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设计>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

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08 08:25:0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者杜甫生平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进而体会诗歌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2、能力目标(过程及方法目标):

  通过诗歌赏析——明义——抓意象——析意境四步骤的方法

  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通过欣赏诗歌,让学生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借物抒发的不同情感,学会意象—意境—诗情的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诗歌赏析四步法,学会通过此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活动

  一、【导入】了解诗人

  公元七一二年正月,春天的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他的父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将会成为照耀中国诗坛的一颗万古璀璨的巨星。

  他就是杜甫。

  今天,就让我们与杜甫同行,去聆听他笔端流淌的心声。

  二、【讲授】诗歌鉴赏

  1、《望岳》背景介绍

  二十多岁的杜甫,曾壮游齐赵,广交朋友,游历山川。听,泰山脚下,年轻的诗人正浅吟低唱:(出示投影)

  策马扬鞭,我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看桃吐丹霞,看柳垂金线;看这如黛青山涨满了我的眼帘。强盛的大唐帝国,如日中天,正如我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我不懈的追求和梦想!

  2、一读《望岳》(齐),望到什么?

  如果你就是诗人杜甫,正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望见泰山,诗兴大发,不禁脱口而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请同学们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吟诵《望岳》吧。

  请一位同学诵读《望岳》,其他同学展开想象,站在杜甫的角度,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出示投影)

  投影:1、朗读《望岳》,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

  拿起笔来,在书上圈点勾画。(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设问)

  总结:看来杜甫不但望到了云层、归鸟等景物,还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和神奇秀美。(同时出示幻灯)

  3、二读《望岳》(散),体会心情

  那么,望到如此壮阔景象的年轻的诗人,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2—3遍,体会一下吧。(学生自由朗读2)

  下面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在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讲解位置二:我们来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

  (引导:“凌绝顶”是什么意思?你有“凌绝顶”的经历吗?能想象一下“一览众山小”时的心情吗?诗人到底是否登上了泰山山顶?“会当”是什么意思?试读一下这句好吗?)孔子曾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见,“小”的不仅是众山,“小”的还有天下,可见泰山之高峻。我们知道,泰山是五岳之首,雄伟高峻。杜甫此次并未登上泰山之巅,但这两句诗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表达了诗人定要登上人生顶峰的远大理想。

  4、三读《望岳》(散),融入情感

  下面让我们把刚才同学们交流时的提到的情感,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再来放声朗读《望岳》。(学生朗读3)

  5、四读《望岳》(独),望到杜甫

  (指明学生示范朗读4)在这朗读中,你一定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神奇秀美;你也一定望到了诗人杜甫的身影,那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投影:2、再读《望岳》,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学生回答)

  (可连续请5—6位同学回答。望到了一个意气风发、充满雄心壮志的杜甫。)

  6、过渡到《春望》

  过渡:诗歌学到这里,我们已然被诗人的雄心壮志、意气风发所感染。但是岁月是无情流逝的,曾经对未来充满向往的杜甫,已四十多岁。此时的他早已远离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潇洒,他曾身陷囹圄,后流亡长安,经历了一场惊天巨变。(出示投影)

  《春望》背景介绍

  “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叛军的铁蹄,踏

  破盛唐的美艳,踏碎西市的牡丹。充斥满眼,是胡人的烧杀抢掠;不绝于耳,是官军节节败退的消息。这还是那个我曾经生活了十年的繁花似锦的长安吗?

  一读《春望》(散),望到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春望》。

  投影:1、朗读《春望》,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

  2、你又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有了《望岳》的学习,这两个问题就请同学们独立自主完成。反复朗读这首诗,在书上把你的认识批注出来。

  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我发现同学们都已做出了批注,那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希望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学生回答。杜甫在饱经战乱的长安城的春天,望到了什么?

