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幼儿园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
《电动玩具》是属于中班的科学活动,选自《多元整合小朋友园活动课程》,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小朋友能运用各种感观,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以及培养小朋友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动要求小朋友了解电池的作用以及培养其探索的兴趣,教材在编写上注意小朋友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四岁的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如果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得多,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 通过让小朋友动手操作去了解电池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电池。
2、 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小朋友学会主动利用语言向人表达。
3、 培养小朋友积极探索事物的'奥妙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前面两顶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后面一项是本活动的难点。
二 、说教法学法
这一活动的对象是中班的小朋友,他们的年龄小,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以情景式教学方法为主,努力给小朋友创造一个可以供探究的环境,如我要把场地布置成一个电动工厂,可以让小朋友在这一环境中自由去安装玩具,同时我还采用了参与法,讨论法,让小朋友与小朋友,小朋友与老师之间都可以畅所欲言,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为了更好地达到以小朋友为主体这一目标,我在这一活动中还通过让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拆一拆等多种形式,让小朋友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 、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我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里我采用了谈话进入:以嘟嘟玩具城的总经理给老师打来电话,说他们的玩具城明天就要开张,可是玩具城里的玩具有的却还没安装好,所以他们想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帮忙,问小朋友是否愿意去帮忙,以这种形式进入可以让小朋友感觉亲切,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二部分: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的所在,也是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部分。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这部分的设计,这里我也分了两小点:
1、 引导探索
在这一部分,我请配班老师扮演经理,由经理请我班的小朋友进玩具生产工厂参观,但在参观前经理要先向小朋友提出要求:在参观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摸一摸,拆一拆,做一做这些玩具,但要找出这些玩具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并在参观完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和老师。这样的的组织可以让小朋友带着目的去参观,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再次探索
在小朋友初步了解电池作用的基础上,让小朋友学会正确使用电池,这里就请小朋友开始去帮助安装还没完成的电动玩具,可以激发小朋友积极参与的兴趣,通过再一次的操作去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电池安装进去了玩具仍无法动起来?这时老师可以在旁边给他们提出建议,让他们去看看玩具会动的小朋友,他们的电池是怎样安装的?由他们观察出来的结果引入到观察电池的外部特征,如请玩具不动的小朋友想一想:你用的电池是怎样安装的?你安装电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再请玩具会动的小朋友示范安装电池。
通过这些提问,让小朋友注意观察、别人,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培养他们的观察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可体现小朋友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里,我把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小朋友负责安装电池,另一组小朋友负责检查,这一过程可以让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有一个沟通讨论的机会。
(四)扩散经验
在小朋友了解电池的作用以及利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总经理解决了问题的基础上过渡到让小朋友想一想电池还能使什么东西动起来?这一环节我打算:因为孩子帮经理解决了问题,所以经理要送他们每人一对电池,让他们尝试拿着电池去让我们身边的某些物体动起来。这样我可以让孩子学习环境从课堂转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来,以达到让小朋友主动去观察周围事物的目标。
幼儿园说课稿 篇2
活动领域:
语言
活动名称:
识字 执教老师:陈泽红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一些简单的词语,提高幼儿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2、知道上小学必须遵守的一些课堂要求。
3、体验与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识字卡片
活动过程:
1、与幼儿聊天,让幼儿知道活动的要求。
“小朋友,我们已经是大班的小朋友,下学期你们即将上小学了,你们知道作为小学生,上课有什么要求吗?”(让幼儿自己回答)
“是的,上小学了我们就要学好多的知识,认识很多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些字卡,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2、出示字卡,让幼儿每次跟读两三次,再请幼儿观察图画,讲出图画的内容,说出图画与词语的关系,并提醒幼儿每次记忆时,一定要边看图片,边看字卡。
3、词语全部认识完后,教师通过迅速抽字卡的方式,巩固幼儿对词语的记忆。(幼儿比较难记忆的词语,教师加以解释,让幼儿加深对词语的印象)
4、反面练习,加深难度。通过没有图片的反面字卡,让幼儿不依靠图片进行识字练习。
5、游戏:
1〉每次三张字卡,第一次先用字卡的'正面,老师说一个词语,让幼儿逐个拍出正确的字卡。
2〉每次三张字卡,用字卡的方面,老师说一个词语www.,让幼儿逐个拍出正确的字卡。
3),分组进行,每次六张字卡,请本组的幼儿抢拍字卡,看谁记得快,反应快。
活动延伸:将于字卡有关的故事与幼儿分享,让幼儿能够看懂故事里的部分词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识字的兴趣。
幼儿园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在自然界中,孩子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树,高的、矮的、粗的,这无疑给孩子们增添了谈论的话题,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孩子们谈论“这棵树真高,它长多少年了”,“这棵树真粗,它有多少岁了”,孩子们对树木的年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科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大班孩子好奇心强,对事物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并能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老师交流。
