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4-05-22 17:52:54 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教师自己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学生自己准备: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吗?

  二、拱形承受压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4、 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

  3、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

  四、长寿的石拱桥

  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弯曲,了解物体受力后产生的变化。

  2. 掌握抵抗弯曲的方法和原理。

  3. 通过实验、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1. 抵抗弯曲的方法和原理。

  2. 实验过程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

  教学难点:

  1. 考虑不同材料对弯曲的抵抗能力的差异。

  2.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考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物品受力造成的变形,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二、探究(25分钟)

  1. 通过实验探究抵抗弯曲的方法和原理。

  2.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选择不同材料,探究它们的强度和抗弯曲能力。

  3. 学生要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

  三、总结(10分钟)

  1.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抵抗弯曲的方法和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材料的弯曲抗力不同?

  3. 分享实验结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结论。

  四、练习(10分钟)

  1. 跟学生一起做几个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在家里或学校里寻找一些具有抗弯曲能力的物品,并记录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总结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抵抗弯曲的方法和原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能力。但是,这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思考不同材料对弯曲的抵抗能力的差异,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验和探究中逐渐形成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同时,这节课的练习部分可以加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

  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板书课题:电和磁)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 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请你们先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2. 学生活动

  3. 当时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4. 学生活动

  5. 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

  6. 通过短路的方式,你们会看到更加明显的现象。再试试。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1. 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现什么?

  2. 学生活动

  3. 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

  4. 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5. 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电和磁》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能量》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统领并开启本单元,继而研究电磁铁、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能量与太阳等小主题。教材由 “让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制作一个电磁铁”和“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吗?” 三部分组成。教材的编写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通过“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的实验了解电流能够产生磁性,然后做一个电磁铁进而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问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课的研究活动中,值得我们重点思考和研讨的问题有:

  在六年级里,我们对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应该要求到什么程度?关于制定研究计划,在本套教材中从三年级就开始了,先是口头的制定观察计划、简单的书面计划,有一定的研究主题的计划等等,到了六年级,对于制定研究计划,我们要求学生们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对于他们提出的研究主题,要不要作一定的引导或者是限制?

  学习“我们常用的工具”,实际上是学生在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要考虑到它们的性能,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标准,如它们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等。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图表、文字、口述等方式进行交流。在交流对常用机械工具试用工具等活动中,关键是可能会发现为什么螺丝刀可以很方面的起出螺丝钉,而用钉锤虽然不能很方便地起螺丝钉却能很轻松的拔除铁钉?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我得去研究一下。因而就有了根据在试用工具中产生的问题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的活动。这个问题来自于前面的活动,也会对后面的研究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要能够在以后的时间里方便开展研究活动。

  二、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2、通过对不同工具不同特殊用途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各种常用工具蕴含的科学原理。

  2、学习更科学、系统地制定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

  锤子、螺丝刀、剪刀、起子等常用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出示锤子、螺丝刀,引入“工具”概念。

  2、调查、讨论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工具名称

  使用方法

  可以完成的工作

  3、试用不同的工具,发挥各自工具的特点,方便快捷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充分展开活动体验。

  4、描述不同工具在实践使用中的不同感受,激发学生探究激情。

  5、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3.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4.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5.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 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故事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 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

  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

  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的学生看到北极点在海洋之中,而南极点却在陆地上;有的学生看到了中国的形状象一只雄鸡;有的学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学生观察到有的国家很大,有的国家却找不到……)

  (上述学生的发言是凌乱的,也有一些是不准确的,教师要有选择地板书。板书时,尽量将有联系的名词分类写,为后面的梳理做好铺垫。)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有必要进行梳理。

  (演示讲解,并适时地将板书归类整理)

  ⑴ 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⑵ 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两条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在南半球,有两条相对应的纬线:南回归线、南极圈。

  ⑶ 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使英、法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一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和西经20°为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⑷ 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

  ⑸ 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四、简单制作,巩固知识。

  1.教师提出要求:学习了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同学们的头脑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轮廓,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制作?

  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看课后的制作提示。

  3.学生动手制作,并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做的简易地球仪。

  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

  关于地球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认识、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标识。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一找,看谁还有新的发现。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一、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二、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三、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二、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如何有机统一。

  [教学设想]

  分汲取、解读(第一课时)与探讨、拓展(第二课时)两个学习步骤,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发现,体会作者广博的学识,领略中国艺术博大精深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说明:在于引发学生对作者以及作者的学识深入探讨的兴趣)

  你去过西安、见过西安的城墙吗?你能想象如果北京城墙不拆,现在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吗?

  “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二、通读全文,整体把握

  1蓖ǘ寥文,你能否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哪几段?并试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点拨:学习运用关键句(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确定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从各段的重复性语句中提炼概括作者观点。

  明确:作者观点——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建筑之美,两者缺一不可。

  (可通过关注第1段对“重复与变化”的解题和第2段段尾、第8段过渡段落中反复出现的“统一”一词,作出提炼与概括。)

  主要内容在第8段到文章结束,举例谈重复与变化统一的审美原则是如何在建筑上体现的。

  (根据第8段明显的过渡语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判断。)

  2钡1段到第7段谈的是什么?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之后提炼各段内容要点:

  第1段是全文的总纲,谈的是在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缺一不可。

  第2、3段,谈在音乐中是通过主题(重复)与变奏(变化),体现重复与变化相统一这一审美原则的。

  第4段,谈舞蹈也是通过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又给以相应的变化,来突出要表现的某种感情和艺术效果。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合作带来的各种桥模型,请学生按照展览要求先报名,再统一在讲台前参展。

  二、请各在座的评委检查制作的材料是否统一,然后讨论分别从几个方面去评价这些不同形状的桥模型?教师提出要求,板书如下: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最佳作品奖,最佳评委奖。最佳作品:描述分、比较分、承重分,总评分。单项奖:省料奖、美观奖、实用奖、参与奖。

  三、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桥?下面的.内容可供参考:

  设计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设计图或设计过程。

  应用了哪些形状方面的知识。

  应用了哪些结构方面的知识。

  我们的桥哪里受压力,哪里受拉力……

  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哪些地方限于技术,做得不够好。

  哪些地方是具有明显的优势的。

  预计能承多少重量。

  板书设计:

  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

  描述分、比较分、承重分,总评分

  最佳作品奖

  最佳评委奖

  单项奖 省料奖 美观奖 实用奖 参与奖

  【信息反馈】:

  评奖结果令人出乎意料,平时成绩优秀,表现良好的学生动手能力不佳,平时不起眼的几个同学作品出人意料得好,经过了解,家长帮忙了,但是最出色的桥是刘雪松同学制作的,而且没有家长帮忙,独立完成,设计简单,牢固,而且材料非常容易找到,几个一次性被子,一个拱形,真是令人叫好啊!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8

  课题

  《做酸奶》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作者及工作单位

  韩城市新城三小 薛亚焕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体活动是让学生经历做酸奶的实践过程,在活动中感受细菌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有害的,消除学生头脑中错误的认识。在做酸奶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一次成功的体验,一次耐心的等待,一次收获的喜悦。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了解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认识乳酸菌以及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讨论鲜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以及细菌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目标

  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教学重点和难点

  自己动手做酸奶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鲜牛奶,白糖,酸奶,勺子,保温杯等。

  教学过程:

  一、自己动手做酸奶

  1.谈话:你们喝过酸奶吗?你们能向大家说说酸奶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交流。

  2.猜测:你们知道酸奶是怎样做成的吗?