  学生会回答:望到了花鸟、国家破败,战争连续不断,亲人分离等。

  合作读《望岳》《春望》(师生),比较不同

  《望岳》和《春望》同是“望”,但所望之心境有什么不同?两首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三、学法总结:

  在上面这两首诗的学习中,细心的你是否注意到,老师紧扣两个诗题中的“望”字,提出了四个问题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感悟诗的内容和感情。我们可以把这种赏析诗歌的方法称为:解题提问法

  将《望岳》与《春望》放在一起比较赏读,我们感受到了杜甫雄健豪迈和沉郁顿挫两种诗风。这种将两首或几首有关联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赏析的方法,我们可以称其为:比较赏读法。

  过渡到《旅夜书怀》

  不知同学们能否掌握这两种赏析诗歌的方法,下面我们用一首杜甫晚年的诗作实践一下。

  晚年的杜甫虽然在成都草堂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但大部分时间仍是贫病交加,漂泊于西南,最终病逝于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解题提问法和比较赏读法赏析《旅夜书怀》这首诗,完成学案上的问题。(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四、课堂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首诗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两句表现了诗人自伤飘泊之意,但诗中也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诗句。可见杜甫之品格,穷而愈坚,悲而能壮,在自怨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杜甫的一生,是失意的。但他不朽的诗作与其失意的人生共生而长,奏出了盛唐诗坛告别历史舞台之前的最强音。

  朗读诗歌结束

  五、作业:

  1、课外阅读与杜甫有关的文章。

  2、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再来鉴赏杜甫的《石壕吏》。

  六、教后反思:

  这篇诗文上完后,总体来讲,学生反映还不错,学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份了解,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认为:在注重朗读教学的的同时,抓住“望”字,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这首诗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在课前,根据教学设计,我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预习诗人的经历、感知诗歌的大意。在上课时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种新的诗歌教学方法感觉很新鲜,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学有所得,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如何更好地运用重点字词的讲解来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是如何让学生能自我感知、欣赏诗歌,掌握、运用技巧。

  总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获益匪浅,同时也得到了同仁们的悉心指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当大胆地进行教学创新,加强合作交流,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准备

  幻灯片,有关泰山的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累计节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诗,背诗

  作为一首古诗,在形式上有它特有的规律,在朗读方面,要在理解诗句意思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情感来进行朗读,读时注意诗的.节奏的变化,要读出诗的韵味。

  参考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四、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累计节数: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注释的内容,从整体上感悟诗句的意思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资料,来感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横亘于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始终在遣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诗大意,并能说出某些关键词的意义或用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的内涵,深刻理解作者雄壮豪迈用词背后的凌云壮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盛唐时期历史的了解,并培养出对唐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作者雄壮豪迈用词背后的凌云壮志。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盛唐时期历史的了解,并培养出对唐诗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出示泰山美景的图片,并请去过的同学叙述一下所看到的.泰山之景。经过几轮互动以后,教师总结:“看来每个人去泰山后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那我们来看看唐朝的大诗人杜甫去泰山时有怎样的感受”,由此引入新课《望岳》。

  2、用多媒体出示杜甫个人信息如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称为“诗圣”。

  (二)整体感知

  老师设置如下问题,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结合注释讲述本诗大意,并通过互动引导学生说出: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割出了明暗,宛如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涤荡胸中沟壑,飞鸟翩翩归巢。等到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三)深入研读

  教师继续设置如下任务:

  1、本诗的前两句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通过互通引导学生总结出:

  青山、明暗、云、归鸟—————描绘出雄伟壮丽的泰山美景,以及年轻人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诗名为《望岳》,请问作者是怎么望的?

  经过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两句是远看。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此两句是近看。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此两句是细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两句是俯望。

  作者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立体地勾勒出泰山的壮美。

  3、这首诗的美景中有实有虚,请问哪句实写,哪句虚写?

  经过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前六句为实写,写景中抒情,后两句是虚写,衬托出作者满腔的凌云壮志。

  (四)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望岳》《春望》,结合背景来比较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何异同。

  经过小组互动,阅读分析和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1、在内容上,《望岳》写于作者年轻时,当时国力正盛,盛世中的青年才俊都有着报效国家的豪迈情怀,这一点在诗歌中表露无疑。《春望》是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战乱时期,民不聊生,诗歌中更多地展现了人民的疾苦与忧国忧民的沉重情怀;

  2、表现手法不同,写作《望岳》时,作者正年轻,写作语言流畅轻快,风格偏于浪漫主义;《春望》写作时,作者年纪已大,又逢乱世,写作风格已发展成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总结文章内容,请同学将上述对比阅读中的收获,围绕一个点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短文。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4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灵共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杜甫及《望岳》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望岳》,能说说板块的题目吗?

