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4-25 08:45:04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科学教案模板合集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科学教案模板合集7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识读温度计,并从记录中发现温度与天气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观察、测量、记录天气变化的兴趣。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环境与材料:

  1、每人温度计1支。

  2、每桌凉水、热水各1盆。

  3、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教师扮演天气预报员,播报今天的天气情况。

  2、讨论:怎样能知道每天的气温?

  3、教师了解每位幼儿有关天气温度的认识。

  二、探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图片PPT。

  2、出示温度计实物,请幼儿说一说它有什么用途,怎样使用它测量温度。

  3、小实验:请幼儿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热水和凉水中,观察温度计内水银柱的变化。

  4、实验后帮助幼儿总结:气温变热,温度计的红线上升;气温变冷,温度计的红线下降。

  三、测量温度。

  1、请幼儿观察和记录室内温度,然后带着温度计到室内测量,观察温度计上的红线的变化,比较室内、室外的温度。

  2、请幼儿选择太阳照射到的地方测量并记录下弯度,然后再到背光阴凉的地方测量,观察温度计内水银柱的变化。

  3、请幼儿说一说变化的温度告诉人们什么信息。

  4、让幼儿知道从天气预报中了解温度变化,并注意增减衣服。

  四、请幼儿了解一天内不同时间温度的变化。

  教师指导幼儿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室内或室外的温度变化,让幼儿从中发现时间与温度的变化。

  活动反思:

  教过《水温的变化》一课之后,总的感觉是得失掺半,成功失败兼而有之。成功之处在于对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做了较为恰当的处理,其中有预设性的,如选定分析水温变化的方法。也有生成性的,如关于实验误差的处理;失败之处在于这节课没有按预定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张,课后的两个问题(两杯温度相同而水量不同的热水,放置一段时间之后,温度是否相同?怎样使一杯热水的温度尽快地降下来?)没有按计划解决,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不高。回顾这节课,具体反思如下。

  一、明确的实验目的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水温的变化》是学生在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而且是他们在学习科学课程以来所进行的第一次实验探究活动,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研究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但是这个实验结论的得出,必须依赖于比较准确的实验数据,因此,也就要求学生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比较精确,除了全班学生采用统一的计时方法之外,主要是负责读数的小组长按照要求准时正确地读出温度计上的数据。然而,许多学生在这个环节做得不够好,他们都急于观察一下温度计上的度数。结果,在记录温度和分析数据时,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另外,还有几个负责读数的小组长也没有做到专心致志,所以读数时秩序有些混乱,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将温度记录在课本上,算出邻近两次测量的温度差之后,便急于观察热水的温度,却很少去深入思考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或者说对于自己先前的猜想缺乏一种科学求证的探究热情。

  由此看来,先前的猜测环节也是存在缺陷的,问题主要在于猜测的结果没有引起学生从事探究的兴趣,就是说,没有将猜测的.结果转变为学生探究的目标。产生这种后果的原因固然在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之间我更倾向于前者,在于小学生还不善于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在于学生刚刚接触实验探究这一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在于我对上述情况缺乏必要的预见,对学生的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教学期待远远大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就是说,自己对学生情况的把握不到位。由此看来,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困难很多。

  因此,也就有必要将探究活动前猜测热水温度变化的环节进行一番改进。我原来的做法是,在组织学生谈话,得出热水温度会逐渐降低后,接下来又组织学生进一步猜测并得出下面两个假设:一是热水温度的变化是先快后慢的:二是热水温度的变化是先慢后快的。这样的猜测结果对于学生来说显然是增加了许多难度,同时也淡化了实验探究活动的目的。因此,可以改为这样导入“热水的温度会逐渐降低,那么,热水温度的变化具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这节课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深入探究一番。”然后,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就会避免出现先前那种拖泥带水的导入方式,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同时,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定位在接下来的制定实验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上面。

