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总结范文>个人总结>电气实训个人总结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

时间:2024-09-18 12:13:08 个人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气实训个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1

  实训教学工作计划内容:

  一、教学目的及作用:

  掌握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交流电机的机械特性及典型控制电路。

  二、教学要求:

  掌握交直流电机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控制原理、接线中高级

  电工实训室方法,学会看懂常用机床控制电原理图,并能分析排除简单故障。

  三、原教学计划及内容安排

  实训课程、编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课时仪器套数;

  实训地点;

  四、本学期实际试验

  教学完成情况及效果:由于教材内容不符合教学要求,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改动。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2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是我院矿山机电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总课时为186学时,理论教学94学时、实践教学92学时,其比例符合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实践是教学活动的第二课堂,是知识更新和发展的源泉,是锻炼学生适应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同时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灵魂”和特色表现,在高职教育中占主体地位。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对于《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课程,在实践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提高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一是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电气设备多;对于不同的设备,分解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不同场地的学习、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训练学生的技能为目的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可达到实训任务与岗位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课证融合的效果。同时也满足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二是电气设备控制线路复杂,而电气控制线路也是千变万化的,线路出现的故障更是变幻莫测。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电气设备控制线路的工作情况和故障的分析、处理能力。为此达到该目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遵循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生硬到熟练再到自如的递进规律。构建了矿山机电专业以机电技术岗位能力递进过程为主线的实践课程体系,该实践课程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环节三个实践环节。通过三个实践环节的训练,可实现项目教学与实境训练相融、教学与岗位对接,理论知识和实践对接。共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实践教学任务如下:

  一、以电工实验室设备为平台进行实践教学――基本技能训练

  《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课程要求学生能完成部件安装过程中的每步操作及管理。包括:把元器件安装在电路盘上实施联接;装联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部件或单元电路实体;能正确选用仪器仪表对电器的装配进行调试及过程管理。包括:测试电器元件电性能;按工艺规定对装配好的控制电路的质量进行检验。能够利用专用仪器仪表检测诊断矿山主要大型机电设备常见的电气故障;为了实现这个能力目标,我将矿井排水设备电气控制即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和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空气压缩机电气控制即绕线式电动机频敏电阻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以及提升设备电气控制即绕线式电动机转子串电阻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的任务通过电工实验室设备为平台进行实践教学。由于属于基本技能训练,可以在电工实验室通过电气配盘训练就可以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

  矿井井下主排水设备通常由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电动机的启动和控制通常采用降压启动、软启动和PLC自动控制。排水设备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降压启动控制系统的接线维护与检修。由于排水设备降压启动控制系统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和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其接线比较简单,但是矿井排水设备对矿山的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必要时能快速排除故障,确保其安全正常运行、快速投入使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必须非常熟练地进行鼠笼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系统的调试;能判别鼠笼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并能掌握降压启动控制系统的接线维护和检修。

  在进行电气配盘训练过程中,以矿井井下主排水设备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分析与处理为例来进行。主要根据矿井井下主排水设备控制要求,让学生设一设电气控制线路图、读一读电气控制原理图、列一列元器件清单、做一做电气控制线路安装、测一测电气控制线路(检测主电路接线检查和控制电路接线。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查电路接线情况)、试一试通电试车(为保证人身安全,在通电试车时,要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经老师检查并现场监护)、想一想电气控制线路常见的故障分析和处理、评一评目标达成情况评判等过程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在进行电气配盘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接线工艺和接线原则。由于确定任务的目标明确,使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独立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作为教学中的主角,而教师则转换为引导者、教学的服务者。

  二、以真实的生产场景为平台进行实践教学-专业技能的训练

  实训车间是矿山机电专业教学的主课堂之一,一些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就在实训车间里组织教学。《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课程要求学生能进行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操作与安全生产的能力;能进行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电缆的接线;能进行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电气安装、调试方法与步骤;为了实现这个能力目标,我将矿用隔爆型电磁启动器的安装、操作、故障处理,胶带输送机电气故障的分析与维护,刮板输送机各部分的操作维护的任务放在我院机电实训车间和综掘实训车间来组织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以学生“独立操作”、“顶岗生产”为主,教学效果明显,彻底打破了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

  以每年综采维修电工、矿井维修电工技能鉴定知识点矿用隔爆型电磁启动器的安装、操作、故障处理为例,结合课程特点将矿用电磁启动器实训的内容分为四个任务即矿用隔爆型电磁启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矿用隔爆型电磁启动器的接线、故障和分析和处理以及对矿用隔爆型电磁启动器完好标准的来进行训练学习。在此训练过程中,第一步以任务单的`形式将本次课的任务和要求下达给学生,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实施计划和方案的制定;第二步针对实际设备矿用隔爆型电磁启动器进行操作演示、原理讲解,接线、故障的分析和处理。重点地方提醒学生注意。第三步学生在教师的监护下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四步对学生能力进行形成性考核。其考核包括学习态度、操作观察、问题回答、实践操作和安全生产考核等。

  真实的生产场景、经营环境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职业习惯、职业规范和适应现场实战环境,掌握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由于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可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显现出来,同时很轻松的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实践者、探索者、创造者、合作者、快乐者。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同时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从业品质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以仿真的工作环境为平台进行实践教学-综合技能的训练

  《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课程要求学生能进行煤矿井下主要大型机电设备(提升、排水、压风等)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检修维护;而这些大型机电设备在实际工作现场是不能拆装,为了实现行煤矿井下主要大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检修维护的任务,以仿真的工作环境为平台进行实践教学。我院仿真的工作环境主要是采掘模拟室,采掘模拟室的模拟设备有模拟提升机、模拟采煤机、模拟掘进机,每一台模拟设备都包括(入门教学又包括基础知识和视频教学、机械构造、场景教学又包括练习和考核、理论考试四个部分的内容),基本上满足了课程实践内容要求。

  在模拟仿真训练过程中,提前向学生下发模拟提升机、采煤机和掘进机实训内容。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任务要求,教师一边讲授、一边演示;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模仿试做。在模仿试做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协作,完成对设备的认识、操作、维护、检测、拆卸、组装和常见故障处理。通过这些内容的模拟训练,第一可以满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第二可以在教学中随时控制过程进度和速度,并可进行反复训练,是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测试学生处理故障的有效途径,并为学生在校早期接触电气设备提供机会和条件。第三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故障诊断处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实际理论知识较快地掌握生产实践规律,并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第四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团队合作精神。由于真实地模拟了生产环境加深了学生对操作感觉的体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模拟仿真训练尽管不能代替真实工作中的实际设备进行技能训练,但可以缩短实际动手训练的时间,提高训练效率与效果。仿真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操作流程、操作方法以及各类故障处理,同时可对工作中各种情况进行模拟,比真实的实习活动更加灵活。