  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作任何评价。

  教师分别给每组学生提供一个空的酸奶瓶,并让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从酸奶瓶上的配料表看到:鲜牛奶、蔗糖、乳酸菌。学生初步探知做酸奶需要的原料。学生可能会提出“乳酸菌是什么”的问题,教师可以让知道的学生说一说,随后在第二环节——认识细菌中全面地解决问题。

  3.自己动手做酸奶。

  教师提供做酸奶的材料:在煮好了的鲜牛奶(在电饭锅里刚煮的)里加入一些白糖,煮沸几分钟。每组发一份酸奶和煮好的鲜牛奶(放在罐子里)。

  学生自带保温杯和勺子(事先要用开水烫过)。

  出示教材中做酸奶的示意图,学生看图,制作酸奶。

  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人消过毒的保温杯中,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盖上盖子。

  测一测:在制作酸奶时,放入的酸奶与鲜奶的比例是多少?

  讲述:大约保温8个小时后,酸奶便制成了。

  提醒:自制的酸奶不能存放太久。吃了变质的酸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4.交流自己的制作感受,画好“心情曲线”。

  教师在坐标的横轴方向上设计几个时间段,让学生在竖轴方向上画出做酸奶前后的感受,即画出“心情曲线”。等学生的酸奶全部做成后,再让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评析:做酸奶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科学课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愿望,让他们每个人都来做一做。在做酸奶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控制好鲜奶的`温度以及酸奶与鲜奶的比例。“控制”是科学课中常用的一个术语,也是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技能,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控制是必要的。最后,学生利用曲线图绘制做酸奶时的心情,将活动延续到课后,关注自己做酸奶时的情感波动。“画心情”是一种新颖的评价方法。

  师:当你们听说这节课要做酸奶的时候,你们的心情如何呢?

  生:很高兴。

  生:很激动。平时都是自己喝酸奶,想不到今天自己动手做酸奶了。

  师:如果用一条曲线表示你做酸奶时的心情,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将曲线向上画,表示心情激动。

  生:画一条波浪线,因为心情激动时心跳会加快。

  师:这两种方法都行,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我们也可以在坐标的竖轴上画一些心情指数,用线条起伏的高低来表示自己的心情。

  师:开始做酸奶了,你的心情又怎样呢?

  生:我的心情反而放松下来了。

  生:还有一点点紧张,怕做不好。

  师:如果心情放松下来,我们怎么用线条表示呢?如果心情紧张又该怎样表示呢?请大家在记录表中的几个时间段里画出自己的心情曲线。

  评析:当学生们参与某一项活动时,他们的心情肯定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设计了心情曲线图(教学评价表附后),让学生在几个特定的时间段里画曲线来表示自己的心情变化。我们发现,当学生准备做酸奶时,他们的心情是激动的;当他们开始做时,心情趋于平和;等待时,心里有一点点的紧张与焦急;酸奶做好后心情又是高兴的;在品尝后,他们的心情是多样的,或是喜悦或是激动,证明他做成功了;失败时则表现为灰心丧气。当然,在具体评价时还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更好地发挥心情曲线的作用。

  二、认识细菌,解释酸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

  1.提问:做酸奶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应保持在35~C。40~C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

  2.提问:鲜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

  学生思考回答,提出酸奶中有乳酸菌,从而引出细菌的概念。

  3.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来的有关细菌的资料,资源共享。

  4.教师小结: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细菌的种类;细菌的繁殖;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细菌对人类有功也有过。自然界中的腐生细菌可以将动植物的尸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既净化了环境又为植物制造和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肥料。生活中人们也经常利用细菌,如制醋离不开醋酸杆菌,做泡菜离不开乳酸菌,有的细菌还可以制药。但有的细菌也可以使人类得上这样或那样的疾病。 ,

  5.讨论:细菌的传播方式及预防办法。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病菌传染的一些传播途径以及预防的办法。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病从口人,病从鼻入,外伤感染。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传染病,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明确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 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

  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信息反馈】

  我在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力图突出两点:第一,通过教师精心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发展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第二,让学生体验杠杆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加深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这两点都有较好的体现。

  针对第一点,我先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更多使杠杆尺平衡的钩码挂法"的探究活动,并将自主探究而得的多种挂法记在记录表上。由此,学生就有了第一手数据资料,可供后续的分析研讨之用。在分析数据资料时,考虑到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我没有采用"撒大网"式的研讨模式,而是采用"扶放结合,有扶有放"的师生共同研讨模式。在研讨过程中,我先展示了省力状态和费力状态的两张记录表,通过简单的研讨认识了这两者的根本性区别,并让学生将手中的记录表分成省力和费力的两类。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认知上的难度,也有利于后续研讨的深入。接着,我组织学生在省力状态的记录表上画出重点到支点、力点到支点的线段,并进行比较。由于记录表上线段的直观性,学生很轻松、准确地推导出杠杆省力的原理。最后,顺着直观教学的思路,我利用“反证法”使学生顺利地理解了杠杆费力的原理。在这个师生共同研讨过程中,学生手中的信息是在自主探究中记录下来的,学生所得出的科学概念是在充分分析手中的信息后自行获得的,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先“扶”着学生进入有效的研讨思路,再“放手”让学生自行获取学习成果。在这个"扶放结合,有扶有放"的研讨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针对第二点,我注重突出“体验”,即让学生实际体验杠杆工具的效用,从而加深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例如游戏“以弱胜强”中,通过支点位置的移动,一名弱小的女生战胜了强壮的男生;通过铁丝在老虎钳钳口位置的变化,学生感受到老虎钳作为一个省力杠杆工具的强大;通过手拎铁块和用火钳夹铁块的比较,学生马上感受到火钳是一个费力的杠杆工具等。正是这些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头脑中抽象的科学概念化为现实具体、活泼生动的应用实例,巩固了概念的记忆,并反过来加深了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从实际教学中来看,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学得既开心,又有效率。值得说明的是,虽然我在这个环节中注重突出学生的实践体验,但并没有让学生简单地“就事论事”,拘泥于一件工具的认识,而是追求“举一反三”,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实现对科学概念的再认识。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分析老虎钳的省力原理之后,教师提出“铁丝放在钳口的哪个位置最省力?”这个问题,学生正确地利用科学理论指导了生活实践;学生在理解杆秤的工作原理之后,教师设计情境“如果称量要扩大10倍,秤砣不变,怎样设计杆秤?”,学生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增加秤杆长度、在靠近重点处增设一个提纽,而这第2个方案我在课前也没有预想到。正是由于科学概念与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学生通过这个应用环节的学习,对于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大大深化了。

  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与近期所听的科学课相比,本课的预设成分比较多,但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小学生受其年龄特点的限制,其学习意识、学习能力毕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无异于盲人摸象。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探究教学中,较多的预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探究活动。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0

  第一课时 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4、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4、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 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六、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杠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 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

  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准备】

  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5、教师小结。

  四、小杆秤的研究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祥见教参P17~18)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难点】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

  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

  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

  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

  4、 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5、 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

  2、 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3、 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

  4、 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

  四、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2

  教学内容:青岛版P22~P23

  教学目标:

  1、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实验数据;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 认识牛奶常见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知道牛奶有哪些变化,牛奶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

  那你知道牛奶有什么好处吗?牛奶中富含维生素A,可以预防皮肤干燥及暗沉,使皮肤白皙,有光滑。

  (二)猜想假设

  大家收集的资料真全面啊!那么关于牛奶,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呢?看来你们都是注意观察的好孩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三)制定方案

  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谁愿意把我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小组四位同学每人进行其中一种混合实验。一定要记录好实验现象。

  (四)实施探究

  1能具体说说哪些东西能让牛奶发生哪些变化呢?