为此,我根据教材设计了《年轮的秘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去“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提高。”
二、活动目标
依据教材内容与幼儿情况分析,本次目标为:
1、对树桩上的年轮感兴趣,简单了解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2、喜欢发现问题,并能和同伴通过探讨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年轮的含义及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难点:是了解年轮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四、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目标服务的。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树木年轮的资料;
2、物质准备:木桩若干、彩笔、记录纸;课件、音乐
五、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的总体思路是以新《纲要》精神为引领,在创设情境中激发探索兴趣――在观察交流中发现问题――在探索讨论中寻找答案――在角色表演中再现经验。共分为5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幼儿以“森林考察员”的角色进入活动,通过走木桩、观赏古树、探讨古树年龄的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年轮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此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幼儿与木桩交朋友,通过自由观察、交流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年轮的形状特点,然后通过分组观察、比较、记录引导幼儿发现年轮的秘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我以分组的形式让每位幼儿提出一个最感兴趣有关年轮秘密的问题,此环节设计使我了解了幼儿对年轮知识的兴趣点。培养了幼儿的质疑能力。
4、引导幼儿探究讨论寻找问题答案。此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幼儿对提出的问题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引导幼儿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再为幼儿提供形象的课件资料,阅读资料使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收集信息与资料提升经验;最后,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数年轮、找年轮宽窄、摆年轮做年轮身份证验证自己的知识经验。提高了幼儿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活动中教师始终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5、利用角色表演巩固经验。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展现年轮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自由表演、合作表演,从而使孩子们巩固获得的知识经验。
六、活动延伸:
把木桩投放到科学发现区并引导幼儿继续探究年轮的秘密;在手工区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做年轮;在阅读区投放关于年轮的图书,引导幼儿阅读,开阔知识面;在户外区播放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的磁带,引导幼儿继续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年轮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
撕纸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动手能力方面是一种兴趣比较浓厚的活动,虽然撕纸这过程在我们成人看来并不是有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能够吸引着他们的眼球和动手操作的兴趣,并且撕纸这过程,还可以锻炼幼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曾经在小班的时候,我已观察到孩子们在撕纸过程中的一举一动,看到孩子们积极的兴趣。于是,我通过《逛动物园》这个题材,设计了一节比较生动有趣的美术撕纸活动,而且幼儿对于各种动物也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然后通过动物的导出,更加增强了幼儿自主参与动手操作的兴趣,所以这一活动既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了幼儿的现实需要。
(二)说本班幼儿情况:本班幼儿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已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平时在活动中经常有培养幼儿撕纸的活动。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已有的前提基础撕、贴,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再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我给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能够自己大胆去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幼儿能积极有兴趣地参与,引导幼儿发挥想象,通过活动的开展来锻炼幼儿的手指动作灵活性。
(四)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有目的地撕纸,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来锻炼幼儿的手指动作灵活性。教学难点是让幼儿能大胆想象来通过撕与添加的方式表现不同的动物,并感受撕纸活动带来的创意快乐。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能使本次活动能够有目的实施开展,我做了如下的准备:
1、幼儿已有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有逛动物园的经验。
2、幼儿人手两张纸,教师用的示范大纸张两张,颜色纸若干张,颜色鲜艳的广告纸。
环境准备:1、布置成动物园的场景:树、草坪、池塘、动物等景象,自选柔和的音乐。2、动物课件,投影仪、电脑。
三、说教法:
我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前提基础,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教学直观法、提问法、亲身体验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我要采用以上的这些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处于幼儿时期的思维性质,他们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特点思维,所以我用看课件的形式直接来刺激幼儿的视觉器官,让幼儿近距离体会动物的生动形象,并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让幼儿有目的地仔细观察和启发幼儿灵活的思维,并且也能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活动的重点内容。
采用亲身体验法是因为可以让幼儿亲自地参与到活动的环境中,活动的操作中,可以让幼儿有了真正实践的感受,并且孩子通过参与,有了这次活动的经验。
四、说学法。