  通过实践教学任务的训练,我认为:1.它是高职院校技能训练的主流和发展趋势;2.通过课内实践教学,使学生亲身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真实的工作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对工作认识和经验,获得包括工作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技能),满足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3.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即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的核心思想,达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一体”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和工具的认识从模糊的印象到全方位的熟悉和掌握,使学生的技能有了显著提高。4.通过课内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5.通过课内实践教学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经验与技术相结合;6.通过课内实践教学为学生综采维修电工、矿井维修电工的学习和技能鉴定考试奠定了基础,为他们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和将来的就业岗位做了良好的铺垫。

  由于《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课程实践教学有序开展,学生技能操作显著提高,实训教学在各方面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学生从教室走入实训车间、模拟仿真环境和电工实验室,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实践教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的领域,为了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我们仍需在教法、学法上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不断接受更先进的理念和使用更先进的教学设备,使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的路上越走越宽。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3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研究型本科教育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工程型人才。而应用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就业岗位所需能力为基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训体系。通过对我系以往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调查,大部分同学认为我系机电专业实训环节基本足够,但是实训内容较为分散,仅仅注重了与课本理论知识结合,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学生就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对技术的全面整体性要求。为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达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实训进行改革。改革原则是以理论课程为基础,以项目为导向,建立系统的实训体系。

  一实训内容安排

  机电专业从大一到大四总共八个学期,其中,最后一学期为毕业设计,前七个学期每学期都安排1~3周的实训环节。整个大学四年的实训内容安排应以某个项目为主线,上下衔接,形成一个系统,如功能型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同时要符合本学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要求。具体的每学期实训名称、实训周数安排详见下表所示。

  第一学期,新生刚刚入校,主要学习工程制图这一门基础课。对机电专业学生来说,对机械制图的学习要求不亚于机械专业的学生。开展为期1周的机械制图实训,通过徒手

  绘制机器人平台和各基础部件,让学生掌握工程制图的绘制方法和标准等。大一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AutoCAD、电子线路CAD等机械、电路绘图课程,因此在本学期开设机电产品认知实训,为期3周。此实训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绘制机器人模型、参观工厂企业,邀请企业工程师开展讲座,识别电子、电气元件,学习焊接、绑线,制作简易小电路板等。本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开始进入机电实践环节中,从最基本的基本功学起、练起,给学生建立一个机电专业的感性认识。第三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电路基础课程。此学期实训称为电子技术实训,实训内容主要围绕机器人的基本电路展开,如机器人寻线电路、避障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电源电路、音频电路等。这些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是机器人最基本的电路。同时本学期还有一个金工实习,打破传统的锤头、钢球等的实训内容,根据功能型机器人改为机器人底盘、手臂、车轮、手、轴承等的加工。第四学期学生学习了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三维绘图等课程,由此开设机械设计实训,让学生自主设计机器人模型,机器人可以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完成机器人二维图纸绘制和三维动画演示,该实训为期2周。第五学期开设检测与控制实训,把本学期所学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三门理论课综合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大小自行完成机器人核心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并为机器人增加功能模块,如机器人寻迹、机器人颜色识别、机器人语音等。第六学期的电气控制系统实训主要针对本学期的PLC电气控制技术展开,让学生在机器人上增加气动驱动方式、用PLC控制完成机器人夹持物品、机器人物料运输等功能。第七学期安排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需要把三年来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起来。学生把以前做的功能型机器人进一步完善和强大,然后根据老师拟定的机器人比赛规则组织机电专业学生举行一场机器人对抗赛。总之,把大学四年来学的所有知识综合应用起来,为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做好铺垫。

  二实训过程管理

  严格的'实训过程管理对实训质量起着一个监督、保障的作用。可根据实训内容、性质对实训环节分散或集中进行。如:机电产品认知实训中的讲座、企业参观等就可分散进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举行。为保证良好的实践动手效果,其他实训建议停课在实验室集中进行。实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实训开题动员、实训专题技术讲解、学生集中设计和制作、实训验收答辩、实训论文提交等。在实训动员时具体告诉学生详细的实训时间安排、实训内容、实训检查、实训考核方式等,让学生完全进入实训状态。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可把实训专题讲解放在实训初或实训中。如电子技术实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基础实训,那么最好在实训初给学生具体讲解一下每个题目的大致思路和实训报告的撰写方法。机械设计实训和检测与控制实训可让学生拿到题目后首先自行设计,在学生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再针对问题进行讲解。实训过程中相应地安排指导老师在实验室值班,负责学生考勤、答疑、指导和实验室管理等工作。在此期间,学生按班次、时间段到实验室分批设计和制作。一般,实训最后几天为实训验收或答辩时间。排好时间段,几位指导老师共同验收,根据学生做的实物进行提问。最后,学生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报告撰写方法原则上同毕业设计论文写法、格式相近。这也是为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撰写奠定基础。

  三实训耗材的可持续利用

  对机电类专业来讲,由于学生必须制作实物,因此实验耗材开支较大。如果每次实训都购买耗材,这将是极大的浪费。系统性的实训内容安排已为循环利用实验耗材做好保障。每一学期的实训作品都是下一学期实训的地基,犹如必须一步步做好底层才可以最后建造出金字塔来。如何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可持续利用实验耗材是实训管理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例如,从实训性质来说,电子技术实训和检测与控制实训主要让学生做电路板来实现一定的功能,这两个实训的主要成品都是电路板。可以在这两门实训结束后,由实训负责老师把电路板收集起来统一放在大纸箱里集中保管。机电产品认知实训部分内容,如电子元件识别、电路板焊接就可以使用这些保存的电路板让低年级学生练习,大大节省电子元器件的开支。机电产品认知实训购买的电气元件可以继续为电气控制系统实训服务。当然,实训中常用的各种电子、电气元器件可以由实验室早期统一购买,实训时到实验室领取并做好登记。不常用的,或有些特殊的,由学生提出申请,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购买。由于大学四年的实训内容是系统性的,如果严格做好实训耗材的进出管理,妥善保管好每一次实训作品,都可重复、循环使用实验耗材,为节约实训耗材成本提供保障。

  四结论

  本文提出的机电实训体系构建是根据我系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和理论课程设置总结出来的。实训体系的合理构建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满足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要。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根据各方反馈的信息加以调整和完善此实训体系。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4