  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有絮状物产生。

  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2、交流有关引用牛奶的知识

  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

  牛奶不宜久煮或加热次数过多。

  (五)展示交流

  用牛奶做胶水。

  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制作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步:将40l的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在,加入10l的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第二步: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第三步:用玻璃棒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子中。

  第四步:在杯子中加入适量小苏打,搅拌。

  (六)拓展创新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让老师来听一听,你们都有哪些收获。那你知道这么好喝酸奶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下面老师教教大家如何做酸奶,好不好?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3

  一、教学内容

  “拱形的力量”是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是一节实验、观察课。

  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拱形结构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桥梁、房顶、温室大棚……都运用到了拱形结构。但这些建筑物为什么建成拱形,其中的原理多数学生可能是没想过,对此是模糊的,而模糊的知识对学生又是特别好奇的、感兴趣的,探究起来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

  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本课有两个活动:首先是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用纸拱做实验研究拱形承重的特点,材料好找,简单易行。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想办法控制拱形变形的问题,使纸拱不断承载更大的重压,从中认识拱形承重的特点。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设计了搭瓜皮拱的活动。当学生小心翼翼地把很滑的、小块的瓜皮搭成一个拱,看到这个拱并未垮掉而且还能承受重压,他们对拱形承重的特点会有更深的感受,会惊叹拱形的“力量”之大。两个活动相比,前者是更理性的研究,后者是更感性的制作,相辅相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按照教材编写的体系,本着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人人都能亲历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而展开教学的。首先播放课件,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带着思考的问题,欣赏拱形建筑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卷入到探究学习的内容中来。

  接着以“怎样使纸拱承受多个螺帽”这个问题为主线,串起没有抵住拱足--

  用同样多本的书抵住拱足的实验,学生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

  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环节:呈现问题——提出设想——动手操作——分析讨论——记录结果。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猜想、实验,讨论交流,记录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赵州桥、天安门、埃菲尔铁塔等更多拱形建筑为什么设计成拱形的原因。

  2、亲历想办法让拱形逐步增大受力的实验,根据观察到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分析拱形的受力状况,弄清楚拱形承受重压的秘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4、了解赵州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能搜集一些有名的拱形建筑物。

  五、教学重点

  亲历让拱形受力的实验,根据实验的现象推想受力的情况,初步感知拱形承受重压的秘密。

  六、教学难点

  根据观察到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规范弄清楚拱形能够承受很大压力的秘密。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小组准备:做拱形的卡纸,铁螺帽若干、搭瓜皮拱的冬瓜、小刀、纸巾。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以课件的形式呈现。

  八、教学流程图

  九、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先欣赏一些建筑图片,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图片中的建筑物都设计成了什么形状?思考:这些建筑物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形状?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预设:增加抗弯曲能力、节省材料、美观、

  建筑本身的需要、增强抗压能力……)

  2、引入新课。把物体做成拱形,我们觉得它很美观,也可能是建筑本身的需要,但是它是否像同学们想的那样能增加承重能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拱形的力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优美的音乐,精彩的图片,调动了学生听视觉感官,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景中,引发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实验一没有抵住拱足的实验

  1、指导演示没有抵住拱脚的实验,初步感知拱形受压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压力。

  (1)出示一张纸,演示平展的纸搭在两本字典中间连一个螺帽的重量都承受不了就掉下去。如果把它做成拱形呢?

  (2)演示纸拱的做法,并介绍纸拱的拱身及拱足。

  (3)纸拱能承受压力吗?能承受几个螺帽?螺帽放上去纸拱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猜一猜。)你们猜的对吗?让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设计意图: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

  2、出示课件,明确小组的活动要求:

  ⑴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人人参与,有序实验。

  ⑵把螺帽放在拱身的正中(红色线内的中央,每张卡纸中央有两厘米宽的竖格。)。,

  ⑶一边实验,一边认真观察拱身和拱足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指名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明确要求。

  【设计意图:提前规范活动的要求,使探究更有序、有效。】

  3、分组实验,验证猜测。比一比那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实验的结果,感知拱形向外和向下传递承受的`压力。

  实验二

  用同样多的书抵住拱足的实验

  过渡:怎样使纸拱更多承受螺帽呢?你有什么办法?学生自由说一说。

  1、按以上小组的要求,做用同样多的书抵住拱足的实验。

  2、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纸拱有什么变化,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三)研讨:通过以上实验讨论交流拱形为什么能承受重压呢?

  ①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记录。

  ②集体交流,指名说一说。

  拱形的力量实验记录表

  实验方法

  承受螺帽

  数纸拱的变化(重点观察拱身和拱足的变化)

  实验一

  没有书抵住拱足

  实验二

  用同样多的书抵住两边的拱足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试着解释纸拱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

  ③阅读教材32页“拱形承重的秘密”。(默读,再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真正发挥了书本这一课程资源的作用。利用书本突破了难点,又解放了教师—―对拱形承重的秘密不用去讲解。】

  ④课件出示:拱桥承重的示意图,让学生再形象直观地感受拱形承重的原因,并板书。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拱桥承重的示意图,通过视觉,直观形象的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四)搭瓜皮拱

  1、自由阅读教材,结合文字和图片,了解搭瓜皮拱的做法。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课本资源的作用。】

  2、课件出示:搭瓜皮拱注意的事项及要求,让学生读一读。

  ⑴把半圆形的冬瓜切成5块,切口的方向指向想像中的圆心。

  ⑵记住每块冬瓜的位置,不要错位。

  ⑶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切勿伤人。

  〔4〕在冬瓜拱上放螺帽,试着解释瓜皮拱为什么不垮?

  【设计意图:在活动前提出搭瓜皮拱注意的事项及要求,使学生的活动有方向、有目标、活而不乱,从而使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大增强,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分组实验,比一比哪个组搭的又快又好。

  4、交流实验结果,解释冬瓜拱不倒的原因。。

  设计意图:

  饶有兴趣的“搭冬瓜拱”的活动,使学生从理性的研究,回到了感性的制作中,又一次经历了拱形承重的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对拱形承重秘密的理解。

  (五)了解赵州桥。

  1、出示课件,学生通过看听,了解赵州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课下收集赵州桥详细资料,更进一步的去了解。

  【设计意图: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劳动人民精湛技艺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了解赵州桥,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

  (六)谈本节课的收获,指名说一说。引导小结,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正是因为拱形能承受很大是压力,所以开课前你们所看的那些图片中的建筑物如:天安门、赵州桥、埃菲尔铁塔等等才设计成了拱形。

  【设计意图:回答开课的问题,做到首尾呼应,更体现了课堂的完整性。】

  (七)课外延伸,做捏鸡蛋的游戏、

  1、教师出示鸡蛋,做捏鸡蛋的游戏,学生猜测,如果我用力去捏会怎样呢?

