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8-10 10:13:50 教案 我要投稿

【优】实用的大班社会教案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实用的大班社会教案5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收集整理自己的物品,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

  2.萌发长大了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了解自己成长的故事,学会对养育自己的人感恩。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搜集幼儿从小到大各个阶段的照片、录像、物品。

  2.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分类贴在墙上(如婴儿照、三岁照、近照),将小衣服、鞋子等摆放在活动室恰当的位置。

  3.请家长给幼儿讲讲成长的故事。

  4.幼儿用书第1册。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自由观看全体幼儿小时候的`照片,互相猜一猜是谁。猜对的幼儿把自己的近照与它们靠在一起,贴在墙上,组成成长系列照片展。

  2.请幼儿试着穿一穿小时候的衣服、鞋子,看自己长大了多少。

  3.请1-2位家长讲一讲幼儿小时候的故事,让幼儿感受父母的爱和关心照顾。

  4.请幼儿对父母说几句安慰、祝福的话语,或者亲吻、拥抱自己的父母。

  5.请幼儿给父母梳梳头、捶捶背,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进行记录,一周统计一次。为父母做一件事,如端一杯水、回家后给父母送拖鞋、亲亲父母等。

  活动反思:

  一、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互相作用来实现的。在这节课中,教师比较注重强调学生自主:自主寻找体现六年小学学习生活物品,自主介绍每件物品的来历意义,自主分析成长记录册制作的方法,自主制作,自主修改。一节课大部分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自己去观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感悟,自己去探究,在自主活动中产生情感,在自主活动中成长。

  二、注重引导学生回顾生活经验。

  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本节课:1、在课前布置收集能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照片、奖状、证书、作业本、成绩册等;2、在班上小组简介交流收集到的物品;3、在班级上介绍交流收集到的物品;4、制作成长记录册;5、小组上交流记录册;6、班级交流记录册;7、修改记录册。这七个环节,让学生多次回忆小学生活,多次产生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的情感,情感不断加深,不断升华,定能起到教育作用。

  三、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通过小组交流收集到的物品,通过小组交流样板记录册是如何制作的,通过小组交流自己的记录册该如何制作等,多次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四、不足之处,感情的引导不到位。

  本节课强调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强调如何制作记录册,而在情感的引导还不到位。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标志。而且会询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那个标志代表什么?幼儿的这种兴趣及好奇。正是我们向幼儿介绍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一个突破口。常用的标志活动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找一找,认一认,画一画等了解标志的外形及含义,从而发展幼儿的想想力、创造力,本次活动综合了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的内容,运用了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难点是: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

  二、活动目标

  通过教材内容和设计意图,吸取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纲要》涉及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确定本次教学目标为:

  1、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兴,认识常用的标志,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对各种标志理解的含义。

  2、在认识常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设计标志。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共场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种标志,并想办法通过查询、查资料等办法理解标志的意图。

  2、教具、学具准备:为体现学具、教具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在本次活动中,要求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常用标志的资料作补充。同时为幼儿提供各色彩纸、彩笔笔等制作用品等。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种标志的卡片,有代表性的录像片断。

  3、心理环境准备:为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下学习,在幼儿园墙壁上设置一块展览版,把幼儿找到的标志拿到幼儿园放在展览版上进行展示。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以《新纲要》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及做中学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的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创造力。

  各环节的具体教法、学法及时间分配如下:

  1、带来幼儿观看展览版,“请小朋友看看展览版上都是什么?”将幼儿引到“标志的世界”。目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此环节在1分钟以内。

  2、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

  建构主义理论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孩子在“”标志“”情景中,与标志零距离接触,通过看、摸、听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你认识哪些标志?它有什么含义?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3、标志小游戏,加强对标志认识的环节,需4左右分钟,教师准备各种标志的图片,让幼儿快速认出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谁的反应快。这环节是难点。在游戏中幼儿对常见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保持了浓厚的持续探究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4、过渡环节,需1分钟,讨论设计图标,请幼儿想一想,我们幼儿园什么地方需要挂上标志?设计什么样的标志?同时把幼儿引到坐位上。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积极性比较高,对各种标志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所看到的标志,进行简单的描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的进步,在师幼配合上比较默契,相互之间比较和谐。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作表现自己熟悉的事件,体现故事的程序性。

  2、感受哑剧无声、动作夸张的表演特点。

  活动准备:

  1、陈佩斯吃面的哑剧表演录像,教室中装一面大镜子。

  2、活动前欣赏过陈佩斯或王景禺的哑剧录像。

  活动过程:

  1、说说哑剧。

  小朋友,我们已经看过了哑剧的录像,现在就来一起说一说哑剧与你看到的其他的表演有什么不同。(无声,在做一件事情,动作夸张、滑稽,重在感觉哑剧不说话及表演夸张的特点)

  2、教师表演一段哑剧,幼儿评析。

  3、提出活动任务与要求。

  任务:幼儿自己表演一段哑剧,反映生活中的一件事情。

  要求: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表演,如烧菜烧饭、洗澡等,表演做这件事的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有程序,动作、表情要夸张。

  4、排练表演幼儿独自或结伴进行排练表演。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表演的`内容,鼓励幼儿看镜子中自己的动作,尽量让动作有序、夸张。

  请表演好的部分幼儿展示。

  教师有意识地请表演好的幼儿依次表演,让大家猜猜他在干什么?如幼儿表演的不够到位、清晰,可请同类表演者进行补充表演,突出动作的序、夸张、滑稽。

  5、播放陈佩斯吃面的哑剧表演录像,幼儿再次观看,并请幼儿找一找哑剧中夸张的动作。

  6、全班幼儿一起模仿表演陈佩斯的吃面哑剧。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几演奏特点,知道它们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大胆尝试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3、对用乐器演奏各种音乐产生兴趣,喜欢欣赏音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各种乐器若干;幼儿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钟表店》导入。

  幼儿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提问:你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音乐是怎样来的?

  告诉幼儿音乐是用各种乐器演奏后录制合成的。

  二、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

  1、你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它是什么样的?里面又是什么样的?

  2、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教师示范弹奏一段音乐或请一位幼儿上来演奏。

  3、让幼儿观察桌上各种乐器,请幼儿热一一辨认,教师尝试弹奏乐器或让个别幼儿上来触摸、弹奏某些乐器。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几种常见的乐器。

  1、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说说:画面上有哪些乐器?你知道是怎样演奏这些乐器的吗?

  2、教师小结:乐器有民族和西洋乐器之分,民族乐器是演奏民族音乐的,它们大多数是管弦乐器,西洋乐器是演奏西洋音乐时常用的,它们多数是琴键乐器,但是,无论是什么乐器,只要合理地运用,都会弹奏出悦耳的音乐,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

  因为是欣赏各种各样的乐器,我觉得单单用眼睛看图片太笼统了,虽然没有让孩子亲眼见识每种乐器的条件,但是我可以让他们听听这些乐器美妙的声音啊!所以,整节课,我用用优美的音乐贯穿始终,给孩子以美的享受。

  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乐器、音乐很感兴趣,我想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一定会得到良好的熏陶与发展。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生活化。这次集体活动从幼儿非常熟悉的.“糖果”入手,题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有着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他们能大胆地表述自己对糖果的认识,这是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的前提和保证。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意图: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参与各种各样的典礼。大班孩子即将告别幼儿园,告别老师和同伴,对教师的情感、对同伴的情感、对幼儿园的情感都是值得孩子们一生珍藏。为此开展此次活动。抒发幼儿情感。从幼儿情感发展特点出发,赋予毕业典礼以新的内涵。

  活动目标:

  1、感受毕业典礼庄严与神圣的气氛。

  2、体验与老师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3、自主参与、展示自我。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服装、道具、毕业纪念册、音乐等。

  2、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团体操表演、致家长的一封信。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和老师、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活动难点:

  缓解离别的伤感,唤起即将入学的自豪感。

  活动过程:

  1、体验“典礼的庄严与神圣”。

  (1)幼儿入场。

  (2)园长、家长、小朋友致词。

  2.感受“依依惜别之情”。

  (1)教师致词。

  (2)颁发毕业证书。

  (3)传递毕业册。

  (4)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拥抱。

  3、毕业汇报演出:展示最好的我。

  (1)穗穗操——中国队加油。

  (2)军体拳——精忠报国。

  (3)轻器械操——哑铃操。

  (4)徒手操——中国功夫。

  活动反思:

  大班的`毕业典礼是来源于孩子们真实生活的课程。幼儿园的毕业典礼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毕业典礼,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抓住毕业前这一宝贵的教育契机,以情感教育为线索,开展活动,充分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体验即将入学的自豪之情和离别的伤感,感受友谊的珍贵。对于教师而言,深深地体会到:要为幼儿营造美妙的情感氛围,只有有爱心的老师才会培养有爱心的幼儿,给幼儿一个舞台他会展示最好的自己。整个过程中幼儿、家长与老师的情感被牵动着,悄悄地被感动着、变化着。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03-09

大班社会教案03-14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0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4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27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7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1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30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03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