  这一册板块项目与12册有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的?(12册把泰山做为中华文明,泰山是一种文化)

  2、叙述板块题目

  (体会泰山是一处名胜,更是华夏文明中的.一种)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三、师生共同赏析研读古诗

  1、(1)配乐朗诵《望岳》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导学生朗读

  (4)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品悟诗句,赏析。

  设问: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却不风一个“望”字?

  (2)全诗视望,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远望泰山的景象;第二句近望泰山的景象;第三句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最后一句是神游玉皇顶所见)

  4、引导学生思考:

  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一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思维拓展(作业)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准确流畅的背诵诗歌。

  2、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初步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想像与联想,体味诗歌的深层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年少立下远大志向的胸怀。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的意蕴美。

  2、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歌的景与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最后一联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作者情况。(屏显)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李白的诗歌浪漫、飘逸、豪放,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歌沉郁、凝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的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今天我们学习《望岳》,体会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资源共享

  1、补充作者的资料及写作背景。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念一下。(屏显)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2、欣赏泰山的雄伟景象。(屏显)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大声朗读,注意节奏,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岱dài夫fǘ眦zì曾céng

  2、理解诗歌内容

  反复朗读,对照注释,理解内容。

  思考题: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首句发问“那泰山的景色是怎么样的呢?”诗人望见了什么?

  指名回答。

  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景色之优美,山势之高峻。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四、细致研读

  1、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角度和内容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和联想,看图说话。

  (大屏幕依次展示图片,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准备作答)

  明确:首句设问,极写诗人初见泰山时兴奋不已,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总写泰山地域广阔,以上远望。

  三句写泰山的神秀之气,四句写山势之高峻,以上两句近望。

  五六句情由景生,诗人的胸怀随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眼界因极目仰望而为之开阔。以上细望。

  七八句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深化主旨,也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以上两句是望中所感。

  2、品味诗歌语言。

  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味诗歌语言之妙。

  生思考、交流

  明确:“钟”字拟人,写泰山独享“神秀”之天赋,也展现了作者的'爱慕之情。“割”字,突现南阳北阴的景色,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跃然纸上。

  3、七、八句中的“望”并不是实写,而是作者的想象。大家再读一读,结合当时的背景,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哲理呢?

  反复读,悟。

  明确:尾联是作者的望中所感,体现出作者勇攀峰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小结:这首诗歌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一“望”字统摄全诗,结构严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精于炼字炼句。

  学生读、背诗歌。

  五、体味意境

  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都理解了诗歌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思考,指名回答。

  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景色之优美,山势之高峻。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并流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六、课堂小结

  《望岳》写的是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同学们通过这首诗,把握诗人早期的思想感情,从而为理解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打好基础。

  七、作业

  1、背诵默写《望岳》。

  2、预习新课。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杜甫的文学常识;把握重点词语,理解内容,品味诗歌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意蕴。

  2、朗读、背诵并默写全诗,学习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诗歌,把握重点词语,理解内容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意蕴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当属“五岳”最有名,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明确:泰山

  简介泰山

  二、读诗:

  1、解题:“望“是远远地看,“岳”是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

  2、简介作者: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3、简介写作背景: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

  进入青年时代后,诗人又开始漫游四方。他经过淮阴、扬州、渡过长江,先后游览了金陵、姑苏等地,在这次长达四年的漫游中,杜甫不但对祖国的锦绣河山加深了认识,而且对祖国的灿烂文化加深了理解。忘情于山水之间,诗人豪迈的胸襟得到释放,锐意进取之心充盈着他的诗歌。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s),诗人才回到洛阳赴京兆贡举。应试落第,诗人也并不在意,又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开始了齐赵之游,《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4、读诗:全班齐读、教师范读、领读、自由读全诗。

  5、解诗:结合注视,请同学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明确:远望、近望、细望、极望

  6、整体把握: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研讨以下问题: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答:高大雄奇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小组合作探讨1:

  三、品诗: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明确:“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2、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

  讨论一下,这句话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3、“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

  4、动动手、动动脑,换一换,看好不好(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来做一回小诗人,自己给诗中的字词换一换,我们一起来评一评,看看换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小组合作探讨2:

  四、悟诗: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2、拓展与延伸:

  请你再说出几句表达雄心壮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始终在研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以泰山和诗人的志向作对比,以山之雄伟反衬诗人志向之远大,表现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师之家——教师备课教学好帮手!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8

  一、学习目标

  1、围绕“望”,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柳宗元带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静,吴功正带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静谧神奇,马信德带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瑰丽奇特。今天我们再请古代的一位诗人带我们去一个地方。