幼儿在这撕贴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参与情景游戏的氛围,来激发积极地参与态度,从而直接地看到了各种不同的动物,并且亲身实践到操作过程中,是幼儿更深入地认识动物,然后在活动中把自己喜欢的动物表现出来。
五、说活动过程。
我结合了本活动的目标和幼儿已有前提基础,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我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
2、通过逛动物园,导出幼儿学习操作撕与添加的方式来表现不同的动物。
3、引导幼儿自己操作,撕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给添加上动物的眼睛、尾巴等。
4、评价小结。
一、教师以游戏“逛动物园”导入,看课件播放的`动物,激发幼儿讲述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
1、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小朋友们进入预设的场地去逛动物园,(教师事先布置好场地)。
2、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走进动物园,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到动物园了,你们看一看这儿会有什么动物呢?(教师利用投影仪放出各种动物图片给幼儿观察,如:长颈鹿、斑马、狮子、大象等)。
二、通过逛动物园,导出幼儿学习操作撕与添加的方式来表现不同的动物。
1、师:问幼儿,刚刚我们去逛动物园的时候,看到了许多的动物,那小朋友最喜欢哪些动物呢?(幼儿回答有哪些)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喜欢的动物给变出来,好吗?
2、教师出示一张纸,看看有哪位小朋友能够变出你喜欢的小动物,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并强调纸和双手来操作。
3、教师详细讲解并示范撕纸的方法,双手的食指与大拇指相对捏住纸,(教师比较形象地引导幼儿:让幼儿把大拇哥和二拇弟他们请出来,今天他们两兄弟要来合作撕纸,然后教师示范撕一只小兔子给幼儿看)
4、教师出示已撕下来的小兔子,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小兔子身上还缺少了些什么呢?通过提问幼儿,引出要给小兔子添加眼睛、尾巴等,并示范怎么添加,(可以撕下一小圆点的纸贴上去或用笔画上去)
三、引导幼儿自己操作,撕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给添加上动物的眼睛、尾巴等。
1、发给每个幼儿纸张、笔、胶水这些材料,引导幼儿撕出自己喜欢的动物,2、教师提醒幼儿撕的时候要用到大拇哥和二拇弟两人来合作撕,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
四、评价小结:所有幼儿围坐过来评价小朋友操作的各种不同动物,老师给予鼓励幼儿。
幼儿园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内容选择的依据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孩子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桥梁,在幼儿阶段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接受民间文化熏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有关十二生肖的话题,也看过有关十二生肖的影视片,特别是十二生肖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纲要》中也要求我们:一个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选择十二生肖这个课题,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也具有可接受性。
(二)设计思路
根据社会教育的目标要求,十二生肖社会活动的内容,不仅要让幼儿知道十二生肖的名称和形象,同时还要了解十二生肖的顺序和轮回问题。我的活动思路为:熟悉动物;感知顺序;理解含义;了解轮回规律;游戏巩固认知。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精神和设计思路,努力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活动目标:
1、熟悉十二生肖中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
2、了解十二生肖的轮回,对不同生肖的年龄进行简单的判断。
3、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热爱情感。
(二)活动重点、难点
以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纲要》的基本点,对大班幼儿学生来说,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掌握十二生肖中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由于十二生肖的轮回具有抽象性,幼儿理解水平有限,所以理解十二生肖的轮回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说教法
十二生肖社会活动内容对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1、通过故事、课件与游戏手段。
我通过讲述十二生肖来历的故事,再结合课件充分利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十二生肖的动物名称和排列顺序;游戏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聚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的特点。本次活动的中,我就引导幼儿用游戏的形式记住十二生肖的顺序,感受十二生肖的轮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氛围中掌握重点。
2、借助钟表。
由于学生已有了如何看钟表的知识基础,知道钟表上的12个数字,知道12个数字的轮回是怎么回事。运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将幼儿对钟表的知识迁移到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十二生肖的轮回上,符合教育规律,同时钟表的周期具有直观性,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学生理解十二生肖的轮回,是突破知识难点的有效手段。
3、双主体互动模式。
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是本次活动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幼儿是问题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幼儿带着对十二生肖动物的好奇参与学习,探索问题,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引导着、组织者、促进者,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将在说说、看看、想想、听听、演演、唱唱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五、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教具的准备:十二生肖动物课件、根据本班学生属性准备属相饰物若干。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图片一套、十二生肖的儿歌。
2、知识经验准备:通过布置家庭作业使幼儿事先知道自己的属相,知道父母的属相,父母的年龄,了解十二生肖中部分动物。认识钟表。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经验和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幼儿会集中注意力,并乐此不疲。为了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教师运用激励机制,将事先准备好的属相小礼物奖给回答问题的学生。
在这个环节,老师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们,我这里有很多礼物,现在我要奖励给回答问题积极,答题又好的小朋友,你们看好不好”。根据学生属相在回答完问题后奖一个属相饰物。问题如:
1、你知道自己的属相吗?属啥的?