  2、请同学们请出班里的大力士来验证他们的看法。学生捏鸡蛋,

  3、鸡蛋为什么捏不烂呢?学生自由说一说。课下先试着解决,其中更具体的秘密引向下节课“找拱形”中揭晓。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的任务出课堂,给学生留下了“任务”,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为下节课做好铺垫。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行为。】

  十、作业设计:

  1、课下收集赵州桥详细资料,更进一步的去了解。

  2、到生活中找拱形。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课下捏鸡蛋,尝试着弄清楚鸡蛋为什么捏不烂的原因?

  教学反思:

  1、提前试验,做好预设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说过:“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为了上好这一课,我进行了反复地实验,充分地预设。(1)用垫圈不太好,垫圈比较轻,不但所须的数量多,而且放上3-5个,观察纸拱变化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因此,改用螺帽,螺帽的重量大大的增加了,每小组最多用30个,而且放一个,纸拱就有明显的变化。(2)纸拱所用的卡纸不能过硬,也不能过软,必须是柔韧性特别好的,这样才能支撑做完两次次实验,而且纸拱不易变形;并在纸拱的中央竖着画一道2厘米宽的竖格,做为放螺帽的位置,如果任意放,纸拱往往就会向一边坍塌,给学生理解拱形承重的秘密带来了误区。(3)西瓜皮水分大,容易滑落,实验的成功率不太高,换为冬瓜皮效果更明显。

  2、积极应对教学中的生成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说过:“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一节好课,精彩的课,除了教学环节流畅,目标落实到位等外,更主要的是课堂上有更多生成出来的,你意想不到的东西,你避而远之,就留下遗憾,课堂就不会完美,称不上精彩;你随机应变,积极应对,解决意外,你的课堂就会得到供认的精彩。在这节课中,对学生生成出来的问题,我积极地去解决。比如:在做没有抵住拱足的实验时,同是一张一样的纸做出来的拱,有的组能承受两个一样大小的螺帽,有的组是三个,更有一个组居然承受了六个,面对学生的不一,我马上抽取了三个组的纸拱让学生对比,学生直观的就观察到了,纸拱承受螺帽数不一样的原因在于所做纸拱的跨度不一样。随机引导学生认识拱形承重和拱形的跨度还有关。还比如:在做用同样多本书抵住拱足的实验时,交流时,各组的螺帽数也是不一,我随机把各组承受螺帽数和书的本书列举数来,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很轻松的弄清出了其中的原因:抵住拱足各组用的书本不一,纸拱的跨度不一。学生还了解到了拱足抵住的越结实,拱形承受重压的能力就越强一些。

  3、有效利用课本,突破重难点

  弄清拱形承重的秘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先让学生经历拱形受力的实验,观察实验中拱形承重时的变形状况,初步试着分析实验现象;然后在亲历实验的基础上,各小组根据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充分的展开讨论交流,试着解释猜测拱形承重的秘密;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对不对呢?教师没有做任何解释,而是把结论推向了书本—阅读教材32页“拱形承重的秘密”。教材用的恰到好处,及学生所须,下了一场“及时雨”,有效的发挥课本资源的作用,随机又把课本上拱桥承重的示意图制作成的课件,进行了播放,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最后做搭冬瓜拱的实验把学生从理性认识,又拉回到感性制作中,又饶有兴趣的经历了一次拱形承重的实验。困难迎刃而解。

  4、注重人人参与,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本节课紧紧围绕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本着人人参与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记录、分析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等,让学生经历一次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历程,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来猜、来想、来实验,来记录、来分析、来小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做,在做中学、做中知、做中体验。我只是在学生活动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要求。

  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5、课堂做到了首尾呼应

  在学生谈完收获后,根据板书引导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并相应的对导课时提出的问题:“这些图片中的建筑物为什么要设计成拱形呢?”使得本节课首尾做到了呼应,有问就有答,课堂一气呵成,更完整,完美。

  6、发挥评价的有效作用

  有效的课堂评价就像一盒润滑剂,能使教与学互动起来,融合起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这节课或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们的评价(综合评价,见附表),尤其对实验活动,及时评价各小组的表现,采用记分制,教师板书记分,班长课下在所对应小组名下记分,归入学期末的综合评定,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小组的活动就会开展的有序、有效、有时,而且,组员们都会为荣誉积极地参与到科学课的学习中来。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4

  教学内容:青岛版P2~P4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

  一、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猜想假设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

  1.教师讲解.

  (四)、展示交流

  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五)展示交流

  5.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6.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六)、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发现植物角花草的身子都探向窗外这一现象后,先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这种现象的原因、条件、过程进行猜想;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作出更全面的猜想。最后通过实地观察、访问、分析等方法,排除明显不合理的猜想后,从中选出可能成立的假设、科学的问题,准备进一步的研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以前的科学课和语文课等的学习中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和水进行光合作用,知道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知道茎有运送养分和水分的作用,知道肥料也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知道风、雨、虫害等多种因素都会对植物产生影响。六年级的学生会运用互联网查阅资料。学生具有一定的对某一现象的原因、条件、结果进行猜想的能力。没有借助资料进行更全面的猜想,提出一个科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对现象的原因、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

  能借助资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会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出科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学会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

  1、借助他人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权威。

  2、通过各种方法选出科学问题。

  教学难点

  选出科学问题。

  教具准备

  几盆身子倾斜的花草,资料卡,图片,关于植物的书籍,联网电脑,准备好的资料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 观察与提问

  在每组桌子上放置一盆倾斜的凤仙花,斜向南方。

  师:不知道什么时候,窗台边上的凤仙花,都悄悄的把头探向了窗外。它们倾斜着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种力量所吸引。有标记的这里向着南方。你们能找到答案吗?

  学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比如路边的哪棵树、盆景、向日葵(教师出示照片)。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有哪些认识和疑惑?请同学们交流。

  二、 猜想与假设

  师: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花草为之倾倒?请同学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进行猜想。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记录学生的猜想。

  师: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们很有必要要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比如科学家的研究、学者的报告,书上的资料等。(请同学们打开电脑,从老师的资料库中查阅相关资料。)请同学们查阅资料,并把可能成立的原因记录下来,有利于交流。

  学生交流资料内容。教师记录学生的猜想。

  三、 分析与总结

  师:哈哈,这么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

  学生迷茫。

  师: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种猜想,对于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猜想,我们应及时排除,以确保更具有价值的假设能得以研究。这样获得的问题,才更可能是一个科学问题。(板书《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

  师:哪个假设最不可能成立呢 ?说说理由。

  请同学说出判断的方法和结果。

  比如,“不可能是风刮斜的。因为这几天没有大风;另外,窗户晚上还关着,没有北风吹过来。”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查天气预报,还可以实地观察。

  记录学生最后留下的科学问题。

  师: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猜想都进行探究,因为时间、能力、条件等都是有限的,怎么办呢?我们常常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来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时又要对这些猜想进行选择,可以用观察、访问、分析等方法选出可能成立的假设,选出科学的问题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四、 计划与组织

  如果时间充足,详细进行这个环节。否则,布置成作业。

  师:你准备研究哪个问题呢?研究第一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可以坐在一起,第二个问题的同学坐一组。现在就可以分组了。

  师: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怎么进行实验呢?请同学们讨论你们所选问题的实验思路。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交流。重点是思路的调整和肯定,材料的准备。

  师: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思路,我们可以在这节课后准备好我们的实验材料。为下节课的实验做好准备。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8-02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8-16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08-18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05-22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2-24

六年级上册《穷人》教案03-24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05-19

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教案07-27

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教案02-27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教师自己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学生自己准备: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吗?