  二、简化并完善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我舍弃了课本中提供的采用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改变为让学生计算出邻近两次实验数据的差,最后再将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都呈现在黑板上面,让同学们直接观察这些温度差,并找出变化规律。之所以这样处理,一是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习折线统计图,因此运用起来自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二是为了便于看出实验效果,本次实验所使用的热水的温度尽可能做到很高,这又导致折线统计图上的温度变化看起来不是特别明显;三是这样做,可以让每个小组测量的数据都能够得到利用,既满足了实验结论普遍性的需要,同时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己所从事的实验操作的价值,这是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具体体现;四是这样处理,也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我在以前教学这一环节时,也是采用了这种分析实验数据的方式,效果比较理想。

  三、及时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

  如何处理实验中出现的误差,对于本节课来说是一个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处理误差的态度与方法是教给学生正确地看待实验结果,教育他们重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他们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而宝贵的资源。在概括实验结论时,由于有些小组所测量的数据误差较大,结果有的学生便认为结论的得出有些勉强。对此,我没有敷衍塞责,而是正确面对,让同学们综合考虑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用普遍性来纠正某些学生头脑中个别情况的不足,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读数的时机过早或是过晚,等等。从这一点来看,对于实验过程中的误差的处理,不应该回避,而是应该予以理性面对、科学分析。

  这里还涉及到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依我看来,预设是一节课应当完成的基本目标,在完成这些预设性目标的情况下,学生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生;生成则是基于人──学生发展基础上的教学目标,关注的是眼前的学生,关注的是这一个学生,而且由于生成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因而更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掌握。一节课,如果仅仅是着眼于并完成了预设目标,那么,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毫无灵动可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成的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也就必然是精彩的课堂。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理念:紧密围绕三维目标,让学生在乐趣中认识生字,学习语文,简单的应用语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知生字能力,训练其表达能力以及培养朗读热情和语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掌握的词语有:兄弟、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难点是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是“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本课我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

  思路介绍

  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后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并让他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教师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生大胆质疑,畅所欲言)

  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看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思维从疑问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感知故事中的人物。将不会读的生字加注拼音。

  2、分段指名读课文。读文中纠正字音,理解生词,学习每段出现的生字,大体了解段意。重点强调钩与钓忍著与着眨是翘舌音目字旁多音字模和粘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自主识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让学生大体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每部分大体讲了什么,然后再次将文章主要内容进行完整概括。[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汇报:

  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2出示句子,让学生品位作者是怎么把孩子的高兴心情写出来的,让学生仿写高兴心情的句子。

  (设计意图: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读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尽量不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用语言情的能力)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设计意图:交流读后感受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参与查找资料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设计意图: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初步培养收集资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概括内容

  1、谁来介绍有关达尔问的资料?默读全文,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梳理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实现温故知新。)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试着读一读5-6自然段,赛读,比一比谁能把当时情形用朗读表达出来。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小组内研究讨论,集体交流)

  4、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七自然段,在熟悉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怪虫标本的样子。

  设计意图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并进行课文补白,展开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单一的思考模式,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的?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并感情朗读

  弟弟向哥哥挤挤眼睛,然后对达尔文说:“爷爷,前几天我们从树上抓到一只虫子,样子怪极了,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哥哥赶紧接着说:“真的,我们翻了好些书,也没有查出它的名字。”

  兄弟俩可得意啦!心里说:达尔文爷爷让我们考住了。

  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适时点拨引导,理解叫虫的含义,突破难点

  小组合作探究(1)组织学生小组内表演着部分内容。

  (2)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设计意图在分角色朗读基础上的表演,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每个人物的内心,表现人物的特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会将自读时的感受、课堂学习的感受融为一体,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板书设计

  11孩子考科学家

  兄弟俩拼凑虫子

  达尔文识破小计

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题目

  会唱歌的线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借助松香粉,线经过摩擦可以产生声音。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及探索愿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各种线(棉线、丝线、毛线、尼龙线、小线);糖、面粉、玉米面、松香粉、盐;纸、水彩笔。

  五、活动过程及内容

  探究的`问题:线可以发出声音吗?

