举手的人越来越多,争着抢着想回答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让孩子们体验掉牙的各种方法,鼓励他们能动一动,将绘本中主人公掉牙的方法统统学一遍,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还从中能够知道这些掉牙的办法。第三环节请幼儿完整欣赏绘本,幼儿的兴趣还是很浓厚。最后我加了一个延伸活动,请小朋友绘一绘:给搭比莎写一封信。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掉牙经历画下来寄给塔比莎。因为在第一个环节中有所铺垫,画起来的时候非常得心应手,而且他们很期待塔比莎给他们回信。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回忆起了自己的换牙经历,贴切自身的经历,以后我还将带给孩子们更精彩的绘本。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识字教案03-21

大班语言信教案04-01

大班语言房子教案04-01

大班语言过桥教案04-02

大班语言拜年教案04-02

大班语言儿歌教案03-31

大班语言雪花教案03-26

大班语言鸟窝教案03-3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7-06

大班语言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