2、你知道父母的属相吗?你妈妈多大了?
3、你知道都有哪些属相?
本环节老师通过提问导入,奖励机制,激活幼儿原有知识,目的是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对属相的认识,为全面学习十二生肖有关问题做准备。此时学生的主体精神得以充分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园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天起,他们就用好奇、搜索的眼睛,欣赏着妈妈的笑脸,甜甜的布娃娃,悠悠的蓝天和五颜六色的玩具,这些都给孩子带来了无比愉悦的心理体验。再长大些,他们就带着这架“眼睛摄像机”到公园、到动物园、到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去游览,更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眼睛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可是,有时眼睛还会带给我们错觉。
如:旋转的理发店标志灯、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吸引了一双双惊奇的眼睛,难道灯也在长个子、霓虹灯也会跑步、做游戏吗?《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设计了中班的科学活动《眼睛变魔术》,本活动是根据北京教材中心“爱护我自己”之活动一“保护小眼睛”所设计的'延伸活动,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
活动目标: 1、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对错觉游戏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重难点:
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并能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二、说教法
本次活动教师将以关怀、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并运用游戏、演示、提问、操作等方法,努力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有新奇的发现,获得情感和探究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孩子是天生的发现家,生活环境中点点滴滴的变化都逃不过孩子敏锐的眼睛。活动中,幼儿通过看看、说说、玩玩,探索发现教师提供的错觉游戏材料,感受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索的欲望。
四、说活动程序
在以往的活动中,幼儿已充分了解了眼睛的保护方法。本次活动将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四个环节来组成第一环节:即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将以轻松、愉快的“指指点点”游戏,引入课题,使孩子自然进入活动状态。
第二环节:教师将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为幼儿变魔术,在“变、变、变”的神秘气氛中,快速地变出一束色彩鲜艳的花来吸引幼儿。这时我适时引导并提问:我变出来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我变出来的是一束花呢?(引出眼睛),接着,我将进一步提问:我们的眼睛都有什么用呢?你的眼睛看到过什么?此环节重在使幼儿了解眼睛的作用并发散幼儿的思维,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产生“放眼大自然,世界真精彩”的美妙感受和情感体验。
第三环节:教师以诗一样的语言,总结幼儿看到的现象,向幼儿提出疑问,顺利向下一环节过渡,“看见花儿红的是眼睛,看到叶儿绿的是眼睛,可是眼睛看到的一定没错吗?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看”(教师适时出示图片)以疑问的语气发问:这幅图片上有两组圆,这两组中间的两个圆是一样大呢?还是一个大?一个小?这时,孩子可能说一个大,一个小,我就采取比比看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喔!原来两个圆是一样大的,这时,教师将以肯定的语气告诉幼儿,这就是眼睛给我们造成的错觉,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眼睛看到的错觉。接着我继续请幼儿观察花瓶图片和转筒,请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继续体会错觉现象。这时,孩子们的操作探索欲望已被充分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玩一玩、试一试,难道眼睛真会看错吗?从而顺利进入下一环节:操作、探索、发现。
幼儿园说课稿 篇7
活动目标: 托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把火车连接起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设计思路:
《方案》中指出:“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情景,让孩子操作和摆弄玩具,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小火车这个材料来源于孩子的生活,是孩子在玩汽车城的游戏时产生的。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我提供了小火车,但发现幼儿玩火车的方法和汽车没有区别,,正好幼儿园组织亲子一日游,利用这个机会,我对家长提出带孩子去坐坐小火车,感受火车和汽车的不同。之后我充分挖掘了小火车的功能,对小火车进行了改造,把《方案》中的一些目标和观察要点隐含在火车这个材料中,让孩子在操作摆弄中发展各种能力。
此次活动中的小火车我选择了孩子喜欢的水果形状:西瓜和香蕉,使火车更有童趣,更激起了孩子的游戏兴趣。同时在活动中注重孩子的活动过程,留给孩子更多的操作机会,我更多的是对孩子的观察,观察孩子的行为、表情、语言,在需要的时候适当的介入孩子的活动,以提升他的原有经验。
材料提供:
数字火车(3套),绿色西瓜火车、黄色香蕉火车、红色火车、泡沫火车各一套(各有十几节);牛奶盒做的山洞,轨道,滑坡;各种材料的绳子(色彩、质地、粗细都不同)。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孩子参与活动。
2、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火车。
2、教师以观察为主,适时指导。
过程中托儿可能出现的行为:
孩子按照一种材料连接火车。