  二、拱形承受压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4、 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

  3、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

  四、长寿的石拱桥

  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弯曲,了解物体受力后产生的变化。

  2. 掌握抵抗弯曲的方法和原理。

  3. 通过实验、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1. 抵抗弯曲的方法和原理。

  2. 实验过程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

  教学难点:

  1. 考虑不同材料对弯曲的抵抗能力的差异。

  2.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考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物品受力造成的变形,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二、探究(25分钟)

  1. 通过实验探究抵抗弯曲的方法和原理。

  2.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选择不同材料,探究它们的强度和抗弯曲能力。

  3. 学生要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

  三、总结(10分钟)

  1.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抵抗弯曲的方法和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材料的弯曲抗力不同?

  3. 分享实验结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结论。

  四、练习(10分钟)

  1. 跟学生一起做几个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在家里或学校里寻找一些具有抗弯曲能力的物品,并记录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总结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抵抗弯曲的方法和原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能力。但是,这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思考不同材料对弯曲的抵抗能力的差异,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验和探究中逐渐形成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同时,这节课的练习部分可以加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

  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板书课题:电和磁)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 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请你们先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2. 学生活动

  3. 当时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4. 学生活动

  5. 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

  6. 通过短路的方式,你们会看到更加明显的现象。再试试。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1. 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现什么?

  2. 学生活动

  3. 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

  4. 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5. 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电和磁》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能量》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统领并开启本单元,继而研究电磁铁、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能量与太阳等小主题。教材由 “让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制作一个电磁铁”和“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吗?” 三部分组成。教材的编写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通过“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的实验了解电流能够产生磁性,然后做一个电磁铁进而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问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课的研究活动中,值得我们重点思考和研讨的问题有:

  在六年级里,我们对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应该要求到什么程度?关于制定研究计划,在本套教材中从三年级就开始了,先是口头的制定观察计划、简单的书面计划,有一定的研究主题的计划等等,到了六年级,对于制定研究计划,我们要求学生们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对于他们提出的研究主题,要不要作一定的引导或者是限制?

  学习“我们常用的工具”,实际上是学生在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要考虑到它们的性能,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标准,如它们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等。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图表、文字、口述等方式进行交流。在交流对常用机械工具试用工具等活动中,关键是可能会发现为什么螺丝刀可以很方面的起出螺丝钉,而用钉锤虽然不能很方便地起螺丝钉却能很轻松的拔除铁钉?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我得去研究一下。因而就有了根据在试用工具中产生的问题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的活动。这个问题来自于前面的活动,也会对后面的研究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要能够在以后的时间里方便开展研究活动。

  二、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2、通过对不同工具不同特殊用途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各种常用工具蕴含的科学原理。

  2、学习更科学、系统地制定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

  锤子、螺丝刀、剪刀、起子等常用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出示锤子、螺丝刀,引入“工具”概念。

  2、调查、讨论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工具名称

  使用方法

  可以完成的工作

  3、试用不同的工具,发挥各自工具的特点,方便快捷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充分展开活动体验。

  4、描述不同工具在实践使用中的不同感受,激发学生探究激情。

  5、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3.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4.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5.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 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故事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 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

  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

  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的学生看到北极点在海洋之中,而南极点却在陆地上;有的学生看到了中国的形状象一只雄鸡;有的学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学生观察到有的国家很大,有的国家却找不到……)

  (上述学生的发言是凌乱的,也有一些是不准确的,教师要有选择地板书。板书时,尽量将有联系的名词分类写,为后面的梳理做好铺垫。)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有必要进行梳理。

  (演示讲解,并适时地将板书归类整理)

  ⑴ 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⑵ 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两条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在南半球,有两条相对应的纬线:南回归线、南极圈。

  ⑶ 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使英、法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一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和西经20°为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⑷ 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

  ⑸ 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四、简单制作,巩固知识。

  1.教师提出要求:学习了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同学们的头脑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轮廓,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制作?

  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看课后的制作提示。

  3.学生动手制作,并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做的简易地球仪。

  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

  关于地球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认识、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标识。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一找,看谁还有新的发现。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一、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二、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三、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二、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如何有机统一。

  [教学设想]

  分汲取、解读(第一课时)与探讨、拓展(第二课时)两个学习步骤,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发现,体会作者广博的学识,领略中国艺术博大精深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说明:在于引发学生对作者以及作者的学识深入探讨的兴趣)

  你去过西安、见过西安的城墙吗?你能想象如果北京城墙不拆,现在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吗?

  “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二、通读全文,整体把握

  1蓖ǘ寥文,你能否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哪几段?并试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点拨:学习运用关键句(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确定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从各段的重复性语句中提炼概括作者观点。

  明确:作者观点——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建筑之美,两者缺一不可。

  (可通过关注第1段对“重复与变化”的解题和第2段段尾、第8段过渡段落中反复出现的“统一”一词,作出提炼与概括。)

  主要内容在第8段到文章结束,举例谈重复与变化统一的审美原则是如何在建筑上体现的。

  (根据第8段明显的过渡语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判断。)

  2钡1段到第7段谈的是什么?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之后提炼各段内容要点:

  第1段是全文的总纲,谈的是在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缺一不可。

  第2、3段,谈在音乐中是通过主题(重复)与变奏(变化),体现重复与变化相统一这一审美原则的。

  第4段,谈舞蹈也是通过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又给以相应的变化,来突出要表现的某种感情和艺术效果。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合作带来的各种桥模型,请学生按照展览要求先报名,再统一在讲台前参展。

  二、请各在座的评委检查制作的材料是否统一,然后讨论分别从几个方面去评价这些不同形状的桥模型?教师提出要求,板书如下: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最佳作品奖,最佳评委奖。最佳作品:描述分、比较分、承重分,总评分。单项奖:省料奖、美观奖、实用奖、参与奖。

  三、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桥?下面的.内容可供参考:

  设计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设计图或设计过程。

  应用了哪些形状方面的知识。

  应用了哪些结构方面的知识。

  我们的桥哪里受压力,哪里受拉力……

  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哪些地方限于技术,做得不够好。

  哪些地方是具有明显的优势的。

  预计能承多少重量。

  板书设计:

  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

  描述分、比较分、承重分,总评分

  最佳作品奖

  最佳评委奖

  单项奖 省料奖 美观奖 实用奖 参与奖

  【信息反馈】:

  评奖结果令人出乎意料,平时成绩优秀,表现良好的学生动手能力不佳,平时不起眼的几个同学作品出人意料得好,经过了解,家长帮忙了,但是最出色的桥是刘雪松同学制作的,而且没有家长帮忙,独立完成,设计简单,牢固,而且材料非常容易找到,几个一次性被子,一个拱形,真是令人叫好啊!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8

  课题

  《做酸奶》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作者及工作单位

  韩城市新城三小 薛亚焕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体活动是让学生经历做酸奶的实践过程,在活动中感受细菌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有害的,消除学生头脑中错误的认识。在做酸奶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一次成功的体验,一次耐心的等待,一次收获的喜悦。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了解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认识乳酸菌以及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讨论鲜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以及细菌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目标

  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教学重点和难点

  自己动手做酸奶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鲜牛奶,白糖,酸奶,勺子,保温杯等。

  教学过程:

  一、自己动手做酸奶

  1.谈话:你们喝过酸奶吗?你们能向大家说说酸奶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交流。

  2.猜测:你们知道酸奶是怎样做成的吗?

