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09 15:22:5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7篇(经典)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7篇(经典)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或者回忆自己的儿时趣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

  教学过程:

一、联系上文,激发情感

  学习了上课《梅花魂》,透过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唐诗宋词的喜爱,尤其是对一幅墨梅图的分外爱惜,以及对孩子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盼,深深激起了我们的爱国之情。下面,老师带来了王维的一首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里面也提到了梅花,它表现的又是怎样一种感情呢?(出示诗歌)

  学生自由吟诵诗歌,交流体会

  小结:

  诗人漂泊他乡,通过心系家乡窗前的梅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而在不少文章中,通过对某样事物的描写同样能传达人物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桂花雨》,聪明的同学们一定猜出了课文主要写的是—— 桂花,那它又表达了什么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并划出有关词句。

  反馈交流:

  ⒈“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⒉“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⒊“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⒋“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从这些句子,体会到课文表现了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07*桂花雨教学设计四,桂花雨,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 篇3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3、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学习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4、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复述课文来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2、用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分析人物。

  3、采用讨论、质疑等方法使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父母内心的声音,从而化为他们感恩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2、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突破:

  通过复述课文和内容框架问题的解决,帮助熟悉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紧扣文本进行问题探究和人物形象分析的学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并布置学生预习。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了解生字词和文章大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新课学习前播放刘和刚演唱的歌曲《父亲》营造新课氛围。然后由一组台阶图片,引入新课学习。

  二、明确学习目标。

  利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完成生字词教学。

  四、复述课文,熟悉小说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通过对三个框架性的问题学习,进行课文复述,了解小说故事情节。

  五、问题探究,研读课文。

  通过对六个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把握文章意蕴。

  六、把握理解父亲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1、安排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句练习,粗略感知父亲形象。

  2、结合具体文本分析父亲形象。

  要求学生通过对文中重要事件的分析,来概括父亲的特点。

  3、在此基础上归结父亲形象。

  4、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七、欣赏歌颂父亲的歌曲,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播放崔京浩的歌曲《父亲》,配合投影图片展示。

  八、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写写你的父亲,或者写写你知道的父亲,并试着感受父亲的品格或胸怀。

  九、板书设计。(略见投影)

  十、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反问句的意思。

  2、体会人物的不同心理特点,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3、从东郭先生对狼仁慈、好心相救,却险些送命的故事中,认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农夫的机智、果断,从而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不同心理特点,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反问句的.意思。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东郭先生和狼》(齐读课题),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曾经学过寓言故事,还记得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类课文的呢?

  2、指名交流,小黑板出示学习寓言的方法:先了解和读懂故事内容,再理解道理,领悟寓意。

  二、初读课文

  1、师过渡:同学们说得好,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继续来学习这类课文。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角色?

  学生交流,师板书:老农东郭先生狼

  2、那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全文,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板书:救吃教育

  3、你能根据板书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东郭先生好心救了一条被猎人追赶的狼,狼得救后反而要吃东郭先生。在这危急的时刻,老农及时赶到,打死了狼,并教育了东郭先生。)

  三、细读课文

  1、师过渡:老农是怎样教育东郭先生的?轻声朗读第九节,用——划出有关句子。

  2、指名交流,出示这个句子“对狼讲仁慈,你真是太糊涂了,应该记住这个教训。”

  3、齐读句子,问: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问题提出吗?

  4、指名交流,教师归纳问题:

  (1)“仁慈”什么意思?东郭先生怎样对狼讲仁慈了?

  (2)狼在得救前后是怎么表现的?为什么不能对他讲仁慈?

  5、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6、集体交流,领悟寓意。

  (1)“犹豫”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几次写到了东郭先生犹豫?想一想,他两次犹豫分别说明了什么?(第一次犹豫是在狼的苦苦哀求下,说明东郭先生被狼的可怜相迷惑而忘了狼的本性,所以心肠软了。第二次是在猎人找不着狼向东郭先生打听时,东郭先生犹豫了一下,然后编了谎话,在猎人手下救了狼。这些都说明了东郭先生太糊涂、太愚蠢了。)

  教师板书:糊涂愚蠢

  指导朗读,读出东郭先生犹豫、糊涂的那种样子。

  (2)狼在得救前后是怎么表现的?边交流边出示句子:

  ①猎人快追上我了,……,我永远忘不了你的恩情。(狼对东郭先生苦苦哀求,还许诺报恩)

  ②我现在饿得很,……,让我吃了你吧!