两种材料的火车连接(现成和自制的火车)。
没有规律的连接。
火车颜色和绳子颜色的配对。
两种颜色有规律的连接。
拉着火车钻山洞,过轨道。
孩子模仿生活,用语言表达火车开到哪里。
孩子比一比火车的长短。
教师适时介入,引导提升经验,但不强求。
说说托班插入式活动:快乐小火车
《方案》中指出:“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情景,让孩子操作和摆弄玩具,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小火车这个材料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小火车是孩子在玩汽车城的游戏时产生的,当时有几位孩子在开小汽车时发出了“呜呜、卡嚓卡嚓”的声音,另一个孩子说:“这是小火车开来了。”于是我在第二天的汽车城边增添了小火车。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们玩火车的方法雷同汽车,正好幼儿园组织了到和平公园的亲子活动,我就对家长提出要求:一定要带孩子乘乘小火车,让他们感知火车和汽车的不同。回来后发现幼儿有想把火车接长的动作。为了使孩子的这一玩兴得到提高,促使孩子手指接扣能力的提高,推动孩子的发展,因此我对小火车进行了改造。在一开始投入的是一种类型的火车(数字),孩子是随意的玩的,随着孩子操作的提高,我逐渐投入红色的火车,绿色的火车,黄色的火车,但这些色彩的要求并没有对 孩子说明,也不强求孩子一定要达到,而是让孩子不断操作,让他们在自己的操作中积累经验。正是充分挖掘了小火车的内在功能,力图在小火车中隐含多种可能会产生的目标(有颜色、数字、形状的目标),使孩子有层次、有个别化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这符合《方案》中的教养理念:“提倡更多的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使保教工作以自然的差异为基础。”。同时根据《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中的观察要点中提出了“让孩子认识红、黄、绿、知道圆形、方形,能数数,会比较长短”。
此次活动的小火车我利用了现成的和自制的相结合,选择了孩子喜欢的水果形状:西瓜和香蕉的形状,使小火车变得更有童趣,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同时我用其它材料制作火车,让孩子感受操作不同的材料所带来的成功感。这次火车头所用的绳子我也选择了不同质地的材料:有毛线、丝线、塑料线等,而且色彩也和火车的色彩一致,这和隐藏的目标(色彩配对)是一致的。但是这些并不强求孩子一定要达到这个目标,可以在此次活动中实现,也可以在以后实现。
插入式活动不同于其他的活动,它凸现了个别化教育,使保教工作以自然的差异为基础。它注重的是活动过程,强化的是各个孩子在活动中的个体经验,教师关注的是不同孩子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同行为。因此我在插入式活动中的角色更多的是观察者、玩伴者,让孩子自由摆弄。本次活动我力图凸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养理念,作为观察者,在此次活动中我重点观察幼儿可能出现的一些行为,如:孩子按照一种规律连接火车;两种颜色有规律的连接; 没有规律的`连接;比一比火车的长短;拉着火车钻山洞,过轨道;孩子用语言表达火车开到哪里等。
此次活动一开始我采用点将式的方式,以游戏的方法带几名孩子到已准备好的环境中,因为《规程》中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因此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选择操作的材料。因为孩子的经验是在操作摆弄中获得的,而不是教师教授的。过程中我的玩伴角色是根据孩子的语言、行为、表情或出现的困难而出现的。当孩子产生问题时,教师要解读孩子的行为,要寻求打开目标的机会之窗,即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是预设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行为。教师只有在观察到孩子出现的行为中再进行指导,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得到不同的经验积累。(如:……………)此次活动的保底目标是让孩子把火车连接起来,这对不同的孩子来说有不同的难度,能力强的孩子会很快连接的,但能力弱的孩子会很慢连接的,教师要根据能力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观察和指导,让孩子充分操作后再看实际情况而言。教师在活动中不能急于把答案告诉给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这些行为可能孩子在活动中没有体现,也有可能孩子出现了,因此我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为主,为活动的后继发展做准备。
幼儿园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活动《秋天的颜色》,秋天色彩斑斓,瓜果飘香,这正是引导幼儿真切感受秋天的美好,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真秘的好时机。这小小的文学作品句式简短、句式结构重复,有利于幼儿学习规范的语言,适合这个年龄的幼儿学习。中班的孩子幼儿一定的生活经验,词汇量开始丰富,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发展较好,也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基于这点掌握儿歌内容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为学习仿编诗歌,发展创造思维,这对中班的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我将采用拟人化的语言利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理解诗歌,学习仿编。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主要是创设一种积极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的想象以此来解决这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愿意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注意力集中,语言能力增强,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这次活动的目标:
1、学习诗歌,感知诗歌所表达的秋天色彩美。
2、尝试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用绘画及讲述的方法仿编诗歌。