  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和充分的准备,历时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开发编写完成了电力电子设备电气装调课程中242-1气泵系统电气装调(变频器控制)教学任务的一体化教学工作页。该工作页经过教学实践的不断修改完善,已经成为该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并在培养学生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就该工作页开发的过程和得到的一些收获和体会做了详细的介绍。

  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已有10余个年头,目前大部分的课程已经全部按照一体化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笔者承担了“242-1气泵系统电气装调(变频器控制)”教学任务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开发和编写。该教学任务主要实现对本专业学生在交流变频调速领域的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学习与训练。一体化教学工作页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本专业和本门课程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编写工作页的同时,笔者对如何编写一个质量更高,对教学过程指导性更强的工作页也有一些体会,相信这些体会对后期的教学和其他一体化工作页的开发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课程背景

  电力电子设备电气装调课程是笔者所在学院机电系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高级工阶段的核心专业课程。它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高级工人才培养方案核心一体化课程设置中的位置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它是4门核心一体化专业课程中课时安排较多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培养学生在交直流调速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具有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要求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二是相关企业岗位的具体需求。该职业国家职业标准中的相关职业技能和知识涉及交流变频调速的内容如下。

  第一,变频器认识和维护。要求能识别交流变频器的操作面板、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及控制端、交流变频器的组成和应用基础知识;能按照交流变频器使用手册对照出错代码,确认故障类型。

  第二,交流传动系统读图与分析。要求能读懂交流传动系统原理图,分析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自动控制基本知识;能分析交流传动系统中各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及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交流传动系统装调。要求能对交流调速系统进行安装、接线、调试、运行、测量,交流调速装置应用知识。能对应用交流变频器的调速系统进行安装、接线、调试、运行、测量,掌握交流变频器应用知识。

  第四,交流传动系统维修。要求能分析并排除交流调速装置外为主电路的故障。交流调速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能分析并排除变频器主电路的故障,变频器调速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笔者学院机电系“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分别与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和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共同组建了“长征天民”和“京东方”订单班。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和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属北京市高新技术制造企业。这两家单位均对维修电工岗位有大量的用工需求,且对用工人员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技能和知识的要求,主要包括负责公司高低压电力系统的维护、负责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检测、维修工作,并能够独立完成公司各类电气设备维修、保养、检修等工作。其中高低压电气设备就包括大量的交直流传动设备,尤其是涉及交流传动和变频器类设备,几乎存在于整个生产流程的全过程。

  根据以上的调研和分析,确定“242-1气泵系统电气装调(变频器控制)”教学任务主要是实现对本专业学生在交流变频调速领域的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提高。

  二、工作页教学任务载体的选择设计

  在现代制造企业中,无论是连续的自动化生产线还是单台设备的控制,交流传动控制无处不在,尤其是变频器的应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在变频器的应用中,一般均配合PLC实现就地控制与远程控制的切换。由于应用的普遍性,变频器及其附属设备会经常出现各种故障。因此,要求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应用、维护、保养及故障的处理能力。同时,应具备电气原理图样识图,对变频器和PLC等设备进行安装、电气参数配置、控制程序编程调试等方面的技能。

  根据以上的分析,并结合学院实训室实训设备的具体情况,本门课程的载体设计利用变频器控制给其他设备提供气体动力源的242-1气泵系统。本任务的开展就依托该真实的工作项目,即完成交流变频器控制242-1气泵系统装调这样一个工作。

  该项目的具体内容是采用台达多功能、可弹性扩充、迷你型VFD-E系列的VFD220E43A/43C交流电动机驱动器实现对242-1气泵系统的控制。控制方式采用变频器外部模拟量和分段开关量两种控制方式,配合SIMENS$7-200系列的$7-224XP CN型控制器,实现对242-1气泵系统的变频控制。以上所需试验设备目前在实训室中都有若干套,完全满足开展“242-1气泵系统电气装调(变频器控制)”教学任务的需要。项目载体的连接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三、工作页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任务载体设计完成后,就可以确定本教学任务的具体教学目标了。依据课程背景的调研情况和教学任务载体的特点,确定本教学任务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应具备以变频器为核心的交流传动系统装调能力。具体的要求为相关人员接受任务后,需要讨论分析安装图样要求,理解交流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共同制订安装方案,制定交流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交流变频器的调速系统进行安装、接线、调试、运行、测量方法和交流变频器与其他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联系方法和调试方法。方法制定完成后,准备安装工具及材料,独立安装,并参与后续的调试工作。学习完本课程后,能胜任电力电子设备的电气的安装调试工作,具体学习目标总结如下:通过阅读、分析任务单,确认任务性质,类别等,根据任务要求,明确工作内容;通过勘查现场,制定任务的装调方案;掌握通用变频器的结构、功能和原理;掌握通用变频器的操作及工作原理;掌握变频器交流调速系统电气控制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能够具备以变频器为核心的交流传动系统装调能力;掌握交流变频器与其他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联系方法和调试方法;根据装调方案进行安装和调试;学习《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能按照安装图的要求进行定位安装;学习《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xx),配合验收,交付使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环保节能意识,理解并严格执行5s管理制度;培养安全第一的思想以及时刻注重自身和周围环境安全状况的习惯。

  教学任务完成后的最终学习成果为形成一套采用台达VFD-E系列的`VFD220E43A/43C交流电动机驱动器,采用变频器外部模拟量和分段开关量两种控制方式,配合SIMENS S7-200系列的S7-224XP CN型控制器,实现对242-1气泵系统的变频控制。

  四、工作页一体化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装调类一体化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装调类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本任务的教学过程及环节安排见如表2。装调类一体化教学过程设计源于真实的工程项目设计开发方法,从前期调研准备到系统架构设计与设备选型,再到安装调试,详细掌握系统架构的原理,设备组态、配置与编程等,再次是整体调试,功能验证。由于我们是课程的教学,还需要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拓展,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下面就各个一体化工作页教学阶段的详细教学过程分别阐述。

  1、接受任务

  本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好教学任务开展的前期准备,包括实训的环境,设备,参数等内容。通过该活动,我们要求学生学习以下内容:了解本教学任务的核心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实训场所的基本情况,包括环境参数、主要设备、材料等情况,为实训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了解实训的常规要求,明了参与实训的人员如何做到按照企业的要求做好实训各项工作;了解交流变频器控制242-1气泵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和要实现的主要控制功能;了解气泵的主要功能、硬件组成及控制要求。