  ③他躲到毛驴左边,狼就扑到左边;躲到毛驴右边,狼又扑到右边。(板书:凶残)

  ④狼不等老农回答,……。这样的坏人,不该吃吗?(板书:狡猾)

  指导朗读,指导读出狼凶狠、狡猾的语气。

  7、师小结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对词语和句子的品析,以及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了狼的凶残狡猾,东郭先生的愚蠢糊涂。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九节,想一想老农用计打死了狼,从中说明了什么?

  讨论交流,板书:机智、果断

  8、当老农把狼打死后,东郭先生醒悟了吗?他会怎么想?会对老农说些什么?(交流)

  四、领悟寓意

  1、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板书:我们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2、你还知道哪些告戒人们不能怜悯恶人的寓言?(《农夫和蛇》《聪明的猴子》……)

  板书设计:

  15、东郭先生和狼

  老农(机智、果断)

  教育打死

  吃

  (糊涂、愚蠢)东郭先生狼狼(凶残、狡猾)

  救

  我们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教学效果反馈:

  本课是阅读课文,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本文的三个角色形象鲜明,要抓住表现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农夫的机智、果断的词语、句子进行讲读、分析,同时加强朗读,引导学生去体会、领悟寓意。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字。认识笔画“撇折”和偏旁“八”、“鸟”。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读好问句,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吗?请把你们的小手拿出来,看看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黑头发,摸摸你的长尾巴。

  生:啊!我们没有尾巴。(指名说)

  师:对啊,我们没有尾巴,可是动物们有尾巴,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

  生:老虎、猴子、猫……

  师:讲的对,小朋友,动物王国里有许多有尾巴的小动物,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要举行一次非常特别的比赛,瞧,比赛的牌子都挂出来了,(出示“比尾巴”字卡)谁来告诉大家它们要举行什么比赛?

  (指名读)师:谁还愿意再大声的和大家说一遍?

  师:老师有个建议,“巴”和“尾”组成“尾巴”时读轻声。跟着老师读。

  (齐读,提醒“巴”要读轻声。)

  备注:你的声音真响亮。 巴要念轻声,你再来试试。 对了,就这样,你读的很好。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师:动物王国开比尾巴大赛,小朋友们一定想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尾巴大赛吧。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83页,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找一找,找到了就圈出来,等会儿呀告诉老师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生读书)

  师:一起看大屏幕,谁来说说都有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点击课件,出现猴子图,生说:猴子)

  真是一只顽皮的猴子。(点击课件,出现兔子图,生说:兔子)果真是一只可爱的兔子!

  (依次出现“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等图片,生说,图片下出现词语。)

  师:小朋友说的很对,说明你们读的很认真。红色的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宝宝,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Hóu猴子猴子这样来读。(带读)

  师:哪位小朋友说说参加比赛的有哪些小动物?(指名说,相机指导字音)

  师:在小朋友们认真划生字的时候,小动物们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瞧,它们都不见了,只剩下它们的名字,谁能正确地喊出它们的名字,把它们叫出来呀?(指名读)

  备注:你真勇敢,第一个来。 说的很好。 不要急,慢慢说,看看是不是落了一个呀?请哪位小朋友来帮帮你,好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小动物们叫出来吧……

  师:小动物们说了,我们要闯一道难关,如果过了关,它们才肯出来。这道难题就是要小朋友们认识4个新的生字宝宝,快快把它们记下来吧。

  师:先自己轻声念一念,然后在课文中找到并划出来,读给同桌听一扣,读的好的夸夸他,读的不够好的帮帮他。

  师:哪位小朋友会读了,想读给大家听一下的啊?

  备注:你的…这个字读的真好,带大家读2遍,好吗? 你的…这个字读的不够好,谁来帮帮他?

  师:一起跟老师读(2次)

  师:老师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去掉了,还会读吗?(会)那咱们开小火车读一读吧。(全部生字)

  看看哪列火车开的又快又好。哪列小火车想开?老师喜欢请坐的好的小朋友。

  师:小朋友们读的太好了,老师手里的生字宝宝都忍不住想和你们交朋友了,一起来看看,“松”的偏旁是(),那么谁知道“公”的偏旁是什么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猜猜“鸭”是什么偏旁? 在我们学过的生字里,还有什么字也是鸟字旁的吗?(鸡。鹅)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松 公)

  生1:“公鸡”的“公”加上木字旁就是“松”。

  生2:“松”字去掉木字旁就是“公”。

  师:(出示生字卡片“巴”“把”)同学们刚才观察得很仔细,讲的也很好,那这两个字,谁又有好

  办法记住它们呢?

