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28 08:26:13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美术教案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典】美术教案7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通过充分的视觉素材资源的展示与交流,使学生感受二方连续图案的艺术美感,初步了解其艺术特点及生活中的实际作用。通过本课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电脑工具借用或自行设计单独纹样,并运用复制、粘贴等方法组成二方连续图案,体验运用电脑工具进行创作活动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Word软件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及使用电脑的兴趣,使他们进一步体验通过电脑开展设计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技术优势。通过欣赏及运用电脑设计连续图案,提高学生的信息及艺术素养,感受艺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使他们养成善于美化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知识,并能够运用Word绘画软件创作出简单的、具有装饰性的二方连续图案,体验通过电脑工具进行设计创作的过程。

  教学难点:创作出具有装饰性的、形式新颖的二方连续图案作品。

  教师准备:信息技术设备、教学课件及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各种学习资料等。

  学生准备:各种与二方连续图案有关的素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出示一块印有美丽花边的方巾或一个有花边装饰的其他物品,让学生观察。

  看实物找花边。

  通过实物直观地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说出感受。

  交流二方连续图案给人带来的艺术感受。强调二方连续图案的装饰美感。示二方连续的概念。(课件或教科书)

  认真看文字,并读出文字内容。

  初步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

  二、欣赏课件。

  在图片中请你找出二方连续图案在哪里。

  如:花瓶、坐垫、地毯、书籍、服装、包装盒、房屋等。二方连续图案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衣物、日用品、书籍等的装饰美化方面。

  小结:人们很早就利用各种各样的花边来装饰身边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非常美丽。

  根据保件提供的内容,找出物品的二方连续图案。

  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有二方连续图案装饰的物品。

  通过来自于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认识到二方连续图案有广泛的用途。

  组织学生讨论二方连续图案的`有关知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条美丽的花边是由什么组成的?(课件)

  它们都是一种图案的重复排列,我们用箭头来表示出它们排列的规律。

  观察并说出花边是由一种图案的重复排列组成的。

  让学生找出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规律,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几种构成形式。

  二方连续图案的形式可分为:(课件)通过课件演示二方连续图案的散点、折线、波线、综合等构成形式。

  观察课件内容,理解浅显的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知识。

  初步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知识,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帮助。

  总结知识,引发质疑。

  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漂亮的二方连续图案花边,对于它们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是想要了解的吗?

  学生自由提问,说出自己的见解或疑惑。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或者疑惑,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辅导上网。

  学生查看校园网有关二方连续图案的网页内容,自主探究相关内容的知识,并通过校园网的BBS论坛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式学习,搜集有关介绍二方连续图案的文字和图片,加以学习和整理,并通过BBS论坛与其他学生进行知识和问题的交流。

  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式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

  组织学生汇报自己通过网上学习获得的知识,如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形式,有什么新的想法及生活中的应用等。

  汇报学习成果,对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和它的构成形式进行总结,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

  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和网络合作学习,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对二方连续图案的了解。

  指导学生电脑操作的方法:

  1.复习插图图片的方法。

  2.指导学生学会简单的处理图片的方法(可以结合Windows图画工具进行图像处理)。

  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练习活动。提高学生电脑操作能力。

  三、布置实践活动的内容。

  设计或利用一个单独纹样进行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为我们班的板报或中队小报设计美丽的花边。

  根据作业要求,在电脑上设计一个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的花边。明确作业要求,以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个别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自己设计或从老师提供的资源中选择一个单独纹样进行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活动。

  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使他们顺利完成作业。

  四、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并通过BBS填写问卷(内容可以是二方连续图案的定义、有几种组织构成形式、你还有哪些想了解的知识等等)。

  学生说说对作品的感受,如图形、颜色、排列方式等。再次感受二方连续图案带给生活的美感。通过BBS填写问卷。

美术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纸人》是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美术第三册中的一课,在第一册美术教材《快乐的儿童》(拼贴画)中,学生曾学用基本形拼贴人物;在第二册美术教材中,又在《我为同学印照片》(纸版画)和《服装设计师》两课中,学习过人物头部的剪贴方法和服装的折剪方法。本课就是在这些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用这些知识,利用不同色彩的纸或画报纸,概括地表现人体基本结构和人物五官特征,粘贴出每个学生自己可爱的形象。

  2、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不同色彩的纸或画报纸,粘贴出每个学生自己可爱的形象。

  (2)难点:学会概括地表现人体基本结构和人物五宫特征。

  (二)说导学达标

  本课的达标规程是“自学探索--游戏尝试--分组创作--组合展评”,是由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演变过来。

  自学探索这一环节,是一次性向学生呈现教材,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并且是带着问题来自学本课教材,让学生通过自学、思索和讨论,明确现有知识与本课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联系得越多,将会学得越多。”