  2、制订联调方案

  本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确定装调的方案。通过制订装调方案,使学生了解控制系统主要设备的选型,控制系统控制方式的确定的依据和原理,设备安装的主要原则,主要步骤和方法,以及系统整体安装调试的注意事项。通过该活动,我们要求学生学习以下内容:242-1气泵系统电气装调控制系统装调工作流程;变频器、PLC、空气开关,稳压电源等器件的装调技术要求;242-1气泵系统电气装调控制系统装调的安全措施;242-1气泵系统电气装调控制系统调试、通电试车的安全措施。

  3、现场联调

  本活动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主要的技能和知识训练基本都在这个阶段来实现。教学过程始终要遵循技能训练为主,同时融入知识学习。本阶段教学要突出系统控制设备的功能原理学习,包括变频器、PLC等主要设备的操作、配置、编程等方法,控制系统体系架构的构成及原理等都应该在本阶段教学中完成。通过该活动,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变频器、PLC、稳压电源、空气开关、继电器等器件装调的步骤、要点和原因;VFD220E43A变频器连接方式和方法;$7-200 CPU224 XP CN模块装接和DI/DO和AI/AO接口原理机接线方法;242-1气泵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电路连接方式和方法;基本编程方法及程序识读;242-1气泵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测试;242-1气泵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功能调试的步骤、要点。

  4、验收交付

  本教学活动的教学要求学生经过前几个过程的学习和实操训练,能够真正从整体上建立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的概念。从整体功能试验这个角度,再次进行反思和总结,从实践上要知道控制系统构成的详细内容。最重要的是理解控制系统选型,设计、编程、调试都是为了满足控制对象的需要,实现242-1气泵的控制。通过该活动,我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站外观、功能、备品备件数量等方面的验收,并正确填写验收单。

  5、总结与拓展

  本教学活动作为重要的一个教学部分,要充分体现一体化课程技能与知识由点到面的过程。适当进行总结与回顾,进行技能和知识的必要延伸与拓展,从而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所涉及技能和知识的全部内容。通过该活动,我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对本任务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强化,对同类任务进行拓展练习。

  五、22作页开发过程需要考虑的若干问题

  在开发编写电力电子设备电气装调课程“242-1气泵系统电气装调(变频器控制)”教学任务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过程中,笔者在一体化工作页任务及载体选择和使用等几个方面有一些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工作页工作任务的来源是相关的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必须依此来设计工作页的教学任务,否则就失去了一体化教学的真正意义。

  第二,教学任务设计完成后,需要精心策划并选取工作页任务的载体。一体化工作页任务载体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要点:任务载体首先必须满足相关的职业标准中有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知识的学习的需要;任务载体必须是具体的,能够有的放矢地设计相关的技能培训和知识的学习过程;任务载体必须是难易适度的,最好与课程受众的知识水平相当;任务载体必须是实训体系中非常容易找到的,且配置的台套数必须满足实际教学开展的需要。

  第三,设计工作页要通盘考虑,设计工作页的同时应该同步设计教学过程。包括各部分任务学时的分配,教学内容的编排,实操训练与理论知识的交替进行方法都应该在设计阶段考虑周全。

  第四,一体化工作页教学过程开发设计需要同时考虑的几个问题:教学过程开发要始终遵循教会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目标,更多地设计指导性的自主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开发要考虑高效地指导课程教学的开展,教学过程进度设计要符合教学过程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要体现一定的伸缩度;教学过程开发始终要与实现教学任务为中心目标,每个教学环节都要体现技能培训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学习的有机统一。

  第五,建议开发工作页过程与课程教学过程设计最好由同组教师共同开发,如无法共同开发,最好开发工作页的教师能够结合自己对工作页的理解给予使用者明确的指导,如给出明确的教学实施建议等,以免由于对工作页理解上的差异影响工作页的教学效果。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5

  电气控制实训个人总结的进行有利于使实习生们积极总结自身的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实习目的:

  以典型机床电气控制设备为例,进行系统设计,制作和调试,并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在动手能力上得到训练,同时也要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实习内容:

  对典型机床的电气控制设备进行系统设计,制作和调试。包括对元器件的认识,线路图的绘制,线路的连接,系统的调试等。

  实习地点:

  工作单位:

  实习器材:继电--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线路板,导线,工具等

  实习过程

  1.熟悉元器件

  1) 熔断器

  熔断器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保护电器。主要用作电路或用电设备的短路保护,有时对严重过载也可起到保护作用。熔断器的熔体串联在被保护电路中,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熔体中通过的电流不会使其熔断;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熔体中通过的电流很大,使其发热,当温度达到熔点时熔体瞬间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我们此次实习中使用的是螺旋式熔断器。

  2)热继电器

  利用热继电器可对连续运行的电动机实施过载及断相保护,可防止因过热而损坏电动机的绝缘材料。由于热继电器中发热元件有热惯性,在电路中不能作瞬时保护,更不能作短路保护,因此,它不同于过电流继电器和熔断器。热继电器中产生热效应的发热元件,应串联在电动机绕组电路中,这样,热继电器便能直接反映电动机的过载电流。其接触点应串联在控制电路中,一般有常开和常闭两种,作过载保护用时常使用其常闭触点串联在控制电路中。

  3)按钮

  按钮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广泛的手动主令电器,在低压控制电路中,用来发出手动指令远距离控制其他电器,再由其他电器去控制主电路或转移各种信号,也可以直接用来转换信号电路和电器连锁电路等。按钮有常开和常闭两种触点。

  4)行程开关

  行程开关也称为位置开关或限位开关。用于检测工作机械的位置,是一种利用生产机械某些部件的撞击来发出控制信号的主令电器,所以称为行程开关。将行程开关安装于生产机械行程终点处可限制其行程。主要用于改变生产机械的运动方向、行程大小及位置保护等。

  5)交流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用来频繁地接通和断开负荷电流的电磁式自动化切换电器,主要用于控制电动机、电焊机、电容器组等设备,具有低压释放的保护功能,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电气元器件之一。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机构、触电系统、灭弧装置和其他辅助部件四大部分组成。当吸引线圈得电后,线圈电流在铁心中产生磁通,该磁通对衔铁产生克服复位弹簧反力的'电磁吸力,使衔铁带动触点动作。触点动作时,常闭触点先断开,常开触点后闭合。当线圈中的电压值降低到某一数值时(无论是正常控制还是欠电压、失电压故障,一般降至线圈额定电压的85%),铁心中的磁通下降,电磁吸力减小,当减小到不足以克服复位弹簧的反力时,衔铁在复位弹簧的反力作用下复位,使主、辅触点的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恢复闭合。这也是接触器的失压保护功能。