  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作任何评价。

  教师分别给每组学生提供一个空的酸奶瓶,并让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从酸奶瓶上的配料表看到:鲜牛奶、蔗糖、乳酸菌。学生初步探知做酸奶需要的原料。学生可能会提出“乳酸菌是什么”的问题,教师可以让知道的学生说一说,随后在第二环节——认识细菌中全面地解决问题。

  3.自己动手做酸奶。

  教师提供做酸奶的材料:在煮好了的鲜牛奶(在电饭锅里刚煮的)里加入一些白糖,煮沸几分钟。每组发一份酸奶和煮好的鲜牛奶(放在罐子里)。

  学生自带保温杯和勺子(事先要用开水烫过)。

  出示教材中做酸奶的示意图,学生看图,制作酸奶。

  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人消过毒的保温杯中,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盖上盖子。

  测一测:在制作酸奶时,放入的酸奶与鲜奶的比例是多少?

  讲述:大约保温8个小时后,酸奶便制成了。

  提醒:自制的酸奶不能存放太久。吃了变质的酸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4.交流自己的制作感受,画好“心情曲线”。

  教师在坐标的横轴方向上设计几个时间段,让学生在竖轴方向上画出做酸奶前后的感受,即画出“心情曲线”。等学生的酸奶全部做成后,再让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评析:做酸奶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科学课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愿望,让他们每个人都来做一做。在做酸奶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控制好鲜奶的`温度以及酸奶与鲜奶的比例。“控制”是科学课中常用的一个术语,也是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技能,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控制是必要的。最后,学生利用曲线图绘制做酸奶时的心情,将活动延续到课后,关注自己做酸奶时的情感波动。“画心情”是一种新颖的评价方法。

  师:当你们听说这节课要做酸奶的时候,你们的心情如何呢?

  生:很高兴。

  生:很激动。平时都是自己喝酸奶,想不到今天自己动手做酸奶了。

  师:如果用一条曲线表示你做酸奶时的心情,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将曲线向上画,表示心情激动。

  生:画一条波浪线,因为心情激动时心跳会加快。

  师:这两种方法都行,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我们也可以在坐标的竖轴上画一些心情指数,用线条起伏的高低来表示自己的心情。

  师:开始做酸奶了,你的心情又怎样呢?

  生:我的心情反而放松下来了。

  生:还有一点点紧张,怕做不好。

  师:如果心情放松下来,我们怎么用线条表示呢?如果心情紧张又该怎样表示呢?请大家在记录表中的几个时间段里画出自己的心情曲线。

  评析:当学生们参与某一项活动时,他们的心情肯定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设计了心情曲线图(教学评价表附后),让学生在几个特定的时间段里画曲线来表示自己的心情变化。我们发现,当学生准备做酸奶时,他们的心情是激动的;当他们开始做时,心情趋于平和;等待时,心里有一点点的紧张与焦急;酸奶做好后心情又是高兴的;在品尝后,他们的心情是多样的,或是喜悦或是激动,证明他做成功了;失败时则表现为灰心丧气。当然,在具体评价时还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更好地发挥心情曲线的作用。

  二、认识细菌,解释酸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

  1.提问:做酸奶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应保持在35~C。40~C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

  2.提问:鲜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

  学生思考回答,提出酸奶中有乳酸菌,从而引出细菌的概念。

  3.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来的有关细菌的资料,资源共享。

  4.教师小结: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细菌的种类;细菌的繁殖;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细菌对人类有功也有过。自然界中的腐生细菌可以将动植物的尸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既净化了环境又为植物制造和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肥料。生活中人们也经常利用细菌,如制醋离不开醋酸杆菌,做泡菜离不开乳酸菌,有的细菌还可以制药。但有的细菌也可以使人类得上这样或那样的疾病。 ,

  5.讨论:细菌的传播方式及预防办法。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病菌传染的一些传播途径以及预防的办法。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病从口人,病从鼻入,外伤感染。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传染病,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明确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 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

  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信息反馈】

  我在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力图突出两点:第一,通过教师精心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发展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第二,让学生体验杠杆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加深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这两点都有较好的体现。

  针对第一点,我先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更多使杠杆尺平衡的钩码挂法"的探究活动,并将自主探究而得的多种挂法记在记录表上。由此,学生就有了第一手数据资料,可供后续的分析研讨之用。在分析数据资料时,考虑到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我没有采用"撒大网"式的研讨模式,而是采用"扶放结合,有扶有放"的师生共同研讨模式。在研讨过程中,我先展示了省力状态和费力状态的两张记录表,通过简单的研讨认识了这两者的根本性区别,并让学生将手中的记录表分成省力和费力的两类。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认知上的难度,也有利于后续研讨的深入。接着,我组织学生在省力状态的记录表上画出重点到支点、力点到支点的线段,并进行比较。由于记录表上线段的直观性,学生很轻松、准确地推导出杠杆省力的原理。最后,顺着直观教学的思路,我利用“反证法”使学生顺利地理解了杠杆费力的原理。在这个师生共同研讨过程中,学生手中的信息是在自主探究中记录下来的,学生所得出的科学概念是在充分分析手中的信息后自行获得的,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先“扶”着学生进入有效的研讨思路,再“放手”让学生自行获取学习成果。在这个"扶放结合,有扶有放"的研讨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针对第二点,我注重突出“体验”,即让学生实际体验杠杆工具的效用,从而加深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例如游戏“以弱胜强”中,通过支点位置的移动,一名弱小的女生战胜了强壮的男生;通过铁丝在老虎钳钳口位置的变化,学生感受到老虎钳作为一个省力杠杆工具的强大;通过手拎铁块和用火钳夹铁块的比较,学生马上感受到火钳是一个费力的杠杆工具等。正是这些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头脑中抽象的科学概念化为现实具体、活泼生动的应用实例,巩固了概念的记忆,并反过来加深了对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从实际教学中来看,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学得既开心,又有效率。值得说明的是,虽然我在这个环节中注重突出学生的实践体验,但并没有让学生简单地“就事论事”,拘泥于一件工具的认识,而是追求“举一反三”,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实现对科学概念的再认识。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分析老虎钳的省力原理之后,教师提出“铁丝放在钳口的哪个位置最省力?”这个问题,学生正确地利用科学理论指导了生活实践;学生在理解杆秤的工作原理之后,教师设计情境“如果称量要扩大10倍,秤砣不变,怎样设计杆秤?”,学生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增加秤杆长度、在靠近重点处增设一个提纽,而这第2个方案我在课前也没有预想到。正是由于科学概念与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学生通过这个应用环节的学习,对于杠杆省力、费力原理的理解大大深化了。

  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与近期所听的科学课相比,本课的预设成分比较多,但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小学生受其年龄特点的限制,其学习意识、学习能力毕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无异于盲人摸象。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探究教学中,较多的预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探究活动。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0

  第一课时 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4、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4、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 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六、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杠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 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

  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准备】

  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5、教师小结。

  四、小杆秤的研究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祥见教参P17~18)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难点】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

  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

  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

  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

  4、 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5、 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

  2、 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3、 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

  4、 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

  四、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2

  教学内容:青岛版P22~P23

  教学目标:

  1、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实验数据;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 认识牛奶常见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知道牛奶有哪些变化,牛奶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

  那你知道牛奶有什么好处吗?牛奶中富含维生素A,可以预防皮肤干燥及暗沉,使皮肤白皙,有光滑。

  (二)猜想假设

  大家收集的资料真全面啊!那么关于牛奶,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呢?看来你们都是注意观察的好孩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三)制定方案

  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谁愿意把我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小组四位同学每人进行其中一种混合实验。一定要记录好实验现象。

  (四)实施探究

  1能具体说说哪些东西能让牛奶发生哪些变化呢?