  师:同学们真能干,生字认得真快。我们把这些生字送回到课文中去,再读读课文,等会儿老师要考考你们,打开书本,注意读书姿势。(生再读课文)

  三、趣味对读,理解课文。

  师:小朋友们刚才读的都非常地认真,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谁的尾巴长?(师提问,生回答,课件逐一出示)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提问题考考大家吗? 快到课文当中看看,找找还有哪些问题还要问的?

  师:现在呀,和你的同桌用这种一问一答的方法来读读课文,小眼睛认真看,小耳朵仔细听。

  备注:随机指导问句的读法,还有各别生字的读音,“最”的读音。

  师:这篇课文多有意思啊!我们也来个比赛,一起打开书本83页,男生问,女生答,问一个答一个,明白吗? 接下来,我们换一换,女生问,男生答,一起读读84页。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第一、二小组的小朋友来问,第三、四小组的小朋友来回答,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师:比赛可真有趣啊,但是时间却过的好快,转眼间已经结束了,我们呀要回去了,小动物们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打开书85页,看看田字格里的三个字,谁来读读?

  生:云、公、车。

  师:看看这三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笔画?

  师:这是一个新认识的笔画,叫做“撇折”。(板书撇折)

  师:撇折在“公”这个字的哪个位置呢?看看哪个小朋友找的最快最准。

  生:下边。

  师:一边告诉老师,一边用你们的小手一起写:公的第一画是——撇,第二画是——捺,第三画是——撇折,第四画是——点。范写“公”,边写边讲:八的开口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然后描一个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

  (生写字)

  师: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写得漂亮。(巡视后用红笔把学生写得好的字圈出来)

  板书:

  比尾巴(ba)

  松 公 把 巴 鸟(鸡 鹅)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引《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学生分析】

  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朗读和识字掌握得比较好。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鸟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在动物界中,也有一些动物小卫士,他们保护着自然界的安全。今天,老师就让大家认识动物小卫士之一的小松鼠。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出示课件,观看影片介绍。)

  (和以前的内容相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板书:松鼠和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利用上学期所学的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例

  《蒲公英》是苏教版小语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倾听 接纳 唤醒。讲了两颗蒲公英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嘱咐,各自去了金光闪闪的沙漠和波光粼粼的湖泊,结果一颗枯干,一颗淹死。而其他种子听从太阳公公的话,投向黑黝黝的泥土茁壮成长起来。课文蕴涵了要听从正确教导,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样一个道理:在学生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为了巩固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假如你是一颗蒲公英种子,听了大阳公公的话,会怎么做?

  生1:我想落进黑黝黝的泥土里,也茁壮成长起来。

  师:好的,你能为自己选择最适合生长的环境。

  生2:我想去沙漠,到那儿去探险,锻炼一下自己。

  师:(略作思考)可以,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冒险精神。

  生3:我想去湖泊,在闪闪点点的湖面上漂流多么舒服呀。

  师:(满意地点点头)你敢于尝试。不错!

  生4:老师,你说得不对。

  师:(愣了一下,微笑着)是吗?为什么?

  生4:因为蒲公英种子不是想到哪儿就能到哪儿,风把它吹到哪儿它只能落在哪儿,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倾听 接纳 唤醒》。

  师:说得太好了。你的想法令老师耳目一新。

  (老师带头为学生鼓掌)

  ……

  二、评析

  这一教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老师在课堂上能耐心倾听,民主接纳,巧妙唤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课上,当学生说想去沙漠,对于这个背离了标准答案的发言,老师没有立即打断,而是耐心倾听。这无疑给了学生求异的勇气,批判的锐气。于是,又有了想去湖泊亲自尝试,这时老师没有把自己预设的答案强加给学生,而是民主地接纳了,肯定学生独到的见解。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唤醒了更多学生潜在的心智,产生了“老师.你错了”的独创的灵气。生生、师生相互启发:凡事并非随心所欲!有时不能选择,无法改变,那就要学会适应。这里面蕴涵了一个多么深刻的生活哲理。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使教学内容得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增值。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时机,在学生做出了有悖于“标准”的回答之后,老师给予恰当的评价,友善的尊重,学生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会得到迥然各异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感悟了更多的东西:不被假象迷惑,不盲从,敢于尝试,追求快乐,向往美好……

  的确,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另一种声音,民主地接纳学生的标新立异,从中发现创新的苗头,点燃创新的火花,唤醒创新的潜能。这一教学设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求异,角度可以是多向的,理解可以是多维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价值取向更是多元的。

  倾听 接纳 唤醒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天地语文教案04-12

语文教案(经典)09-04

语文教案【经典】09-04

语文教案08-10

语文优秀教案03-07

语文下册教案02-17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雾凇》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