  幼儿讨论。

  (1)我用手指弹线绳。

  (2)我用手指捋线绳。

  试一试。

  (1)哪种材料可以使线发出声音。幼儿用各种材料和方法捋线,使线发出声音。

  ①用手指蘸盐捋线

  ②用手指蘸糖捋线

  ③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

  ④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

  (2)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①用手指蘸盐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②用手指蘸糖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③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④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才能发出声音。

  (3)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玩一玩。

  (1)能不能使其他线也发出声音呢?

  (2)运用比较的方法,试一试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大,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小。

  六、注意事项

  1、材料不能混用。

  2、提醒幼儿不能品尝各种材料。

  3、边实验边记录,使记录与结果相符。

  4、由于松香粉的附着力强,建议每次实验后洗手、换线。

  七、拓展线索

  1、制作玩具乐器。

  2、组织器乐演奏会,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松香发声筒演奏。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车辆,知道它们明显的特征和主要功能。

  2、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准备:

  PPT课件《汽车开来了》、汽车喇叭音、红绿灯标志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今天听见一个奇怪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汽车喇叭音后,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声音。

  师:说说你们都看见过什么车?它有什么用途?

  鼓励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的各种功能的车。

  二、观看PPT课件《汽车开来了》

  师:小朋友们看见过这么多车,也知道车的用途。那我们一起来玩个猜谜语游戏,请你猜猜我说的是什么车?

  你只要上车,告诉开车的人你到哪里,他就会送你去。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车?(电脑画面出现出租车)

  教师介绍出租车的外形特征(重点讲解出租车标志灯)和它的'功能。

  要排队等,车到站后,一个一个上车,要买票或投币才能坐的车。(电脑画面出现公共汽车)

  教师讲解公共汽车的外形特征(长长的身体,里面有许多座位)和功能。

  有一个长长的车斗,可以装上好多的货物,猜猜这是什么车?(电脑画面出现卡车)

  教师讲解卡车的外形特征(长长的车斗)和用途。

  幼儿初步了解出租车、公共汽车、卡车的用途和外部特征。

  三、观察比较

  让幼儿看图片观察这三种车,说说它们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不同的地方——名字不同,外形不同,用途也不一样。相同的地方——都有圆圆的车轮,车灯,车窗,驾驶室,方向盘,座椅。

  四、游戏扩展

  师:这些车都跑在路上到十字路口时要注意什么?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我们来学做小司机,开着车子到马路上去吧。

  教师带领幼儿踩线,边唱《开开我的小汽车》边开车,提示:注意行车线,到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停,遇到绿灯行。

科学教案 篇5

  准备:

  皮球若干,场地、一盆水、废报纸、布、毛巾、木块、橡皮泥等。

  过程:

  一、 设问导入:,看,这是什么(各种空心的皮球)如果我把它放在水里,如果我把球放在地上拍打,小朋友样都来猜猜会怎么样?

  二、 反互探索,感知球的基本特征

  1、 第一次自由探索

  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的球,请你们每人拿一个球去试一下吧。

  让幼儿自由的探索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 第二次有目的.的探索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用球进行了实验,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你都发现了些什么?

  (让幼儿进行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把球宝宝放到水里,它会怎么样呢?(它就会浮在水面上)把球放在地上用手拍打,球宝宝又会怎么样呢?(会向上弹起来)现在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做游戏,进行观察吧!