  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有絮状物产生。

  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2、交流有关引用牛奶的知识

  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

  牛奶不宜久煮或加热次数过多。

  (五)展示交流

  用牛奶做胶水。

  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制作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步:将40l的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在,加入10l的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第二步: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第三步:用玻璃棒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子中。

  第四步:在杯子中加入适量小苏打,搅拌。

  (六)拓展创新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让老师来听一听,你们都有哪些收获。那你知道这么好喝酸奶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下面老师教教大家如何做酸奶,好不好?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3

  一、教学内容

  “拱形的力量”是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是一节实验、观察课。

  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拱形结构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桥梁、房顶、温室大棚……都运用到了拱形结构。但这些建筑物为什么建成拱形,其中的原理多数学生可能是没想过,对此是模糊的,而模糊的知识对学生又是特别好奇的、感兴趣的,探究起来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

  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本课有两个活动:首先是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用纸拱做实验研究拱形承重的特点,材料好找,简单易行。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想办法控制拱形变形的问题,使纸拱不断承载更大的重压,从中认识拱形承重的特点。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设计了搭瓜皮拱的活动。当学生小心翼翼地把很滑的、小块的瓜皮搭成一个拱,看到这个拱并未垮掉而且还能承受重压,他们对拱形承重的特点会有更深的感受,会惊叹拱形的“力量”之大。两个活动相比,前者是更理性的研究,后者是更感性的制作,相辅相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按照教材编写的体系,本着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人人都能亲历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而展开教学的。首先播放课件,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带着思考的问题,欣赏拱形建筑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卷入到探究学习的内容中来。

  接着以“怎样使纸拱承受多个螺帽”这个问题为主线,串起没有抵住拱足--

  用同样多本的书抵住拱足的实验,学生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

  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环节:呈现问题——提出设想——动手操作——分析讨论——记录结果。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猜想、实验,讨论交流,记录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赵州桥、天安门、埃菲尔铁塔等更多拱形建筑为什么设计成拱形的原因。

  2、亲历想办法让拱形逐步增大受力的实验,根据观察到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分析拱形的受力状况,弄清楚拱形承受重压的秘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4、了解赵州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能搜集一些有名的拱形建筑物。

  五、教学重点

  亲历让拱形受力的实验,根据实验的现象推想受力的情况,初步感知拱形承受重压的秘密。

  六、教学难点

  根据观察到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规范弄清楚拱形能够承受很大压力的秘密。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小组准备:做拱形的卡纸,铁螺帽若干、搭瓜皮拱的冬瓜、小刀、纸巾。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以课件的形式呈现。

  八、教学流程图

  九、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先欣赏一些建筑图片,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图片中的建筑物都设计成了什么形状?思考:这些建筑物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形状?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预设:增加抗弯曲能力、节省材料、美观、

  建筑本身的需要、增强抗压能力……)

  2、引入新课。把物体做成拱形,我们觉得它很美观,也可能是建筑本身的需要,但是它是否像同学们想的那样能增加承重能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拱形的力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优美的音乐,精彩的图片,调动了学生听视觉感官,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景中,引发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实验一没有抵住拱足的实验

  1、指导演示没有抵住拱脚的实验,初步感知拱形受压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压力。

  (1)出示一张纸,演示平展的纸搭在两本字典中间连一个螺帽的重量都承受不了就掉下去。如果把它做成拱形呢?

  (2)演示纸拱的做法,并介绍纸拱的拱身及拱足。

  (3)纸拱能承受压力吗?能承受几个螺帽?螺帽放上去纸拱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猜一猜。)你们猜的对吗?让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设计意图: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

  2、出示课件,明确小组的活动要求:

  ⑴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人人参与,有序实验。

  ⑵把螺帽放在拱身的正中(红色线内的中央,每张卡纸中央有两厘米宽的竖格。)。,

  ⑶一边实验,一边认真观察拱身和拱足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指名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明确要求。

  【设计意图:提前规范活动的要求,使探究更有序、有效。】

  3、分组实验,验证猜测。比一比那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实验的结果,感知拱形向外和向下传递承受的`压力。

  实验二

  用同样多的书抵住拱足的实验

  过渡:怎样使纸拱更多承受螺帽呢?你有什么办法?学生自由说一说。

  1、按以上小组的要求,做用同样多的书抵住拱足的实验。

  2、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纸拱有什么变化,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三)研讨:通过以上实验讨论交流拱形为什么能承受重压呢?

  ①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记录。

  ②集体交流,指名说一说。

  拱形的力量实验记录表

  实验方法

  承受螺帽

  数纸拱的变化(重点观察拱身和拱足的变化)

  实验一

  没有书抵住拱足

  实验二

  用同样多的书抵住两边的拱足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试着解释纸拱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

  ③阅读教材32页“拱形承重的秘密”。(默读,再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真正发挥了书本这一课程资源的作用。利用书本突破了难点,又解放了教师—―对拱形承重的秘密不用去讲解。】

  ④课件出示:拱桥承重的示意图,让学生再形象直观地感受拱形承重的原因,并板书。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拱桥承重的示意图,通过视觉,直观形象的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四)搭瓜皮拱

  1、自由阅读教材,结合文字和图片,了解搭瓜皮拱的做法。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课本资源的作用。】

  2、课件出示:搭瓜皮拱注意的事项及要求,让学生读一读。

  ⑴把半圆形的冬瓜切成5块,切口的方向指向想像中的圆心。

  ⑵记住每块冬瓜的位置,不要错位。

  ⑶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切勿伤人。

  〔4〕在冬瓜拱上放螺帽,试着解释瓜皮拱为什么不垮?

  【设计意图:在活动前提出搭瓜皮拱注意的事项及要求,使学生的活动有方向、有目标、活而不乱,从而使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大增强,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分组实验,比一比哪个组搭的又快又好。

  4、交流实验结果,解释冬瓜拱不倒的原因。。

  设计意图:

  饶有兴趣的“搭冬瓜拱”的活动,使学生从理性的研究,回到了感性的制作中,又一次经历了拱形承重的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对拱形承重秘密的理解。

  (五)了解赵州桥。

  1、出示课件,学生通过看听,了解赵州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课下收集赵州桥详细资料,更进一步的去了解。

  【设计意图: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劳动人民精湛技艺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了解赵州桥,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

  (六)谈本节课的收获,指名说一说。引导小结,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正是因为拱形能承受很大是压力,所以开课前你们所看的那些图片中的建筑物如:天安门、赵州桥、埃菲尔铁塔等等才设计成了拱形。

  【设计意图:回答开课的问题,做到首尾呼应,更体现了课堂的完整性。】

  (七)课外延伸,做捏鸡蛋的游戏、

  1、教师出示鸡蛋,做捏鸡蛋的游戏,学生猜测,如果我用力去捏会怎样呢?