  游戏尝试是树立一个假设,在前一环节中学生己拥一个跃跃欲试的心态。在这里让他们在假设中,把联想到的知识和重新获得的'新知识,得以实践,并通过讨论上升到认知结构的内在成分。

  分组创作,把己抽象化的认知结构,重新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

  组合展评,是前一环节“概念复现”的总结,加深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落实我的达标规程,帮助学生认清教学目标,解决本课的重、难点,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当然这些教学方法的实施,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教师日积月累的训练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下实施的。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托于“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

  1、尝试教学法

  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两次尝试,渐渐地得出解决本课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

  2、分组教学法

  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集思广益,增加学生参与学习和讨论问题的密度,提高课堂效益。

  3、游戏教学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把刚学到的知识,融入到深度记忆中去。因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

  4、鼓励教学法

  (1)作业的全体展评,是对每一位学生作业成果的鼓励,同时也是帮助他们通过比较,然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构建学生之间的知识互补。

  (2)通过比速度,激励学生竞争。

  (四)说学习指导

  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会评价与争议

  在作业展评中,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并通过争议,自己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提高本学科的审美能力,同时还构建了学生之间的知识互补。

  2、学会看书和示意图

  通过看书和示意图,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自己的初步尝试作准备和指导。

  3、学会竞争与合作

  通过组员与组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现代意识。在竞争与合作中,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对颜色有较高的兴趣,能大胆而富有个性的涂色。本活动将营造缤纷多彩的语言环境,通过幼儿的想象力,运用多彩的短线和圆点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七彩雨,以引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针对我班幼儿现有的绘画基础,引导幼儿从熟悉的`小雨点突破口,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画面,同时鼓励幼儿不断地变换颜色,大胆地表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是否能点出多变的小雨点,即线条、点等认识

  1、激发幼儿对颜色绘画的兴趣,积极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铅画纸、各种图片贴图、雨的声音。

  2、知识准备:幼儿观察过下雨时雨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太阳公公很高兴,见到我们小朋友,可是忽然一阵风吹来了,"嘀答、嘀答"下雨了(同时播放下雨的声音)。雨是从哪儿掉下来的?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雨点吗?是什么样的?

  小结:下大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内容

  1、演示讨论,共同参与

  A 、 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

  哗!哗!下了一场大雨。幼儿试画(强调从天空中滴下来,直直的,长长的。)

  B 、 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儿?(幼儿讨论)

  2、激发兴趣,尝试取名

  A 演示用各种颜色的短线画小雨点。

  雨越下越小,太阳公公出来了。咦,小雨点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怎么回事?(幼儿讲述)五颜六色的小雨点可真漂亮。

  B 这么漂亮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取名:七彩雨、美丽的雨等)

  三、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创作:下雨啦,我们一起来看漂亮的小雨点。(雨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等),能将最喜欢的颜色雨先画出来吗?

  2、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调换颜色画的情况。

  2)观察幼儿能否画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点。

  3)能否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花、蜗牛等)。

  四、以儿歌方法结束

  幼儿听老师念《小雨点》的儿歌。(小雨点,凉又甜,又蹦又跳下的欢。种子喝了发嫩芽,花儿喝了更鲜艳。)

  五、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例如:雨点太少了,颜色不够丰富等情况。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本人以情景贯穿的手法,把整堂美术课贯穿起来了,幼儿兴趣比较浓厚,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也基本能够区分短线、长线、点的概念,画的也比较不错,但是有部分幼儿在用色方面还要加强,颜色可以再丰富一些,提高画面的质量及美观效果。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以画像的方式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2、学习画人物头像,能表现出妈妈的主要特征。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我爱妈妈--教师出示自己妈妈的照片,告诉幼儿这是老师的妈妈。

  请幼儿看看妈妈的照片,每个小朋友都有妈妈,看着妈妈的照片就像看见妈妈一样,心里特别高兴。

  老师和小朋友都是妈妈生的,是妈妈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的,我们都爱自己的妈妈,引导幼儿对着妈妈的照片个别或集体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2、妈妈的画像教师出示画好的妈妈头像,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她虽然有点老了,但在我心里她是最漂亮的妈妈,我为他画了一张漂亮的画像,你们看看像吗?