  (1)、把球放到水中,观察球是否浮在水面上,和其它实心物体比较,感知球是空心的,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2)、让幼儿在地上拍球,球会弹跳起来,感知球有弹性,所以能跳起来,学习名词“弹性”

  (3)让幼儿把球放在不同物体上向前滚,比一比哪一个球能滚得更远?感知球滚动的快慢和地面有关。

  3、小结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开动脑筋和老师一起想!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了,球在水里水浮在水面上、用手拍一拍拍就会向上跳起来,还会向前后左右不同的地方滚动。

  目标:

  1、 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主动思考问题。

  2、 引导幼儿感知球的主要特性:弹跳、能滚动、在水中会浮起来。

  3、 体验活动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摸摸、开开、玩玩,初步了解锁的结构、特性和用途。

  2.知道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要爱护锁、保管好钥匙。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常见锁(与幼儿人数相等:钥匙和锁分开)。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客人锁宝宝,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师以锁的口吻说话)大家好,我是锁宝宝,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小伙伴到这里来和大家做游戏,你们欢迎吗?锁宝宝的朋友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2.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区域。

  二、探索活动一:了解各种锁的用途。

  1.师:请小朋友找一个你认识的锁宝宝做游戏,然后请你告诉大家你玩的是什么样子的锁,在哪里见过。

  2.幼儿分散活动后集中讨论。

  3.师:锁的用处可真多,可以用来锁门、锁车、丝哦钥匙那人们为什么要用锁呢?

  4.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门上装了锁小偷就不能进去偷东西了,装了锁的抽屉没有钥匙的人是大不开的`,装了锁的自行车、汽车就安全了。

  三、探索活动二:初步了解锁的基本构造。

  1.师:锁宝宝的本领真大,你们知道吗?它身上还藏着许多秘密呢?想知道吗?那就请大家再和锁宝宝玩玩,仔细地看看、摸摸、开开、关关,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大家。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锁进行探索、讨论。

  3.集中讨论后,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结合锁的示意图。引导幼儿认识锁身、锁舌、钥匙孔。

  4.师:你们谁会打开这把锁的?

  5.师示范讲解几种锁的打开方法,让幼儿懂得开锁时需要转动钥匙,关锁时有的需要钥匙,有的不需要。

  四、探索活动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换一把钥匙能打开同一把锁吗?

  2、师:有的小朋友说能打开,有的小朋友说不能打开,这样吧,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换钥匙的游戏,请你用自己的钥匙去打开旁边小朋友的锁,看看能不能打开。

  2、幼儿动手操作。

  3、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每把锁里的秘密不一样,所以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4、师: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看来我们的钥匙千万不能弄丢。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把钥匙弄丢了会怎样?

  五、探索活动三:怎样迅速的给锁找上相匹配的钥匙

  1.游戏:比比谁最快。

  2.引导从钥匙的颜色、大小、标志上识别。

  六、游戏:开启百宝箱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船,感知船的特点。

  2、体验歌唱与表演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船的图片、玩具、模型、图书等,在班级布置展示区;歌曲《小白船》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组织幼儿参观“船的展示区”,引发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自由观察,看一看发现了什么?并积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二、问题讨论

  1、引导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船?为什么?

  2、启发幼儿谈一谈自己发现了船的哪些秘密?

  3、鼓励幼儿提出有关船的疑问,如:为什么船头是尖尖的?

  三、小结提炼

  引导幼儿了解船的`相关知识,帮助幼儿提升船的经验。如:船可以分成船头、船身、船尾三部分,船身里有船舱和甲板等。

  四、歌唱表演

  1、播放《小白船》的音乐,引导幼儿聆听、欣赏。

  2、鼓励幼儿扮成鸵手,驾着“小白船”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对认识各种各样的船很感兴趣。在认识船的本领的时候,有的幼儿能说出一些教师没有说到的本领。在活动过后,幼儿都兴致勃勃的和同伴围绕着船讨论着各种话题。这次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各种形状的船的名字、外形、用途,激发幼儿对船的探究兴趣。在活动过后幼儿还都在进行讨论,说明本次活动进行的是成功的,也说明小班幼儿已经具有对事物进行探究的能力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案04-11

科学教案10篇04-10

大班科学教案03-20

中班科学教案10-01

认识火科学教案09-15

科学教案四篇05-26

宝宝班科学教案12-14

小班科学教案02-22

幼儿园科学教案02-12

中班科学教案【荐】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