  2.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

  电气控制线路是由各种有触点的接触器、继电器、按钮、行程开关等组成的控制线路。为了表达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维修等技术要求,需要用统一的工程语言即用工程图的形式来表达,这种工程图即是电气图。常用于机械设备的电气工程图有3种: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元器件布置图。电气工程图是根据国家电气制图标准,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以及规定的画法绘制而成的。

  1)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是根据电气动作原理绘制的,用来表示电气的动作原理,用于分析动作原理和排除故障,而不考虑电气设备的电气元器件的实际结构和安装情况。通过电路图,详细地了解电路、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可在测试和寻找故障时提供足够的信息,同时电气原理图也是编制接线图的重要依据。电气控制线路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用粗线绘出,而控制线路用细线绘出。一般主电路画在左侧,控制电路画在右侧。电气控制线路中,同一电器的各导电部分如线圈和出头常常不画在一起,但要用同一文字符号标注。

  2)电气安装接线图

  电气安装接线图也叫电气装配图,它是根据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实际结构、安装情况绘制的,用来表示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元器件的位置、接线场所的形状和尺寸等。电气安装接线图只从安装、接线角度出发,而不明显表示电气动作原理,是供电气安装、接线、维修、检查用的。电气安装接线图的特点是: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电气元器件都按其所在位置绘制在图纸上。

  3.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

  工业生产中,所用的机电设备很多,但其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却基本相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般包括确定拖动方案,选择电动机容量和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又分为主电路设计和控制电路设计,一般情况下电气控制线路指的是控制电路的设计。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主要采用两种设计方法:经验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

  1)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a. 最大限度的满足机电设备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

  b. 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使线路简单、实用;

  c. 保证控制安全,便于操作和维修。

  2)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a. 确定电气设计的技术条件;

  b.选择电气传动形式和控制方案;

  c.确定电动机的类型、容量、转速、和型号;

  d.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

  e.选择电器器件,制定电动机和电器器件明细表;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6

  高职院校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创业与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关键,因此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地方经济,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思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优势,进行广泛调研和详实分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在中央财政支持的自动化综合控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创新思路、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本文就该实训基地建设思路、方案等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实践融日常教学与技能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大赛训练、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系统仿真与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六位一体”,具备教、练、培、鉴、研、赛等功能,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区域资源共享、高校资源共享,充满企业文化工作氛围,积极发挥引导、辐射和示范作用的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模式。

  一、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分析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实践专业和学院第一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不仅沉淀了较好专业基础,多年来紧紧依托扬州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为扬州市和周边地区的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及“三新一网一书”等产业培养了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且与中石化下属多个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扬州嘉华电气有限公司、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等长三角地区的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电气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实训基地项目启动奠定了良好基础。项目启动前期,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产业发展的要求,产业发展对自动化技能人才的需求,需要建设功能完备的实训基地。近年来,扬州及周边地区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建筑工程三大主导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有实践性教学任务开出率和教学效果也迫切需要得到提升。

  (二)订单培养的要求,提升“订单式”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建设示范引领的实训基地。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南京工程公司等国内著名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组建了“中石化班”、“大众班”、“扬农班”,将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生产工艺、检验技术等纳入教学计划中,为确保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水平技能人才,确保学生成为拔尖技能人才,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非常重要。

  (三)师资建设的要求,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和对外服务能力,需要建设理念新的实训基地。随着学院创建省级示范院校工作的启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科技项目开发等工作正在全面开展,要保证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与科研能力,对外服务能力是关键,需要完善的教学、研发、技术服务平台,需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理念新的实训基地。

  因此建设一个理念新、针对性强、满足现代电气自动化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职场化氛围浓厚的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创新

  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按照“职场化、情境化、生产性”的理念,围绕“一个核心”,遵循“四个原则”,突出“五类技能”培养,打造“六位一体”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是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一)一个核心:开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以“突出重点、满足需要、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为核心,围绕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依据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突出供配电技术、PLC控制技术、DCS控制技术等实训设备建设重点,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二)四个原则:实施“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基地建设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协调一致、全面建设,面向岗位、改建结合,不断创新、形成特色的四个基本原则,以确保基地建设质量及成效。

  (三)五类技能:突出关键岗位职业技能培养,通过三种典型控制技术形成的综合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在工厂供配电、生产过程控制、工艺流程监测、工件加工装配、系统运行维护操作技能,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

  (四)六位一体:完善基地功能,按照“生产型、职场化”的理念建成集日常教学与技能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大赛训练、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系统仿真与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的.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

  三、实训基地建设内容设计

  实训基地以综合控制为目标,包含了自动化的核心控制技术,主要有供配电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PLC)、集散控制技术(DCS),因此整个实训基地主要由供配电控制、生产线控制、生产工艺控制三个控制室和综合中心组成。其框架结构图设计如图1所示。

  图1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建设框图

  (一)供配电控制室:对变配电系统进行操作控制,主要包括变电站的送电与停电操作、断路器就地及远方自动分合闸、倒闸操作等,可完成变配室值班电工技能培训,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监控系统及模拟屏可实时监控操作过程。

  (二)生产线控制室:以典型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为技能点,完成供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分拣单元、输送单元等的安装,通过可编程控制技术进行系统控制功能设计、调试与维护,可进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培训等,监控生产线全过程。

  (三)生产工艺控制室:以典型的工艺流程为控制对象,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通过先进的DCS技术实现工程项目组态,调试与运行维护,可进行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培训,职工技能培训与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可实时监控生产工艺全过程。

  (四)综合控制中心:将三个分控制室的监控系统,通过先进网络技术、通信手段等接入控制中心的总监控系统,通过供配电模拟屏、生产线监控屏、生产工艺流程监控屏实现对每个控制室工作的实时监控。

  通过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建设,对工业生产工艺(过程)即可实现单独的供配电设计与操作、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艺流程控制与运行调试,而且也可实现从电能配与变、过程控制、流程监控、工件(产品)装配、系统调试与运行维护等一体化功能,集中了电气控制、自动化控制的核心专业知识和技术,将有效提升学生综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总结