  板书:望岳唐杜甫

  (二)围绕“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泰山。从“岳”“岱宗”“齐鲁”得知

  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

  (1)描绘泰山景色。也即首联、颔联、颈联。

  (2)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

  (1)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

  “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

  “钟”:聚集,宠爱、钟爱,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割”: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

  (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

  “层云生而荡胸,鸟儿归而入眼”

  (三)名句赏析

  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我还没有登上山顶景色就如此神奇美丽了,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峰呢?一览众山小。

  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

  3、登上绝顶眼界变宽了,心胸开阔了,登上绝顶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景,这是身在低处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所以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认为鲁国很小,登上泰山胸怀竟然博大得认为天下都很小。林则徐更说过“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4、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它告诉我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

  (四)了解青年杜甫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发展到最富庶的时期,他家境优越,诗才横溢,因此意气风发,信心满怀,渴望着建功立业。

  3、过了二十年左右,47岁的杜甫在首都长安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破败,荒凉,萧条

  4、我们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年杜甫?

  愁苦,焦虑忧国忧民,流泪的,感伤的,饱经风霜的。

  5、国家的苦难,人生的坎坷,生活的艰苦可以磨掉杜甫的意气风发,磨掉杜甫的骄狂,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雄豪而变沉郁,却始终磨不掉青年时期立下的志向,磨不掉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乃至困顿至极的他竟然能发出使人震撼的呼喊……

  这就是被后人尊奉为诗中圣人的杜甫。

  板书

  望岳

  首联:绵延不绝、树木葱郁远望

  描绘泰山景色颔联: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近望

  颈联:云涌云翻、鸟儿归巢细望

  想象登顶感受尾联:一览众山小

  豪情勃发、壮志满怀的青年杜甫雄豪

  满头白发、忧愁感伤、饱经风霜、忧国忧民的中年杜甫沉郁

  附文

  望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注释

  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⑶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⑹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9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杜甫

  世人对于杜甫还有其它哪几种称呼?

  子美(字)、杜少陵、杜工部

  为何称之为杜少陵?

  因为杜甫曾经居于长安城南少陵这个地方。

  为何称之为杜工部?

  因杜甫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

  二、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诗圣”,其诗是“诗史”。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诗歌分类:

  青年时期《望岳》(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安乱时期《石壕吏》“三吏”“三别”(《新安吏》、

  《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息)

  《蜀相》《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

  成都时期《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老年时期《登高》《登岳阳楼》《江南逢李龟年》

  三、初读课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诗文解释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1、《望岳》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的解释。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

  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2、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

  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

  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读体会

  首联——远望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挺拔雄伟横跨齐鲁

  颔联——近望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颈联——细望云气层出不穷

  心胸为之荡涤

  尾联—望中所感望岳而生登顶之意愿

  五、主题分析

  诗篇描绘泰山雄伟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诗人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显示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极富哲理性,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准确流畅的背诵诗歌。

  2、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初步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想像与联想,体味诗歌的深层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年少立下远大志向的胸怀。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的意蕴美。

  2、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歌的景与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最后一联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作者情况。(屏显)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李白的诗歌浪漫、飘逸、豪放,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歌沉郁、凝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二、资源共享

  1、补充作者的资料及写作背景。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念一下。(屏显)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2、欣赏泰山的雄伟景象。(屏显)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大声朗读,注意节奏,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岱dài夫fǘ眦zì曾céng

  2、理解诗歌内容

  反复朗读,对照注释,理解内容。

  思考题: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首句发问“那泰山的景色是怎么样的呢?”诗人望见了什么?

  指名回答。

  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景色之优美,山势之高峻。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四、细致研读

  1、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角度和内容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和联想,看图说话。

  (大屏幕依次展示图片,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准备作答)

  明确:首句设问,极写诗人初见泰山时兴奋不已,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总写泰山地域广阔,以上远望。

  三句写泰山的神秀之气,四句写山势之高峻,以上两句近望。

  五六句情由景生,诗人的胸怀随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眼界因极目仰望而为之开阔。以上细望。

  七八句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深化主旨,也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以上两句是望中所感。

  2、品味诗歌语言。

  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味诗歌语言之妙。

  生思考、交流

  明确:“钟”字拟人,写泰山独享“神秀”之天赋,也展现了作者的爱慕之情。“割”字,突现南阳北阴的景色,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跃然纸上。

  3、七、八句中的“望”并不是实写,而是作者的想象。大家再读一读,结合当时的背景,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哲理呢?