  通过照片和画像的对照,引导幼儿从发型、五官等局部特征进行大致的比较。

  3、我为妈妈画像小朋友和老师一样,都爱自己的妈妈。我们来为妈妈画张像,画出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不同的地方。

  同桌幼儿互相比较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从发型和是否戴眼镜等处进行粗略比较。

  【活动反思】

  妈妈是幼儿每天生活在一起,最亲近的人,所以在设计《画妈妈》活动时,我一开始把目标定位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妈妈正、侧面的形象特征。但在活动开展的.前一天准备时,我仔细又想了一下,幼儿进入中班后,接触人物画的机会不多,在上学期幼儿对人物正面画掌握还不够理想、且对人物各部位的比例把握也不够理想,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进行了调整:

  调整一:以画妈妈的正面为主,第一重点落在人物的五官与身体的比例上。鼓励作画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尝试画妈妈的侧面。

  调整二:根据幼儿现在对人物画时动作都较为呆板的现状,我先请幼儿用语言描述(同时也训练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接着请幼儿边描述边用动作展现妈妈的动态,教师则向其他幼儿对部分有一定难度的动作进行重点范画与讲解,最后提出装饰与涂色要求。

  在本次活动教学后,发现:幼儿对人物的动态如何去捕捉,如何用笔来表现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物的身体比例也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打算,在进行《我和我的朋友》绘画教学活动中,加强绘画要求:画出人物的正、侧及背面的形态。

  我的思考:幼儿的绘画技能的提高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在掌握了一样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绘画难度,相信幼儿更容易接受并掌握。

美术教案 篇5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

  本册共设有22课,分别为:神奇的小画册,三个好伙伴,五彩树,顶天立地,瓜果飘香,高个子和大胖子,条纹乖乖,猜猜我是谁,形形色色的背景,小蝌蚪,点点聚会,排排队,花格子小牛,自画像,神鸟变树,小小手,看医生,请你告诉我,折纸动物,纸杯变变变,翻新的纸盒,会飞的娃娃。

  三、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四、教材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和工艺制作。

  2、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

  五、个人教研专题: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六、主要措施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3、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第1课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

  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2课三个小伙伴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3、大家猜一猜他们是怎么在一起游戏的呢?有谁愿意试一试?

  4、学生尝试,老师不于评价

  二、上新课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红红是什么颜色?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

  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表现泡泡。

  2.能运用图形和线条的组合表现简单的人物特征。

  3.体验洗澡的快乐,愿意**清洁的宝宝。

  活动准备:

  1.印有浴缸的材料纸人手一份。

  2.水彩笔、背景墙。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回忆洗澡经验。

  1、出示宝宝洗澡图片一,师:“看,这个宝宝在干什么?”(洗澡)

  “你们每天都洗澡吗?”

  “你是怎么洗澡的?”

  二、观察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泡泡。

  出示图二,师:“这里有什么样的泡泡?”

  三、教师结合洗澡儿歌范画。

  师:“我们也来洗个澡,好吗?”

  1、 出示范画一

  ·淋湿身体(淋湿头——淋湿身体——淋湿手——淋湿脚)——画宝宝,

  ·抹肥皂搓泡泡——选择油画棒画泡泡

  ①教师画两个不同的泡泡。

  ②引导幼儿想象各种不同的泡泡形状。

  师:“还有什么形状的'泡泡呀?谁来画?”

  ③请1——2位幼儿画。

  ·清水淋浴冲洗干净

  2、出示范画二

  师:“瞧,这个宝宝也在洗澡,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四、幼儿绘画。

  师:“你喜欢洗澡吗?”

  “把你洗澡的样子画下来吧,要搓出许多不同的泡泡哦。”

  五、欣赏与评价幼儿的作品。

  把幼儿的画贴在背景墙上,“你喜欢哪个宝宝的画?”

美术教案 篇7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各种花灯,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抓住灯会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回忆、想像,让学生了解花灯这种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2)操作目标:通过学习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绘画、制作、表现彩灯的有关探究活动中,更好地体验花灯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绘画花灯或节日灯市的表现出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花灯,收集有关花灯的资料,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花灯。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过元宵节----花灯活动,掌握花灯和节日灯市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间艺术节和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

  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灯市场景和各式各样的花灯,抓住灯市活动中最热闹欢快的灯市场景或绘画出造型独特的花灯。

  2、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课前准备:有关灯市活动和花灯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元宵节----赏灯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花灯的风俗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

  环境准备:教室里挂些花灯,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教学思路:

  (1)观看视频、激发兴趣: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供给灯和灯市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灯节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展示)

  (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过的花灯,并尝试介绍这些花灯有什么特色。

  (3)老师介绍花灯历史:老师结合课件介绍观灯活动的来历及相关花灯的品种和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节日风俗活动和民间艺术的了解。

  (4)展示交流花灯: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花灯,介绍花灯外形、结构、制作及材料方面的特点。

  (5)师生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灯市活动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观灯活动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老师示范: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观看花灯时的热闹场面,以灯为主要表现对象。

  (7)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能表现灯市热闹气氛的画。

  (8)展示:优秀作品欣赏、评析。

  (9)课的拓展:欣赏有关元宵节----赏灯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情感的流露。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了解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传统观念文化。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28

[经典]美术教案07-20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美术教案(精选)07-27

美术教案(经典)08-18

(精选)美术教案08-27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8-03

美术教案[精选]07-31

小学美术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