  2、请同学们请出班里的大力士来验证他们的看法。学生捏鸡蛋,

  3、鸡蛋为什么捏不烂呢?学生自由说一说。课下先试着解决,其中更具体的秘密引向下节课“找拱形”中揭晓。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的任务出课堂,给学生留下了“任务”,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为下节课做好铺垫。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行为。】

  十、作业设计:

  1、课下收集赵州桥详细资料,更进一步的去了解。

  2、到生活中找拱形。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课下捏鸡蛋,尝试着弄清楚鸡蛋为什么捏不烂的原因?

  教学反思:

  1、提前试验,做好预设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说过:“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为了上好这一课,我进行了反复地实验,充分地预设。(1)用垫圈不太好,垫圈比较轻,不但所须的数量多,而且放上3-5个,观察纸拱变化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因此,改用螺帽,螺帽的重量大大的增加了,每小组最多用30个,而且放一个,纸拱就有明显的变化。(2)纸拱所用的卡纸不能过硬,也不能过软,必须是柔韧性特别好的,这样才能支撑做完两次次实验,而且纸拱不易变形;并在纸拱的中央竖着画一道2厘米宽的竖格,做为放螺帽的位置,如果任意放,纸拱往往就会向一边坍塌,给学生理解拱形承重的秘密带来了误区。(3)西瓜皮水分大,容易滑落,实验的成功率不太高,换为冬瓜皮效果更明显。

  2、积极应对教学中的生成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说过:“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一节好课,精彩的课,除了教学环节流畅,目标落实到位等外,更主要的是课堂上有更多生成出来的,你意想不到的东西,你避而远之,就留下遗憾,课堂就不会完美,称不上精彩;你随机应变,积极应对,解决意外,你的课堂就会得到供认的精彩。在这节课中,对学生生成出来的问题,我积极地去解决。比如:在做没有抵住拱足的实验时,同是一张一样的纸做出来的拱,有的组能承受两个一样大小的螺帽,有的组是三个,更有一个组居然承受了六个,面对学生的不一,我马上抽取了三个组的纸拱让学生对比,学生直观的就观察到了,纸拱承受螺帽数不一样的原因在于所做纸拱的跨度不一样。随机引导学生认识拱形承重和拱形的跨度还有关。还比如:在做用同样多本书抵住拱足的实验时,交流时,各组的螺帽数也是不一,我随机把各组承受螺帽数和书的本书列举数来,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很轻松的弄清出了其中的原因:抵住拱足各组用的书本不一,纸拱的跨度不一。学生还了解到了拱足抵住的越结实,拱形承受重压的能力就越强一些。

  3、有效利用课本,突破重难点

  弄清拱形承重的秘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先让学生经历拱形受力的实验,观察实验中拱形承重时的变形状况,初步试着分析实验现象;然后在亲历实验的基础上,各小组根据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充分的展开讨论交流,试着解释猜测拱形承重的秘密;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对不对呢?教师没有做任何解释,而是把结论推向了书本—阅读教材32页“拱形承重的秘密”。教材用的恰到好处,及学生所须,下了一场“及时雨”,有效的发挥课本资源的作用,随机又把课本上拱桥承重的示意图制作成的课件,进行了播放,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最后做搭冬瓜拱的实验把学生从理性认识,又拉回到感性制作中,又饶有兴趣的经历了一次拱形承重的实验。困难迎刃而解。

  4、注重人人参与,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本节课紧紧围绕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本着人人参与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记录、分析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等,让学生经历一次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历程,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来猜、来想、来实验,来记录、来分析、来小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做,在做中学、做中知、做中体验。我只是在学生活动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要求。

  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5、课堂做到了首尾呼应

  在学生谈完收获后,根据板书引导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并相应的对导课时提出的问题:“这些图片中的建筑物为什么要设计成拱形呢?”使得本节课首尾做到了呼应,有问就有答,课堂一气呵成,更完整,完美。

  6、发挥评价的有效作用

  有效的课堂评价就像一盒润滑剂,能使教与学互动起来,融合起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这节课或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们的评价(综合评价,见附表),尤其对实验活动,及时评价各小组的表现,采用记分制,教师板书记分,班长课下在所对应小组名下记分,归入学期末的综合评定,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小组的活动就会开展的有序、有效、有时,而且,组员们都会为荣誉积极地参与到科学课的学习中来。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4

  教学内容:青岛版P2~P4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

  一、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猜想假设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

  1.教师讲解.

  (四)、展示交流

  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五)展示交流

  5.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6.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六)、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发现植物角花草的身子都探向窗外这一现象后,先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这种现象的原因、条件、过程进行猜想;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作出更全面的猜想。最后通过实地观察、访问、分析等方法,排除明显不合理的猜想后,从中选出可能成立的假设、科学的问题,准备进一步的研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以前的科学课和语文课等的学习中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和水进行光合作用,知道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知道茎有运送养分和水分的作用,知道肥料也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知道风、雨、虫害等多种因素都会对植物产生影响。六年级的学生会运用互联网查阅资料。学生具有一定的对某一现象的原因、条件、结果进行猜想的能力。没有借助资料进行更全面的猜想,提出一个科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对现象的原因、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

  能借助资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会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出科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学会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

  1、借助他人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权威。

  2、通过各种方法选出科学问题。

  教学难点

  选出科学问题。

  教具准备

  几盆身子倾斜的花草,资料卡,图片,关于植物的书籍,联网电脑,准备好的资料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 观察与提问

  在每组桌子上放置一盆倾斜的凤仙花,斜向南方。

  师:不知道什么时候,窗台边上的凤仙花,都悄悄的把头探向了窗外。它们倾斜着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种力量所吸引。有标记的这里向着南方。你们能找到答案吗?

  学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比如路边的哪棵树、盆景、向日葵(教师出示照片)。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有哪些认识和疑惑?请同学们交流。

  二、 猜想与假设

  师: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花草为之倾倒?请同学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进行猜想。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记录学生的猜想。

  师: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们很有必要要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比如科学家的研究、学者的报告,书上的资料等。(请同学们打开电脑,从老师的资料库中查阅相关资料。)请同学们查阅资料,并把可能成立的原因记录下来,有利于交流。

  学生交流资料内容。教师记录学生的猜想。

  三、 分析与总结

  师:哈哈,这么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

  学生迷茫。

  师: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种猜想,对于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猜想,我们应及时排除,以确保更具有价值的假设能得以研究。这样获得的问题,才更可能是一个科学问题。(板书《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

  师:哪个假设最不可能成立呢 ?说说理由。

  请同学说出判断的方法和结果。

  比如,“不可能是风刮斜的。因为这几天没有大风;另外,窗户晚上还关着,没有北风吹过来。”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查天气预报,还可以实地观察。

  记录学生最后留下的科学问题。

  师: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猜想都进行探究,因为时间、能力、条件等都是有限的,怎么办呢?我们常常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来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时又要对这些猜想进行选择,可以用观察、访问、分析等方法选出可能成立的假设,选出科学的问题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四、 计划与组织

  如果时间充足,详细进行这个环节。否则,布置成作业。

  师:你准备研究哪个问题呢?研究第一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可以坐在一起,第二个问题的同学坐一组。现在就可以分组了。

  师: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怎么进行实验呢?请同学们讨论你们所选问题的实验思路。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交流。重点是思路的调整和肯定,材料的准备。

  师: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思路,我们可以在这节课后准备好我们的实验材料。为下节课的实验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