  反复读,悟。

  明确:尾联是作者的望中所感,体现出作者勇攀峰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小结:这首诗歌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一“望”字统摄全诗,结构严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精于炼字炼句。

  学生读、背诗歌。

  五、体味意境

  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都理解了诗歌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思考,指名回答。

  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景色之优美,山势之高峻。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并流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六、课堂小结

  《望岳》写的是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同学们通过这首诗,把握诗人早期的思想感情,从而为理解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打好基础。

  七、作业

  1、背诵默写《望岳》。

  2、预习新课。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11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杜甫的《望岳》诗有三首,分咏东岳、南岳和西岳。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二、整体感知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

  2、字词译释:

  ⑴钟:聚。

  ⑵会当:唐人口语,“一定要”

  ⑶凌:登,乘。(又如:壮志凌云)

  三、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1、“岱宗”两句。

  ⑴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⑵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⑶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2、“造化”两句。

  ⑴ “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⑵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3、“荡胸”两句。

  ⑴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

  ⑵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4、“会当”两句。

  ⑴绝顶,极顶,指玉皇顶。

  ⑵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

  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哲理?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四、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

  五、作业

  背诵、默写本诗。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灵共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杜甫及《望岳》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望岳》,能说说板块的题目吗?

  这一册板块项目与12册有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的?(12册把泰山做为中华文明,泰山是一种文化)

  2、叙述板块题目

  (体会泰山是一处名胜,更是华夏文明中的一种)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三、师生共同赏析研读古诗

  1、(1)配乐朗诵《望岳》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导学生朗读

  (4)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品悟诗句,赏析。

  设问: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却不风一个“望”字?

  (2)全诗视望,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远望泰山的景象;第二句近望泰山的景象;第三句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最后一句是神游玉皇顶所见)

人教版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准确流畅的背诵诗歌。

  2、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初步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想像与联想,体味诗歌的深层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年少立下远大志向的胸怀。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的意蕴美。

  2、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歌的景与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最后一联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作者情况。(屏显)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李白的诗歌浪漫、飘逸、豪放,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歌沉郁、凝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二、资源共享

  1、补充作者的资料及写作背景。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念一下。(屏显)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2、欣赏泰山的雄伟景象。(屏显)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大声朗读,注意节奏,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岱dài夫fǘ眦zì曾céng

  2、理解诗歌内容

  反复朗读,对照注释,理解内容。

  思考题: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首句发问“那泰山的景色是怎么样的呢?”诗人望见了什么?

  指名回答。

  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景色之优美,山势之高峻。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四、细致研读

  1、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角度和内容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和联想,看图说话。

  (大屏幕依次展示图片,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准备作答)

  明确:首句设问,极写诗人初见泰山时兴奋不已,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总写泰山地域广阔,以上远望。

  三句写泰山的神秀之气,四句写山势之高峻,以上两句近望。

  五六句情由景生,诗人的胸怀随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眼界因极目仰望而为之开阔。以上细望。

  七八句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深化主旨,也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以上两句是望中所感。

  2、品味诗歌语言。

  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味诗歌语言之妙。

  生思考、交流

  明确:“钟”字拟人,写泰山独享“神秀”之天赋,也展现了作者的爱慕之情。“割”字,突现南阳北阴的景色,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跃然纸上。

  3、七、八句中的“望”并不是实写,而是作者的想象。大家再读一读,结合当时的背景,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哲理呢?

  反复读,悟。

  明确:尾联是作者的望中所感,体现出作者勇攀峰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小结:这首诗歌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一“望”字统摄全诗,结构严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精于炼字炼句。

  学生读、背诗歌。

  五、体味意境

  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都理解了诗歌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思考,指名回答。

  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景色之优美,山势之高峻。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并流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六、课堂小结

  《望岳》写的是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同学们通过这首诗,把握诗人早期的思想感情,从而为理解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打好基础。

  七、作业

  1、背诵默写《望岳》。

  2、预习新课。

【七年级杜甫望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望岳》教学设计12-06

[推荐]《望岳》教学设计02-27

《望岳》教学反思07-02

《望岳》教案01-20

望洞庭教学设计06-11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1-12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01-04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07-19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