  (一)基地投运后,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不仅已成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基地,同时是学生进行“化工仪表自动化”、“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基地,是学生获取中、高级维修电工,仪表维修工等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基地,更是学生进行科技作品设计、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每年可承接电气自动化专业(群)300多人次的技能实训,且可承担本校其它电类、化工类专业近600多人次的技能培训;学生荣获20xx年全国职业院校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主持建设多项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等成绩,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基地投运后,社会服务效果突出。由于系统装置的工业化、职场化氛围浓厚、生产线的真设备与真产品、过程控制的真系统与高仿真装置,完全符合化工、电气、电子等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已成为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投运使用以来,DCS系统先后完成了DCS应用技术工程师培训、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泰兴中等职业学校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培训等工作,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合作和申请专利多项等,提高了对外服务能力,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基于师资队伍及先进设备,将为更多专业的学生、更广泛的制造业行业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基地投运后,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本实训基地运行以来,学校电气类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向校企无缝化对接的步伐更加深入迈进,进一步满足了上海大众、中石化金陵石化公司、江苏曙光光电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工程公司等现代化大型企业生产一线自动化人才的需求,不仅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更是一个立足扬州,辐射全省的特色化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为全省电气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开创了有效路径,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7

  一、课程设计

  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企业竞争力,而提高生产效率则是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Profibus现场总线应用技术》是为适应市场需要,企业需求而产生的一门实用的课程。该课程是以自动线实训系统为载体的,以能力逐步提高为方向。该课程是基于典型工作岗位,对自动线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之后,确定了该课程需涉及的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共有三个学习情境,14个教学项目。在课程设计方面较以往的重理论附加上机实训的课程不同,本课程是建立在以工厂现实的情景为缩影的自动线实训系统的基础上的,这样即可以学习理论知识也可以了解工厂的具体情景。教学内容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教学过程是以完成项目为目标,本课程时间短任务重利用项目教学法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二、实训条件

  该课程是建立在自动线实训系统的基础上的。自动线实训系统。即工业自动化生产加工系统模型自动化控制技术实训系统是机、气、电一体化系统。该系统由加工模块、检测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材料分拣模块、堆垛模块、立体仓库模块等6个模块组成。综合了机械、电子、自动化、PLC、机器人、典型控制系统及工业现场总线等最新工业控制技术。各模块可以单独自成系统,接收上位机的下载程序并运行系统。各模块也可通过现场总线与上位机一起构成一条现代加工、现代物流的全自动线。上位机能对自动线上的各模块运行状态进行全过程监控。自动化控制技术实训系统是现代工厂实际生产场景的真实缩影。它为实现校企融合,培养企业高技能自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技能实训平台。

  加工模块。一个工件加工顺序控制系统的技术实现。它包含有机械手点位控制技术,光电传感检测技术,步进电机控制技术,气动控制技术以及PLC程序控制技术。这个教学模块可以单独构成系统与教学机系统配合实现上述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也可和其他模块一起构成一条工业自动化生产加工线实现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

  尺寸测量模块。一个尺寸精确测量系统的技术实现。它包含有机械手点位控制技术,光栅测量技术,气动控制技术以及PLC程序控制技术。这个教学模块可以单独构成系统与教学机系统配合实现上述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也可和其他模块一起构成一条工业自动化生产加工线实现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

  恒温控制模块。一个恒值控制系统的技术实现。它包含机械手点位控制技术,位置控制技术,光电传感检测技术,步进电机控制技术,气动控制技术以及PLC程序控制技术。它可以单独构成系统与教学机系统配合实现上述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也可和其他模块一起构成一条工业自动化生产加工线实现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

  质地颜色分检模块。一个简单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实现。它包含有机械手点位控制技术,位置控制技术,光电传感检测技术,交流伺服控制技术,气动控制技术以及PLC程序控制技术。这个教学模块可以单独构成系统与教学机系统配合实现上述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也可和其他模块一起构成一条工业自动化生产加工线实现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

  堆垛模块。一个简单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实现。它包含有位置控制技术,光电传感检测技术,交流变频控制技术,气动控制技术以及PLC程序控制技术。这个教学模块可以单独构成系统与教学机系统配合实现上述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也可和其他模块一起构成一条工业自动化生产加工线实现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

  立体化仓库模块。一个简单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实现。它包含有位置控制技术,步进电机控制技术,光电传感检测技术,气动控制技术以及PLC程序控制技术。这个教学模块可以单独构成系统与教学机系统配合实现上述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也可和其他模块一起构成一条工业自动化生产加工线实现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教学与实训。

  三、教学情境设计

  为了确定企业的需求和自动化专业方面人才所以掌握的技能,我们针对汽车行业进行了调研。我们走访了一汽大众的冲压、油漆、焊装及发传等主要车间,发现这些车间在电控方面都用了PLC作为主控单元,同时上位机监控和总线技术。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好所需技能后,确立了三个学习情境,分别是PLC的程序设计、Wincc组态软件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每个情境都有具体的项目,如图1所示。

  图1课程结构和项目组成

  四、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项目准备阶段:确定项目实施方案;(2)项目实施阶段:项目计划实施,师生共同解决项目运作中的难题;(3)项目评价阶段.项目功能演示,答辩与测评。项目评价阶段,聘请厂内专家及技术人员一起对项目结果、对学生、对教学进行总体评价。老师和专家们一起开发设计课程教学模块。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老师的工作任务由传统的课堂教授转变为,设计项目、准备材料、引入课题、布置任务、引导帮助和总结评价六个阶段。学生的任务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收集材料、制定计划、决定方案、实施计划、综合调试、项目答辩六个任务。

  在教学方式上,我们主要以体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尤其是方法能力与社会人性化能力的“项目教学法”来完成课程教学,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他们是主体,老师给与辅导。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知识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的社会能力。学生们在实际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五、考核方式

  1.评价方式

  组成项目验收小组,该小组由每个项目组的组长和老师共同组成,对该项目进行测试、答辩和验收。

  2.评价过程

  (1)学生答辩、自评、互评;

  (2)验收作品,并对作品指标进行测试;

  (3)提交项目报告书,包括电子版Word文件以及汇报验收的PPT文件;

  (4)提交学生自评表,项目评价小组给出的评语评分表

  3.项目评价评分标准

  表1项目评价评分标准(50分)

  六、结束语

  目前,其它院校还未开设《Profibus现场总线应用技术》这门课程,我们本着新颖、实用的原则来建设这门课程。现有的实训系统和合理的课程项目模块,是该课程存在的特色,也是学生学习新技能的基础。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8

  在电气控制领域,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电气控制实训课程使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各种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典型应用,锤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电气控制实训的经验和体验。

  首先,实践操作是理论知识强调的重要环节。各种电气元件的应用、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操作,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需要认真理解仪器仪表的指示和作用原理,掌握电机关断保护、接地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欠压保护等特殊控制技术。

  其次,实践中的'危险性需要高度重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安全意识,确保自己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电路连接和电气元件的承载能力等问题,以免发生线路和元器件的损坏或短路,造成危险。