3、乐意在集体面前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三、教学方法:
《纲要》中还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参加探索活动始终保持自主学习的状态。让幼儿在看看、摸摸、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不仅提高和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孩子的情感。本次活动我采用游戏教学法、直观操作法、难点前置法等方法来完成教学活动。
直观操作法:中班孩子的注意力明显比小班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激情,让孩子对活动更加感兴趣,更直观地让幼儿了解诗歌的`内容,我逐个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眼、耳、口等多种感官欣赏作品。
游戏教学法:我打算在第二环节中使用,让幼儿给小树穿衣服的游戏,引导边说边玩相互交流,弥补感知的不足。
四、说教学流程:
整个活动我简单明了地概括四大部分,下面我详细的说一下:
(一)观察感知,积累经验(在课前我将幼儿带到户外,共同寻找秋天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秋天到了,大自然穿上了彩色的衣裳,瞧,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
(出示直观的操作卡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多彩,为理解诗歌内容,仿编诗歌做铺垫,也就是所说的难点前置法。)(二)操作探索,具体感知“老师这儿有几张图片,请小朋友来帮忙找朋友。”(出示菊花、松树、枫叶的图片,让幼儿与红色、黄色、绿色图片匹配)(我设计的给小树穿衣裳的游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探索,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幼儿游戏时,我全面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了解需要,及时予以幼儿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三)理解学习诗歌“老师用卡片编了一首诗《秋天的颜色》你们听:‘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枫叶说:秋天是红色的。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大地说:秋天是彩色的。’”
“谁来告诉我刚才说了什么?菊花、枫叶、松树都说了什么?”
(首先,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使幼儿对诗歌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接着概括性的提问:诗歌中说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卡片回答,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回忆操作探索时获得的知识经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秋天是什么样的,(师生共同念儿歌)”
幼儿园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柳树姑娘》选自人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歌曲,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部合唱歌曲。歌曲为3/4拍,一段体结构。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声部合唱歌曲。歌词简练,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这一阶段的孩子,正是从学习单声部到多声部过渡的时期,多在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歌曲首先创设情景,把学生带进一个美丽的意境中,让学生产生联想。再用春风和春雨的声音呼唤一位身穿绿衣的植物朋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进行了发声练习。再由课件导入主题《柳树姑娘》,让学生从视觉上接触柳树姑娘,以激发学生对柳树姑娘由衷的赞美,甚至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柳树姑娘的喜爱。
2、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
理解歌曲《柳树姑娘》的内容,能较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柳树姑娘》这首歌。
②能力目标:
A.认识和感受附点四分音符,用愉快的情绪自信、大胆、准确地演唱歌曲。
B.在参与自主律动创编、种艺术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多种艺术实践能力。
③情感目标:
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爱护树木,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愉快地情绪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并自主律动创编与表演。
设计理念:让学生逐步认识和掌握简单的'歌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增强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附点四分音符,并感受其作用,正确唱出附点四分音符的效果。
设计理念:节奏在音乐中起着重要的骨架作用,教学生学习音乐,就必须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节奏类型。
三、说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想象,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补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探究法: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这一要求,我设计了激趣、感悟、探究、表现的教学流程,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3、情感体验法: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吸取知识,增长能力,健康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1、画柳树,感知,激发兴趣