  第三,实践中的团队合作也是必要的。电气控制实训涉及面广,涵盖了多个专业知识,因此实践中需要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所需的电路控制。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需要与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协作,在互相帮助和协作的氛围下完成实验。

  第四,在实践操作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实践操作前,我们必须首先对于实验指导书进行认真研读,以确保自己对实验流程及方法有清晰的理解和操作方法。此外,还需要确认所用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无损,以至于在操作中不会出现历史故障或对于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最后,我们认为在电气控制实践操作中,需要注意到的还有实验结果的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完整记录各项实验数据及实验过程,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同比构筑因果关系并得到最优解。这样可以为我们确定电气控制系统问题的来源,并为后续实验制定出精准的实验方案提出很好的前提条件。

  总之,电气控制实训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我们通过电气控制实践课程,深化了对于各种控制技术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和需注意的问题。我们对从这门课程中得到的知识和技能都充满干劲,期待在实际工作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9

  一、配电线路安全教育

  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都处于16岁左右,他们的思维很活跃,对很多的事物充满了想法和新奇。在此期间他们的思想也不够成熟,大多数的学生没有认识到电的危害性,从而引发一定的意外危险导致重大的教学事故。作为配电线路实训课的教师,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发生,所以我们要注重起来,首先,要在实训课的开始就要明确出用电的安全性,告诫学生用电的危害性,让学生正确的认识电。其次,要清楚的讲明配电线路的性质,当配电线路电压为3.6kV~40.5kV,称高压配电线路;配电电压不超过1kV、频率不超过1000Hz、直流不超过1500V,称低压配电线路。属于高危作业,容易造成学生的伤亡,对周围的人或物都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作为配电线路实训课的老师应该注重这样的问题。作为教师可以进行专门的课件讲演或者多媒体视频的实例进行生动传神的讲演,让同学了解安全的必要性,认识到其中的后果,以确保实训安全的有效性。

  二、实训教学情境设计

  当同学来到配电线路实验室时会对一切事物感到新奇,想亲手感受一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此同时,能够在学生面前先做一次示范,进行现场的观摩将大大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让学生清楚直接地看到每一步的步骤,更加加深了对配电线路的理解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在讲授一些配电线路的工具时,作为教师应该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在边讲的同时边进行各种工具的演示,必要时让学生亲手实验。这样将更容易使学生牢牢记住每个工具的作用,对工具熟练掌握,运用正确。在特定的环节内,讲课要做出必要的改变,复杂与简单的.操作,要进行不同的示范,简单可以只演示一遍,复杂的则可多次进行示范,随时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作出相应的指导,提出注意事项,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高效的教学方法。

  三、配电线路实训技能

  实训课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环节。实训技能将更加深入学习配电线路的各个方面的应用技巧。实训技能可分为初级技能,中级技能和高级技能。与此同时,在每个方面进行考核,力求使每一个同学认真学好每一项技能,在循序渐进的方法中学到真正的本领。在初级技能的内容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制定完成一项任务。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学到配电线路的知识与应用。在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师可以做出指导。争取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中级技能中,加大对配电线路的难度,个人解决一些问题,以个人的形式完成对配电线路的考核,或许这对学生要求苛刻点,但可以锻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学习配电线路的认识。在中级技能中,可以两三个学生与教师一起做一个关于配电线路的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内容,还可以确保配电线路实训课的安全。这不仅使学生的技能更加熟练而且很有效果,最后,教师作出评价得出结论。每一个实训技能环节的实施的建立采取合作、讨论、反思等教学方法,达到行之有效的结果。

  四、进行实地实习

  在进行配电线路的实训技能环节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配电线路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实习。例如,在配电线路的实习过程中,在指导老师或者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生会出现若干问题,但会在这些问题中我们会寻找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得到真正的锻炼,学到在校园外的知识。在实习结束后,老师应该根据同学的实习状况作出相应的总结,分析各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对还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关注、多了解。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成为了主体,老师只是辅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的保障。在学习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中职学生对于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会更加感兴趣,会在乐趣中掌握大量的知识。教师收集学生的资料信息,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五、结语

  在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之下,配电线路实训课也是教委关注的专业课程,需要教师努力研究寻找适合自己且适合学生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中职学校的学生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风格和学习方法,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研究特色的教学方案。作为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动态,进行配电线路实训课的课程考核,做到公正公开地对待每位学生。配电线路的课程需要学生的专心与细心,培养学生在配电线路的专心度与积极性是作为老师必不可少的任务。本文中,笔者就配电线路安全教育、实训教学情境设计、配电线路实训技能、进行实地实习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10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下面,笔者围绕矿用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谈一下自己做法与体会。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大型企业―平煤集团承办高职院校,《矿用电气设备》是我院全国示范院校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三门优质核心课程之一,其定位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宗旨围绕“服务于工矿企业”。教学设计基于煤矿岗位用人多且基础应用的电修工作岗位。结合岗位标准要求,将学习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由专职与现场兼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实施学校、校外基地、学校“三段式”教学,将课堂延伸到煤矿电修车间;借助现场实训设备等教学媒体,采用多种灵活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考核方式上,学生参与考核过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整个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工程实践、与人交往、团队协作等多方位能力。

  二、课程总体设计

  1.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矿用电气设备方面的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维修工艺与方法,把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2.学习任务开发

  《矿用电气设备》课程在知识的选取与结构安排上,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依据课程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参照《岗位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确定知识点、技能点和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对同类知识点、技能点序化,开发出8个学习任务。(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保养;(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查询与排除;(3)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更换;(4)直流电动机的维护与保养;(5)直流电动机的故障及检修;(6)矿用隔爆磁力启动器的`故障查询与排除;(7)矿用隔爆馈电开关的故障查询与排除;(8)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的故障查询与排除,3.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围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主要从课程总学时、开课学期、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与评价、教学媒体与工具、学生已有基础、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参考文献等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三、教学实施设计

  1.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矿用电器综合实训室和电气设备装配车间。同时增设多种教学媒体,为“行动导向三段式”教学中的第一和第三阶段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2)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室与生产现场的工作条件、设备及工作环境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使实践联系实际,将校外实习基地作为校内实训室的补充,缩小学生校内所学知识、所见设备与生产现场之间的差距,教学中的第二阶段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3)教师团队。聘请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承担第二阶段的现场教学任务,校内的专职教师承担第一、三阶段的校内教学任务,形成专兼结合“双师”结构课程教学团队。

  (4)学生团队。将学生3~5人组成一个学生团队,学生以团队形式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团结协作,各有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实施

  第一阶段:教师将学习任务下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工作)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补充相关知识,采用启发引导、演示操作、团对协作、小组讨论、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课用到以前讲过知识或上次讲到问题时间长,采用提问方式;讲到设备结构到校内实训室观察或采用多媒体,讲到故障分析采用分组讨论,讲到检修进行演示,作业一般布置开放分析内容,教师对学生及团队,针对其出勤、提问、讨论、作业、学习态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考核及评价。并布置下现场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学生团队带着工作任务及对企业实际岗位的质疑到校外实习基地,由兼职教师(师傅)讲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兼职教师(师傅)进行演示操作,使学生明确操作工艺流程,设备(系统)完好标准,设备(系统)检修质量标准等。学生分工协作,进行操作、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且通过拍照、抄录、向师傅求教等多种方式,学习企业文化,获取经验知识。兼职教师(师傅)根据学生团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团队之间进行互评。

  第三阶段:学生团队将校内所学知识,与校外的实际工作岗位和所学实践技能、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和疏理,并将在现场的见闻和收集的资料归纳整理,实现校内外所学理论实践知识的整合。学生团队通过自制的PPT文稿汇报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对学生个人和学生团队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团队之间互评,提出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考核,学生与教师同时参与评价,并且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工作态度、行为能力和努力程度,采用过程考核,包括团队互评、教师对学生评价和教师对团队评价;课程结束后,以答辩和实操等形式,对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结果考核。

  五、教学效果

  经过06、07、08三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欣喜的说:矿用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极大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内容、课堂灵活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使课堂内外都投入极大学习热情,现场教学使我们既学到理论又掌握技能,同时学到企业文化。实训基地企业领导与师傅感慨说: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高,理论知识扎实,虚心好问,实践技能学的又快又好,这样学生企业愿留。

  通过对矿用电气设备课程近三年的改革与探索,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课程项目化、课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变是促使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11

  电气控制实训是现代工业控制的一项基本技能,从而对学生提出了高要求。作为一名电气控制专业的学生,在电气控制实训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电气控制基础知识,如电气元件的使用、电路的连接和开关控制等,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电气维修和故障排除能力。在此次实训中,我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实验相结合,充分练习并掌握了电气控制的'基本技能,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本次实训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例如,我了解了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以及指示灯和按钮的使用。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万能表和测试笔等工具,以查找故障和检查电路。

  其次,通过本次实训,我在电气控制方面的实践技能得到了提高。在课程中,我有机会亲身参与实验操作,并独立完成试验操作。我学习了如何连接电路,安装电气元件和编写控制程序等过程,积累了实践经验。我还了解了时间继电器、反馈电路、接触器等实际工业应用电气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我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这次实训也提醒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我的电气知识还需要加强和深入,特别是关于PLC和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知识。我还需要加强对电气线路和元件使用的了解,掌握电气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技巧。另一方面,我还需要加强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协作,分配工作,解决困难,取得成功。

  总之,电气控制实训是一项重要的实践学习机会,我在这次实训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认真修正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我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电气控制技术人员。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12

  1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要办出特色,校内的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校内实训设备的更新换代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对于技术型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相比于实际生产中存在一些差异,导致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型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此外,电气控制设备的实训是我国维修电工职业鉴定中的一项传统、重要的考核项目,是维修电工工种的一种基本技能,在针对该项目进行培训时,一般传统的方法是指导教师在实训室进行操作演示,由学员跟着指导教师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学员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很可能因为枯燥就对此失去了兴趣。指导教师教学也变得比较繁重。

  为了使指导老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电气设备控制项目的训练效率和效果,设计了一种电气控制设备智能化实训及考核装置。学员可以通过控制单元对显示屏所显示的被控对象进行实时监测。激发学员对电气设备控制实训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与当前实际社会生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训教学,最大程度的满足用人单位对于岗位人才的需求。

  2系统设计

  根据多数院校电气设备线路设计及调试课程没有控制对象或者控制ο缶驼攵缘ジ龅缁的现象设计了一套智能化机床电气实训装置。在物理结构上,设计了机床线路操作实训平台,可供多种机床线路配线使用,并设计了完全电气隔离的I/O端口,在智能屏上实现了新颖的工业控制对象,并且通过控制触摸屏可以观察工艺过程,让学者在学习前也可以了解机床电气工艺,以便更好的完成机床电路设计项目。设备集传统机床电气实训和三维动感画面模型于一体的现代化装置,可以通过画面切换选择控制对象。在满足传统电气实训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感多功能可视化的三维立体控制对象和智能考核系统平台,结合APP教学资源平台,体现了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特色,实训设备的创意性和实用性体现了一流的实训水平。系统总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

  3系统总体示意图

  此装置现代化电气实训装置可作为电气类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设备,适用于相关职业技能实训、社会培训及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等方面。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学员自由选择教学案例,在人机界面查阅教学任务和资料,根据动感控制对象进行实际配线,完成电气安装与调试。三维控制对象和电气线路进行完全电气隔离,保证电气安全,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技能性、知识性、职业性、完整性特点。本项目融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设计开发,具有极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4.实训装置关键技术

  该装置本身控制单元与显示单元(被控对象)之间通过电平转换部分实现相互的电平转,可以模拟实际线路连接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实训中控制单元可以采用多种型号PLC进行替换使用,方便不同种类实训课程的需要。显示部分由软件设计实现人机交互功能。该设计的实训箱整体利用模块化思维,主要部件采用模块化形式方便调试以及后续的维护工作,其主要包括电源部分、PLC控制器部分、屏幕显示部分以及电平转换部分这四大部分。总体框图如图2所示。

  (1)单片机部分:是该系统的控制核心。负责整个装置系统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数据的处理以及检测按键系统,同时还要控制显示屏的显示,作为主控芯片,芯片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经对比发现选用STM32F103单片机能够满足本系统的功能要求。

  (2)电源部分:该部分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是整个系统装置的能量储存区,为整个系统装置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源,工作电源采用~220V、~380V及+24V。

  (3)电平转换单元:利用光耦以及一些器件组成电平转换单元。

  (4)显示部分:根据设计要求,显示部分的作用是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被控对象同时还可以与单片机部分进行通讯,因此采用工业串口屏作为此装置的显示部分。

  (5)通讯部分:采用串口通讯与以太网通讯双重通讯协议,满足大部分通讯需求。

【电气实训个人总结】相关文章:

个人实训总结07-29

实训个人总结07-25

个人实训总结02-04

实岗实训个人总结07-18

沙盘实训个人总结05-16

创业实训个人总结11-19

学生实训个人总结07-19

汽车实训个人总结07-05

工程实训个人总结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