2、唤柳树,学习节奏,分散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装扮春风.春雨呼唤柳树姑娘出来来加深对重难点句的理解,在学生掌握熟练后,按照节奏开始呼唤柳树姑娘.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通过谈话及按节奏呼唤柳树的趣味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节奏训练,分散本课的教学难点。
3、 赞柳树,巧导新歌
教师课件出示柳树范图,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介绍柳树具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的品质,是世界上一种常见树木,有垂柳和旱柳两种,喜生水边。种类有:银芽柳、龙抓柳、细柱柳、高山柳等。
设计意图:
通过向学生展示小树苗、课件展示各种柳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谈树的作用、了解柳树的特点、种类,不断持续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爱树护树、关注环保的意识。同时,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柳树的喜爱,自然流畅的导入新歌教学。
4、层层深入学习歌曲
①歌词教学
教师出示《柳树姑娘》歌曲的动画课件,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接着,教师引用歌词来概括画面大意,让学生熟悉歌词,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②学唱歌曲
课件播放《柳树姑娘》的范唱音乐,让学生模唱歌曲,。接着进行附点四分音符教学,板书出示 的节奏,老师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然后学生跟琴练唱歌曲,并分组、分句进行歌表演,同时互相评价,最后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先让学生装扮风雨声赞美柳树,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歌曲旋律.采用打击乐器或小手为歌曲伴奏,使学生更生动的表现歌曲的美感,丰富了审美体验。让学生在听、读、唱、动等情感体验活动中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
③学唱二声部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会歌曲后,欣赏录音注意二声部进入的位置,让学生先唱一声部,教师示范唱二声部.然后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感性认识音乐要素变化,在音乐中起到的作用,增加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达到巩固歌曲的目的。
五、小结
教育学生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搜集有关柳树的诗
幼儿园说课稿 篇10
一、说活动教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礼仪存在与生活中,礼仪包括见面礼仪、餐桌礼仪、电话礼仪。这些礼仪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根据我对孩子的了解,发现孩子们最常用到的还是见面礼仪,孩子们对于见面礼仪并不陌生,见面礼仪是指两个人见面时如何打招呼,学会用正确的见面礼仪,能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大班幼儿已经有了前期的生活经验做铺垫,而且更加活泼,愿意与同伴交往,如果从小能学会正确的礼仪,将对其一生有影响。
二、说活动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分析,挖掘,特制定以下目标:
1、了解见面礼仪的方式、方法。(重点)
2、知道不同的见面礼仪适用在哪些场合。(难点)
3、感受不同的见面礼仪和同伴交往带来的快乐。
难点分析:大班幼儿的思维活跃,理解能力较强,有自己的思想,见面礼仪有很多的种类,对于不同的见面者、不同的场合都有着其特定的见面礼仪,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依旧比较缺乏,经常接触到的`只是家人,对于这些礼仪显得比较陌生,尤其是对于不同礼仪适用在哪些场合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个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一段视频、一个小故事以及相对应的图片、幼儿人手一份的操作图片
2、经验准备:对同伴交往有一定的了解
四、说活动流程:
一、谈话,激趣
(一)提问:1、你们和好朋友见面,会怎么样呢?目的在于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并拓宽幼儿的思路。
(二)播放一段视频,提问:视频中的小朋友们、叔叔、阿姨见到好朋友了,都是怎么做的呢?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见面礼仪的方式、方法,并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植入故事,讨论
讲一个故事,在故事中“经商的爸爸见到了生意上的伙伴就握握手,在公园见到自己的好朋友就拥抱,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并提问:为什么他的这些礼仪不一样?目的在于让幼儿知道不同的见面礼仪适用在不同的场合。
三、经验迁移,转化为行为
幼儿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一些不同的场合、人物、以及一些不同的见面礼仪。连线为这些不同的见面礼仪找到相应的场合,巩固幼儿的知识经验,从而突破难点。
四、延伸
请幼儿在课外找寻其他的礼仪。
【幼儿园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说课稿08-11
幼儿园说课稿08-29
幼儿园说课稿(经典)05-10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05-08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08-28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10-21
【热门】幼儿园说课稿10-20
幼儿园《微笑》说课稿02-28
幼儿园说课稿范文07-11
幼儿园说课稿模板09-23